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九年春,惊蛰,常晋安给她带了一壶酒。
“从前,你什么都有,我不知送你何物,现在,我也什么都有了,还是不知送你何物。”
他拿了个白玉杯,斟酒。
她坐在常晋安对面,看着他倒酒,又看他。
谢惊蛰过了很久,说。
“我想走了。”
常晋安的手一顿。
她当成没看到一样,继续说着:“我想去外面看看,信里,他们走过很多地方,也想过带我去的。”
如去年冬所言,园子里的花都开了,雨打杏花,半边春。
“我四处走走,说不定还能看到时雨,你不是一直没找到他吗,说不定,我就找到了呢。”
常晋安久久没有回话。
谢惊蛰也等了很久,她声音很低:“哥哥,我今日生辰,你依我吧。”
她身体蹉跎太久,药无可医,精神也不太好,太医魁首看她的眼神隐约带着怜悯,她刚过十八,就好像马上要消失了。
常晋安亲自送她离开。
谢家给她送来了一个护卫,叫阿蛮,从小就养着的,除此之外,常晋安还给了她一个牌子,随便她去哪。
递牌子的时候,常晋安告诉她:“我埋了一壶酒,等到来年春,你尝尝味。”
谢惊蛰嘀咕:“我不爱喝酒。”
“如今天下惧我,”常晋安叹气:“你也给我几分面子。”
常晋安总是对她万分纵容,有时候,谢惊蛰觉得他不是想抓住她,而是想抓住从前过往,他看起来毫无波澜,不起涟漪,甚至试图回到曾经,但是他们都清楚,已经回不去了。
“哥哥。”
谢惊蛰问他。
“你坐在那九五尊位,比我们骑在汗血马上还要高兴吗?”
她只是突生一问,常晋安陡然缄默。
谢惊蛰也没有想过他会回答,阿蛮驾车,她突如其来往后看,看见城墙上站着一个影子,是常晋安,他就像九年前一样送她离开,但是九年前,还有两个人呢。
谢惊蛰闭上眼,不愿再看。
*
就像鸟离开了笼子,谢惊蛰终于获得了自由。
她彻底放飞,毫不顾忌,在江南上花船,撒下重金包了半个月,整日侧听美人曲,怎么好玩她怎么来,她脾性好,也吟诗作对,舞娘乐师们爱极了她,兴致来了,醉酒当歌,看月升星疏。
蜀地风光,她尝尽稀奇美食,去看赏花会,在篝火燃起的夜晚跳舞,裙摆如蝶翅飞舞,层层散开,整日游山玩水,看遍穷山峻岭。
谢惊蛰还多管闲事,路过衙门,听到冤情冤案,她总爱炫耀她那块牌子,尝到“仗势欺人”的味道,她是谢氏惊蛰,背靠大山,自身气度不凡,有理有据,无人不服。
渐渐地,有人不满,说她形骸放浪,不守女德,常晋安大怒,当场撕了奏折,斥责下属百官,但这些谢惊蛰从来不管。
第十年春,又是惊蛰,她回到长安,喝了那壶酒。
她一年来没有停脚歇气,精神却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见识到山河宽阔,整个人神采飞扬,眼底清亮,她给常晋安带了很多礼物,他听见谢惊蛰絮絮叨叨,看着她红润的脸庞。
有一瞬间,他恍惚从谢惊蛰身上看到了故人的影子,是舞阳吗,不是舞阳,舞阳更热烈,能把自己灼伤。
是薛时雨。
是少年薛时雨的影子,开朗,明亮。
当谢惊蛰说她要去爬山看海时,常晋安没有拒绝。
“去吧。”
他鬼神差使一般说。
谢惊蛰爬山越岭的时候,突然下了大雨,她和阿蛮躲到一个破旧的庙里,谢惊蛰定睛一看,是个月老庙。
此地有进庙必须供奉的习俗,月老庙虽破旧,却还放着陈年香。
阿蛮为她点燃,谢惊蛰举着香,虔诚三拜,插进香案。
烟雾淡淡,模糊了眼眸。
“你只供奉,却不许愿。”
身侧却突然有一道女声,淡漠低脆:“这香,实在苦涩。”
谢惊蛰惊愕,转过头看去,看见一抹红色,那女子身姿飘飘,气质空灵,举着一把奇异的手杖,数根红线缠绕,指尖纤细。
有神女,山中踏月而来。
“我……”谢惊蛰道:“没有什么愿望了。”
“是人有六欲七情,八苦九难,”神女却说:“在庙里,见神佛,遵本心。”
“你所念故人,求,还是不求?”
