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的人家倒霉往往比疏远的人家值得更多的讨论,按照这个道理,越亲近的亲戚越该大声叹气。但是轮到自家,轮到自己,那‘倒霉’往往改称‘不幸’或者‘时运不济’。
薛蟠刚回来,很稀奇地跟妈妈妹妹道:“这就搬出去了?”
他惊叹的是老黄历,自己啧啧两声,还不如宝钗绣在帕子上的牡丹花得人心。
“你自个是不着家,这会怎么还问东问西?”薛姨妈撑着心口坐到女儿身边,又很忧心儿子这一个半月的胡乱交际:“叫你你不应,使人去找你,你又打回来——你这是存心叫我生气。”
“这不顶好的,有妹妹贴心,妹妹总能体贴着你。”薛蟠不太在意,自己倒茶喝茶,又不死心一样问道:“真搬走了?说不回来了?”
“谁说的准。”薛姨妈当时且不在,在跟前的哪个敢往外乱说。她姐姐是做了不张口的菩萨,管事的王熙凤更是直说是她办坏了事,叫不要多提羞她去。这时候听着儿子问,薛姨妈又有些可惜:“最可气你不在,不然往言儿那边劝和一句,哪里就闹得这般?”
“我劝?我劝有什么用——他正经舅舅嫂嫂表兄弟都没拦住,我平日连他个衣角子都不见,我上赶着劝他做什么?”薛蟠在意的显然不是林家姊弟的去向,他的眼珠咕噜噜一转,又向着宝钗看去:“你们那些小姊妹玩闹,有没有说过这事?”
“妈,你且管管哥哥,叫他不要乱打听。”宝钗头也不抬,她手里的针却不利落了。牡丹的茎生了骨刺,把针卡着,再戳不进去了。
“这怎么是乱打听?”薛蟠不太满意:“我不打听,外面难道没信儿?那可是说这是把人家父亲留下的东西吞了,这才逼得那姊弟俩没法子——出去。”
“哥哥,你别胡乱讲,叫人听见怎么好?”
“我胡乱讲?我胡乱讲——”薛蟠嘿嘿笑,末了却又啧啧感慨:“按说也是那林哥儿掺点小气——他现今又没什么用钱的地方,自家亲戚,使就使了,难道往后不回他手里?”
牡丹只开了一半,薛姨妈却好像忘了自己也有一张嘴巴。宝钗静了半响,发觉自己绣错一片花瓣。于是将半副帕子端在手里,很不想再去理睬薛蟠。
“妹妹,这也不是我胡乱讲,这边就有人说——说东西是林家的东西,但林言一个没血缘的表少爷,拿着林家的东西跟正经外祖家横,将来是要损阴德的。”
“越说越不着调了,你敢把这话拿到外头说?”
眼见兄妹俩似要争吵起来,薛姨妈赶忙牵了宝钗的手,跟薛蟠道:“你本就没有你妹妹仔细,现如今更是糊涂,这样的话也随意拿来说嘴。言哥儿出去原也是该当——他年纪渐长,又会读书,总在外祖家住着......”
话说到这里,薛姨妈的声音渐渐隐没下去。宝钗的手还叫她牵着,但她心却是冷笑着,将后面的话补齐。
——林言又不是惹祸的人,眼看着将来少不得要仰仗他去。他有师父,有良友,自己勤勉,又不是长到大的年岁还需要一门亲戚庇护。
想到这里,宝钗自己的心音也冷了。外面竟都传着......都传着,单是为了脸面也要明明白白把东西送回去,不然担子弯的少一些,都叫人家疑心荣国府克扣人家遗财,欺负林大人家孤零零一双儿女。
可是这又是极大的空缺——东墙本就是拆了西墙填补,如今北墙主人不甘愿,又要 到哪里找一堵南墙填窟窿?
