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扭脸看湖面的残荷,“不单是舍不得,只是觉得大哥太不容易。”
萧焓撩袍在她侧旁坐了,轻叹一口气,“常年驻守蓝关与匈奴人周旋,确实不易。”
“蓝关将士们的冬衣和粮食……”她迟疑着转头看向男人。
“冬衣不是难事,国库充盈,现下已拨了钱着人赶制了。难的是粮食,近两年收成都不好,除了国库储备的应急粮外,本是没有周旋的余地的。”
沈楠心下一紧,“那怎么办?”
萧焓默了默,像是斟酌着如何开口,最后才道:“姜国王子许十万石粮食为姜玉响作嫁妆,可解边境一时之急。”
沈楠先是一怔,而后慢慢想通,两国联姻跟两国的邦交紧密相关。这十万石粮食一送,不单是给足了姜玉响体面,也是充分体现了诚意。粮食不比其他物什,这一给明摆着是说姜国充分信任大庆,更是对大庆绝无战意。
不过她怎么也没想到,北境今年能有粮草,还是得感激姜玉响。只是……如此体面的送嫁了公主过来,她们滕王府说什么也不能怠慢她去,萧焓更是……她瞥向坐在一旁的男人,心头难掩酸涩。
姜玉响入府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心里也越来越恐慌,怕他对姜玉响不好而对她太好,怕他对姜玉响太好而对自己疏远,也怕他对她们二人都好……,这么多种排列组合,却没有一种是她愿意的。
想到这里沈楠在他身边再也待不下去,边起身边道:“我先回留春苑。”
还未等她起身,一阵眩晕感忽然袭来,沈楠猝不及防,下意识就抬手扶向萧焓的肩。还没等她碰到他,萧焓先动作迅速地起身将人揽了。
“楠楠!”他打横就要将人抱起,不意被女子抓住了手腕。
沈楠勉力出声,“没事,先让我稳稳。”
他站定了,轻扶女子的头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沈楠慢慢调整着呼吸,眩晕的感觉渐渐过去,她从男人身上起来,“没事了。”
萧焓仍旧环着她没有收手,“怎会忽然头晕?”
这个问题沈楠也不知道,按说她的身体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况且往日里她也没有过头晕的症状,“许是方才起猛了,”她搪塞道。而后便从他怀里挣扎出来,又要抬步往亭外走。
女子脸色苍白,唇上更是毫无血色,萧焓自是不放心。他上前一步一把将人打横抱起,沈楠浑身无力挣脱不来,只得靠在男人怀里重复,“我没事了。”
男人没理会她,将人一路抱回留春苑,燕娘和铃铛匆忙迎出来,未等行礼先被训了一句,“王妃在外头没个人跟着,都窝在院子里做什么?”
两个丫鬟忙忙地跪了,被放在矮榻上的沈楠开口,“是我不叫她们跟着的,你骂她们做什么。”
男人弯腰看向她的脸,见她脸上渐渐有了点血色才略放了放心,“燕娘,去请太医来。”
“不用那么麻烦,我本就是医者。”
“医者难自医,燕娘,去请。”
他执意如此,沈楠自知拗不过。一时间房内一片静默,沈楠被他看的不自在,推他道:“你先回去忙吧,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无甚大事。”
萧焓拿了靠枕给她垫背,自己在一旁守着她坐了,又出声道:“还不倒茶来?”
