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无名,各有谋
“大都督歇下了吗?”代卢凌风送走深夜来访的马正和汉州长史裴堃,苏尘在返回自己营帐的路上,见卢凌风屋内仍有光亮,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来。
“尚未,苏长史可需我代为通传?”门外随从见苏尘过来,忙上前见礼。
苏尘点了点头,可随从尚未回身便听得屋内传来卢凌风叫苏尘进去的声音。随从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苏尘见状冲他安抚的笑笑,推门走进屋内。
苏尘方要对卢凌风行礼,便被卢凌风摆手制止了,卢凌风冲苏尘示意坐下说话,然后开口问道:“将人送走了?他二人神色如何?”
“嗯,送走了。马参军瞧着比来的时候更心安,倒是裴长史好像依旧心事重重。”苏尘回忆着适才两人的神情,斟酌着说道,“不知岳丈对汉州之事作何打算?”。
“这个族叔,不愧是河东裴氏,他这是对我对如今的形势不放心啊。”提起裴堃,卢凌风倒是想起了自己那位老谋深算的不倒翁岳丈大人,然后对着自己的女婿不答反问道,“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若是仅说今日王宅之事,自是要严惩姓王那厮,还那几十位枉死女子以公道。”苏尘瞧着方才自己进来时,卢凌风正阅览的那本名册,愤懑的说道,“我虽未亲眼见那几十具白骨,可光听祝昭描述,便已觉毛骨悚然,不杀此人,天理难容。”
卢凌风点了点头,示意苏尘继续。
“您如今虽是益州大都督,但地方行政之事,并不在您的直接管辖之内,然此事既由那姓王的所起,而那厮又是军中之人,您便可借此介入此事。”苏尘犹豫一瞬,还是将方才路上自己所想说了出来,“纵是如今无法直接将涉及其中的官吏全部正法罢黜,但您可暂时将这些人关押,然后选合格的之人代理行使其职权。”
“暂时拿下,选人代理?”卢凌风点了点头,略带玩味的问道,“然后呢?这些人丝丝缕缕牵涉到杨家,适才你也说了,我无权直接处置这些人,就连如今被扣在营中的姓杨的那厮,我也并不能直接将他怎么样。”
苏尘见卢凌风面上并无忧色,反倒颇为气定神闲,心中大定,说道:“小婿若没猜错的话,岳丈心中已拿定了主意。”
卢凌风闻言朗声笑了几声,却并不说话,只等苏尘开口。
苏尘只好接着说道:“岳丈既然敢直接将那姓杨的扣押,想来便是笃定纵是杨国忠他日伴驾入蜀,您将此事上达天听,天子既然有意用您来制衡杨国忠,便一定会同意您依法查办的奏请。那名单上的人,不过是些添头罢了。”
“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是如此想的。”卢凌风一边将刚泡好的茶递给苏尘,一边说道,“不过你漏夜前来,想必想说的不是这些。”
苏尘悄悄观察了一下卢凌风的表情,见其依旧不动声色。心道,早年间父亲曾说自己这位岳丈大人年轻的时候是个直来直去的炮仗性子,并不擅长揣度人心,可这些年自己跟随左右,越发觉得岳丈大人深不可测。
“岳丈,此番对您不可不谓是个绝好的机会。您正可借姓杨的和姓王的这两件事拿下汉州的军权和政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排合适的人选接任汉州的这些空缺,一旦等到杨国忠得知此地变故,再想拿下汉州便难了。”苏尘说完便站了起来,对着卢凌风深施一礼,恳求道,“大都督,为了汉州的百姓,还望您当机立断,切莫迟疑。”
卢凌风望着面前已经到知天命之年的苏尘,既有苏无名的心思缜密,又有褚樱桃的行事果决,不禁羡慕苏无名得子如此。他欣慰的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自是不会再让汉州落入那些欲壑难填的酒囊饭袋手中。对于接任的人选,你有什么想法?”
“汉州司马也在那名单之中,司法参军马正为人刚正爱民,却由于不依附权贵,为官多年却只是个司法参军,可接替汉州司马一职。裴长史老成持重,这么多年来未和其余人沆瀣一气,反而能凭一己之力庇护马正这些正直之士,想来必是有其过人之处。且他出身河东裴氏,无论是名望还是资历都足够担任汉州刺史。”苏尘未做犹豫,便将早已想好的人选说了出来。
卢凌风颔首以示同意,然后问道:“那汉州驻军呢?这几天可有发现可造之材?”
