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刚下过雨,沥青的路面被雨水淋透,变得黑乎乎的,不再像平日里的灰,空气中隐隐带着点夏季雨天特有的气味。
沈苏叶打着哈欠从公交车上下来,转进了一个小巷子。
巷子两边都是低矮的楼房,比起远处洋气的高楼大厦,实在很不起眼。
这片是最早的老城区,所有的房子都是早期修建的,作为城市变迁的见证,这一片老城区的房子得以保存。沈家的中医馆——四时堂就藏在这片老旧的巷子里。
四时堂经过了好几次的翻修,依旧保留了最初的青瓦白墙,古韵十足。
沈苏叶蹦蹦跳跳的从巷口进来,远远就看见叶姥姥在四时堂门口扫地。
“叶姥姥!早呀!”沈苏叶蹦跶到门口,对着扫地的叶姥姥打招呼。
“你呀!”叶姥姥看着她一路蹦跶过来,很是不赞同,“才下了雨,小心一会蹦跶摔了!”
沈苏叶挠挠头,道:“叶姥姥,爷爷不是让您休息吗?您怎么又在扫地。”
“年纪大了,总想着找点事做,闲不下来呀。”
说起来,这位叶姥姥和四时堂也是极有缘分的了。
叶姥姥原名叶秀云。十五年前,叶姥姥带着自己的孙子来到了清远市,租住在四时堂对面的单间里。靠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个小吃摊,维持着自己和孙子的生活。
叶姥姥的孙子叶见归是个语言中枢神经发育不良的孩子,从小就不会说话。叶姥姥咬咬牙,将叶见归送进普通学校上课,因此祖孙两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候的沈苏叶只有十一岁,正是长个子,嘴巴馋的阶段。叶姥姥的小吃摊最常卖的就是卤味,卤料的香味十分勾人。沈苏叶饿了就去买几块的卤菜,因此两家人很快熟了起来。
后来,叶姥姥租住的单间房东儿子要结婚了。房东便想将这间单间卖了,给儿子在新楼盘买个大点的房子。毕竟虽然单间面积小,但位于市中心,单价还是十分可观的。
就在祖孙两人商量着是否要回老家的时候,沈苏叶的爷爷找上了门。
那时候沈家医馆也在扩大自己的规模,医生从原来的沈家爷爷和沈家爸爸两个人增加到了四个人,还多了两个针灸师和药师,中午吃饭一下午就成了难题。
2011年的时候,外卖还没有特别风靡,因比除了习惯自带饭的沈爷爷和沈爸爸,新来的医师们几乎天天都在附近吃馆子,时常到了月末,各个都在叫穷。
沈爷爷一合计,干脆找上了叶姥姥,准备在自家医馆开个厨房。
从此,叶姥姥就成了四时堂的大厨,带着自家孙子住在了四时堂的后院。这一住,就到了现在。
沈苏叶知道劝不动叶姥姥,因此也不准备再劝,只问道:“当归呢?”
当归就是叶姥姥的孙子叶见归,比沈苏叶大两岁,从小沈苏叶就喜欢叫他当归。
“当归在厨房呢。”
沈苏叶和叶姥姥说了声谢谢姥姥,便闪身进了四时堂大门。
四时堂是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大门进去,正对着就是四时堂的院子和看诊楼。大门左右两边都有四方的回廊连着主楼,左边的回廊便连着四时堂的厨房和饭堂,右边则开了一道月洞门,连着叶姥姥和叶见归住着的后院。
沈苏叶穿过左边的回廊,推开了厨房的玻璃门。
正在揉面的叶见归听见声音,抬起脑袋,看到进来的沈苏叶,露出一个笑容。
[早上好。]他对着沈苏叶打着手语。
“早。”沈苏叶看见他正在揉绿色的面团,惊喜地问:“当归!你在做青团吗?”
叶见归点点头,打道:[是的,我做了些青团,准备试试配方,好拍成视频。]
叶见归虽然无法说话,但是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叶姥姥学习做饭手艺,并且自己在网上开了个视频号,分享自己的菜谱,已是小有名气。
沈苏叶“哦”了一声,道:“视频是做青团呀?”
叶见归腼腆一笑,道:[刚好接了个推广,所以打算用青团试品,再拍视频。]
沈苏叶恍然大悟,不再追问,只道:“有早饭吃吗?我好饿呀!还没吃早饭呢。”
叶见归点点头,问她:[你怎么来这么早?]
