重阳当天,年长贵眷一一列次拜见过中宫之后已是傍晚,见在外面等着的世家女孩已经坐了太久,皇后便让东乡公主带着她们在后宫中游赏。
东乡公主对韦真相比皇后来说还算好颜色,将她们带到花园中各自游赏后,与韦真穿过了廊庑到了休息的高台上。
一晚上的相处,两人已是熟络。
“我是真怕了这种日子见到我父皇。”东乡率先坐在案前,“他给我选的驸马我又不喜欢,就是每天对我说,那是和咱们家最亲的夏侯表兄,文韬武略,当世之才。”
“我说,那既然父皇这么喜欢表兄,就封他大将军,派到战场上就好了,哪有把表妹嫁给表哥表示功劳的道理………”
韦真听到最后一句,拼命想着皇后说的宫中礼仪,才忍住不笑。
“你今年多大了?”东乡问道。
“十六岁。”
东乡“啊”了一声,“你比我还小一些。”
东乡说到此处若有所思,缓缓哀叹,“不过我真羡慕你,待在皇后身边,她会为你着想,不用担心被安个由头送出去。他们是忠臣良将,那做一个王女邦媛便只能是礼物吗?”
韦真微微惊诧,却又不知道如何提醒她这话的不妥之处,道,“陛下可能是觉得,夏侯将军那样的人才配得上你。”
远处传来阵阵少女斗花草时候的嬉闹声,冲淡了东乡的愁绪。
到了宫门即将落锁之时,众人散去,东乡带着韦真回到自己宫中吃饭。
刚刚坐下,陛下身边的施淳笑意盈盈的赶到,不一会儿,便见今上亲临。
韦真跟着东乡站在一起,这是她第一次不在皇后身边见到皇帝。
东乡刚叫了一声,父皇。
皇帝佯作动怒,问道:“你都要出嫁了,怎么还是一点体统都没有,将御花园里的芍药都摘了做什么?”
东乡委屈道:“儿臣是想挑一朵最好看的送给婆婆,结果半天也选不出来,一抬头才发现花已经都没有了。”
皇帝只得长叹一声,被东乡撒娇揽住胳膊向厅中走去,不忘回头叮嘱她替自己放盏河灯。
韦真站在原处,想寻个机会告退,瞧见一副父女和乐的场景,略怔了怔。
回到皇后宫里,皇后刚刚摆好一盘残局。一边听了侄女今日所见,一边将黑子落下,淡淡道:“也得亏陛下从来没有迁怒过东乡。”
“前些年甄夫人被赐死,陛下就已经不怎么待见她的孩子了。若非后宫已无年长皇嗣,我又坚持只收养叡儿,他此时怕是更受冷落。”
后来皇后常提起,她从没有见过这个人。
逢每月初一十五,皇子公主都要到后宫来拜见太后和皇后。平原王是嫡长子,但每每到皇后宫中,总是极少停留。
韦真曾在节礼中离开卞太后内殿的时候远远瞧见过那一点影子,不苟言笑,有些阴鸷。像所有存在在竹简中的人名一样令人感到模糊。
想到此处,郭照也似有所感,“他虽对我礼数周到,但我总觉得和他隔着一层。”
她一叹,“不过宫里总是这样,冷冷清清的。”
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是郭照的表姐,郭照未出嫁时带着韦真借住在司马家。那时韦真和司马师差不多大,小姨一个人追着她和司马师两个人喂饭,陪他们玩的不亦乐乎,称得上是其乐融融。
与这偌大又寂寥的皇后宫中确实是天差地别。
“小姨,你是皇后,不应该经常和姨夫待在一起吗?”韦真问道。
“你说得没错,但他是皇帝。”
郭照像是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又着意细细教导道:“皇后也是臣,只是有正妻的名位和金册。按照礼法,能够和他百年之后一起合葬,好在后人读起本朝史书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过日子不能首先想到情啊爱啊,虚无缥缈的。真如同甄夫人像神女一般无所求的,想要求仁得仁,只能最后孑然一身,留下传说去了。”
她不能错,也不能犯傻,自己背后还有许多人,总要把这个皇后做下去。
“可她的儿子是长子。都道我和她势同水火,如果我不保下叡儿,江山无人可继。陛下得遗憾半生,我怎能坐视不理。”
“可小姨这般苦心,平原王明白吗?”韦真用手支着下巴问道。
郭照无奈摆首,“他一直心里恨着我,占了他娘的位置,我没办法。如果他有朝一日愿意明白,自然还能念母子情份。他不愿意明白,我也算不负甄夫人的交代。”
与北园的热闹不同,放灯的宫女早已散去。她在渠边站定四顾,周围除了未开的梨树空无一人。池中水波粼粼,跟着晚风吹起的凉意一起消散。她顺势把河灯随着水渠流向放到水中。
曹叡走出内殿,借着晚风醒了醒酒,他扔了堂兄曹肇塞给他的酒盏,漫步而行。
龙首渠边的凉风吹得散酒气,他清醒了点,却遥遥又听到了歌声。
“轻烟翠雾照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曹叡恍惚了一弹指,循着歌声和灯影的方向疑惑地跟上。
天色太暗,他看不清前面青纱白裳的提着宫灯的影子究竟距离自己有多远。只是烛火随着风动,不断向前,与月色相触,那段青色身影多了些波光艳色。
他走到了宫阙中一片熟悉的地方,回头看向宫道,竟是他最讨厌走的那一条。
东乡公主对韦真相比皇后来说还算好颜色,将她们带到花园中各自游赏后,与韦真穿过了廊庑到了休息的高台上。
一晚上的相处,两人已是熟络。
“我是真怕了这种日子见到我父皇。”东乡率先坐在案前,“他给我选的驸马我又不喜欢,就是每天对我说,那是和咱们家最亲的夏侯表兄,文韬武略,当世之才。”
“我说,那既然父皇这么喜欢表兄,就封他大将军,派到战场上就好了,哪有把表妹嫁给表哥表示功劳的道理………”
韦真听到最后一句,拼命想着皇后说的宫中礼仪,才忍住不笑。
“你今年多大了?”东乡问道。
“十六岁。”
东乡“啊”了一声,“你比我还小一些。”
东乡说到此处若有所思,缓缓哀叹,“不过我真羡慕你,待在皇后身边,她会为你着想,不用担心被安个由头送出去。他们是忠臣良将,那做一个王女邦媛便只能是礼物吗?”
