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中客观客登楼
四楼厢房内,花魁正在与贵客饮酒,听到屋外嘈杂声切切,蹙眉歉意地笑:“叨唠大人雅兴了,阿烛这就问清来由。”
这名为烛的花魁样貌年纪不过少女,她同她的名字一般有着像焰火燃烧起来的长直发,用绒绒的毛球系成两束高马尾挡住了耳朵,恣意地在身侧落下来。
烛的眼瞳是暗沉的血色。她的唇色更是艳丽如玫瑰,此时素白的手指摇晃着纯金色玫瑰花镂空内叠小巧的金铃,清脆的铃声响起,不下几秒屋外就有人轻轻扣门,得到应允后进入厢房内。
她颐指气使地质问起来佩戴着银制铃铛的仆人:“翻了天了,外面为什么那么喧嚣!”
仆人低眉顺眼地应声谢罪,而后附耳低声与她交代了几句,听着她变了脸色又喜笑颜开:“好啊,还真有小爬虫想翻天。”
她转身温顺地对着那名贵客道:“大人,今日您可是赶上好时候了,邀月台呀,有人要登楼。”
“登楼?”那名贵客重复,显然有些疑惑。
烛殷切地点头,少女有着一对可爱的蛾眉,此时如同翅膀一样向上扬起:“您不知道,这登楼,是我们东家立的规矩。由于难度过高,就连我也只瞧见两回。”
那贵客似乎起了兴致,手持竹扇一遮面:“这倒听着稀罕。”
烛眼神亮晶晶的很是期待:“是呀,自从建楼以来,登楼者从未有成功的。”
“反正这四楼并无他人,大人不妨与我一同出屋子去,坐在回廊出观台看戏如何?”
那贵客轻笑:“怎么听着,阿烛你可比我感兴趣多了。这都替我想好了。”
烛闻言一愣,密密麻麻的寒意顺着脚底往后背上爬,她吓白了脸:“不敢,大人,阿烛怎么敢呢。”
那贵客反过来不紧不慢地安慰起她:“别怕阿烛,我说笑的。这般紧张做什么,出去瞧瞧便是了。”
她勉强逼着自己跟着那人牵起了嘴角,应声道:“那阿烛真是太高兴了,这就吩咐他们把外面收拾起来。”
她匆匆走出屋,只听见屋外隐晦的对着仆人的打骂声,停歇后烛走进来,请着贵客出去。
他们一同走出厢房,外围一整层方形回廊都围上了单面朝内可见的竹帘,他们房外置放着一方茶桌和一把太师椅。茶桌上摆列着琳琅的糕点,两盏沏着不同茶色的琉璃瓦茶壶,氤氲着灯光水色。
但再精致的陈设跟布置都不及这栋楼中央升起的那盏球形灯笼,在四楼更是直面这摄人心魄的“月光”。这盏灯笼在四楼只能看到一半,却已经将回廊照耀地如同白昼。
在这样暖黄夺目的光芒下,柔和地如同母亲的怀抱。任何美丽都在这样的对比下黯然失色。
那名贵客出门后,眼中盛放着这轮“明月”,似乎也晃了晃神,沉默地站了一会,才走向桌前。
他矜贵高傲地坐进太师椅,询问却并没有真正关切:“阿烛不坐么?怎么不再添一把椅子。”
因为不敢。
烛顽皮地笑起来,露出了小尖牙:“阿烛才不坐,阿烛要服侍大人呀。”
她的手搭在那贵客的肩上,那人并没有拒绝,伸手攥住了她的指尖,轻柔又缓慢地摩挲:“如此甚好。不过,阿烛还是坐着替我讲解下这登楼罢。”
闻言,跋扈的少女在这名贵客前温顺地撒娇:“阿烛就知道大人最心疼我了。”
周围的仆人沉默迅速地上前,在贵客桌旁添置了一张椅子。他正要退下,被那名贵客叫住:“你们都退下,我与阿烛单独待着。”
那名仆人有些迟疑地望向烛,少女背对着他没有回头,但是下巴轻轻点了下。仆人会意,恭敬地弯身行礼称是,领着其余人下了四楼。
由于[圆月]升起,四楼较之平常多了几分暖意,烛手执着圆扇为身旁的人有一下没一下地纳凉。
“这盏灯笼,原先也是没有的。是东家立下登楼的规矩后,叫京中最巧手的工匠,打造的这盏状若圆月的灯。”
“它有一个名字,叫点清光。”
烛血红的瞳孔中倒映着那轮硕大的[点清光],眼神里沾染上一丝莫名的狂热:“当然,阿烛自己给它也取了一个名字,叫玄烛骨。”
“那是阿烛的寄托,也是邀月台的。”
贵客听着不以为意,目光转向了一层以棋局对峙的两人:“登楼成功能得到什么?”
