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好奇地问:“君上,您打算以何为赌注?”

    秦王政望向缠斗着的二人。桑语显然处于下风,一招一式慢得无法再慢,已是固守而非攻敌。

    “一个承诺。将军以为如何?”

    王翦满是信心地笑了,“君上可要愿赌服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们这边离得远,并未瞧见王贲额上沁出的汗珠。王贲久攻不下,又急又惊,心中暗叹桑语剑法的奇诡。

    他与桑语过了不下百招,却仍未摸清破解之法。越急于攻破,反而越受她制约。

    桑语手中剑把一旋,突袭王贲的大腿。王贲本能地回剑去挡,却不料桑语手腕一翻,剑刃一抬,他的剑瞬间脱手飞出。

    没等他反应过来,青铜剑已经横在了他的颈脖上。

    胜负已见分晓,秦王政喝了一声“好”。

    桑语道了声“得罪了”,然后将剑重新入鞘,准备归还给蒙毅。刚走几步,忽闻身后掌风隐然,她轻巧地一闪身,抓住偷袭者的胳膊,顺势来了个过肩摔。

    王贲暗自感到羞愧,迅速而从容地站起身。

    桑语却不想放过他,偏着脑袋说道:“从背后袭击人,实非君子之行为啊,王将军!”

    王贲脸上有些挂不住,抱拳高声道:“山主武艺高绝,在下甘拜下风。”

    桑语皮笑肉不笑地还了一礼。

    二人一同返回高台之下。

    王贲低垂着眼,“君上,臣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秦王政道:“人生能逢一对手,实属一件酣畅事。王贲啊,这次,你总算遇见了真正的对手。”

    “君上所言极是,”王贲又看向桑语,“山主的剑势虽看似绵柔,实则无坚不摧,乃我生平所仅见。不知山主可否传授几招与我?贲必心存感激,执以弟子礼于山主。”

    此话一出,众人莫不惊讶。

    王贲出身将门,他虽然年轻,却是天资极高之人,因而性格未免有些狂傲自大。

    向来眼高于顶的人说出这样的话,众人对桑语也不由得另眼相看。他们原本认为关于桑语的传言过于夸张,如今看来,这种看法似乎并不准确。

    桑语轻轻摇头,“将军此言,真是折煞我了。不过是胜在剑法奇特,哪敢这般托大?将军不耻下问,桑语敬佩至极。只是,这套剑法乃我师门独传,不能轻易外传。”

    她看王贲脸色有变,笑了笑,继续说道:“将军若是不嫌弃,日后有机会,你我可以再切磋切磋。”

    王贲是练武之人,自然理解这些师门规矩。既然桑语都这么说了,他顺势就坡下驴,点头说了声“好”。

    “桑山主,”有中气十足的声音自桑语的身后传来,“我也想讨教一二,不知山主是否愿意赏脸?”

    桑语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身着黑袍的官员站在不远处。显然,他们已在旁观战了好一会儿。而那位说话的男子,桑语依稀记得曾见过一次,名唤杨端和。

    大秦帝国的柱石人物,一生几乎毫无败绩。

    都说“佩服得五体投地”,瞧这样的人生履历,简直是可以“六体投地”了!

    桑语内心暗自叹息,她一向有自知之明。能够战胜王贲,主要是因为二人年龄相仿,且习武时间接近。

    虽说她刚会走路时就开始学习剑术,但至今不过二十余年。杨端和人至中年,已有数年的战场经验了,桑语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和他勉强打个平手。

    正犹疑彷徨,倒是秦王政开口说道:“桑山主与王将军已经比试了半个多时辰,且让她休息休息吧。杨将军若想切磋,日后自有时机,不必急于此刻。”

    杨端和听后笑道:“是臣思虑不周了,山主剑术精湛,改日我定要请教一番。”

    桑语颔首,“晚辈静候将军赐教。”

    王翦脸上始终带着一副温和的笑意,即使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比试中落败。此时他才问道:“君上,臣愿赌服输,不知君上想要臣做出什么承诺?”

