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番在姑苏时,父母亲便想聘一位先生教我读书,后来因着许多事情耽搁了。如今却是放出了消息去,不晓得我的西席将是哪位。”黛玉说着,心中却想着周崇如口中所言的时空理论,有些担忧若是请来了先生教她念书,与哥哥这边讲的不同该怎么办。
听她讲着,周崇如难免想起贾雨村此人。晓得这是一位为了官帽权势往上爬的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心中老大不舒服,既想将他的许多事迹告知林黛玉,又知道许多卑鄙之事尚未发生,贸然开口难免有空口污蔑他人的嫌疑。
崇如沉思许久,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
见他不讲话,黛玉心中十分疑惑,到底关系没有亲近到那等地步,不好问询,便打算寻出些闲话趣事来跟哥哥胡乱聊天。
崇如瞧见她乖巧的坐在沙发上,一双眼睛极为流动灵巧,静静地看着他讲些小话,极为可怜可爱,心中更加踌躇。他自从见到黛玉,便时时想着是否要将《红楼梦》此书拿给黛玉看,可黛玉如今不过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纵然机敏无双,但这么早接触所谓的“命数”,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崇如心中叹息一番,少半晌,终于问道:“妹妹,我有一个问题要你解答,若是我说你的命数已被写在了纸上,你可愿意一观?”
林黛玉听此一言,心中愕然,然而始终认为崇如是世外的高人神仙,倒是比崇如所想象的接受程度高出许多。不多时便答道:“哥哥难道有南极长生大帝手中的命理之书?若是上头写了妹妹的命数如何,我却是愿意一观的。”
崇如不禁问道:“若是书中满纸荒唐,处处寂寞凄清,妹妹也愿意知晓吗?”
黛玉因问道:“书中可有写我知晓这些事情?”
崇如便答:“自然是没有的。原书之中,妹妹便是连我都不曾见过的。”说完,崇如愣了一下,看着黛玉神机灵动的眼神,不免哑然。他终究是小看黛玉一眼,如此一位天姿灵秀,通彻逸气的仙子,岂是能被纸张上的文字禁锢住的。既然书中写的林黛玉未曾知晓自己此生的命数,而他所认识的黛玉妹妹却已经跳脱出单纯的红楼世界,那便如同他跟黛玉所讲的平行宇宙一般,他与黛玉之间已形成了新的时空,拿故去的命数去拘禁现在的人,岂非可笑?
如此,崇如便向黛玉告罪,要去到自个儿正经的书房里面取出被雪藏许久的《红楼梦》原书,黛玉晓得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自无不可。不一时,崇如便携着《红楼梦》一书匆匆走了回来。
黛玉瞧着他手中的书,却是十分愕然,犹豫一番,终于道:“崇如哥哥,这便是那本命理之书吗?”
崇如自然点头,黛玉便道:“我眼中看来,这却是一本无字天书。”
黛玉说罢,倒是恬然一笑,自答道:“如此看来,我若亲眼看到自己的命数,属实是道破天机,是不为天道所容的。”她虽则年幼,身子怯弱,如今身边亲友尚在,各个宠爱谦让她,便绝非会钻牛角尖的人。
她又说:“从前我亦听说过许多无稽之谈,父母总让我放宽心来,我便不曾理会过。如今虽然不能知晓自己的命数,却是机缘巧合认识了哥哥。若是我命途多舛,难道哥哥会置之不理吗?”