谢惊蛰愣住。
良久,她低语:“我该求他岁岁平安,又宁愿生生不见,我盼他,想见他,又觉着,还不如不盼,不如不见,如此辗转,如此仿徨。”
她眼底悲哀,神女不懂凡人,她只说:“无妨,你们人是一样的,常常连自己也看不清。”
谢惊蛰轻轻一笑,对神女抬手深揖。
阿蛮昏昏欲睡,犹在梦中。
临行时,神女好像看见什么,忽然道:“你身上有我熟悉的味道,你……有件狐狸皮做的衣服?”
谢惊蛰愣住:“是。”
神女久久凝望着她,似乎窥见过往曾经,最后,她低低:“原是如此,竟是因果轮回。”
谢惊蛰不明所以,有些不安:“这……”
神女宽慰她:“无碍,不过我有一半狐族血脉。”
谢惊蛰哑然,更不安了。
神女见她神情异样,不明所以,挥了挥手:“走吧,往西边走一些。”
谢惊蛰应声。
等人走后,一只白毛狐狸从神女裙后钻出来,灵巧攀到神女肩上,硕大柔顺的狐狸尾巴勾住她的后颈,轻轻晃动。
“是春天生的孩子呢,”神女说:“可惜命格太重,是苦的。”
白毛狐狸笑:“人本多苦多难,姻缘呢,您可看到她的姻缘线?”
“看到了。”
神女言。
“爱不得,求不得,有缘无分。”
“和众生,没什么两样。”
11.
第十一年春。
谢惊蛰见到了薛七郎。
她在梧桐道远远望去,如遭雷劈,无法动弹,未相见,泪先流。
阿蛮不明所以:“小姐?”
却见谢惊蛰扶着墙,低下腰,吐出一口鲜血,眼泪和血滴在地上。
她又望,看那少年人站在灯笼下,形如枯槁。
曾说沧海水,巫山云,待到天将明,三年又三年,当归当归,故人何处归?
第九年春,惊蛰,常晋安给她带了一壶酒。
“从前,你什么都有,我不知送你何物,现在,我也什么都有了,还是不知送你何物。”
他拿了个白玉杯,斟酒。
她坐在常晋安对面,看着他倒酒,又看他。
谢惊蛰过了很久,说。
“我想走了。”
常晋安的手一顿。
她当成没看到一样,继续说着:“我想去外面看看,信里,他们走过很多地方,也想过带我去的。”
如去年冬所言,园子里的花都开了,雨打杏花,半边春。
“我四处走走,说不定还能看到时雨,你不是一直没找到他吗,说不定,我就找到了呢。”
常晋安久久没有回话。
谢惊蛰也等了很久,她声音很低:“哥哥,我今日生辰,你依我吧。”
她身体蹉跎太久,药无可医,精神也不太好,太医魁首看她的眼神隐约带着怜悯,她刚过十八,就好像马上要消失了。
常晋安亲自送她离开。
谢家给她送来了一个护卫,叫阿蛮,从小就养着的,除此之外,常晋安还给了她一个牌子,随便她去哪。
递牌子的时候,常晋安告诉她:“我埋了一壶酒,等到来年春,你尝尝味。”
谢惊蛰嘀咕:“我不爱喝酒。”
“如今天下惧我,”常晋安叹气:“你也给我几分面子。”
常晋安总是对她万分纵容,有时候,谢惊蛰觉得他不是想抓住她,而是想抓住从前过往,他看起来毫无波澜,不起涟漪,甚至试图回到曾经,但是他们都清楚,已经回不去了。
“哥哥。”
谢惊蛰问他。
“你坐在那九五尊位,比我们骑在汗血马上还要高兴吗?”