    秦王政道,“寡人还未想好,此事不急,留待改日再说吧。将军只需记得,你欠寡人一个承诺。”

    “好!臣期待着君上的‘改日’!”王翦捋须,笑了。

    几乎无人注意到,赵姬紧紧地用手捂着嘴,竭力抑制住干呕之声。她狠狠地瞪了嫪毐一眼,后者立刻从袖中拿出一块叠起的帕子。

    赵姬接过帕子,迅速将一枚酸杏放入口中。恶心感终于得到缓解,她掩袖轻咳了几声,虚弱地唤了一声“政儿”,“阿母觉得身体有些疲乏,想要回甘泉宫歇息。诸位将军劳苦功高,你要好好敬他们几爵。”

    秦王政见赵姬以手扶着腰,而且脸色着实有些憔悴。他不禁皱眉:“传太医来给母后瞧瞧……”

    “不要!”赵姬几乎脱口而出,随后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便抬手抚额,“休息休息便好了的事儿,何必兴师动众!阿母只是累了,政儿不必太忧心。”

    “母后,真的不用传太医看看吗?”

    “不必麻烦。”

    “母后的脸色为何如此苍白?”

    “只是旅途劳顿而已。”

    秦王政连续问了几个问题,尽管依然不放心,最终也只能目送着母亲离去。

    他感觉到有一道目光朝着他盯视,遂转过身去寻找那个人,原来是桑语。

    桑语依旧站在原地。一绺头发因汗水而湿漉漉地贴在她的额头上,原本白皙的脸庞因比武而泛起红晕。她的眼中似乎带有某种奇怪的情绪,像是同情。

    那么,她是在同情他吗?

    这简直是荒谬之谈!

    这个眼神让秦王政莫名心烦,他黑着脸一甩袍袖,快步走入了大殿。

    王贲客气地向桑语道:“桑山主,请。”

    桑语颔首说谢,与王贲并肩走上台阶。

    她抬手轻抚小腹,回想起赵姬刚才也有类似的动作。不能怪她多想,历史就是这样记载的——寡居深宫的太后已经有了身孕。

    收回思绪,桑语又忍不住抬眼看去。

    秦王政正走在光与影的分界处,身后有百官相随,然而他的背影却是坚决而又孤独。

    嬴政的一生,伴随着无数的抛弃与背叛。他从泥泞中厮杀出来,最终成为“千古一帝”。

    或许是因为他现在还未经历那么多的痛苦,所以周身的气场还不至于让人望而生惧。

    只是,至亲之人的背叛,对于仅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太过残忍?

    殿上盛宴已设,众乐奏钧天,有细腰舞人轻舒长袖。群臣早已各自入座,却无人动筷。偶尔有大臣向殿门外张望,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桑语的位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左手边是她熟悉的李斯。她对这个位置很满意,很是自在。

    正当她无聊地凝视着窃曲纹铜盘中的水果发呆时,忽然舞罢乐停,大殿内骤然安静。她抬起头,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步入大殿。

    男子虽已两鬓皤然,却丰神朗朗,颔下蓄着胡须,眉宇间显出几分儒雅气度。

    “吕不韦”三字,刹那间跃入桑语的脑海。

    李斯略微侧过身子,压低了声音道:“秦之相邦,吕不韦。”

    桑语点了点头,不禁多打量了两眼。

    吕不韦久居相邦之位,此时的大秦又正是盛强。他虽已不再年轻,眼神之中仍可窥见踌躇满志。

    秦王政起身走下王座。

    吕不韦刚要行礼,便被他伸手扶住了,“仲父不必多礼。”

    “年老多忘,让君上与诸位久等了。”吕不韦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王座左侧下的大案前,端起了酒爵,“大战之前,老夫曾与诸君约定,待退敌之日,定要痛饮一番。当此良夜欢会之际,老夫先敬诸位一爵,就当是老夫自罚。”