“……是,”后头跪的铃铛忙起身倒了热茶来,沈楠接过饮了。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太医就到了,还是上次围猎时为沈楠看过诊的刘太医。不过这次他倒也没看出什么,无非是些“忧思过重”“风寒未愈”“身子太虚”之类的话,给她开了几贴补气养身的方子,又嘱托了沈楠几句。
她一一应了,以自己想歇息为由将太医连带萧焓一起打发了。她本也知道自己的身子没什么大问题,可唯独一件,就是这月的月事还未到……
距她围猎时的月事已然过去了三十余天,虽说用药以后难免出现月事不调的情况。可她心里仍是惴惴不安的,她当时为着避免围猎活动,用的都是些急性药,用完以后的几个月里都难有身孕。因此,在那次出事以后她并未再服用过避子丹……
总该不会是……她不敢往下想,但愿是她想太多了,兴许明日月事就至了呢。
可惜,沈楠直等到秋菊开败,冬雪来临,身上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冬月初二,是姜玉响入府的日子,这天夜里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沈楠早早地起来梳妆好,眼下正握了手炉望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粒出神。
旭日东升,积雪在阳光下闪着莹莹光泽,一片白茫茫之下,院中碧色的苍松翠柏隐约可见。与这静谧景致不相配的是,一墙之隔外可谓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一个身着茶色绒边短褂的丫鬟匆匆撑伞进了苑门,窗边的沈楠见了,搁了手炉起身。
铃铛收了伞进门,先看向一旁的燕娘。沈楠不管她,直接开口问道:“前边到哪一步了?”
“快到拜天地了……”铃铛踟蹰着。
沈楠默然不语,房内一时陷入寂静。燕娘轻声劝道:“冬日里左右无事,要不我再陪王妃下盘棋解解闷儿吧?”
沈楠没有出声,径直迈过门槛去,燕娘见状忙拿了大氅追上去,又示意铃铛撑伞。
铃铛将伞打开,跟上去犹劝道:“主子何必过去给自己添堵,咱们……”
沈楠毫不理会,两人无法,只得撑了伞跟着。
她们到的时候里面正赶上拜天地,沈楠不欲进去,便只在院里站了。一路走来入目皆是满眼的红,她被这颜色刺得眼睛生疼,却依旧一眨不眨地盯着里面。
里面的场景与她当初成婚时如出一辙,她恐怕会永远记得自己同他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他在盖头飘起的瞬间撞进她的眼里。她回想着那时的情形,却忽然有些不记得他当时的表情了。
他当时是什么表情来着?惊讶吗?还是笑了?她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这时却像较着什么劲似的,又绞尽脑汁地想要想起来。
就在她歪着脑袋努力想的时候,里面想起掌事拖长的声音,“夫妻对拜……”
她被这声音惊了一下,下意识往厅里看去。明明厅内熙熙攘攘那么多人,可她却不偏不倚地,正对上一身喜袍的男人看过来的视线。
萧焓在触到她的视线后猛然被定在了原地,女子隔着雪花站在院中与他遥遥相望,面上无悲无喜。他忽然生出了逃离这儿的念头。他究竟为什么要站在这里?明明最想拥入怀里的人正站在窗外看着他啊……
他恍惚间侧过身子就要往外迈步,忽而一只手使力按住他的肩,林峰熟悉的调笑声响起,“瞅给咱王爷高兴的,跑神入洞房呢!”
一众人群看在眼里,不过也只有附和的份,那掌事太监重新清了清嗓子,“夫妻对拜……”
沈楠在那二人弯腰拜下去之前,猛然转头离开。
等萧焓再次看过去的时候,院中只有雪花还在不疾不徐地飘着,濡湿了她方才站立的青石板。
一行人回到留春苑的时候难免还是打湿了衣裳。燕娘先将她身上那件大氅取了递与铃铛,又扶了女子将她安置在离炭炉最近的矮榻上,一并将手炉脚炉放好,这才柔声问她道:“王妃,时候不早了,奴婢让人传午膳来吧?”
