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直通赛第二阶段赛只有两天。
3月11号到3月12号上午,进行循环赛。
16名选手分为AB两组,各自进行组内循环赛,在一天半内打完7场后,选出组内头两名。
12号下午,淘汰赛。
两组头两名共四名球员进行交叉淘汰赛,冠军获得莫斯科世乒赛名额。
童桐带给众人的震撼,正是在循环赛。
“3:0,童桐胜。”
7场循环赛结束,童桐面色如常地和对面球员握手致敬,最后一场比赛持续不到30分钟,她并没有出太多汗。
更严谨地说,童桐的7场循环赛,都没有超过30分钟。对手在她的高压进攻下,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作为最后一场比赛的对手,李晨晨浑身湿透,脑子在高强度运动后,甚至带着些许疲倦和茫然,她眼神复杂地握住童桐的手。
面对这位比自己小10岁,却以碾压之态赢下比赛的对手,李晨晨心服口服。
“……厉害。”李晨晨觉得,自己出了这句话,已经说不出别的评价了。
回想起刚刚的比赛,李晨晨只能称之为惊愕。
有过直通赛第一阶段赛的交手经验,李晨晨在听说和童桐分配到一组后,便早早做好了准备,没有丝毫掉以轻心。
当初的比赛打得十分焦灼,童桐以强力但稚嫩的进攻为主,李晨晨的经验和稳定性也足以抵挡。
李晨晨以为,只要这次她更认真对待,放下对小球员的轻视,比赛还是能拿下的。
可童桐的变化之大,还是超乎了李晨晨的想象。
比赛一开局,童桐进入状态的速度极快,板板加质量,超高节奏体系已经稍稍展现。
因为接球的手都在被迫抖动,李晨晨立刻提高了警惕,在保守防守战术下,尝试突破出童桐的节奏。
却只是徒劳。
对面的小孩冷着一张嫩脸,打球的力道却令人心里发颤。
球与球拍间产生的暴击声,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旁观比赛。
李晨晨在疲于应对中,渐渐失去了对球的控制力,眼睁睁看着分差拉开,却无能为力。
最终被童桐轻松拿下比赛。
比分以3:0结束时,周围一片寂静。
童桐的成长速度堪称奇迹,而她的天赋和实力,用奇迹都不足以形容。
14岁,多少球员还在二队甚至省队挣扎拼搏,她却已经用无与伦比的掌控力,站在了主力位置的边缘,隐隐向核心球员的地位进攻。
不可思议。所有人心里默默评价。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童桐,结束上午的比赛后,已经悄悄前往食堂,吃饱才能继续打球。
因为直通赛,食堂的人不少,和春节期间空荡荡的食堂完全不同。
童桐一出现,就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她却没有注意,只是微微皱眉,有些为难地看着满座的食堂。
没地方吃饭了。
“桐桐。”好在这时,李胜起身招手。
他身边还有一个空位。
童桐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李胜看她乖乖坐下,也见怪不怪地去帮她打饭。
当初在省队,童桐小小一只,还有些挑食,总想着吃肉。
李胜看不过眼,便天天帮她打饭。
到了国家队,这种习惯也从来没改。只要有空,李胜就来给她搭配好饭菜,看童桐吃完。
好在童桐也是给什么吃什么的性格,但凡放在她面前的食物,就没有吃不完的。
李胜打了一盘营养均衡的饭菜,杵着下巴看童桐大口大口吃完,还没吃饱的样子,就在她空盘前又去打了一份。
童桐也很是习惯,甚至交代一句:“多点肉嘛教练。”
李胜无奈:“好,知道了。”
一队球员哪见过这场面,只比童桐大五岁的刘雯,默默看向自家教练。
老头咂咂嘴:“你要是14岁也能打赢主力,我也给你打饭。”
刘雯瘪嘴,埋头猛吃。
连吃了三盘饭,童桐在李胜的阻止下,勉强放下筷子,摊在椅子上十分舒适。
李胜看不过去,掏出纸巾给她擦了擦油乎乎的嘴。
心有余悸地看了看三个空盘,忍不住问:“好像吃得比之前多了?”