韦真微微惊诧,却又不知道如何提醒她这话的不妥之处,道,“陛下可能是觉得,夏侯将军那样的人才配得上你。”
远处传来阵阵少女斗花草时候的嬉闹声,冲淡了东乡的愁绪。
到了宫门即将落锁之时,众人散去,东乡带着韦真回到自己宫中吃饭。
刚刚坐下,陛下身边的施淳笑意盈盈的赶到,不一会儿,便见今上亲临。
韦真跟着东乡站在一起,这是她第一次不在皇后身边见到皇帝。
东乡刚叫了一声,父皇。
皇帝佯作动怒,问道:“你都要出嫁了,怎么还是一点体统都没有,将御花园里的芍药都摘了做什么?”
东乡委屈道:“儿臣是想挑一朵最好看的送给婆婆,结果半天也选不出来,一抬头才发现花已经都没有了。”
皇帝只得长叹一声,被东乡撒娇揽住胳膊向厅中走去,不忘回头叮嘱她替自己放盏河灯。
韦真站在原处,想寻个机会告退,瞧见一副父女和乐的场景,略怔了怔。
回到皇后宫里,皇后刚刚摆好一盘残局。一边听了侄女今日所见,一边将黑子落下,淡淡道:“也得亏陛下从来没有迁怒过东乡。”
“前些年甄夫人被赐死,陛下就已经不怎么待见她的孩子了。若非后宫已无年长皇嗣,我又坚持只收养叡儿,他此时怕是更受冷落。”
后来皇后常提起,她从没有见过这个人。
逢每月初一十五,皇子公主都要到后宫来拜见太后和皇后。平原王是嫡长子,但每每到皇后宫中,总是极少停留。
韦真曾在节礼中离开卞太后内殿的时候远远瞧见过那一点影子,不苟言笑,有些阴鸷。像所有存在在竹简中的人名一样令人感到模糊。
想到此处,郭照也似有所感,“他虽对我礼数周到,但我总觉得和他隔着一层。”
她一叹,“不过宫里总是这样,冷冷清清的。”
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是郭照的表姐,郭照未出嫁时带着韦真借住在司马家。那时韦真和司马师差不多大,小姨一个人追着她和司马师两个人喂饭,陪他们玩的不亦乐乎,称得上是其乐融融。
与这偌大又寂寥的皇后宫中确实是天差地别。
“小姨,你是皇后,不应该经常和姨夫待在一起吗?”韦真问道。
“你说得没错,但他是皇帝。”
郭照像是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又着意细细教导道:“皇后也是臣,只是有正妻的名位和金册。按照礼法,能够和他百年之后一起合葬,好在后人读起本朝史书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过日子不能首先想到情啊爱啊,虚无缥缈的。真如同甄夫人像神女一般无所求的,想要求仁得仁,只能最后孑然一身,留下传说去了。”
她不能错,也不能犯傻,自己背后还有许多人,总要把这个皇后做下去。
“可她的儿子是长子。都道我和她势同水火,如果我不保下叡儿,江山无人可继。陛下得遗憾半生,我怎能坐视不理。”
“可小姨这般苦心,平原王明白吗?”韦真用手支着下巴问道。
郭照无奈摆首,“他一直心里恨着我,占了他娘的位置,我没办法。如果他有朝一日愿意明白,自然还能念母子情份。他不愿意明白,我也算不负甄夫人的交代。”
与北园的热闹不同,放灯的宫女早已散去。她在渠边站定四顾,周围除了未开的梨树空无一人。池中水波粼粼,跟着晚风吹起的凉意一起消散。她顺势把河灯随着水渠流向放到水中。
曹叡走出内殿,借着晚风醒了醒酒,他扔了堂兄曹肇塞给他的酒盏,漫步而行。
龙首渠边的凉风吹得散酒气,他清醒了点,却遥遥又听到了歌声。
“轻烟翠雾照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曹叡恍惚了一弹指,循着歌声和灯影的方向疑惑地跟上。
天色太暗,他看不清前面青纱白裳的提着宫灯的影子究竟距离自己有多远。只是烛火随着风动,不断向前,与月色相触,那段青色身影多了些波光艳色。
他走到了宫阙中一片熟悉的地方,回头看向宫道,竟是他最讨厌走的那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