沈楠摇摇头,尽量挤出一个笑容来,“我还不饿。”
“这……早晨本就没用多少,要不奴婢叫人上些点心——”燕娘一句话未完,只见她又摇了摇头。她不好再劝,只好退到外间去。
铃铛挂好了大氅过来,询问着看向里间,燕娘轻轻摇头。
一下午的功夫,燕娘和铃铛轮流进来好劝歹劝,好不容易劝下去一碗参汤。
沈楠依然是望着窗外的雪,直坐到暮色四合,喜乐声歇,仍旧没有动一下的意思。
廊下的烛火不知什么时候亮起的,沈楠怔神间,窗前忽然多了一个人。萧焓已经褪去了那身喜袍,只着了一身月白色的衣衫,整个人拢在朦胧的光线下,叫人看着凄然又寂寥。
沈楠注意到他,自是也注意到了来人眼中那浓重的痛色。与他相反的,她面色平静,甚至轻轻冲他笑了一下,而后起身扶上窗棂,将那人关在了窗外。
翌日清晨,沈楠一早去到前厅时萧焓已然等在那里,一旁袅袅娜娜立着的,是姜玉响无疑。
里面的丫鬟嬷嬷们先对着沈楠行了一礼,沈楠忙叫人免了,姜玉响率先笑着迎上来,“姐姐来了,”紧接着又把她让到萧焓侧旁的座位上,“快坐。”
沈楠刚一进门就感到一阵花香气扑面而来,不同于大庆人身上的淡香,这香气浓烈的很,甚至把沈楠熏出几分头晕来。等到姜玉响一靠近,这味道越发变得叫人难以忍受起来。
沈楠不着痕迹地以袖掩鼻匆匆坐了,只伴着这场敬茶快点结束。
一旁的卢嬷嬷见人到齐笑着开口道:“圣旨上虽指了玉王妃嫁过来为妻,但总归有个先来后到,这茶还是要敬的。”
沈楠端坐着不言语,萧焓低敛着眉目略点了头,卢嬷嬷便奉了茶来递于姜玉响。姜玉响接了,规规矩矩地向沈楠行了个大庆朝的礼,恭敬道:“姐姐请用茶。”
茶盏接过来,沈楠却是无暇顾及底下女子那无辜又真挚的眼神,她身上的香味不住往她鼻子里钻,引得她胃里都开始翻腾起来。她勉力遏制住,费劲开口道:“快起来。”
姜玉响起身照旧立在了萧焓旁边,沈楠端着茶盏要往嘴边送,可是那胃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旁边的的一众人还在等着她喝茶,她却是不敢张嘴,捏着茶渣的指尖也开始泛白。萧焓首先发现不对劲,一步上前握住她的肩,“楠楠!”
沈楠想说什么,一张嘴再也忍不住,呕出的酸水尽数洒在了男人前襟上。
萧焓撩袍在她侧旁坐了,轻叹一口气,“常年驻守蓝关与匈奴人周旋,确实不易。”
“蓝关将士们的冬衣和粮食……”她迟疑着转头看向男人。
“冬衣不是难事,国库充盈,现下已拨了钱着人赶制了。难的是粮食,近两年收成都不好,除了国库储备的应急粮外,本是没有周旋的余地的。”
沈楠心下一紧,“那怎么办?”
萧焓默了默,像是斟酌着如何开口,最后才道:“姜国王子许十万石粮食为姜玉响作嫁妆,可解边境一时之急。”
沈楠先是一怔,而后慢慢想通,两国联姻跟两国的邦交紧密相关。这十万石粮食一送,不单是给足了姜玉响体面,也是充分体现了诚意。粮食不比其他物什,这一给明摆着是说姜国充分信任大庆,更是对大庆绝无战意。
不过她怎么也没想到,北境今年能有粮草,还是得感激姜玉响。只是……如此体面的送嫁了公主过来,她们滕王府说什么也不能怠慢她去,萧焓更是……她瞥向坐在一旁的男人,心头难掩酸涩。
姜玉响入府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心里也越来越恐慌,怕他对姜玉响不好而对她太好,怕他对姜玉响太好而对自己疏远,也怕他对她们二人都好……,这么多种排列组合,却没有一种是她愿意的。
想到这里沈楠在他身边再也待不下去,边起身边道:“我先回留春苑。”
还未等她起身,一阵眩晕感忽然袭来,沈楠猝不及防,下意识就抬手扶向萧焓的肩。还没等她碰到他,萧焓先动作迅速地起身将人揽了。
“楠楠!”他打横就要将人抱起,不意被女子抓住了手腕。
沈楠勉力出声,“没事,先让我稳稳。”
他站定了,轻扶女子的头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沈楠慢慢调整着呼吸,眩晕的感觉渐渐过去,她从男人身上起来,“没事了。”
萧焓仍旧环着她没有收手,“怎会忽然头晕?”