她周身一寒凉,猛地转身跟薛蟠问:“你最惯常吃醉酒,可别胡乱应承什么。”
“我哪里这般不晓事,只这一点,还要仰赖妹子操心?”薛蟠摆摆手,跟宝钗道:“你宽心。”
宝钗将信将疑着应下,身子又扭坐回去。桌上有什么影儿子橙红红亮着,她一摸,才晓得是从前熙凤给的那只掐丝红石金钗。帕子上的针没收,她方才忘了,这会攥紧,手上冰凉着一疼。
她耳边听妈妈心疼的念叨伤口,自己只愣愣望着手指上的血珠。
桌上的茶正好喝,只是桌子脚正被薛蟠顶着晃。因此茶水面是残破的,往里面望去,这一盏小杯好像没有底似的。茶叶子埋藏,做了底的深邃,渐渐的有一艘快船突破涟漪,在碧绿的长河里开拓出来了。
“你倒是不含糊。”柳湘莲很有一番侠士的风采——坐船头,喝烈酒——但他不强要林言也喝,只要林言在一旁陪着喝杯茶,他就也挺高兴的。
林言一路上听惯了他唱上几句,这会冷不丁听到自己的事,面上也笑起来。
“怎么说?”
“许多人是坐不惯这样的快船。”
“终日读书久坐,难免不习惯这样赶路。”
“却不是说这个。”柳湘莲很久才把一只小瓷瓶喝空,他许诺一定将林言安安全全护送回苏州,这一整段路途虽然喝酒,但从来没叫自己醉过:“有人跟我说这样着急忙慌地赶路,显小家子气,堕了名头。”
“我倒是没听说过。”
“那你现在知道了?”
“现在知道了。”
“你这样的读书人怎么想的,觉不觉得堕了名头?”
林言微微笑了,他把手里的书卷搁在一旁,很认真地道:“按着日子算,大家风范的船赶不及送我回去苏州。”
柳湘莲跟着笑起来,他把那只小酒瓶和林言的茶杯一碰:“等到了苏州,我还想请你舍我一个落脚处。”
“好说。”苏州老宅人口不多,并不缺少一处房屋。林言虽说因为柳湘莲耽搁行程,但他没什么不满,相处下来也挺喜欢柳湘莲这个朋友。
“我回去考试,恐怕要招待不周。你今后行程若是不赶着,就多多等我些时候,等我考完了,再领你各处走一走。”
“那我可得等你好些时候。”柳湘莲说到这里颇有些感慨:“我读书不成,谁料想这会竟结交个书生。”
“那你可太看得起我。”林言不知怎么想起在那落脚的小村里听的几句‘秀才老爷’,他咳嗽一声,却将目光望向远处水色:“天下俊秀不知有多少,我在其中可排不上数。”
“何必早早自疑?我与你相识不过许久,且知道你刻苦。常言说天道酬勤,你怕什么,妄自菲薄算什么大丈夫?”林言忽然被柳湘莲当肩一捶,险些跌回舱里去。他禁不住笑起来,却不全然是因为那句宽慰,也是这样的动作叫他想起秦向涛,想起京城。
姐姐的影子是挥散不去的。
天光里,水色里——连读书时候都响着那一道声音。
他从未独自一人走过这样的远路,看着路上的好山水多次升起自己不擅丹青的可惜。
柳湘莲的最后一只小酒瓶喝空的时候,船也终于到了苏州。林言一下船就打发人往家里送信,紧早叫姐姐知道他平安到了,不要再日夜担忧。
苏州的老宅和最开始没什么两样,只是因着姑娘哥儿不在,又遣散许多奴仆,于是显得更冷清些。柳湘莲不在乎住处如何,他终日浪迹惯了,深山破庙也住过。比起苏州林家的宅院,倒是对忽然冒出的窦师兄更好奇些。
窦止哀评:师弟最喜欢拿我做噱头。
真的恼了就不会这样说,这样说了的师兄是非常大度的,林言笑眯眯过问师兄辛苦,传达各方问候。窦止哀看着他这副样子,哼哼笑道:“托你的福,这一段时日我可没少吃挂落。”
“这话怎么说?”此处只师兄弟两个,林言关了门,似不解师兄抱怨什么。
“我可不知道你在京里干了什么,怎么先头来的那小子原本还说与你见一见,前些日子忽然又赶着走了?”
