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赵榆自己的屋子,猴子不在,连带着竹筐里的烧鹅也不见了,以它馋嘴的模样,那只鹅约莫已经全部进了它的肚子。

    赵榆给它留了门缝便没再管它,坐回床上,将属于她的钱又拿出来数了数。

    除去买了只鹅花的六十文,加上今天赚的,她这总共有一百二十余文。

    若是不知道成衣铺子里袄子的价格,她定会对这一百多文感到满意……

    赵榆叹了口气,这点钱似乎只够给猴子再买两只烧鹅。

    将这些铜板重新藏起来,赵榆打定主意要多多捡乌栗送去县城,七文一斤的高价她得抓住了。

    两天后,就在她一身干劲往山里去时,周谷再次背着赵榆捡回来的栗子进了城。

    只是这次他不仅带回了卖栗子的一百来文,还另外交给了赵榆五两银子。

    赵榆看着掌心沉甸甸的银子又惊又疑,“……这是?”

    周谷笑呵呵的,满脸喜色地解释起缘由。

    原来上次赵榆做的鱼很受那些官爷喜欢,这事传出去后,不少有钱的饕餮老爷顺着找到福临楼只为求一道同一位厨子做的鱼。

    也因此,福临楼名气又上了一层,竟把另一个不容小觑的风香楼的生意给抢走了不少。

    胖掌柜高兴了,大方的给出五两银子聊表谢意,并让周谷给赵榆带了话,说是赵榆手艺一绝,福临楼愿以二两银诚请她为酒楼指点菜品。

    指点菜品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请赵榆去福临楼做厨子。

    赵榆惊讶不已,她不过是出于同情帮了一把,现在想想都觉得是自己鲁莽了,县令指定的鱼万一被她做毁了,下场指定好不了。

    若是那位掌柜坏心一些,为了将福临楼摘除出去,将过错全压在她头上……

    赵榆此时才后怕起来。

    ……但好在那道鱼被她做成了。

    赵榆捏着五两银子,生觉下回做事前得考虑好后果。

    周谷见赵榆没说话,问道:“赵小妹,你是怎么想的?”

    赵榆怎么想?

    她不是正经厨子,做菜的手艺也不精通,靠的无非是对滋味敏锐的舌头以及记忆还算不错的脑子,以前吃过的菜,尝过的东西,纷纷像是菜谱一样被装进脑袋里,虽算不上多深刻,可好歹有印象。

    那道鱼能做成功,除了配料没出错外,更多的还是她的谨慎。

    或者说是做菜的天赋?赵榆也不确定。

    但福临楼给出的二两银子属实是太诱人,她得卖多少乌栗才能存这么多钱?

    不知是不是银两的吸引力太大,还是脑袋里装着的各种“菜谱”给了她底气,思索片刻后,当着周婆子周老汉等人的面,她点头应了下来。

    但赵榆的条件是,她不做正经厨子,而像是做散工一般,只固定时间上福临楼做菜,当然工钱自然不会多要,只拿适合的那一份。

    若是福临楼能答应这个条件,赵榆也就同意。

    这听起来像是她在拿大,但这也是赵榆在思索过后的一种保护手段。

    她没有真手艺在身,真做了厨子她实在气不正,且容易露怯,若是像做散工一样,只定期做一道她“拿手”的菜,她会宽心许多。

    例如只做鱼。

    一旁的周家人先是被五两银子惊住了眼,随后又被福临楼请赵榆上门做工,并给出二两银子的极高工钱震撼了心,没等缓过神,又再次被赵榆的这番话打蒙了圈。

    周青先克制不住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去还是不去?!”

    这时周老汉开口道:“阿榆这么做是对的,做厨子不容易,整日待在灶房里,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怎能受得住?二两银子是多,但也不能苦了自己。”

    周婆子听了没多说什么,但显然她也赞同周老汉说的,正正是姑娘多娇的时候,哪能像个不讲究的妇人一样扒窝在灶头上,也忒委屈了些。

    周婆子:“若是能行,往后你进城时就叫上老二一道,他长的唬人,路上也安全些。”城里是好,但别有用心的人也不少。

    周婆子看了眼好似长开了一些的赵榆,觉得还是让长的结实的周谷跟着,才令人安心。

    赵榆听了心下触动不已。

    然而周家老两口这般想,其他人却不是。

    方春梅一听赵榆不做长工,还将二两银子往外推,就急了,“福临楼那么大的酒楼让你去做厨子,你竟提出这般不可理喻的要求,你莫不是日日上山被熊瞎子拍坏了脑袋?!”

    二两银子够一家老小好吃好喝老长一段时间,她是有多蠢才会不同意?

    她一边暗恨赵榆想一出是一出,一点不为其他人着想,一边又嫉妒她能被福临楼看上。

    福临楼那掌柜也不知道是不是瞎了眼,赵榆那细胳膊细腿的,哪里是能当厨子的样子?

    还不如让她去,她灶台的功夫难不成还比赵榆差了?!

    方春梅心中的妒火都快染红了眼,“你这般拿乔,也不怕这份工丢了去!”