烛向往地笑,紧盯着[点清光]:“一个机会,圆你所想,见你所求,一次神迹。”
“那既然这样说,为什么你们非但不自己登楼,还要阻止他们登楼?”贵客听着这些云里雾里似有所指的话,目光没有聚焦在[点清光]上,依旧注视着底层的三人。
入局者,对弈者,投注者。
“因为我们无法登楼。”烛低语,“我们只能用我们的方式。”
贵客点点头,收起扇子以扇柄指向楼底隔岸观火的揽月:“所以她便是其中一种方式?”
少女转向底层,看见了贵客所指的揽月,轻蔑地吐出几个字:“她?她选择了一条死路。”
“她以为自己明智地选中了一条隔岸观火的法子,但是实际上,登楼者死,她也活不了。”
贵客有些兴致盎然,并不计较少女此时对他忘记了敬语。那人笑意点在眼里:“这女子也不是蠢人,怎么会自寻死路?”
烛暗红眼眸中浮现的回忆血腥更甚,她险些被不愿见到的东西拖拽着陷入到那个回忆中去。
烛强行稳定了情绪,仓皇地冷笑,像是在掩饰什么:“自然是因为,她见到过选择后活下来的成功者。”
“实际上,从来没有人在这条路成功过。她不过是被自己的愚蠢蒙蔽了。”
“大人,有些小爬虫站在最底层,是永远看不清局势的。”
说到这,少女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温声细语地继续为身旁的人摇扇。
“真是叫我动心啊,阿烛。”那贵客伸手挑起她的下巴,打断了她摇扇的动作,“这样吧,我给你一次机会。”
“跟我走,我带你出邀月台。”他循循善诱的语气,仿佛哄骗着少女吃下蜜糖。
他看着少女闻言有些错愕,还以为是突然唾手可得的机会而动摇。结果烛笑了,仍是没有忘记他的身份,坚定地回绝:“多谢大人对阿烛的厚爱。但是不必了,阿烛并不想离开。”
“阿烛知道以大人的权势,一定可以做到,但是阿烛索求的不是荣华富贵。”
“不要荣华富贵?”那名贵客仿佛听到了什么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语,他觉着荒谬地重复了一次。
“那你要什么?这登楼给得,我给不得?”
阿烛歉意地认同:“大人,这世上,人力是比不得神迹的。”
“有意思。”他笑了,“我倒是想开开眼,看看这神迹究竟是什么。”
“既然你不愿,那便算了。可惜了,我甚少给人机会。”他惋惜地轻叹,语气里却并没有多少失落。于他而言,这次机会就如同路边救助野猫野狗般,是轻而易举的恩赐。
他的惊讶,更多是对于这些被救助者不领情的不理解,这几乎可以算是一种不知好歹了。
但是如今,听到少女的回答后,多了一种莫名的滋味:那就是对于自己反而被隐晦的同情后,产生的违和感和刺痛的不适。
二人几乎都默契地对于刚刚的对话避口不谈,阿烛望着台下对弈的二人,有些诧异地喃喃:“怪了,那人居然能喝下这么多杯辞旧。”
贵客随话语望去,黑发少年旁边已经摆了不少空酒壶,他与对面的竺意每下一步,便各自饮下一杯。
此时棋局过半,竺意清冷的表情被触动,看着对面黑发少年的面色如常,且所执的白子占了上风。
贵客自诩酒量尚佳,来邀月台时瞧见过一回辞旧,但阿烛却不敢让他喝。她当时坦言道,此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作麻药。
若是遇上难缠的客人,便自己喝清酒,给客人倒上一杯辞旧,他只需喝完一杯,就会醉倒不醒。
他便也不再坚持:毕竟作为邀月台的贵客,花魁娘子亲自接待的客人,他知道很多此楼的密辛。
那些楼中自恃身份尊贵,进楼便横行霸道动辄为难楼中姑娘的人,已经不知被眼前看着天真的少女派人处理了几批。
如此想来,之所以如此顺利,这名为辞旧的酒,功不可没。
但今日一见,竟然真有人饮这样的酒千杯不醉。他感兴趣地挑眉:竺意的棋艺本就不算上佳,只是一杯酒一子的规矩,才叫往日多数人都被拦在了一楼。
不过那时并不是[登楼],只是寻常玩乐的手段。因此遇上身份尊贵的高门子弟,她便会装作不胜酒力,败下阵来。
如今[登楼],她给自己的仍是清酒,但是给对面少年的酒换成了[辞旧],竟然不管用。
她面上不显,实则心里早已惊疑不定。竺意冷冷地盯着少年身后的揽月,心想她是从何处请来的此尊大佛。
这名为烛的花魁样貌年纪不过少女,她同她的名字一般有着像焰火燃烧起来的长直发,用绒绒的毛球系成两束高马尾挡住了耳朵,恣意地在身侧落下来。
烛的眼瞳是暗沉的血色。她的唇色更是艳丽如玫瑰,此时素白的手指摇晃着纯金色玫瑰花镂空内叠小巧的金铃,清脆的铃声响起,不下几秒屋外就有人轻轻扣门,得到应允后进入厢房内。
她颐指气使地质问起来佩戴着银制铃铛的仆人:“翻了天了,外面为什么那么喧嚣!”