“因为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嘛,有点兴奋,睡不着,干脆就早点过来啦。”她不好意思道。
沈苏叶今年刚从清远医科大学中医学专硕研究生毕业,这是她毕业后成为社会打工人的第一天。
电饭煲里煮着小米粥,盖子一开,一股粥的清香味便一下子在空气中散开。
叶见归拿出一个有叶子图案的小碗舀了一碗,递给沈苏叶,对她朝着饭厅抬抬下巴,让她先过去。
随后又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叶子图案的分餐盘,捡了两个紫薯包、一个鸡蛋,给沈苏叶端到了饭厅。
沈苏叶看到叶见归手里的紫薯包,眼睛一亮。等叶见归将盘子放在桌上,便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
[慢点吃,小心噎到,没人和你抢。]叶见归很无奈。
沈苏叶敷衍地点点头,依旧大口大口吃着紫薯包。
看着狼吐虎咽的沈苏叶,叶见归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无论怎么变,吃饭的模样永远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沈苏叶唏哩呼噜地喝了粥,叼着紫薯包和叶见归道了别,又蹦蹦跳跳的去看诊楼了。
看诊时间是八点半开始,现在不过八点,前台就已经上班做准备了。看见她心情愉快地走近,两个前台姑娘都跟她打了声招呼。
“沈老师已经上去了,现在应该在诊室等你。”
沈苏叶一听,愉快地脚步突然变慢,她一边咬着紫薯包,一边磨蹭着上了二楼。
两个前台姑娘看了,偷偷在背后笑她。四时堂众所周知,沈家小姑娘天天活蹦乱跳的,最怕就是她爹,每次见了她爹,整个人都蔫了。
沈爸爸正在穿白大褂,看到她进了诊室,淡淡问了句:“来了啊。”
沈苏叶将紫薯包一下全塞进嘴里,快速嚼完,弱弱回道:“来……来了。”
声音弱小,语气飘忽,沈爸爸一听就十分生气,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
“你跟病人也这个语气说话?”
“没,没有!”沈苏叶看着自家老爹眉头一拧,提高了音量。
给沈苏叶送白大褂的谭师兄一进门,就听见父女两的对话,噗嗤得笑了出来。
“老师,小师妹今天第一天上班,您就别给她添压力了。”
谭师兄是沈爸爸的学生,几年前从医院辞职,到了四时堂,前两年考过了中医主治医师,如今已经是四时堂有名的坐诊医生了。
沈苏叶顺着谭师兄的话狠狠地点头,沈爸爸无奈,只能示意让沈苏叶穿上谭超送来的白大褂,为看诊做准备。
八点半一到,一楼开始叫号,一位穿着轻薄裙装的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袅袅进了门。她一进来,沈苏叶就看到她额头细腻的汗水。
等她坐下,沈爸爸问道:“您是哪里不舒服。”
妇女道:“医生,我最近几天老是觉着冷,还有些发汗,头还有些疼,鼻子也堵着,晚上觉都睡不好。”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打下自诉,拿出脉枕,让妇女把右手放上来,用左手三指按住寸口,开始轻轻按寻取脉。
大约一分钟,沈爸爸放下手,让沈苏叶来试诊。
沈苏叶也用左手三指按住妇女的寸口,开始取脉。
这是中医中的“左右交诊”。病人右手脉,需要用左手诊,左手脉,需要用右手诊。
等沈苏叶取得差不多了,沈爸爸问:“什么感觉?”
沈苏叶干脆道:“轻取脉的时候,脉象更明显,如果按压重取,就变小了。”她再感受了一下,补充道:“脉象有点缓,而且还有点弱。”
沈爸爸点点头,道:“这是什么脉”
“浮脉。”
“那你观察所得,这位患者得了什么病?”
