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林间。
詹无佑和万倚没带任何侍从,缓步往青莲书院走着。
路两侧的树木不再只是青葱色彩,已沾染了五颜六色的秋意。
不远处有两颗枫树隔着亭子相望,叶子边缘满是蓬勃欲泻的赤红,若是过些时日再来,那红色瓦砾做顶的亭子,定能不着痕迹的把两棵树连缀成一体。
亭子后面矗立着几棵松树,昂然挺拔,像是护卫着舒枝展叶的红枫,硬生生把自己挤进了画内。
两人脚步不停,踏上曲折而上的石板路。
小路右侧是凿路时留下的石壁,沟沟壑壑间长满了青苔,偶有裸露在外的树根搭在上面。
路左侧是松木连成的围栏,上下两列,沿着小路不断向前。
这小路上已经有黄色的树叶铺着,零零散散,颇得趣味。
万倚落后着詹无佑一臂的距离。
“从您这次升迁,很明显就能看出这朝里的大臣们都是围成团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皇上一点都不管,坐看着朝臣们拉派结党?”
“他们聪明呀。”詹无佑笑着回答道。
“圣上政令通达。朝内再怎么站队,都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顺着圣意。既然不违背皇帝的指令,臣子们私下如何联结,他又何必去管呢?”
万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这边事是了了,你呢,接下来有什么想法?”詹无佑踩上了石阶,没有停步回头,淡淡地问道。
“老师您今次入殿,本就是板上钉钉事。过往所理之事没有任何缺漏,人事厅成大人的举荐也符合规程。也就是古礼派那帮人不满,想要挫您锐气,才少不得我二人在言语上与他们打个机锋。您入殿想是已到了他们的底线,学生这边,怕是不怎么好找机会举功进迁了。”万倚想得清楚,也毫不顾虑地说了出来。
詹无佑看了她一眼,示意她继续往下。
“所以,学生想离京。”
詹无佑脚下一顿,问道;“去哪?”
“北边。”
“凉州?”
“凉州再北。学生听闻,凉州以北至戎国,土地贫瘠,民生凋敝,且匪患不断,学生想要试试。”
口中说的是试试,可语气坚定,似是有着莫大的信心。
詹无佑听完,叹了叹气,无奈地说道:“其实在京里熬熬资历也是好的。”
“老师您也知道的,太慢了。不然当初您又为何请命去疫区。这世道,可等不得我们慢悠悠地往前晃,老师您一心想着,要把女子地位再往前提一提,学生我又何尝不是呢?”万倚平静应道。
话音落,似是被一股沉郁之气萦绕,二人便不再言语,继续往前走去。
左折右绕,便来到了由石块堆砌的平台前。
那些石块大小相似,队列平整,组合成了一米来高,长度三米有余的石台。
石台上面,矗立着一块不规则的巨大的白色花岗岩,上面用墨色写着“青莲书院”四个大字。
巨石旁边,依然是上了年头的两人宽的石阶,约莫只有十五六层。
二人拾阶而上,书院的大门便映入眼帘。
窄窄的白色门壁上架着黑褐色的土石飞檐,因为常年积土,那上方门檐边还翘着几棵随处可见的野草。
门正中的牌匾是黑底,上面用白色的字体也书写着“青莲书院”。
墙壁因为年久有着斑驳的裂纹,门匾也能看见褪色的痕迹。
若是不识字的人来此,怕是要把如今乾国这最负盛名的学院,当成某个隐士的山中陋居。
边朝大门走去,詹无佑边问;“这两年间都不见你来此地了,今日是何缘由,约我一道来这啊?”
“老师今日休沐,正好可以随路看看景,我有一故旧在此,顺便过来看望一下。”万倚回到。
“故旧?怕不是哪家的小郎君吧!”詹无佑调笑道。
万倚嗔怒地看了自家老师一眼。
“学生去安州时,行事对他有所带累。且这少年天性聪慧,为其姐亡名不顾前程,所以我荐他来此就读了。”
“看吧,就是小郎君!叫什么名字呀?”
万倚着实有些懊恼,她这老师有时候怎么就不着调呢!