“校尉郑戎在营中风评不错,暂时未发现什么违法乱纪之事,但军中之事不可大意,还需要再考察些时日。可以将薛环大哥家薛鲲那小子调来暂时担任都尉一职。”
“嗯,那小子和卢黎年岁相仿,又在边军中历练多年,前几天还和我嚷嚷待在益州驻军闲得无聊。汉州驻军人数不多但问题不少,正好可以让这小子试试。”
卢凌风和苏尘想起那日薛鲲磨着卢凌风要去吐蕃边境戍守,抱怨偏偏家里人要给他安排亲事不许他离开益州的样子,不由促狭的笑出了声。
两人又商讨了一番明日捉拿涉案之人的诸多事项,以及后续鼓励百姓和兵士检举鸣冤之事。
这边厢卢苏二人商量后续如何安排汉州人事,那边厢汉州长史府和司马府书房中也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汉州长史府:
裴马二人刚进书房,早已等候其中的众人便围了上来,问卢大都督如何说。
马正将今日会面的情形简单向众人复述一番,然后说道:“卢公与家父是旧相识,家父在世时曾对我讲过当年与卢大都督共事的经历,说卢公为人正直爱民,眼里揉不得沙子。今日一见,观其行事做派依旧如此,想来此番便是我汉州的转机。必能拿下那些中饱私囊、视百姓如草芥的败类。”
听马正如此笃定,旁边人一人不由问道:“马参军竟然如此笃定吗?那杨刺史和王校尉都是杨相的人,他卢大都督不过近日才升任,如何能与杨相抗衡。又如何敢和杨相为敌?”
“此言差矣,我听说卢公是陛下潜邸旧人,可是参与了当年的神龙、唐隆还有先天政变的,如此履历,必是简在帝心,此番升任益州大都督,可见其盛宠不衰,深受倚重啊。”另一人反驳道,“此外,卢公的夫人好像也是出自河东裴氏,与咱们长史大人可是一家,如今正好两方联手,扳倒杨刺史。”
“大人,果真吗?”其余众人齐声问道。
裴堃点了点头,说道:“卢大都督夫人的父亲是我族兄,开元年间的宰相裴坚。我这位侄女婿最是嫉恶如仇,见不得鱼肉百姓之事。想来此番必会出手。至于敢不敢,倒是不必担心,这些年来,被他参倒的杨、李二党的人还少吗?”裴堃说着说着叹了口气。
众人听他如此说,信心大振,此刻见他叹气,本放下的心突然又被提了起来,忙问道:“裴长史,您为何叹气?可是事有不妙?”
“老夫不担心他会不会出手,而是不知道他到底对我汉州作何打算。昨日和今日之事,宜快不宜慢,慢则易生变。一旦长安的杨国忠知道此地发生的事情,恐怕我们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裴堃心道,观卢凌风这些年行事,不似拖泥带水之辈,况且他身边那个姓苏的年轻人瞧着心志坚定,想来也会相劝于他。可纵是卢凌风出手迅速,此事最终还是要上报长安,一旦到了长安,杨国忠势必会横加阻拦,如此一来便又会生出许多变数。纵是如今瞧着天子有重用卢凌风之意,可贵妃和杨国忠的势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汉州司马府:
“司马,刺史大人可回府了吗?”书房内一人小心翼翼的向主位之人问道。
汉州司马并未说话,只是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
屋内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惊呼道:“怎会如此?那卢凌风竟如此跋扈大胆,已经一天一夜了,还不放刺史回来!”
“刺史大人可是杨家人,他姓卢的是何来头,竟敢如此!”其中一人将众人心中疑惑问出了声。
其余人皆附和道:“是啊,司马,您可知此人是何背景?”
汉州司马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只好开口说道:“卢凌风出身范阳卢氏,昔年是陛下的伴读,据说参与过当年的神龙、唐隆还有先天政变。”
“如此说来,此人也算是陛下的潜邸旧人,可这么多年也只不过是益州刺史,近来才升了益州大都督。想来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也不过尔尔。”其中一人轻蔑的说道。
“是啊,他姓卢的如何能与杨相抗衡,真真不自量力。”
“虽说这些年来,他也参倒了李林甫和杨相的人,但那些都算不得要紧人物,咱们杨刺史姓杨,岂是等闲人能参倒的?”众人皆点头以示赞同。
汉州司马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此话在理。他卢凌风再如何从龙之功,也比不得杨相简在帝心。”
坐在最末的一人见众人一直在说刺史之事,无一人提起今日王宅发生的事情,只好开口道:“不知诸位可曾听闻今日王校尉府上发生的事情?”
