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店自从开业到现在,还一眼都没去看过的童桐,心怀愧疚地准备去搭把手。

    趁着中午时间,童桐跟着王锌来到店门口。

    乒乒乓乓小吃店。

    明明才下课没多久,店前已经挤满了学生,一半是穿着校服的初中高中生,一半是家长领着的小学生。

    童桐站在远一些的地方,遥遥望去,基本只能看到店里店外攒动的小脑瓜们,根本找不到王父王母的身影。

    既然找不到,她也就不费劲了。

    转头打量起店外的装修。

    和她当时想要的效果基本一致——亮色系风格,明亮大方,又带着可爱的细节。

    比如门口的把手,是乒乓球拍的造型;垂下的珠帘,是一颗颗mini乒乓球;就连头顶的照明,都带着乒乓球元素。

    而最吸引学生群体的,不外乎门口摆着的两个mini乒乓球台。

    按照店里的规则,只要在店内消费,就都可以来打球,一局决胜负,赢了的人可以挑选一个盲盒。

    集齐一套所有款式手办后,可以将自己的名字留在金榜上,并获得一张球星签名照。

    根据王梓说的,店里一开始吸引的都是对乒乓球有兴趣的孩子,有的是为了球星签名照,有的是为了把自己名字留在金榜上。

    进店点杯奶茶或者手抓饼,就去打球,一打就是一天。

    最开始,王父王母还在担心客流量问题。

    可当被拆开的盲盒款式越来越多,精致可爱的小挂件被带到学校,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兴趣。

    于是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吃饭打球。

    盲盒这个概念,他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拆过一个就忍不住想拆第二个,这种冲动根本克制不住。

    更别提来店里只需要花钱吃顿饭,就能免费打球赢盲盒。反正饭钱在哪里都是要花的,王父的手艺又好,价格也不贵。

    隔着透明玻璃看得到后厨,干净卫生,家长也不会阻拦。

    于是人便越来越多。好多人连着一个月,每天都会来,就为了凑齐盲盒款式。

    唯独有一款冬季雪人装,特别难拆到。

    所以今天童桐带着这个挂件到处走时,才会被盯着看。

    童桐:还以为是因为我吃太多。

    这种经营模式,王父王母也担忧过,这盲盒看着就不便宜,免费给的话,时间长了怕是要赔本。

    但童桐让他们完全不用担心,盲盒自己有进货渠道,都是按成本价一块钱十个给的。

    这话一出,王父王母自然不再担心。

    其实童桐也没撒谎,但这价格是她将星际币和人民币换算过的。

    童桐回忆起当时设计的想法,不光让装修团队以乒乓球为主题设计餐厅,更是让他们额外做了系列盲盒。

    因为用料简单,而且盲盒需要的复杂工艺对于系统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所以童桐最后以100星际币的加价,得到了十万个盲盒。

    便宜到几乎不要钱。

    不同款式的数量还不同,雪人款是最少的,才一千个。

    眼看着盲盒消耗量超出预想,童桐暗自决定再让系统出一批新盲盒。

    丝毫不在乎没拆出雪人款的小顾客们的心情。

    童桐:这个拆不到?下个也拆不到哈哈哈。

    但童桐最开始设计盲盒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赚钱。

    为了检验成果,童桐带着王梓,费尽全力才挤到柜台附近。

    看到王母穿着制服,整个人透着精神气,正温言细语地和一个孩子妈妈解释什么。

    童桐定睛一看,孩子妈妈手上拿着的,果然是她让摆上的乒乓球馆宣传册。

    里面都是她实地考察,并筛选过的好球馆。教练有实力,环境也好,出过不少职业球员的球馆。很适合初学者尝试。

    “不来这儿,我都不知道孩子对乒乓球有兴趣。”孩子妈妈有些意外地看着自家儿子打球的身影。

    当时两人路过新开的店面,只是想进来尝尝味道。看到乒乓球主题还有些新奇,一家人也没人接触过乒乓球,自然没有尝试的心。

    但接待的王母说,球拍可以在店里租,赢了的话还可以拿一个盲盒当奖品。

    此时mini球台旁已经有好多小朋友围着打球了,很是热闹。

    看孩子也有兴趣的样子,就给他租了个拍子,没想到小小一只举着拍子就自来熟地凑了过去。

    有学过的小球员就教他怎么打,一来二去还真让他赢了一回。

    那天晚上,孩子拿着盲盒在家里疯跑了好几圈,非要再来。

    孩子妈妈回想起来还哭笑不得:“平时让他上个课外班,那叫一个难,这还是他头一次自己想学点什么。”

    王母连连点头:“孩子嘛,只要有了兴趣,才能学得进去。”

    孩子妈妈看了看宣传册,倒还是有些犹豫:“可您说,这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咱也不是心疼钱,就怕他学了这乒乓球,以后也用不上。”

    王母一听,立刻拿起一边的另一个宣传册:“那你得看看这个。”