想着自己不久后就要离京,归期不定,可能会需要老师照拂一下,便乖乖地回答了。
“刘邻。天涯若比邻。”
詹无佑听此,看着她又是一声轻笑。
“既到了此处,我去和夫子们谈谈话,你便自行去吧。”詹无佑进了学院大门,独自朝一边走去。万倚也挪步,向着学舍走去。
此时学子们还未下学,院子里不见一人,万倚没想着直接去堂内找人,便停在了此处。
三间新生的学舍被白色的墙壁围着。
东侧墙下,有一人高的小假山窝着,假山后种着两棵枫树,不大,枝叶堪堪盖住假山的顶部。
院子西侧只一棵银杏,树冠修剪的极为齐整。正北方便是进学的厅堂了,与院门中间被一个古朴的景观缸隔着。
万倚又朝着那缸走了走。
这缸应该是一块巨石凿空所得,浑然一体。
缸上面的边很不齐整,此起彼伏。右下侧还有一个很大的裂缝,不至于漏水,但也被渗得深了颜色。
缸内养着荷花。此时荷叶已经没有完整的绿色了,斑斑驳驳,沿着叶脉纹路被褐色侵蚀。
只一个花苞,独自立在水面上方,颜色粉嫩,不见颓势。
万倚盯着这花苞,有着难以名状的共通,便不再动了,只盯着花瞧。
不知过了几时,隐约听见嘈杂的声音,万倚回过神来,看见一名书院的夫子朝她走来。
两人互相作揖行礼后,不待那夫子询问,万倚便开口道:“我是来寻人的。”
那夫子也不细问,点点头离开了。
周边出了学堂的学子们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这陌生人,也不做探究,结伴离开了。
万倚等了等,看见刘邻从门里出来,抬头看见她在这,很是惊喜,快步走上前来。
“少卿大人。”少年穿着月白色的学子服,头发用发带束在头后,温然见礼道。
“初来学院,可适应了?”万倚问道。
“适应,夫子叮嘱的周到详细,同窗也都热情,劳大人记挂了。”少年盯着眼前本以为不会再见的人,谦谦回答道。
“在安州虽有令姐的原因,但大多数都是因着我,你才罪了洞明书院,以至于你不能进学。再说,你确实有助于我当时行事,于情于理,我该护着你一点。”
万倚看着眼前纯朗的少年,轻声说道。
刘邻腼腆一笑,也不多说,只目不转睛地看着万倚。
“因我有事离京,你若有什么事,恐会鞭长莫及,所以若有难处,便去我老师詹无佑詹大人府上求助,我已经提过你了。”
刘邻乖巧地点点头,万倚见此,忍住了想抚他头的冲动,心里暗想,若有这么一个弟弟,也是不错的。
“见你适应的不错,我便安心了,你这便去和同窗汇合,我也要去寻常夫子了。”
听此,刘邻揖手相送,万倚转身,出了学舍大门。
詹无佑和万倚没带任何侍从,缓步往青莲书院走着。
路两侧的树木不再只是青葱色彩,已沾染了五颜六色的秋意。
不远处有两颗枫树隔着亭子相望,叶子边缘满是蓬勃欲泻的赤红,若是过些时日再来,那红色瓦砾做顶的亭子,定能不着痕迹的把两棵树连缀成一体。
亭子后面矗立着几棵松树,昂然挺拔,像是护卫着舒枝展叶的红枫,硬生生把自己挤进了画内。
两人脚步不停,踏上曲折而上的石板路。
小路右侧是凿路时留下的石壁,沟沟壑壑间长满了青苔,偶有裸露在外的树根搭在上面。
路左侧是松木连成的围栏,上下两列,沿着小路不断向前。
这小路上已经有黄色的树叶铺着,零零散散,颇得趣味。
万倚落后着詹无佑一臂的距离。
“从您这次升迁,很明显就能看出这朝里的大臣们都是围成团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皇上一点都不管,坐看着朝臣们拉派结党?”
“他们聪明呀。”詹无佑笑着回答道。
“圣上政令通达。朝内再怎么站队,都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顺着圣意。既然不违背皇帝的指令,臣子们私下如何联结,他又何必去管呢?”