这个问题沈楠也不知道,按说她的身体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况且往日里她也没有过头晕的症状,“许是方才起猛了,”她搪塞道。而后便从他怀里挣扎出来,又要抬步往亭外走。
女子脸色苍白,唇上更是毫无血色,萧焓自是不放心。他上前一步一把将人打横抱起,沈楠浑身无力挣脱不来,只得靠在男人怀里重复,“我没事了。”
男人没理会她,将人一路抱回留春苑,燕娘和铃铛匆忙迎出来,未等行礼先被训了一句,“王妃在外头没个人跟着,都窝在院子里做什么?”
两个丫鬟忙忙地跪了,被放在矮榻上的沈楠开口,“是我不叫她们跟着的,你骂她们做什么。”
男人弯腰看向她的脸,见她脸上渐渐有了点血色才略放了放心,“燕娘,去请太医来。”
“不用那么麻烦,我本就是医者。”
“医者难自医,燕娘,去请。”
他执意如此,沈楠自知拗不过。一时间房内一片静默,沈楠被他看的不自在,推他道:“你先回去忙吧,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无甚大事。”
萧焓拿了靠枕给她垫背,自己在一旁守着她坐了,又出声道:“还不倒茶来?”
“……是,”后头跪的铃铛忙起身倒了热茶来,沈楠接过饮了。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太医就到了,还是上次围猎时为沈楠看过诊的刘太医。不过这次他倒也没看出什么,无非是些“忧思过重”“风寒未愈”“身子太虚”之类的话,给她开了几贴补气养身的方子,又嘱托了沈楠几句。
她一一应了,以自己想歇息为由将太医连带萧焓一起打发了。她本也知道自己的身子没什么大问题,可唯独一件,就是这月的月事还未到……
距她围猎时的月事已然过去了三十余天,虽说用药以后难免出现月事不调的情况。可她心里仍是惴惴不安的,她当时为着避免围猎活动,用的都是些急性药,用完以后的几个月里都难有身孕。因此,在那次出事以后她并未再服用过避子丹……
总该不会是……她不敢往下想,但愿是她想太多了,兴许明日月事就至了呢。
可惜,沈楠直等到秋菊开败,冬雪来临,身上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冬月初二,是姜玉响入府的日子,这天夜里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沈楠早早地起来梳妆好,眼下正握了手炉望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粒出神。
旭日东升,积雪在阳光下闪着莹莹光泽,一片白茫茫之下,院中碧色的苍松翠柏隐约可见。与这静谧景致不相配的是,一墙之隔外可谓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一个身着茶色绒边短褂的丫鬟匆匆撑伞进了苑门,窗边的沈楠见了,搁了手炉起身。
铃铛收了伞进门,先看向一旁的燕娘。沈楠不管她,直接开口问道:“前边到哪一步了?”
“快到拜天地了……”铃铛踟蹰着。
沈楠默然不语,房内一时陷入寂静。燕娘轻声劝道:“冬日里左右无事,要不我再陪王妃下盘棋解解闷儿吧?”
沈楠没有出声,径直迈过门槛去,燕娘见状忙拿了大氅追上去,又示意铃铛撑伞。
铃铛将伞打开,跟上去犹劝道:“主子何必过去给自己添堵,咱们……”
沈楠毫不理会,两人无法,只得撑了伞跟着。
她们到的时候里面正赶上拜天地,沈楠不欲进去,便只在院里站了。一路走来入目皆是满眼的红,她被这颜色刺得眼睛生疼,却依旧一眨不眨地盯着里面。
里面的场景与她当初成婚时如出一辙,她恐怕会永远记得自己同他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他在盖头飘起的瞬间撞进她的眼里。她回想着那时的情形,却忽然有些不记得他当时的表情了。
他当时是什么表情来着?惊讶吗?还是笑了?她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这时却像较着什么劲似的,又绞尽脑汁地想要想起来。
就在她歪着脑袋努力想的时候,里面想起掌事拖长的声音,“夫妻对拜……”
她被这声音惊了一下,下意识往厅里看去。明明厅内熙熙攘攘那么多人,可她却不偏不倚地,正对上一身喜袍的男人看过来的视线。
萧焓在触到她的视线后猛然被定在了原地,女子隔着雪花站在院中与他遥遥相望,面上无悲无喜。他忽然生出了逃离这儿的念头。他究竟为什么要站在这里?明明最想拥入怀里的人正站在窗外看着他啊……
他恍惚间侧过身子就要往外迈步,忽而一只手使力按住他的肩,林峰熟悉的调笑声响起,“瞅给咱王爷高兴的,跑神入洞房呢!”