众人这才发现今日这书房中少了王校尉,忙问发生了何事。
那人只好将今日探听到的消息告诉诸人,众人听闻姓王的那厮竟敢制作名册,思及往日在座之人皆是那里的常客,顿时面色发白,颤声问道:“司马,这可如何是好?往日那姓王的可没少邀请您和我们去他那里找乐子。”
汉州司马心中亦是大惊,但只得强自镇定的说道:“法不责众,若要细究,这汉州大半的官吏都去过那处宅子,他卢凌风还能把我们都下狱不成?况且那王校尉是杨刺史堂兄的义子,也算是杨家人。”
听他如此说,众人心中略略安定,只依旧望着司马,盼望他再多说几句。
“大家安心,无论是杨刺史,还是王校尉那名册,这两桩案子他卢凌风作为益州大都督都是无权直接处置的,必须上奏长安。你们想,如此一来,杨相岂有不出手相保之理?到了长安,可就由不得他姓卢的了。”汉州司马越说越觉心中大定,捋着胡须继续说道,“况且杨相可是剑南节度使,他益州大都督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处置得宜,必能安然无恙。”
众人点了点头,忙行礼问道:“司马,我们该如何做?还请您示下,我等必唯您马首是瞻”
汉州司马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如此,说道:“如今我们要行的,就是一个‘拖字诀’,一边派人去往长安给杨相送信,一边拖住他姓卢的。只要杨相插手了,这汉州的事便由不得他卢凌风了。”
……
直到子时,这三处的人方才散去,皆是心中大定。
小剧场(1)
卢凌风:好羡慕苏无名有苏尘这么个好儿子
苏无名: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儿子(傲娇脸)
小剧场(2):
卢凌风:你们安知我没参过他杨国忠?只不过有人装瞎罢了。
李三:……
小剧场(3):
卢黎:你们不必担心或者盼望着事情传到长安,杨国忠会出手了。毕竟他的手已经被砍成好几段了。
小剧场(4)
杨国忠在阴曹地府,轻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脖子说道:“你们来陪我,我很开心,送信就不必了。”
小剧场(5)
卢凌风&苏尘:要快
裴堃&马正:要快
司马等人:我拖!
卢凌风&苏尘:我抓!
“尚未,苏长史可需我代为通传?”门外随从见苏尘过来,忙上前见礼。
苏尘点了点头,可随从尚未回身便听得屋内传来卢凌风叫苏尘进去的声音。随从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苏尘见状冲他安抚的笑笑,推门走进屋内。
苏尘方要对卢凌风行礼,便被卢凌风摆手制止了,卢凌风冲苏尘示意坐下说话,然后开口问道:“将人送走了?他二人神色如何?”
“嗯,送走了。马参军瞧着比来的时候更心安,倒是裴长史好像依旧心事重重。”苏尘回忆着适才两人的神情,斟酌着说道,“不知岳丈对汉州之事作何打算?”。
“这个族叔,不愧是河东裴氏,他这是对我对如今的形势不放心啊。”提起裴堃,卢凌风倒是想起了自己那位老谋深算的不倒翁岳丈大人,然后对着自己的女婿不答反问道,“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若是仅说今日王宅之事,自是要严惩姓王那厮,还那几十位枉死女子以公道。”苏尘瞧着方才自己进来时,卢凌风正阅览的那本名册,愤懑的说道,“我虽未亲眼见那几十具白骨,可光听祝昭描述,便已觉毛骨悚然,不杀此人,天理难容。”
卢凌风点了点头,示意苏尘继续。
“您如今虽是益州大都督,但地方行政之事,并不在您的直接管辖之内,然此事既由那姓王的所起,而那厮又是军中之人,您便可借此介入此事。”苏尘犹豫一瞬,还是将方才路上自己所想说了出来,“纵是如今无法直接将涉及其中的官吏全部正法罢黜,但您可暂时将这些人关押,然后选合格的之人代理行使其职权。”
“暂时拿下,选人代理?”卢凌风点了点头,略带玩味的问道,“然后呢?这些人丝丝缕缕牵涉到杨家,适才你也说了,我无权直接处置这些人,就连如今被扣在营中的姓杨的那厮,我也并不能直接将他怎么样。”
苏尘见卢凌风面上并无忧色,反倒颇为气定神闲,心中大定,说道:“小婿若没猜错的话,岳丈心中已拿定了主意。”