童桐抬头,眨巴眨巴眼。
“教练,我好像又长高了。”
说着就站了起来,跟李胜比了比身高。
毛茸茸的头顶,已经到了李胜鼻尖,被炸起的碎发碰到鼻子,李胜揉了揉鼻尖,将童桐的小脑袋瓜推远了点。
有点痒。
“确实长高了。”李胜推着逐渐大只的小弟子,催她出去散步消食。
童桐只好遗憾告别食堂。
下午,淘汰赛正式开始。
童桐作为A组头名,将在14点对阵B组第二名曹珍。同一时间,B组头名丁鸣一对阵A组李晨晨。
两组胜者会于15点立刻开始决赛。
而淘汰赛的赛制也从五局三胜改为七局四胜,比赛结果更添悬念。
下午13点,童桐结束消食,来到场馆开始热身。邻桌是已经热身半小时的丁鸣一。
她的主管教练就在一边陪着,而童桐却孤身一人背着包,还得临时找人陪练。
丁鸣一擦着汗,看童桐来了,笑意不达眼底地说:“希望决赛能再和你打一场。”
童桐:“那你加油。”
干巴巴。
这句话在丁鸣一听来,完完全全是嘲讽,她立刻冷了脸,童桐也不怕,自顾自地笑。
场面一度尴尬,还是马指导背着手走进,打破了僵局。
“诶呦,鸣一这么早就开始热身啦?”马指导乐呵呵地打招呼。
丁鸣一不好对马指导冷脸,笑着打了招呼,回去继续训练。
马指导仍然保持着笑脸,和童桐小声蛐蛐。
“看到没,她盯上你了,决赛可别输了。”
童桐也笑:“包赢的。”
14点,比赛正式开始。
童桐和曹珍在第一阶段赛就交手过,当时童桐苦于技术调整,和曹珍打得十分艰难。而全攻型打法的曹珍,对于这场比赛也是信心十足。
她不觉得自己还抗不过一个小朋友。
双方准备,童桐发球。
低空长球稍带旋转,急速落在曹珍的反手位。
曹珍双脚快速后撤,动作灵敏也经验十足,在回击时刻意调动童桐站位,打在正手小三角。
一般人遇到这种刁钻旋转球,通常都是搓球过渡。
童桐偏不。
她大步上前,尽情利用手臂长度,球拍放低,大力挑射!偏偏她的动作极快又幅度较小,导致曹珍判断失误!
当球打到跟前,曹珍才意识到这球的力度!
没等她反手再接,球已经突破防线,向后飞去。
一球而已,曹珍并不在意,而是整理情绪,俯身准备。
童桐再次发球,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球速,曹珍不再刻意调动,而是强力回击,想和童桐形成多拍对持,这一项是她的舒适区。
可惜,这也是童桐的舒适区。
童桐大步横向跨越,舒展腰身全力拧拉!
“2:0.”曹珍再失一分。
偏偏这两分都是在曹珍引以为傲的前三板中丢的。
曹珍开始有些气不顺。
发球时,她刻意避开童桐正手优势,以反手位短球开启一球。
童桐小步上前轻搓,落点是曹珍十分别扭的中心位短球。
曹珍动作变换不及时,只能正手扭动手腕接球,动作扭曲的代价就是球路偏长。
机会!
童桐快速侧身,正手爆拉!