仆人低眉顺眼地应声谢罪,而后附耳低声与她交代了几句,听着她变了脸色又喜笑颜开:“好啊,还真有小爬虫想翻天。”
她转身温顺地对着那名贵客道:“大人,今日您可是赶上好时候了,邀月台呀,有人要登楼。”
“登楼?”那名贵客重复,显然有些疑惑。
烛殷切地点头,少女有着一对可爱的蛾眉,此时如同翅膀一样向上扬起:“您不知道,这登楼,是我们东家立的规矩。由于难度过高,就连我也只瞧见两回。”
那贵客似乎起了兴致,手持竹扇一遮面:“这倒听着稀罕。”
烛眼神亮晶晶的很是期待:“是呀,自从建楼以来,登楼者从未有成功的。”
“反正这四楼并无他人,大人不妨与我一同出屋子去,坐在回廊出观台看戏如何?”
那贵客轻笑:“怎么听着,阿烛你可比我感兴趣多了。这都替我想好了。”
烛闻言一愣,密密麻麻的寒意顺着脚底往后背上爬,她吓白了脸:“不敢,大人,阿烛怎么敢呢。”
那贵客反过来不紧不慢地安慰起她:“别怕阿烛,我说笑的。这般紧张做什么,出去瞧瞧便是了。”
她勉强逼着自己跟着那人牵起了嘴角,应声道:“那阿烛真是太高兴了,这就吩咐他们把外面收拾起来。”
她匆匆走出屋,只听见屋外隐晦的对着仆人的打骂声,停歇后烛走进来,请着贵客出去。
他们一同走出厢房,外围一整层方形回廊都围上了单面朝内可见的竹帘,他们房外置放着一方茶桌和一把太师椅。茶桌上摆列着琳琅的糕点,两盏沏着不同茶色的琉璃瓦茶壶,氤氲着灯光水色。
但再精致的陈设跟布置都不及这栋楼中央升起的那盏球形灯笼,在四楼更是直面这摄人心魄的“月光”。这盏灯笼在四楼只能看到一半,却已经将回廊照耀地如同白昼。
在这样暖黄夺目的光芒下,柔和地如同母亲的怀抱。任何美丽都在这样的对比下黯然失色。
那名贵客出门后,眼中盛放着这轮“明月”,似乎也晃了晃神,沉默地站了一会,才走向桌前。
他矜贵高傲地坐进太师椅,询问却并没有真正关切:“阿烛不坐么?怎么不再添一把椅子。”
因为不敢。
烛顽皮地笑起来,露出了小尖牙:“阿烛才不坐,阿烛要服侍大人呀。”
她的手搭在那贵客的肩上,那人并没有拒绝,伸手攥住了她的指尖,轻柔又缓慢地摩挲:“如此甚好。不过,阿烛还是坐着替我讲解下这登楼罢。”
闻言,跋扈的少女在这名贵客前温顺地撒娇:“阿烛就知道大人最心疼我了。”
周围的仆人沉默迅速地上前,在贵客桌旁添置了一张椅子。他正要退下,被那名贵客叫住:“你们都退下,我与阿烛单独待着。”
那名仆人有些迟疑地望向烛,少女背对着他没有回头,但是下巴轻轻点了下。仆人会意,恭敬地弯身行礼称是,领着其余人下了四楼。
由于[圆月]升起,四楼较之平常多了几分暖意,烛手执着圆扇为身旁的人有一下没一下地纳凉。
“这盏灯笼,原先也是没有的。是东家立下登楼的规矩后,叫京中最巧手的工匠,打造的这盏状若圆月的灯。”
“它有一个名字,叫点清光。”
烛血红的瞳孔中倒映着那轮硕大的[点清光],眼神里沾染上一丝莫名的狂热:“当然,阿烛自己给它也取了一个名字,叫玄烛骨。”
“那是阿烛的寄托,也是邀月台的。”
贵客听着不以为意,目光转向了一层以棋局对峙的两人:“登楼成功能得到什么?”
