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潼关陷落的战报,朝上先是一片哗然,而后变为死一般的沉寂,渐又听得丝丝耳语。无论是殿中站立的百官,还是高坐龙椅几十年的帝王,都被这出战报猝然从醉生梦死亦或勾心斗角中惊醒。

    几十万大军覆灭,潼关既失,则长安不保。

    “如此情形,众卿可有对策?”

    面对天子的询问,大臣们脸上有骤听噩耗的茫然,有思及危险的恐惧,零星几个面上刚有请战之意,却又不知想到何事而咽下了话低下了头。

    眼观百官表现,天子无奈叹了口气,离席而去。

    入夜,杨国忠求见天子,依照这些年的惯例,高力士带他前往贵妃寝宫,结果至门口却被贵妃告知天子今夜未曾驾临。一番向各内侍问询,原来天子从散朝后一直枯坐于书房。

    “陛下可曾宣召他人?”高力士叫来门口守着的小内侍,悄声询问。

    “回高大人,并未。陛下已经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几个时辰了,连我等都被赶了出来,不让任何人打扰。”如今宫中气氛低沉紧张,小内侍也满脸忧色。

    听得小内侍的回禀,高力士示意杨国忠在外稍候,自己深吸一口气,略理了一下衣冠便迈步入了殿中。

    天子面前摆着一副舆图,视线并未集中,目光离散。眼见天子走神,高力士只好轻声回禀“陛下,杨大人来了。”

    声音虽轻,可座上那人却仿佛被惊醒一般猝然回神,仿佛在思索杨大人是何人,好在几息之间拾回了神智,叹了口气,又强撑着挺了挺脊背,才说“让他进来吧”。

    得到身旁高力士传达的天子准予入内的召令,杨国忠赶紧进殿。

    叩拜舞毕,耳听天子问道“杨卿漏夜前来,所为何事”,到底多年混迹朝堂,杨国忠从天子的这句话中听出了几分无措,又混杂着几分挣扎。

    “臣此来,是为陛下献策。”杨国忠说完这句话,复又跪下。

    “既是献策,杨卿这又是何意?”看着刚刚行完礼的人复又跪下叩首,天子对堂下之人的来意有了猜测。

    “回陛下,臣此策大逆不道,恐有伤我大唐颜面。为保大唐基业,为护陛下安危,臣请陛下移驾蜀中。”

    “杨卿此策何解?”

    “陛下,蜀中与我兄妹颇有渊源,臣曾任剑南节度使,可于蜀中发兵收复河山,且蜀中天险易守难攻,必可免于叛贼兵祸。”

    ……

    一番商议,君臣二人定下了前往蜀中避祸之策。杨国忠在将要迈出大殿的时候,犹豫片刻,欲言又止,在天子询问之下,终究还是说出了口,却是没想到几番等待也没得到答复,原来天子又已神思远去。

    他问的是“不知是否需先修书卢刺史早做准备?”

    是了,卢刺史,那里有卢刺史,天子已年逾古稀,算来那人也已至花甲之年了……

章节目录

唐朝诡事录之收拾旧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hhhhcc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hhhhcc并收藏唐朝诡事录之收拾旧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