沈苏叶想了想,说:“太阳病,中风。”
沈爸爸点点头。
妇女看着他点头,整个人心都提了起来,脸吓得惨白。
“医生,这,这,这怎么就成了中风了?太阳病又是啥?我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沈爸爸自知把人吓着了,温声解释道:“太阳病是中医中的一种经病名,是指太阳膀胱经所主的那一条经脉,受到了外风的影响,进而生病。中风也不是西医里的那个中风,是指受到外部的风邪感染。”
解释中有许多专有名词,所以妇女听得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说的那,那什么经,我也没听懂。就只听懂一个中风,所以我这是怎么了?严重吗。”
沈爸爸安慰道:“没事的,根据您的脉象和自诉,应该是伤风感冒。不碍事,吃几副药就好了。”
妇女紧绷的脸有了些许放松,她说:“前几天我有个同事突然就被查出来有癌症,给我吓坏了,我这几天吃了药也不见好,还以为自己也有什么问题。”
沈爸爸笑到:“您就别自己吓自己了,按医嘱吃药,就好了。”
沈苏叶接受到自家老爸的视线,福至心灵接口道:“喝两副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半钱,生姜三片,红枣六颗。喝两天就行了。”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开出药方,对妇女道:“去一楼交钱拿药,如果需要帮忙煎药,给药房说,下午来取就行了。”
送走这位妇女,很快又进来了下一位患者。
等到看完上午的病人,已经十二点半了。
今天的午饭是笋子烧牛肉,醋溜白菜,清炒时蔬和冬瓜圆子汤。
叶见归把汤端过来时,就看到沈苏叶耷拉着小脸,无精打采得戳着米饭。
所有时候的沈苏叶都是活力四射的,什么时候有焉啦吧唧的样子了?
他含笑坐在沈苏叶对面,问道:[怎么啦小叶子,今天的坐诊不顺利吗?]
沈苏叶摇摇头,夹了一筷子牛肉进嘴里,狠狠咀嚼了几下,才说惆怅地说道:“是我发现,我虽然在医院规培了两年,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但是因为一直都有老师,所以不觉得,结果今天跟诊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根本不敢轻易开方子。我只敢看着我爸脸色开,就怕一不小心开错了,会出事。”
她忧心忡忡的样子把叶见归逗笑了,他道:[不要烦啦,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小叶子能行的。而且今天做了你喜欢的笋子烧牛肉,你不想好好品味一下吗?]
虽然只是表面的安慰,但是沈苏叶心里也稍微好受了一点。闻着饭菜隐隐飘来的香味,感受着腹中强烈的饥饿感,她决定放下烦恼,好好吃饭。
眼前的姑娘吃得头也不抬,腮帮子鼓鼓得,像极了屯粮的小仓鼠,叶见归无声地咧嘴笑了起来,将自己盘子里的牛肉夹给了沈苏叶。
沈苏叶打着哈欠从公交车上下来,转进了一个小巷子。
巷子两边都是低矮的楼房,比起远处洋气的高楼大厦,实在很不起眼。
这片是最早的老城区,所有的房子都是早期修建的,作为城市变迁的见证,这一片老城区的房子得以保存。沈家的中医馆——四时堂就藏在这片老旧的巷子里。
四时堂经过了好几次的翻修,依旧保留了最初的青瓦白墙,古韵十足。
沈苏叶蹦蹦跳跳的从巷口进来,远远就看见叶姥姥在四时堂门口扫地。
“叶姥姥!早呀!”沈苏叶蹦跶到门口,对着扫地的叶姥姥打招呼。
“你呀!”叶姥姥看着她一路蹦跶过来,很是不赞同,“才下了雨,小心一会蹦跶摔了!”
沈苏叶挠挠头,道:“叶姥姥,爷爷不是让您休息吗?您怎么又在扫地。”
“年纪大了,总想着找点事做,闲不下来呀。”
说起来,这位叶姥姥和四时堂也是极有缘分的了。
叶姥姥原名叶秀云。十五年前,叶姥姥带着自己的孙子来到了清远市,租住在四时堂对面的单间里。靠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个小吃摊,维持着自己和孙子的生活。
叶姥姥的孙子叶见归是个语言中枢神经发育不良的孩子,从小就不会说话。叶姥姥咬咬牙,将叶见归送进普通学校上课,因此祖孙两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候的沈苏叶只有十一岁,正是长个子,嘴巴馋的阶段。叶姥姥的小吃摊最常卖的就是卤味,卤料的香味十分勾人。沈苏叶饿了就去买几块的卤菜,因此两家人很快熟了起来。
后来,叶姥姥租住的单间房东儿子要结婚了。房东便想将这间单间卖了,给儿子在新楼盘买个大点的房子。毕竟虽然单间面积小,但位于市中心,单价还是十分可观的。
就在祖孙两人商量着是否要回老家的时候,沈苏叶的爷爷找上了门。
那时候沈家医馆也在扩大自己的规模,医生从原来的沈家爷爷和沈家爸爸两个人增加到了四个人,还多了两个针灸师和药师,中午吃饭一下午就成了难题。
2011年的时候,外卖还没有特别风靡,因比除了习惯自带饭的沈爷爷和沈爸爸,新来的医师们几乎天天都在附近吃馆子,时常到了月末,各个都在叫穷。
沈爷爷一合计,干脆找上了叶姥姥,准备在自家医馆开个厨房。
从此,叶姥姥就成了四时堂的大厨,带着自家孙子住在了四时堂的后院。这一住,就到了现在。
沈苏叶知道劝不动叶姥姥,因此也不准备再劝,只问道:“当归呢?”