烛向往地笑,紧盯着[点清光]:“一个机会,圆你所想,见你所求,一次神迹。”
“那既然这样说,为什么你们非但不自己登楼,还要阻止他们登楼?”贵客听着这些云里雾里似有所指的话,目光没有聚焦在[点清光]上,依旧注视着底层的三人。
入局者,对弈者,投注者。
“因为我们无法登楼。”烛低语,“我们只能用我们的方式。”
贵客点点头,收起扇子以扇柄指向楼底隔岸观火的揽月:“所以她便是其中一种方式?”
少女转向底层,看见了贵客所指的揽月,轻蔑地吐出几个字:“她?她选择了一条死路。”
“她以为自己明智地选中了一条隔岸观火的法子,但是实际上,登楼者死,她也活不了。”
贵客有些兴致盎然,并不计较少女此时对他忘记了敬语。那人笑意点在眼里:“这女子也不是蠢人,怎么会自寻死路?”
烛暗红眼眸中浮现的回忆血腥更甚,她险些被不愿见到的东西拖拽着陷入到那个回忆中去。
烛强行稳定了情绪,仓皇地冷笑,像是在掩饰什么:“自然是因为,她见到过选择后活下来的成功者。”
“实际上,从来没有人在这条路成功过。她不过是被自己的愚蠢蒙蔽了。”
“大人,有些小爬虫站在最底层,是永远看不清局势的。”
说到这,少女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温声细语地继续为身旁的人摇扇。
“真是叫我动心啊,阿烛。”那贵客伸手挑起她的下巴,打断了她摇扇的动作,“这样吧,我给你一次机会。”
“跟我走,我带你出邀月台。”他循循善诱的语气,仿佛哄骗着少女吃下蜜糖。
他看着少女闻言有些错愕,还以为是突然唾手可得的机会而动摇。结果烛笑了,仍是没有忘记他的身份,坚定地回绝:“多谢大人对阿烛的厚爱。但是不必了,阿烛并不想离开。”
“阿烛知道以大人的权势,一定可以做到,但是阿烛索求的不是荣华富贵。”
“不要荣华富贵?”那名贵客仿佛听到了什么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语,他觉着荒谬地重复了一次。
“那你要什么?这登楼给得,我给不得?”
阿烛歉意地认同:“大人,这世上,人力是比不得神迹的。”
“有意思。”他笑了,“我倒是想开开眼,看看这神迹究竟是什么。”
“既然你不愿,那便算了。可惜了,我甚少给人机会。”他惋惜地轻叹,语气里却并没有多少失落。于他而言,这次机会就如同路边救助野猫野狗般,是轻而易举的恩赐。
他的惊讶,更多是对于这些被救助者不领情的不理解,这几乎可以算是一种不知好歹了。
但是如今,听到少女的回答后,多了一种莫名的滋味:那就是对于自己反而被隐晦的同情后,产生的违和感和刺痛的不适。
二人几乎都默契地对于刚刚的对话避口不谈,阿烛望着台下对弈的二人,有些诧异地喃喃:“怪了,那人居然能喝下这么多杯辞旧。”
贵客随话语望去,黑发少年旁边已经摆了不少空酒壶,他与对面的竺意每下一步,便各自饮下一杯。
此时棋局过半,竺意清冷的表情被触动,看着对面黑发少年的面色如常,且所执的白子占了上风。
贵客自诩酒量尚佳,来邀月台时瞧见过一回辞旧,但阿烛却不敢让他喝。她当时坦言道,此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作麻药。
若是遇上难缠的客人,便自己喝清酒,给客人倒上一杯辞旧,他只需喝完一杯,就会醉倒不醒。
他便也不再坚持:毕竟作为邀月台的贵客,花魁娘子亲自接待的客人,他知道很多此楼的密辛。
那些楼中自恃身份尊贵,进楼便横行霸道动辄为难楼中姑娘的人,已经不知被眼前看着天真的少女派人处理了几批。
如此想来,之所以如此顺利,这名为辞旧的酒,功不可没。
但今日一见,竟然真有人饮这样的酒千杯不醉。他感兴趣地挑眉:竺意的棋艺本就不算上佳,只是一杯酒一子的规矩,才叫往日多数人都被拦在了一楼。
不过那时并不是[登楼],只是寻常玩乐的手段。因此遇上身份尊贵的高门子弟,她便会装作不胜酒力,败下阵来。
如今[登楼],她给自己的仍是清酒,但是给对面少年的酒换成了[辞旧],竟然不管用。
她面上不显,实则心里早已惊疑不定。竺意冷冷地盯着少年身后的揽月,心想她是从何处请来的此尊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