卢凌风闻言朗声笑了几声,却并不说话,只等苏尘开口。
苏尘只好接着说道:“岳丈既然敢直接将那姓杨的扣押,想来便是笃定纵是杨国忠他日伴驾入蜀,您将此事上达天听,天子既然有意用您来制衡杨国忠,便一定会同意您依法查办的奏请。那名单上的人,不过是些添头罢了。”
“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是如此想的。”卢凌风一边将刚泡好的茶递给苏尘,一边说道,“不过你漏夜前来,想必想说的不是这些。”
苏尘悄悄观察了一下卢凌风的表情,见其依旧不动声色。心道,早年间父亲曾说自己这位岳丈大人年轻的时候是个直来直去的炮仗性子,并不擅长揣度人心,可这些年自己跟随左右,越发觉得岳丈大人深不可测。
“岳丈,此番对您不可不谓是个绝好的机会。您正可借姓杨的和姓王的这两件事拿下汉州的军权和政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排合适的人选接任汉州的这些空缺,一旦等到杨国忠得知此地变故,再想拿下汉州便难了。”苏尘说完便站了起来,对着卢凌风深施一礼,恳求道,“大都督,为了汉州的百姓,还望您当机立断,切莫迟疑。”
卢凌风望着面前已经到知天命之年的苏尘,既有苏无名的心思缜密,又有褚樱桃的行事果决,不禁羡慕苏无名得子如此。他欣慰的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自是不会再让汉州落入那些欲壑难填的酒囊饭袋手中。对于接任的人选,你有什么想法?”
“汉州司马也在那名单之中,司法参军马正为人刚正爱民,却由于不依附权贵,为官多年却只是个司法参军,可接替汉州司马一职。裴长史老成持重,这么多年来未和其余人沆瀣一气,反而能凭一己之力庇护马正这些正直之士,想来必是有其过人之处。且他出身河东裴氏,无论是名望还是资历都足够担任汉州刺史。”苏尘未做犹豫,便将早已想好的人选说了出来。
卢凌风颔首以示同意,然后问道:“那汉州驻军呢?这几天可有发现可造之材?”
“校尉郑戎在营中风评不错,暂时未发现什么违法乱纪之事,但军中之事不可大意,还需要再考察些时日。可以将薛环大哥家薛鲲那小子调来暂时担任都尉一职。”
“嗯,那小子和卢黎年岁相仿,又在边军中历练多年,前几天还和我嚷嚷待在益州驻军闲得无聊。汉州驻军人数不多但问题不少,正好可以让这小子试试。”
卢凌风和苏尘想起那日薛鲲磨着卢凌风要去吐蕃边境戍守,抱怨偏偏家里人要给他安排亲事不许他离开益州的样子,不由促狭的笑出了声。
两人又商讨了一番明日捉拿涉案之人的诸多事项,以及后续鼓励百姓和兵士检举鸣冤之事。
这边厢卢苏二人商量后续如何安排汉州人事,那边厢汉州长史府和司马府书房中也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汉州长史府:
裴马二人刚进书房,早已等候其中的众人便围了上来,问卢大都督如何说。
马正将今日会面的情形简单向众人复述一番,然后说道:“卢公与家父是旧相识,家父在世时曾对我讲过当年与卢大都督共事的经历,说卢公为人正直爱民,眼里揉不得沙子。今日一见,观其行事做派依旧如此,想来此番便是我汉州的转机。必能拿下那些中饱私囊、视百姓如草芥的败类。”
听马正如此笃定,旁边人一人不由问道:“马参军竟然如此笃定吗?那杨刺史和王校尉都是杨相的人,他卢大都督不过近日才升任,如何能与杨相抗衡。又如何敢和杨相为敌?”
“此言差矣,我听说卢公是陛下潜邸旧人,可是参与了当年的神龙、唐隆还有先天政变的,如此履历,必是简在帝心,此番升任益州大都督,可见其盛宠不衰,深受倚重啊。”另一人反驳道,“此外,卢公的夫人好像也是出自河东裴氏,与咱们长史大人可是一家,如今正好两方联手,扳倒杨刺史。”
“大人,果真吗?”其余众人齐声问道。
裴堃点了点头,说道:“卢大都督夫人的父亲是我族兄,开元年间的宰相裴坚。我这位侄女婿最是嫉恶如仇,见不得鱼肉百姓之事。想来此番必会出手。至于敢不敢,倒是不必担心,这些年来,被他参倒的杨、李二党的人还少吗?”裴堃说着说着叹了口气。
众人听他如此说,信心大振,此刻见他叹气,本放下的心突然又被提了起来,忙问道:“裴长史,您为何叹气?可是事有不妙?”