“师兄的消息好灵通。”林言这回是真的奇怪了,但想到师兄各处云游,交友无数,这样灵敏通达的耳朵却是有了解释:“我也是没法子。”
“当初师父叫我来,不就是防着这个?”窦止哀叹一口气:“真以为做了唯一的男丁就立得住?这天底下可没多少稀罕事——你拖拖拉拉到这时,我还怕你是要做了散财童子去。”
“师兄,你别觉得我年纪小——师父若真的惦记这些俗务,如今就不会因为此事数落我。”林言听到窦止哀这一句,却是静默一刻。他已经不是小孩子,隐隐的,他已经为步入仕途做了准备,也打好先锋:“我不存心试探你,但你若是愿意便告我,当时究竟是谁叫你来的,师父的信又是怎么一回事?”
当年的信林言一字一句都看过,确定是师父的笔迹。而以师父和师兄的态度来看,他们至少‘曾经’确实是师徒。
——过去的窦止哀也是和如今的林言一样的,当代大儒斐自山的弟子。
这样的人物不入仕途甚至无人问津,本身就是一件怪事。
他这样坦诚的问出来,窦止哀并不觉得奇怪——他其实很欣赏林言这一方面的性格——该试探的时候懂得打机锋,但也不吝啬满腹真诚。这样的脾性叫窦止哀着实喜欢,但他并不打算在此时对林言全盘托出。
“我只能告诉你,我要来是告诉过师父的,那封信也确实是师父写给你的。”窦止哀叹了口气,他看着年龄几乎可以算作他儿子的师弟,在此刻彻底把林言的形象与当年小小的孩童剥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用在此处也可以。你只记得,师兄不会害你。”
薛蟠刚回来,很稀奇地跟妈妈妹妹道:“这就搬出去了?”
他惊叹的是老黄历,自己啧啧两声,还不如宝钗绣在帕子上的牡丹花得人心。
“你自个是不着家,这会怎么还问东问西?”薛姨妈撑着心口坐到女儿身边,又很忧心儿子这一个半月的胡乱交际:“叫你你不应,使人去找你,你又打回来——你这是存心叫我生气。”
“这不顶好的,有妹妹贴心,妹妹总能体贴着你。”薛蟠不太在意,自己倒茶喝茶,又不死心一样问道:“真搬走了?说不回来了?”
“谁说的准。”薛姨妈当时且不在,在跟前的哪个敢往外乱说。她姐姐是做了不张口的菩萨,管事的王熙凤更是直说是她办坏了事,叫不要多提羞她去。这时候听着儿子问,薛姨妈又有些可惜:“最可气你不在,不然往言儿那边劝和一句,哪里就闹得这般?”
“我劝?我劝有什么用——他正经舅舅嫂嫂表兄弟都没拦住,我平日连他个衣角子都不见,我上赶着劝他做什么?”薛蟠在意的显然不是林家姊弟的去向,他的眼珠咕噜噜一转,又向着宝钗看去:“你们那些小姊妹玩闹,有没有说过这事?”
“妈,你且管管哥哥,叫他不要乱打听。”宝钗头也不抬,她手里的针却不利落了。牡丹的茎生了骨刺,把针卡着,再戳不进去了。
“这怎么是乱打听?”薛蟠不太满意:“我不打听,外面难道没信儿?那可是说这是把人家父亲留下的东西吞了,这才逼得那姊弟俩没法子——出去。”
“哥哥,你别胡乱讲,叫人听见怎么好?”