崇如听了,眼中已经满是笑意,笑答:“妹妹所言洋洋盈耳,我岂能置身事外。”
崇如斟酌一番,道:“即使不能令妹妹知晓许多书中之事,我倒是想尝试一番能否说出许多细碎的线索。”说罢,他便就黛玉的启蒙先生,贾化贾雨村此人,说出许多前情。
黛玉竟然能听见他所讲的话,二人皆是喜悦。
只不过等崇如将口风一转到黛玉身上,又如同消声了一般,只能模模糊糊听到一些文字,不能识其真意。
崇如便道:“看来这就是天道的限制了,不过,即使是能说一些旁人的事迹,以妹妹的才能,恐怕轻易便能推理出其中变化。”
黛玉便道:“我见哥哥很不待见贾先生,不若哥哥跟我讲讲他。”
崇如道:“贾化此人做穷书生时曾受到姑苏城葫芦庙里的一位乡宦甄士隐的接济,由此进士登科,因着本人尚且有许多才能,便做到了大如州的知府。后面相逢甄士隐的时候,给了许多物件做谢礼,还聘了甄家娘子身边的丫鬟做妾。”
黛玉稍微困惑,道:“这般看来,贾先生同那些怀才不遇的书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既然立志要‘达则兼济天下’,此时对甄士隐一家倒还懂得知恩图报。”
崇如解答道:“人性而多变,贾化做大如州县令不上一年,便因恃才傲物,贪酷侮上被参了一本,从此贬谪。后面游历四处,到了扬州,听闻林大人在为你聘西席,托了友人使力,便成了你的先生。”
黛玉微蹙眉头,道:“他媚上欺下,竟然还能瞒过爹爹,可谓是巧言令色。我倒是不愿这样的人做我的先生。”
崇如答:“若是他从此只是个被贬谪的官员便好。只是他懂得钻营,很快傍上林家跟你的外家贾家,从此很是平步青云。做下不少造孽的事情。”说罢,他便将贾雨村此人乱判的“葫芦案”告诉黛玉,冷笑道:“他贪欲狠心,分明知晓甄英莲便是他从前恩人甄士隐的独生女儿,为讨好薛家,却只管徇私枉法,哪里称得上好人。”
黛玉闻言,心中也是愤恨,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贾先生再无半分好感,道:“这位贾化着实可恨,甄英莲如此可怜,竟然被他用作踏脚石来,只管谋私,半点不顾从前恩情。”说完,怜惜道:“如何说来,这位甄家英莲也是个乡宦小姐,不幸遭遇了这些事情。按照那门子所言,此时应该还养在僻静的地方,如今是七八岁上下,若是能解救出来,便是再好不过。”
崇如于是告知她,这位甄英莲后头便被薛蟠带在了身边,从此改名香菱,后面薛家逃难去了京中投靠贾家,跟黛玉尚且有着半师之恩。
黛玉诧异,“我自幼在江南长大,英莲如何能跟我有半师之恩?”说罢,她自己琢磨半天,问道:“难不成我同样寄居在外祖家不成?”
崇如不忍道:“总是人命危浅,朝荣夕灭。”
黛玉呆愣许久。
听她讲着,周崇如难免想起贾雨村此人。晓得这是一位为了官帽权势往上爬的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心中老大不舒服,既想将他的许多事迹告知林黛玉,又知道许多卑鄙之事尚未发生,贸然开口难免有空口污蔑他人的嫌疑。
崇如沉思许久,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
见他不讲话,黛玉心中十分疑惑,到底关系没有亲近到那等地步,不好问询,便打算寻出些闲话趣事来跟哥哥胡乱聊天。
崇如瞧见她乖巧的坐在沙发上,一双眼睛极为流动灵巧,静静地看着他讲些小话,极为可怜可爱,心中更加踌躇。他自从见到黛玉,便时时想着是否要将《红楼梦》此书拿给黛玉看,可黛玉如今不过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纵然机敏无双,但这么早接触所谓的“命数”,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崇如心中叹息一番,少半晌,终于问道:“妹妹,我有一个问题要你解答,若是我说你的命数已被写在了纸上,你可愿意一观?”
林黛玉听此一言,心中愕然,然而始终认为崇如是世外的高人神仙,倒是比崇如所想象的接受程度高出许多。不多时便答道:“哥哥难道有南极长生大帝手中的命理之书?若是上头写了妹妹的命数如何,我却是愿意一观的。”
崇如不禁问道:“若是书中满纸荒唐,处处寂寞凄清,妹妹也愿意知晓吗?”
黛玉因问道:“书中可有写我知晓这些事情?”
崇如便答:“自然是没有的。原书之中,妹妹便是连我都不曾见过的。”说完,崇如愣了一下,看着黛玉神机灵动的眼神,不免哑然。他终究是小看黛玉一眼,如此一位天姿灵秀,通彻逸气的仙子,岂是能被纸张上的文字禁锢住的。既然书中写的林黛玉未曾知晓自己此生的命数,而他所认识的黛玉妹妹却已经跳脱出单纯的红楼世界,那便如同他跟黛玉所讲的平行宇宙一般,他与黛玉之间已形成了新的时空,拿故去的命数去拘禁现在的人,岂非可笑?