“3:0。”这下曹珍有些静不下心了。
失去发球局,对她来说过于可惜,下一球,曹珍保险起见决定放短。
可童桐根本不急,毫无破绽地和她慢悠悠对搓。
直到曹珍主动攻击,童桐则反手一个加质量,将球速提高到自己的舒适区。
连续几个高速球,曹珍动作开始慌张,贴近边线的两点调动,让她疲于走位。
“4:0.”童桐持续得分。
又到童桐发球,于是她开始放手发挥,毫无顾忌地加快节奏,攻势凶猛。
曹珍只觉得扑面而来的,尽是猛虎归山的肆意气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比分接连拉开差距,曹珍几乎是在茫然中输掉一局。
“11:2。”第一局结束。
童桐反身握拳,毫无忌惮地对上邻桌比赛的丁鸣一的目光。
两人的视线一瞬交错,丁鸣一神经一瞬间绷紧,不自在地先挪开了目光。
曾有人评价,童桐在赛场上,那堪称横行无忌的狂劲儿,和仿佛紧盯猎物的冷意目光,是让她得到暴君外号的主要原因。
对手总说:对上视线时,与其说被野兽盯上了,不如说是被人盯上了。那种毛骨悚然的压迫感,是带着理智和思考的,这比野兽的鲁莽更让人害怕。
丁鸣一在这一瞬间也感受到了,被人盯上的汗毛竖立。
童桐的比赛很快结束,4:0大比分完美拿下。
打得曹珍怀疑人生。
在被曹珍问及实力为什么提升这么快时,童桐想了想。
“因为很努力?”她歪头回答。
曹珍无奈笑了。
“天才的努力啊。”
而同一时间,另一桌半决赛却打得格外焦灼。
输给过童桐的李晨晨豁出去地打,将实力在她之上的丁鸣一逼到决胜局的16:16.
丁鸣一越打越急。李晨晨则越打越勇。
可惜的是,比赛结果没有出现大反转,丁鸣一还是抗住了对持,以18:16拿下胜利。
没等她喘口气,观赛的童桐就笑眯眯喊了一句:“决赛还有10分钟开始,我在那边等你哦。”
已经休息了半个小时的她,和打了7局累得汗流浃背的丁鸣一,形成了鲜明对比。
丁鸣一双手撑腿,汗顺着鼻尖落下,回头看童桐的目光,满是戾气。
想起被临时加赛,耗尽体力的仇,童桐暗暗出了口气。
快乐地奔向决赛球台。
3月11号到3月12号上午,进行循环赛。
16名选手分为AB两组,各自进行组内循环赛,在一天半内打完7场后,选出组内头两名。
12号下午,淘汰赛。
两组头两名共四名球员进行交叉淘汰赛,冠军获得莫斯科世乒赛名额。
童桐带给众人的震撼,正是在循环赛。
“3:0,童桐胜。”
7场循环赛结束,童桐面色如常地和对面球员握手致敬,最后一场比赛持续不到30分钟,她并没有出太多汗。
更严谨地说,童桐的7场循环赛,都没有超过30分钟。对手在她的高压进攻下,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作为最后一场比赛的对手,李晨晨浑身湿透,脑子在高强度运动后,甚至带着些许疲倦和茫然,她眼神复杂地握住童桐的手。
面对这位比自己小10岁,却以碾压之态赢下比赛的对手,李晨晨心服口服。
“……厉害。”李晨晨觉得,自己出了这句话,已经说不出别的评价了。
回想起刚刚的比赛,李晨晨只能称之为惊愕。
有过直通赛第一阶段赛的交手经验,李晨晨在听说和童桐分配到一组后,便早早做好了准备,没有丝毫掉以轻心。
当初的比赛打得十分焦灼,童桐以强力但稚嫩的进攻为主,李晨晨的经验和稳定性也足以抵挡。
李晨晨以为,只要这次她更认真对待,放下对小球员的轻视,比赛还是能拿下的。
可童桐的变化之大,还是超乎了李晨晨的想象。
比赛一开局,童桐进入状态的速度极快,板板加质量,超高节奏体系已经稍稍展现。
因为接球的手都在被迫抖动,李晨晨立刻提高了警惕,在保守防守战术下,尝试突破出童桐的节奏。
却只是徒劳。
对面的小孩冷着一张嫩脸,打球的力道却令人心里发颤。
球与球拍间产生的暴击声,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旁观比赛。