“我胡乱讲?我胡乱讲——”薛蟠嘿嘿笑,末了却又啧啧感慨:“按说也是那林哥儿掺点小气——他现今又没什么用钱的地方,自家亲戚,使就使了,难道往后不回他手里?”
牡丹只开了一半,薛姨妈却好像忘了自己也有一张嘴巴。宝钗静了半响,发觉自己绣错一片花瓣。于是将半副帕子端在手里,很不想再去理睬薛蟠。
“妹妹,这也不是我胡乱讲,这边就有人说——说东西是林家的东西,但林言一个没血缘的表少爷,拿着林家的东西跟正经外祖家横,将来是要损阴德的。”
“越说越不着调了,你敢把这话拿到外头说?”
眼见兄妹俩似要争吵起来,薛姨妈赶忙牵了宝钗的手,跟薛蟠道:“你本就没有你妹妹仔细,现如今更是糊涂,这样的话也随意拿来说嘴。言哥儿出去原也是该当——他年纪渐长,又会读书,总在外祖家住着......”
话说到这里,薛姨妈的声音渐渐隐没下去。宝钗的手还叫她牵着,但她心却是冷笑着,将后面的话补齐。
——林言又不是惹祸的人,眼看着将来少不得要仰仗他去。他有师父,有良友,自己勤勉,又不是长到大的年岁还需要一门亲戚庇护。
想到这里,宝钗自己的心音也冷了。外面竟都传着......都传着,单是为了脸面也要明明白白把东西送回去,不然担子弯的少一些,都叫人家疑心荣国府克扣人家遗财,欺负林大人家孤零零一双儿女。
可是这又是极大的空缺——东墙本就是拆了西墙填补,如今北墙主人不甘愿,又要 到哪里找一堵南墙填窟窿?
她周身一寒凉,猛地转身跟薛蟠问:“你最惯常吃醉酒,可别胡乱应承什么。”
“我哪里这般不晓事,只这一点,还要仰赖妹子操心?”薛蟠摆摆手,跟宝钗道:“你宽心。”
宝钗将信将疑着应下,身子又扭坐回去。桌上有什么影儿子橙红红亮着,她一摸,才晓得是从前熙凤给的那只掐丝红石金钗。帕子上的针没收,她方才忘了,这会攥紧,手上冰凉着一疼。
她耳边听妈妈心疼的念叨伤口,自己只愣愣望着手指上的血珠。
桌上的茶正好喝,只是桌子脚正被薛蟠顶着晃。因此茶水面是残破的,往里面望去,这一盏小杯好像没有底似的。茶叶子埋藏,做了底的深邃,渐渐的有一艘快船突破涟漪,在碧绿的长河里开拓出来了。
“你倒是不含糊。”柳湘莲很有一番侠士的风采——坐船头,喝烈酒——但他不强要林言也喝,只要林言在一旁陪着喝杯茶,他就也挺高兴的。
林言一路上听惯了他唱上几句,这会冷不丁听到自己的事,面上也笑起来。
“怎么说?”
“许多人是坐不惯这样的快船。”
“终日读书久坐,难免不习惯这样赶路。”
“却不是说这个。”柳湘莲很久才把一只小瓷瓶喝空,他许诺一定将林言安安全全护送回苏州,这一整段路途虽然喝酒,但从来没叫自己醉过:“有人跟我说这样着急忙慌地赶路,显小家子气,堕了名头。”
“我倒是没听说过。”
“那你现在知道了?”
“现在知道了。”
“你这样的读书人怎么想的,觉不觉得堕了名头?”