    赵榆磨搓着掌心的五两银子,瞥了眼她,“丢了便丢了,再找其他赚钱的法子便是。”

    不能赚上福临楼的二两银子虽然可惜,但赵榆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让她一个半路出家的去做厨子属实难了些。

    就像方春梅说的那样,“故作姿态”只会让福临楼不喜,赵榆也是这般认为。

    那般大的酒楼什么都可能缺,唯独不会缺人。

    她不过是运气好做了一道尚且可口的鱼,还没到缺她不可的地步。

    赵榆是这般想的,然而周谷给她带回来消息却当真让她大吃一惊。

    “福临楼同意了?”

    周谷点头,“那掌柜说不强求你日日都去福临楼,只要求酒楼需要时,你能赶过去便成,工钱若是你不介意,暂且先定下一月一两银钱。”

    竟然真的能成?!

    赵榆愣了几息,顿时高兴起来。

    这么说来,她日后不仅可以和猴子上山捡栗子,还能多添一笔大的进项。

    虽然工钱减半,但赵榆依旧满足的不行,“那便这般定下了。”

    说起福临楼能答应赵榆这番要求也是有缘由的。

    其一是赵榆做的那盘鱼的确符合了官府那些人的口味,这事传出去后,进酒楼吃鱼的一下子多了不少。

    有人为了投其所好,特意从酒楼定了鱼送到某位大人家中,可得到的结果是,味道差得远了。

    这下来福临楼吃鱼的人不愿意了,认为是酒楼糊弄他们,喊退钱的喊店大欺客的声音立时多了起来,若不是处理的及时,这事差点影响了福临楼积攒不易的好名声。

    其二是福临楼那位晕倒的大厨子身体一直不见好,大夫说是年纪大了,不宜再操累。

    这事给福临楼的影响可不亚于坏了名声,一个酒楼怎能缺厨子呢?还是仰仗的大厨子。

    于是寻找一个能接替大厨子的人刻不容缓,而赵榆就被盯上了。

    其三便是赶在风香楼之前将赵榆抢下来,为此在赵榆答应的次日,就有福临楼的人亲自找来了周家,来的人正是那位管事。

    管事不仅带来酒和糕点,还带了契书,是打定主意要将赵榆给请进福临楼。

    赵榆也没让他失望,借用他带过来的笔在契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不过在此之前,赵榆让其将“为期三年”改为一年。

    赵榆给的理由是,尚不知晓自己能不能胜任,暂且先定一年,若是合适,再延期也不迟。

    管事也没为难,同意下来。

    看着契书上新写下的名字,竟很是整洁秀气,为此管事对赵榆难免又多高看了几分。

    送走管事后,赵榆将糕点给大牛二牛分了分,又让他们多拿两块带回房给他们的娘,完事后,这才拍了拍手,背着竹筐再次进了山。

    *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赵榆已经来周家三个月之久。

    听着屋外呼呼的风声,赵榆缩在周婆子给她做的被褥里不愿探头。

    这天实在太冷了,感觉人一出去就会被冷风吹得生冻疮。

    “哇哇!”

    猴子从木椅上跳上床,见她埋在被褥里,也想跟着钻进去。

    它脑袋将褥子顶起,顿时一股冷风往里头吹,赵榆“嘶”了一声,忙伸手将它推出去,“你又不冷,毛那么厚,用不着盖褥子。”

    “哇哇哇!”猴子不愿意了,赵榆越阻止它,它越来劲。

    “快出去!”

    “哇!”

    “太冷了!”

    “哇哇!”

    赵榆:……

    被猴子一通闹,褥子里的热气散了一大半,这下赵榆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

    昨日福临楼的管事让周谷给她带口信,说又有不少客人订了鱼,所以今儿她还得早早去一趟县城。

    穿上一身新袄子,纤细的身体立时雍胖起来,衬着又白了不少的脸越发精致小巧了。

    这身厚实的衣裳,是赵榆用福临楼给她的五两银子买的,里头塞的棉花紧实,抗冻很是不错。

    外头风声还在响,呼呼的,似乎一晚上没见停。

    赵榆气恼地揉了一把猴子的脑袋后,这才往门边走,随着越靠越近,从门缝里钻进来的风吹在脸上留下一片凉气。

    待她打开门,冷风扑面而来,微窒。

    她眯眼看向外头被风吹得摇晃的光秃秃的树顶,心想,这天怕不是要下雪了。

    这时一丝烟火气传了过来,隔壁灶房也传出动静,想来是周婶知道她一会儿要上县城,正在准备早食。

    填了肚子后,赵榆和周谷这才带着最后一筐乌栗出了门。

    随着入冬,山里乌栗越发的少,这是赵榆能捡到的最后一筐。

    除了留给镇上豆腐铺子的几斤,其余的皆送到福临楼。

    冬天正是吃豆腐的时候,不论是白豆腐还是乌栗豆腐都受食客的欢迎,又因乌栗豆腐不常见,吃的人更多,这也算是福临楼的一道热菜了。

    这次进城坐的依旧是黄老伯的牛车。

    因赵榆隔几日就要进趟县城,而黄老伯没鸭子卖之后也缺了份进项,于是便接下了送赵榆进城的活计。

    老黄牛依旧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坐的次数多了,赵榆也习惯不少,再说这冷风刮脸,慢一点到底好受些。

章节目录

古代山村求生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乐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浓并收藏古代山村求生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