一众人群看在眼里,不过也只有附和的份,那掌事太监重新清了清嗓子,“夫妻对拜……”
沈楠在那二人弯腰拜下去之前,猛然转头离开。
等萧焓再次看过去的时候,院中只有雪花还在不疾不徐地飘着,濡湿了她方才站立的青石板。
一行人回到留春苑的时候难免还是打湿了衣裳。燕娘先将她身上那件大氅取了递与铃铛,又扶了女子将她安置在离炭炉最近的矮榻上,一并将手炉脚炉放好,这才柔声问她道:“王妃,时候不早了,奴婢让人传午膳来吧?”
沈楠摇摇头,尽量挤出一个笑容来,“我还不饿。”
“这……早晨本就没用多少,要不奴婢叫人上些点心——”燕娘一句话未完,只见她又摇了摇头。她不好再劝,只好退到外间去。
铃铛挂好了大氅过来,询问着看向里间,燕娘轻轻摇头。
一下午的功夫,燕娘和铃铛轮流进来好劝歹劝,好不容易劝下去一碗参汤。
沈楠依然是望着窗外的雪,直坐到暮色四合,喜乐声歇,仍旧没有动一下的意思。
廊下的烛火不知什么时候亮起的,沈楠怔神间,窗前忽然多了一个人。萧焓已经褪去了那身喜袍,只着了一身月白色的衣衫,整个人拢在朦胧的光线下,叫人看着凄然又寂寥。
沈楠注意到他,自是也注意到了来人眼中那浓重的痛色。与他相反的,她面色平静,甚至轻轻冲他笑了一下,而后起身扶上窗棂,将那人关在了窗外。
翌日清晨,沈楠一早去到前厅时萧焓已然等在那里,一旁袅袅娜娜立着的,是姜玉响无疑。
里面的丫鬟嬷嬷们先对着沈楠行了一礼,沈楠忙叫人免了,姜玉响率先笑着迎上来,“姐姐来了,”紧接着又把她让到萧焓侧旁的座位上,“快坐。”
沈楠刚一进门就感到一阵花香气扑面而来,不同于大庆人身上的淡香,这香气浓烈的很,甚至把沈楠熏出几分头晕来。等到姜玉响一靠近,这味道越发变得叫人难以忍受起来。
沈楠不着痕迹地以袖掩鼻匆匆坐了,只伴着这场敬茶快点结束。
一旁的卢嬷嬷见人到齐笑着开口道:“圣旨上虽指了玉王妃嫁过来为妻,但总归有个先来后到,这茶还是要敬的。”
沈楠端坐着不言语,萧焓低敛着眉目略点了头,卢嬷嬷便奉了茶来递于姜玉响。姜玉响接了,规规矩矩地向沈楠行了个大庆朝的礼,恭敬道:“姐姐请用茶。”
茶盏接过来,沈楠却是无暇顾及底下女子那无辜又真挚的眼神,她身上的香味不住往她鼻子里钻,引得她胃里都开始翻腾起来。她勉力遏制住,费劲开口道:“快起来。”
姜玉响起身照旧立在了萧焓旁边,沈楠端着茶盏要往嘴边送,可是那胃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旁边的的一众人还在等着她喝茶,她却是不敢张嘴,捏着茶渣的指尖也开始泛白。萧焓首先发现不对劲,一步上前握住她的肩,“楠楠!”
沈楠想说什么,一张嘴再也忍不住,呕出的酸水尽数洒在了男人前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