“老夫不担心他会不会出手,而是不知道他到底对我汉州作何打算。昨日和今日之事,宜快不宜慢,慢则易生变。一旦长安的杨国忠知道此地发生的事情,恐怕我们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裴堃心道,观卢凌风这些年行事,不似拖泥带水之辈,况且他身边那个姓苏的年轻人瞧着心志坚定,想来也会相劝于他。可纵是卢凌风出手迅速,此事最终还是要上报长安,一旦到了长安,杨国忠势必会横加阻拦,如此一来便又会生出许多变数。纵是如今瞧着天子有重用卢凌风之意,可贵妃和杨国忠的势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汉州司马府:
“司马,刺史大人可回府了吗?”书房内一人小心翼翼的向主位之人问道。
汉州司马并未说话,只是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
屋内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惊呼道:“怎会如此?那卢凌风竟如此跋扈大胆,已经一天一夜了,还不放刺史回来!”
“刺史大人可是杨家人,他姓卢的是何来头,竟敢如此!”其中一人将众人心中疑惑问出了声。
其余人皆附和道:“是啊,司马,您可知此人是何背景?”
汉州司马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只好开口说道:“卢凌风出身范阳卢氏,昔年是陛下的伴读,据说参与过当年的神龙、唐隆还有先天政变。”
“如此说来,此人也算是陛下的潜邸旧人,可这么多年也只不过是益州刺史,近来才升了益州大都督。想来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也不过尔尔。”其中一人轻蔑的说道。
“是啊,他姓卢的如何能与杨相抗衡,真真不自量力。”
“虽说这些年来,他也参倒了李林甫和杨相的人,但那些都算不得要紧人物,咱们杨刺史姓杨,岂是等闲人能参倒的?”众人皆点头以示赞同。
汉州司马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此话在理。他卢凌风再如何从龙之功,也比不得杨相简在帝心。”
坐在最末的一人见众人一直在说刺史之事,无一人提起今日王宅发生的事情,只好开口道:“不知诸位可曾听闻今日王校尉府上发生的事情?”
众人这才发现今日这书房中少了王校尉,忙问发生了何事。
那人只好将今日探听到的消息告诉诸人,众人听闻姓王的那厮竟敢制作名册,思及往日在座之人皆是那里的常客,顿时面色发白,颤声问道:“司马,这可如何是好?往日那姓王的可没少邀请您和我们去他那里找乐子。”
汉州司马心中亦是大惊,但只得强自镇定的说道:“法不责众,若要细究,这汉州大半的官吏都去过那处宅子,他卢凌风还能把我们都下狱不成?况且那王校尉是杨刺史堂兄的义子,也算是杨家人。”
听他如此说,众人心中略略安定,只依旧望着司马,盼望他再多说几句。
“大家安心,无论是杨刺史,还是王校尉那名册,这两桩案子他卢凌风作为益州大都督都是无权直接处置的,必须上奏长安。你们想,如此一来,杨相岂有不出手相保之理?到了长安,可就由不得他姓卢的了。”汉州司马越说越觉心中大定,捋着胡须继续说道,“况且杨相可是剑南节度使,他益州大都督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处置得宜,必能安然无恙。”
众人点了点头,忙行礼问道:“司马,我们该如何做?还请您示下,我等必唯您马首是瞻”
汉州司马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如此,说道:“如今我们要行的,就是一个‘拖字诀’,一边派人去往长安给杨相送信,一边拖住他姓卢的。只要杨相插手了,这汉州的事便由不得他卢凌风了。”
……
直到子时,这三处的人方才散去,皆是心中大定。
小剧场(1)
卢凌风:好羡慕苏无名有苏尘这么个好儿子
苏无名: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儿子(傲娇脸)
小剧场(2):
卢凌风:你们安知我没参过他杨国忠?只不过有人装瞎罢了。
李三:……
小剧场(3):
卢黎:你们不必担心或者盼望着事情传到长安,杨国忠会出手了。毕竟他的手已经被砍成好几段了。
小剧场(4)
杨国忠在阴曹地府,轻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脖子说道:“你们来陪我,我很开心,送信就不必了。”
小剧场(5)
卢凌风&苏尘:要快
裴堃&马正:要快
司马等人:我拖!
卢凌风&苏尘:我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