如此,崇如便向黛玉告罪,要去到自个儿正经的书房里面取出被雪藏许久的《红楼梦》原书,黛玉晓得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自无不可。不一时,崇如便携着《红楼梦》一书匆匆走了回来。
黛玉瞧着他手中的书,却是十分愕然,犹豫一番,终于道:“崇如哥哥,这便是那本命理之书吗?”
崇如自然点头,黛玉便道:“我眼中看来,这却是一本无字天书。”
黛玉说罢,倒是恬然一笑,自答道:“如此看来,我若亲眼看到自己的命数,属实是道破天机,是不为天道所容的。”她虽则年幼,身子怯弱,如今身边亲友尚在,各个宠爱谦让她,便绝非会钻牛角尖的人。
她又说:“从前我亦听说过许多无稽之谈,父母总让我放宽心来,我便不曾理会过。如今虽然不能知晓自己的命数,却是机缘巧合认识了哥哥。若是我命途多舛,难道哥哥会置之不理吗?”
崇如听了,眼中已经满是笑意,笑答:“妹妹所言洋洋盈耳,我岂能置身事外。”
崇如斟酌一番,道:“即使不能令妹妹知晓许多书中之事,我倒是想尝试一番能否说出许多细碎的线索。”说罢,他便就黛玉的启蒙先生,贾化贾雨村此人,说出许多前情。
黛玉竟然能听见他所讲的话,二人皆是喜悦。
只不过等崇如将口风一转到黛玉身上,又如同消声了一般,只能模模糊糊听到一些文字,不能识其真意。
崇如便道:“看来这就是天道的限制了,不过,即使是能说一些旁人的事迹,以妹妹的才能,恐怕轻易便能推理出其中变化。”
黛玉便道:“我见哥哥很不待见贾先生,不若哥哥跟我讲讲他。”
崇如道:“贾化此人做穷书生时曾受到姑苏城葫芦庙里的一位乡宦甄士隐的接济,由此进士登科,因着本人尚且有许多才能,便做到了大如州的知府。后面相逢甄士隐的时候,给了许多物件做谢礼,还聘了甄家娘子身边的丫鬟做妾。”
黛玉稍微困惑,道:“这般看来,贾先生同那些怀才不遇的书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既然立志要‘达则兼济天下’,此时对甄士隐一家倒还懂得知恩图报。”
崇如解答道:“人性而多变,贾化做大如州县令不上一年,便因恃才傲物,贪酷侮上被参了一本,从此贬谪。后面游历四处,到了扬州,听闻林大人在为你聘西席,托了友人使力,便成了你的先生。”
黛玉微蹙眉头,道:“他媚上欺下,竟然还能瞒过爹爹,可谓是巧言令色。我倒是不愿这样的人做我的先生。”
崇如答:“若是他从此只是个被贬谪的官员便好。只是他懂得钻营,很快傍上林家跟你的外家贾家,从此很是平步青云。做下不少造孽的事情。”说罢,他便将贾雨村此人乱判的“葫芦案”告诉黛玉,冷笑道:“他贪欲狠心,分明知晓甄英莲便是他从前恩人甄士隐的独生女儿,为讨好薛家,却只管徇私枉法,哪里称得上好人。”
黛玉闻言,心中也是愤恨,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贾先生再无半分好感,道:“这位贾化着实可恨,甄英莲如此可怜,竟然被他用作踏脚石来,只管谋私,半点不顾从前恩情。”说完,怜惜道:“如何说来,这位甄家英莲也是个乡宦小姐,不幸遭遇了这些事情。按照那门子所言,此时应该还养在僻静的地方,如今是七八岁上下,若是能解救出来,便是再好不过。”
崇如于是告知她,这位甄英莲后头便被薛蟠带在了身边,从此改名香菱,后面薛家逃难去了京中投靠贾家,跟黛玉尚且有着半师之恩。
黛玉诧异,“我自幼在江南长大,英莲如何能跟我有半师之恩?”说罢,她自己琢磨半天,问道:“难不成我同样寄居在外祖家不成?”
崇如不忍道:“总是人命危浅,朝荣夕灭。”
黛玉呆愣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