李晨晨在疲于应对中,渐渐失去了对球的控制力,眼睁睁看着分差拉开,却无能为力。
最终被童桐轻松拿下比赛。
比分以3:0结束时,周围一片寂静。
童桐的成长速度堪称奇迹,而她的天赋和实力,用奇迹都不足以形容。
14岁,多少球员还在二队甚至省队挣扎拼搏,她却已经用无与伦比的掌控力,站在了主力位置的边缘,隐隐向核心球员的地位进攻。
不可思议。所有人心里默默评价。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童桐,结束上午的比赛后,已经悄悄前往食堂,吃饱才能继续打球。
因为直通赛,食堂的人不少,和春节期间空荡荡的食堂完全不同。
童桐一出现,就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她却没有注意,只是微微皱眉,有些为难地看着满座的食堂。
没地方吃饭了。
“桐桐。”好在这时,李胜起身招手。
他身边还有一个空位。
童桐眼睛一亮,快步走过去。李胜看她乖乖坐下,也见怪不怪地去帮她打饭。
当初在省队,童桐小小一只,还有些挑食,总想着吃肉。
李胜看不过眼,便天天帮她打饭。
到了国家队,这种习惯也从来没改。只要有空,李胜就来给她搭配好饭菜,看童桐吃完。
好在童桐也是给什么吃什么的性格,但凡放在她面前的食物,就没有吃不完的。
李胜打了一盘营养均衡的饭菜,杵着下巴看童桐大口大口吃完,还没吃饱的样子,就在她空盘前又去打了一份。
童桐也很是习惯,甚至交代一句:“多点肉嘛教练。”
李胜无奈:“好,知道了。”
一队球员哪见过这场面,只比童桐大五岁的刘雯,默默看向自家教练。
老头咂咂嘴:“你要是14岁也能打赢主力,我也给你打饭。”
刘雯瘪嘴,埋头猛吃。
连吃了三盘饭,童桐在李胜的阻止下,勉强放下筷子,摊在椅子上十分舒适。
李胜看不过去,掏出纸巾给她擦了擦油乎乎的嘴。
心有余悸地看了看三个空盘,忍不住问:“好像吃得比之前多了?”
童桐抬头,眨巴眨巴眼。
“教练,我好像又长高了。”
说着就站了起来,跟李胜比了比身高。
毛茸茸的头顶,已经到了李胜鼻尖,被炸起的碎发碰到鼻子,李胜揉了揉鼻尖,将童桐的小脑袋瓜推远了点。
有点痒。
“确实长高了。”李胜推着逐渐大只的小弟子,催她出去散步消食。
童桐只好遗憾告别食堂。
下午,淘汰赛正式开始。
童桐作为A组头名,将在14点对阵B组第二名曹珍。同一时间,B组头名丁鸣一对阵A组李晨晨。
两组胜者会于15点立刻开始决赛。
而淘汰赛的赛制也从五局三胜改为七局四胜,比赛结果更添悬念。
下午13点,童桐结束消食,来到场馆开始热身。邻桌是已经热身半小时的丁鸣一。
她的主管教练就在一边陪着,而童桐却孤身一人背着包,还得临时找人陪练。
丁鸣一擦着汗,看童桐来了,笑意不达眼底地说:“希望决赛能再和你打一场。”
童桐:“那你加油。”
干巴巴。
这句话在丁鸣一听来,完完全全是嘲讽,她立刻冷了脸,童桐也不怕,自顾自地笑。
场面一度尴尬,还是马指导背着手走进,打破了僵局。
“诶呦,鸣一这么早就开始热身啦?”马指导乐呵呵地打招呼。
丁鸣一不好对马指导冷脸,笑着打了招呼,回去继续训练。
马指导仍然保持着笑脸,和童桐小声蛐蛐。
“看到没,她盯上你了,决赛可别输了。”
童桐也笑:“包赢的。”
14点,比赛正式开始。
童桐和曹珍在第一阶段赛就交手过,当时童桐苦于技术调整,和曹珍打得十分艰难。而全攻型打法的曹珍,对于这场比赛也是信心十足。
她不觉得自己还抗不过一个小朋友。
双方准备,童桐发球。
低空长球稍带旋转,急速落在曹珍的反手位。
曹珍双脚快速后撤,动作灵敏也经验十足,在回击时刻意调动童桐站位,打在正手小三角。
一般人遇到这种刁钻旋转球,通常都是搓球过渡。
童桐偏不。
她大步上前,尽情利用手臂长度,球拍放低,大力挑射!偏偏她的动作极快又幅度较小,导致曹珍判断失误!