当归就是叶姥姥的孙子叶见归,比沈苏叶大两岁,从小沈苏叶就喜欢叫他当归。
“当归在厨房呢。”
沈苏叶和叶姥姥说了声谢谢姥姥,便闪身进了四时堂大门。
四时堂是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大门进去,正对着就是四时堂的院子和看诊楼。大门左右两边都有四方的回廊连着主楼,左边的回廊便连着四时堂的厨房和饭堂,右边则开了一道月洞门,连着叶姥姥和叶见归住着的后院。
沈苏叶穿过左边的回廊,推开了厨房的玻璃门。
正在揉面的叶见归听见声音,抬起脑袋,看到进来的沈苏叶,露出一个笑容。
[早上好。]他对着沈苏叶打着手语。
“早。”沈苏叶看见他正在揉绿色的面团,惊喜地问:“当归!你在做青团吗?”
叶见归点点头,打道:[是的,我做了些青团,准备试试配方,好拍成视频。]
叶见归虽然无法说话,但是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叶姥姥学习做饭手艺,并且自己在网上开了个视频号,分享自己的菜谱,已是小有名气。
沈苏叶“哦”了一声,道:“视频是做青团呀?”
叶见归腼腆一笑,道:[刚好接了个推广,所以打算用青团试品,再拍视频。]
沈苏叶恍然大悟,不再追问,只道:“有早饭吃吗?我好饿呀!还没吃早饭呢。”
叶见归点点头,问她:[你怎么来这么早?]
“因为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嘛,有点兴奋,睡不着,干脆就早点过来啦。”她不好意思道。
沈苏叶今年刚从清远医科大学中医学专硕研究生毕业,这是她毕业后成为社会打工人的第一天。
电饭煲里煮着小米粥,盖子一开,一股粥的清香味便一下子在空气中散开。
叶见归拿出一个有叶子图案的小碗舀了一碗,递给沈苏叶,对她朝着饭厅抬抬下巴,让她先过去。
随后又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叶子图案的分餐盘,捡了两个紫薯包、一个鸡蛋,给沈苏叶端到了饭厅。
沈苏叶看到叶见归手里的紫薯包,眼睛一亮。等叶见归将盘子放在桌上,便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
[慢点吃,小心噎到,没人和你抢。]叶见归很无奈。
沈苏叶敷衍地点点头,依旧大口大口吃着紫薯包。
看着狼吐虎咽的沈苏叶,叶见归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无论怎么变,吃饭的模样永远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沈苏叶唏哩呼噜地喝了粥,叼着紫薯包和叶见归道了别,又蹦蹦跳跳的去看诊楼了。
看诊时间是八点半开始,现在不过八点,前台就已经上班做准备了。看见她心情愉快地走近,两个前台姑娘都跟她打了声招呼。
“沈老师已经上去了,现在应该在诊室等你。”
沈苏叶一听,愉快地脚步突然变慢,她一边咬着紫薯包,一边磨蹭着上了二楼。
两个前台姑娘看了,偷偷在背后笑她。四时堂众所周知,沈家小姑娘天天活蹦乱跳的,最怕就是她爹,每次见了她爹,整个人都蔫了。
沈爸爸正在穿白大褂,看到她进了诊室,淡淡问了句:“来了啊。”
沈苏叶将紫薯包一下全塞进嘴里,快速嚼完,弱弱回道:“来……来了。”
声音弱小,语气飘忽,沈爸爸一听就十分生气,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
“你跟病人也这个语气说话?”