她只是突生一问,常晋安陡然缄默。
谢惊蛰也没有想过他会回答,阿蛮驾车,她突如其来往后看,看见城墙上站着一个影子,是常晋安,他就像九年前一样送她离开,但是九年前,还有两个人呢。
谢惊蛰闭上眼,不愿再看。
*
就像鸟离开了笼子,谢惊蛰终于获得了自由。
她彻底放飞,毫不顾忌,在江南上花船,撒下重金包了半个月,整日侧听美人曲,怎么好玩她怎么来,她脾性好,也吟诗作对,舞娘乐师们爱极了她,兴致来了,醉酒当歌,看月升星疏。
蜀地风光,她尝尽稀奇美食,去看赏花会,在篝火燃起的夜晚跳舞,裙摆如蝶翅飞舞,层层散开,整日游山玩水,看遍穷山峻岭。
谢惊蛰还多管闲事,路过衙门,听到冤情冤案,她总爱炫耀她那块牌子,尝到“仗势欺人”的味道,她是谢氏惊蛰,背靠大山,自身气度不凡,有理有据,无人不服。
渐渐地,有人不满,说她形骸放浪,不守女德,常晋安大怒,当场撕了奏折,斥责下属百官,但这些谢惊蛰从来不管。
第十年春,又是惊蛰,她回到长安,喝了那壶酒。
她一年来没有停脚歇气,精神却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见识到山河宽阔,整个人神采飞扬,眼底清亮,她给常晋安带了很多礼物,他听见谢惊蛰絮絮叨叨,看着她红润的脸庞。
有一瞬间,他恍惚从谢惊蛰身上看到了故人的影子,是舞阳吗,不是舞阳,舞阳更热烈,能把自己灼伤。
是薛时雨。
是少年薛时雨的影子,开朗,明亮。
当谢惊蛰说她要去爬山看海时,常晋安没有拒绝。
“去吧。”
他鬼神差使一般说。
谢惊蛰爬山越岭的时候,突然下了大雨,她和阿蛮躲到一个破旧的庙里,谢惊蛰定睛一看,是个月老庙。
此地有进庙必须供奉的习俗,月老庙虽破旧,却还放着陈年香。
阿蛮为她点燃,谢惊蛰举着香,虔诚三拜,插进香案。
烟雾淡淡,模糊了眼眸。
“你只供奉,却不许愿。”
身侧却突然有一道女声,淡漠低脆:“这香,实在苦涩。”
谢惊蛰惊愕,转过头看去,看见一抹红色,那女子身姿飘飘,气质空灵,举着一把奇异的手杖,数根红线缠绕,指尖纤细。
有神女,山中踏月而来。
“我……”谢惊蛰道:“没有什么愿望了。”
“是人有六欲七情,八苦九难,”神女却说:“在庙里,见神佛,遵本心。”
“你所念故人,求,还是不求?”
谢惊蛰愣住。
良久,她低语:“我该求他岁岁平安,又宁愿生生不见,我盼他,想见他,又觉着,还不如不盼,不如不见,如此辗转,如此仿徨。”
她眼底悲哀,神女不懂凡人,她只说:“无妨,你们人是一样的,常常连自己也看不清。”
谢惊蛰轻轻一笑,对神女抬手深揖。
阿蛮昏昏欲睡,犹在梦中。
临行时,神女好像看见什么,忽然道:“你身上有我熟悉的味道,你……有件狐狸皮做的衣服?”
谢惊蛰愣住:“是。”
神女久久凝望着她,似乎窥见过往曾经,最后,她低低:“原是如此,竟是因果轮回。”
谢惊蛰不明所以,有些不安:“这……”
神女宽慰她:“无碍,不过我有一半狐族血脉。”
谢惊蛰哑然,更不安了。
神女见她神情异样,不明所以,挥了挥手:“走吧,往西边走一些。”
谢惊蛰应声。
等人走后,一只白毛狐狸从神女裙后钻出来,灵巧攀到神女肩上,硕大柔顺的狐狸尾巴勾住她的后颈,轻轻晃动。
“是春天生的孩子呢,”神女说:“可惜命格太重,是苦的。”
白毛狐狸笑:“人本多苦多难,姻缘呢,您可看到她的姻缘线?”
“看到了。”
神女言。
“爱不得,求不得,有缘无分。”
“和众生,没什么两样。”
11.
第十一年春。
谢惊蛰见到了薛七郎。
她在梧桐道远远望去,如遭雷劈,无法动弹,未相见,泪先流。
阿蛮不明所以:“小姐?”
却见谢惊蛰扶着墙,低下腰,吐出一口鲜血,眼泪和血滴在地上。
她又望,看那少年人站在灯笼下,形如枯槁。
曾说沧海水,巫山云,待到天将明,三年又三年,当归当归,故人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