当球打到跟前,曹珍才意识到这球的力度!
没等她反手再接,球已经突破防线,向后飞去。
一球而已,曹珍并不在意,而是整理情绪,俯身准备。
童桐再次发球,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球速,曹珍不再刻意调动,而是强力回击,想和童桐形成多拍对持,这一项是她的舒适区。
可惜,这也是童桐的舒适区。
童桐大步横向跨越,舒展腰身全力拧拉!
“2:0.”曹珍再失一分。
偏偏这两分都是在曹珍引以为傲的前三板中丢的。
曹珍开始有些气不顺。
发球时,她刻意避开童桐正手优势,以反手位短球开启一球。
童桐小步上前轻搓,落点是曹珍十分别扭的中心位短球。
曹珍动作变换不及时,只能正手扭动手腕接球,动作扭曲的代价就是球路偏长。
机会!
童桐快速侧身,正手爆拉!
“3:0。”这下曹珍有些静不下心了。
失去发球局,对她来说过于可惜,下一球,曹珍保险起见决定放短。
可童桐根本不急,毫无破绽地和她慢悠悠对搓。
直到曹珍主动攻击,童桐则反手一个加质量,将球速提高到自己的舒适区。
连续几个高速球,曹珍动作开始慌张,贴近边线的两点调动,让她疲于走位。
“4:0.”童桐持续得分。
又到童桐发球,于是她开始放手发挥,毫无顾忌地加快节奏,攻势凶猛。
曹珍只觉得扑面而来的,尽是猛虎归山的肆意气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比分接连拉开差距,曹珍几乎是在茫然中输掉一局。
“11:2。”第一局结束。
童桐反身握拳,毫无忌惮地对上邻桌比赛的丁鸣一的目光。
两人的视线一瞬交错,丁鸣一神经一瞬间绷紧,不自在地先挪开了目光。
曾有人评价,童桐在赛场上,那堪称横行无忌的狂劲儿,和仿佛紧盯猎物的冷意目光,是让她得到暴君外号的主要原因。
对手总说:对上视线时,与其说被野兽盯上了,不如说是被人盯上了。那种毛骨悚然的压迫感,是带着理智和思考的,这比野兽的鲁莽更让人害怕。
丁鸣一在这一瞬间也感受到了,被人盯上的汗毛竖立。
童桐的比赛很快结束,4:0大比分完美拿下。
打得曹珍怀疑人生。
在被曹珍问及实力为什么提升这么快时,童桐想了想。
“因为很努力?”她歪头回答。
曹珍无奈笑了。
“天才的努力啊。”
而同一时间,另一桌半决赛却打得格外焦灼。
输给过童桐的李晨晨豁出去地打,将实力在她之上的丁鸣一逼到决胜局的16:16.
丁鸣一越打越急。李晨晨则越打越勇。
可惜的是,比赛结果没有出现大反转,丁鸣一还是抗住了对持,以18:16拿下胜利。
没等她喘口气,观赛的童桐就笑眯眯喊了一句:“决赛还有10分钟开始,我在那边等你哦。”
已经休息了半个小时的她,和打了7局累得汗流浃背的丁鸣一,形成了鲜明对比。
丁鸣一双手撑腿,汗顺着鼻尖落下,回头看童桐的目光,满是戾气。
想起被临时加赛,耗尽体力的仇,童桐暗暗出了口气。
快乐地奔向决赛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