    孩子妈妈接过来一看。

    《乒乓球就业前景》直白明了。

    她半信半疑地翻看,各种和乒乓球有关的职业都一一列举,就连平均年收入都有。

    甚至离谱到,还有介绍有的体育生,就因为乒乓球特长,被体制内录取的例子。

    她这一看,心就放下了一半。

    能用的上,孩子还喜欢,那还犹豫什么。

    当天就带着宣传册,去球馆试课了。

    而童桐的店也不是白给球馆介绍学员,每个带着宣传册去报名的学生,球馆都会给王父王母抽成。

    这倒也成了一笔收益。

    而那些不打算报班的顾客,在店里也会受到熏陶。店里的电视机会全天播放各种精彩乒乓球赛事,各种神仙球和刺激对决,引得孩子们频频惊呼。

    看孩子喜欢,就算不打算报班学,家长也乐于买一两次现场门票,带着孩子去现场体验一下。

    一时间,以店为中心的方圆几公里,对乒乓球感兴趣的人家逐渐增多。

    虽然这时候,这种现象还没引起任何人注意,但如果时间长了呢?

    如果这种店更多了呢?

    生意火热是肉眼可见的,难道不会有人有样学样,也将乒乓球元素搬进自己的店里吗?

    童桐不怕他们抄,就怕他们不抄。

    她的目的,就是增加乒乓球的普及度和热度。

    只有观众多了,乒乓球商业性才会增加,才会有更精彩的比赛。

    她的直播才会更加有吸引力。

    正想着未来的规划,童桐就听到王梓突然说一句。

    “你在比赛场上,和平时真不一样。”

    童桐茫然一抬头,就看到店里播放的竟然是她少乒赛女单决赛的录像!小小的少女仿佛满身的力量,朝天呐喊的狂气和生命力,直直冲出屏幕。

    周围兴致勃勃的学生和家长,已经有认出她的了!

    童桐脸一红,拉着王梓就要走,王母这才发现他们。

    被迫留下几个职业初签名,将童桐两个字规规矩矩地写在小朋友的作业本上后,童桐才被热情的家长们放走。

    还没走出店门,她就听到一个家长叮嘱孩子:“收好了,以后小姐姐要是赢了世界冠军,这签名可就值钱了。”

    不知道自己一语成谶的家长,就这样看着儿子将作业本当碗垫用了。

    十年后,这个带着油渍的作业本是怎么被消毒塑封挂到自家墙上的,当事家长并不想提。

    确定店发展超乎预料的童桐放下心来,更加投入地开始训练。

    但却遇到了难题。

    “双打?”童桐站在韩教练面前,微微皱眉。

    韩教练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你也知道左手球员少,你就这段时间就专门练双打和混双吧。”

    童桐沉了脸色:“单打呢?”

    “身兼三项太累了,单打你就先放一放吧,为了集体,牺牲一下自己,应该没问题吧?”韩教练敲着手里的参赛表。

    当然有问题。

    童桐为了直播,单打是她必须拿下的项目。而她也清楚以自己的实力,单打的名额毫无疑问应该有自己的。

    现在不过是韩教练的故意针对罢了。

    虽然不知道他到底对自己有什么意见,但都不是起冲突的时候。

    刚入国家队,就不满教练安排?以当下国家队的氛围来说,就算韩教练真有问题,自己也讨不了好。

    童桐暂时按下怒意,笑着应了。

    单打她是不可能放下的,不让她在球队练,她就在系统练习室自己练。

    然而别人却不知道她还能自己练,无论是小球员们还是其他教练,都只能看到童桐被韩教练排出单打项目了。

    而这一切都被不自觉观察童桐的柏明德和马靖看在眼里。

    连着练了几天双打后,知道再不动作,韩教练只会更得寸进尺,在某天晚上打通了李胜的电话。

    “韩教练到底为什么讨厌你?”

    电话那头的李胜一脸懵。

    “韩哥讨厌我?应该不会吧,我跟他也没有很熟,上次带你见他也不过是想让你多见见人,他那时候不还挺正常的?”

    童桐看李胜真不知道,就把最近被韩教练针对的事说了。

    李胜的语气顿时变了:“他怎么回事,就算对我有意见,也不该为难你一个孩子!”

    两人都清楚,韩教练之前只见过童桐一次,不至于对她有这么大的意见。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对李胜有意见。

    李胜当下就说:“你放心,我去找韩哥说清楚,有什么误会都可以解决,总之得先把你放回单打训练里。”

    童桐:“不用,我自己能解决。”

    李胜还不信,却没想到童桐说到做到。

    第二天,韩教练就一脸惊愕地看着柏明德。

    “你是说,你需要童桐给你当陪练,所以要带她去日本公开赛?”

    柏明德淡淡地看着他:“对,我看她天天都在练双打,也不忙的样子。和我去日本,至少还能见见世面,韩教练不会不放人吧。”

    韩教练一脸憋闷,在国乒一哥面前,却不得不忍住。

    “当然不会,柏队需要,我肯定配合。”

    当天晚上,童桐就坐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

章节目录

[乒乓]恋爱直播后,我世界冠军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工位好挤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工位好挤哦并收藏[乒乓]恋爱直播后,我世界冠军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