林言微微笑了,他把手里的书卷搁在一旁,很认真地道:“按着日子算,大家风范的船赶不及送我回去苏州。”
柳湘莲跟着笑起来,他把那只小酒瓶和林言的茶杯一碰:“等到了苏州,我还想请你舍我一个落脚处。”
“好说。”苏州老宅人口不多,并不缺少一处房屋。林言虽说因为柳湘莲耽搁行程,但他没什么不满,相处下来也挺喜欢柳湘莲这个朋友。
“我回去考试,恐怕要招待不周。你今后行程若是不赶着,就多多等我些时候,等我考完了,再领你各处走一走。”
“那我可得等你好些时候。”柳湘莲说到这里颇有些感慨:“我读书不成,谁料想这会竟结交个书生。”
“那你可太看得起我。”林言不知怎么想起在那落脚的小村里听的几句‘秀才老爷’,他咳嗽一声,却将目光望向远处水色:“天下俊秀不知有多少,我在其中可排不上数。”
“何必早早自疑?我与你相识不过许久,且知道你刻苦。常言说天道酬勤,你怕什么,妄自菲薄算什么大丈夫?”林言忽然被柳湘莲当肩一捶,险些跌回舱里去。他禁不住笑起来,却不全然是因为那句宽慰,也是这样的动作叫他想起秦向涛,想起京城。
姐姐的影子是挥散不去的。
天光里,水色里——连读书时候都响着那一道声音。
他从未独自一人走过这样的远路,看着路上的好山水多次升起自己不擅丹青的可惜。
柳湘莲的最后一只小酒瓶喝空的时候,船也终于到了苏州。林言一下船就打发人往家里送信,紧早叫姐姐知道他平安到了,不要再日夜担忧。
苏州的老宅和最开始没什么两样,只是因着姑娘哥儿不在,又遣散许多奴仆,于是显得更冷清些。柳湘莲不在乎住处如何,他终日浪迹惯了,深山破庙也住过。比起苏州林家的宅院,倒是对忽然冒出的窦师兄更好奇些。
窦止哀评:师弟最喜欢拿我做噱头。
真的恼了就不会这样说,这样说了的师兄是非常大度的,林言笑眯眯过问师兄辛苦,传达各方问候。窦止哀看着他这副样子,哼哼笑道:“托你的福,这一段时日我可没少吃挂落。”
“这话怎么说?”此处只师兄弟两个,林言关了门,似不解师兄抱怨什么。
“我可不知道你在京里干了什么,怎么先头来的那小子原本还说与你见一见,前些日子忽然又赶着走了?”
“师兄的消息好灵通。”林言这回是真的奇怪了,但想到师兄各处云游,交友无数,这样灵敏通达的耳朵却是有了解释:“我也是没法子。”
“当初师父叫我来,不就是防着这个?”窦止哀叹一口气:“真以为做了唯一的男丁就立得住?这天底下可没多少稀罕事——你拖拖拉拉到这时,我还怕你是要做了散财童子去。”
“师兄,你别觉得我年纪小——师父若真的惦记这些俗务,如今就不会因为此事数落我。”林言听到窦止哀这一句,却是静默一刻。他已经不是小孩子,隐隐的,他已经为步入仕途做了准备,也打好先锋:“我不存心试探你,但你若是愿意便告我,当时究竟是谁叫你来的,师父的信又是怎么一回事?”
当年的信林言一字一句都看过,确定是师父的笔迹。而以师父和师兄的态度来看,他们至少‘曾经’确实是师徒。
——过去的窦止哀也是和如今的林言一样的,当代大儒斐自山的弟子。
这样的人物不入仕途甚至无人问津,本身就是一件怪事。
他这样坦诚的问出来,窦止哀并不觉得奇怪——他其实很欣赏林言这一方面的性格——该试探的时候懂得打机锋,但也不吝啬满腹真诚。这样的脾性叫窦止哀着实喜欢,但他并不打算在此时对林言全盘托出。
“我只能告诉你,我要来是告诉过师父的,那封信也确实是师父写给你的。”窦止哀叹了口气,他看着年龄几乎可以算作他儿子的师弟,在此刻彻底把林言的形象与当年小小的孩童剥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用在此处也可以。你只记得,师兄不会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