    众人纷纷举爵。

    吕不韦一口饮尽爵中酒,朗声道:“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灯蕊上结出了一朵灯花,灯花爆开,却完全淹没在了“大王万年,大秦万年”的山呼声中。

    吕不韦缓缓地环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桑语的身上。桑语在人群中太明显了,她没有朝服,也没有黑色的衣裳,只能选择了一套藏蓝色的衣袍。

    “君上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吕不韦颇为欣慰地看着秦王政,“以武镇之,则两败俱伤。为我所用,才是取利。”

    秦王政闻言,也看向了桑语。只见她如其他人一般,并未动筷,但是她的脸颊在动,像是在偷偷嚼着什么。

    “此人如今身在秦廷,却并不为我所用。”

    “哦?”吕不韦有些诧异,他朝着桑语的方向唤了一声“桑山主”。

    众目睽睽之下,桑语嘴里的枣核,吞也不是,吐也不是。她只能将枣核压在舌底,起身出席,向前几步,拱手行礼,“太卜丞桑语,见过相邦!”

    在座的众人听了,神情为之一惊,面面相觑。

    吕不韦面上依旧平静,“太卜丞救咸阳于倒悬之急,乃秦国之功臣。日后若是有何不便处,尽管开口,不必客气,老夫定竭力而为。”

    “有相邦这句话,我以后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叨扰您了。”桑语淡淡一笑,改变了语气,“诸位将军浴血于沙场,玄女山只是彻夜守着城楼,吾等不敢掠美。”

    吕不韦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好奇,突兀地问:“不知太卜丞师何家学问?”

    “有师无派。”桑语稍作犹豫,“吾师对杨朱,久有景仰之心。吾爱吾师,则爱屋及乌。”

    众皆哗然,议论纷纷。

    杨朱是“杨朱学派”的开山鼻祖,主张“重生”“贵己”及“为我”,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外物。作为道家大哲,杨朱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孟子的时代,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

    君权至上的社会里,杨朱简直就是“异类”的存在。孟子斥其为禽兽,指责“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倡导君主专制的法家同样无法容忍杨朱的主张,管仲亦有言曰:“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杨朱的思想,立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它之于时代而言是超前的,以至于杨朱学派的继承者们容易走向某种极端。

    吕不韦干巴巴地笑了两声,“太卜丞在玄女山时,庇护亡奴,收留流民,不像是‘贵己’之人。”

    “因为,‘重生’。”桑语的目光似有似无地从秦王政身上扫过,“百家之学问,皆有可取之处,亦有可厌之处。汲取百家之长,舍弃糟粕,不是更好吗?”

    “山主此言差矣,”一男子突然高声插话,“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百家学问之间,向来各执是非。思想混乱歧异,则愚痴不得匿藏。舍九取一,才是安国利民之道。”

    桑语转身看向说话的人,“大人之言,不无道理。思想混乱,确实会严重影响社会风气。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子的思想,条条列列都是对的么?”

    “法家可以强国,因为臣民畏惧刑罚而不敢不忠。但是,将来天下大定了,民才是社稷之基。在诸位的眼中,杨朱此人,是自私自利之辈。但‘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诸位……士大夫,可曾想过,为何那些不大识字的黔首会喜欢杨朱之言,喜欢墨家之论?”

    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在场的大臣都怔住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历代君王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偶有质疑之声,但是非常微弱。桑语说得太直白、太严厉了,甚至言语之间还透着对秦王的不敬。

    适才出言反驳桑语的男子,愤然地朝秦王政一跪,“秦国遇玄女山甚厚,桑语今日却出言不逊,辱我大秦之法,祸心已显露矣。君上,臣请杀之,以正国威!”

章节目录

岂曰无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苡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苡乐并收藏岂曰无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