“没,没有!”沈苏叶看着自家老爹眉头一拧,提高了音量。
给沈苏叶送白大褂的谭师兄一进门,就听见父女两的对话,噗嗤得笑了出来。
“老师,小师妹今天第一天上班,您就别给她添压力了。”
谭师兄是沈爸爸的学生,几年前从医院辞职,到了四时堂,前两年考过了中医主治医师,如今已经是四时堂有名的坐诊医生了。
沈苏叶顺着谭师兄的话狠狠地点头,沈爸爸无奈,只能示意让沈苏叶穿上谭超送来的白大褂,为看诊做准备。
八点半一到,一楼开始叫号,一位穿着轻薄裙装的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袅袅进了门。她一进来,沈苏叶就看到她额头细腻的汗水。
等她坐下,沈爸爸问道:“您是哪里不舒服。”
妇女道:“医生,我最近几天老是觉着冷,还有些发汗,头还有些疼,鼻子也堵着,晚上觉都睡不好。”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打下自诉,拿出脉枕,让妇女把右手放上来,用左手三指按住寸口,开始轻轻按寻取脉。
大约一分钟,沈爸爸放下手,让沈苏叶来试诊。
沈苏叶也用左手三指按住妇女的寸口,开始取脉。
这是中医中的“左右交诊”。病人右手脉,需要用左手诊,左手脉,需要用右手诊。
等沈苏叶取得差不多了,沈爸爸问:“什么感觉?”
沈苏叶干脆道:“轻取脉的时候,脉象更明显,如果按压重取,就变小了。”她再感受了一下,补充道:“脉象有点缓,而且还有点弱。”
沈爸爸点点头,道:“这是什么脉”
“浮脉。”
“那你观察所得,这位患者得了什么病?”
沈苏叶想了想,说:“太阳病,中风。”
沈爸爸点点头。
妇女看着他点头,整个人心都提了起来,脸吓得惨白。
“医生,这,这,这怎么就成了中风了?太阳病又是啥?我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沈爸爸自知把人吓着了,温声解释道:“太阳病是中医中的一种经病名,是指太阳膀胱经所主的那一条经脉,受到了外风的影响,进而生病。中风也不是西医里的那个中风,是指受到外部的风邪感染。”
解释中有许多专有名词,所以妇女听得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说的那,那什么经,我也没听懂。就只听懂一个中风,所以我这是怎么了?严重吗。”
沈爸爸安慰道:“没事的,根据您的脉象和自诉,应该是伤风感冒。不碍事,吃几副药就好了。”
妇女紧绷的脸有了些许放松,她说:“前几天我有个同事突然就被查出来有癌症,给我吓坏了,我这几天吃了药也不见好,还以为自己也有什么问题。”
沈爸爸笑到:“您就别自己吓自己了,按医嘱吃药,就好了。”
沈苏叶接受到自家老爸的视线,福至心灵接口道:“喝两副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半钱,生姜三片,红枣六颗。喝两天就行了。”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开出药方,对妇女道:“去一楼交钱拿药,如果需要帮忙煎药,给药房说,下午来取就行了。”
送走这位妇女,很快又进来了下一位患者。
等到看完上午的病人,已经十二点半了。
今天的午饭是笋子烧牛肉,醋溜白菜,清炒时蔬和冬瓜圆子汤。
叶见归把汤端过来时,就看到沈苏叶耷拉着小脸,无精打采得戳着米饭。
所有时候的沈苏叶都是活力四射的,什么时候有焉啦吧唧的样子了?
他含笑坐在沈苏叶对面,问道:[怎么啦小叶子,今天的坐诊不顺利吗?]
沈苏叶摇摇头,夹了一筷子牛肉进嘴里,狠狠咀嚼了几下,才说惆怅地说道:“是我发现,我虽然在医院规培了两年,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但是因为一直都有老师,所以不觉得,结果今天跟诊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根本不敢轻易开方子。我只敢看着我爸脸色开,就怕一不小心开错了,会出事。”
她忧心忡忡的样子把叶见归逗笑了,他道:[不要烦啦,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小叶子能行的。而且今天做了你喜欢的笋子烧牛肉,你不想好好品味一下吗?]
虽然只是表面的安慰,但是沈苏叶心里也稍微好受了一点。闻着饭菜隐隐飘来的香味,感受着腹中强烈的饥饿感,她决定放下烦恼,好好吃饭。
眼前的姑娘吃得头也不抬,腮帮子鼓鼓得,像极了屯粮的小仓鼠,叶见归无声地咧嘴笑了起来,将自己盘子里的牛肉夹给了沈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