万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这边事是了了,你呢,接下来有什么想法?”詹无佑踩上了石阶,没有停步回头,淡淡地问道。
“老师您今次入殿,本就是板上钉钉事。过往所理之事没有任何缺漏,人事厅成大人的举荐也符合规程。也就是古礼派那帮人不满,想要挫您锐气,才少不得我二人在言语上与他们打个机锋。您入殿想是已到了他们的底线,学生这边,怕是不怎么好找机会举功进迁了。”万倚想得清楚,也毫不顾虑地说了出来。
詹无佑看了她一眼,示意她继续往下。
“所以,学生想离京。”
詹无佑脚下一顿,问道;“去哪?”
“北边。”
“凉州?”
“凉州再北。学生听闻,凉州以北至戎国,土地贫瘠,民生凋敝,且匪患不断,学生想要试试。”
口中说的是试试,可语气坚定,似是有着莫大的信心。
詹无佑听完,叹了叹气,无奈地说道:“其实在京里熬熬资历也是好的。”
“老师您也知道的,太慢了。不然当初您又为何请命去疫区。这世道,可等不得我们慢悠悠地往前晃,老师您一心想着,要把女子地位再往前提一提,学生我又何尝不是呢?”万倚平静应道。
话音落,似是被一股沉郁之气萦绕,二人便不再言语,继续往前走去。
左折右绕,便来到了由石块堆砌的平台前。
那些石块大小相似,队列平整,组合成了一米来高,长度三米有余的石台。
石台上面,矗立着一块不规则的巨大的白色花岗岩,上面用墨色写着“青莲书院”四个大字。
巨石旁边,依然是上了年头的两人宽的石阶,约莫只有十五六层。
二人拾阶而上,书院的大门便映入眼帘。
窄窄的白色门壁上架着黑褐色的土石飞檐,因为常年积土,那上方门檐边还翘着几棵随处可见的野草。
门正中的牌匾是黑底,上面用白色的字体也书写着“青莲书院”。
墙壁因为年久有着斑驳的裂纹,门匾也能看见褪色的痕迹。
若是不识字的人来此,怕是要把如今乾国这最负盛名的学院,当成某个隐士的山中陋居。
边朝大门走去,詹无佑边问;“这两年间都不见你来此地了,今日是何缘由,约我一道来这啊?”
“老师今日休沐,正好可以随路看看景,我有一故旧在此,顺便过来看望一下。”万倚回到。
“故旧?怕不是哪家的小郎君吧!”詹无佑调笑道。
万倚嗔怒地看了自家老师一眼。
“学生去安州时,行事对他有所带累。且这少年天性聪慧,为其姐亡名不顾前程,所以我荐他来此就读了。”
“看吧,就是小郎君!叫什么名字呀?”
万倚着实有些懊恼,她这老师有时候怎么就不着调呢!
想着自己不久后就要离京,归期不定,可能会需要老师照拂一下,便乖乖地回答了。
“刘邻。天涯若比邻。”
詹无佑听此,看着她又是一声轻笑。
“既到了此处,我去和夫子们谈谈话,你便自行去吧。”詹无佑进了学院大门,独自朝一边走去。万倚也挪步,向着学舍走去。
此时学子们还未下学,院子里不见一人,万倚没想着直接去堂内找人,便停在了此处。
三间新生的学舍被白色的墙壁围着。
东侧墙下,有一人高的小假山窝着,假山后种着两棵枫树,不大,枝叶堪堪盖住假山的顶部。
院子西侧只一棵银杏,树冠修剪的极为齐整。正北方便是进学的厅堂了,与院门中间被一个古朴的景观缸隔着。
万倚又朝着那缸走了走。
这缸应该是一块巨石凿空所得,浑然一体。
缸上面的边很不齐整,此起彼伏。右下侧还有一个很大的裂缝,不至于漏水,但也被渗得深了颜色。
缸内养着荷花。此时荷叶已经没有完整的绿色了,斑斑驳驳,沿着叶脉纹路被褐色侵蚀。
只一个花苞,独自立在水面上方,颜色粉嫩,不见颓势。
万倚盯着这花苞,有着难以名状的共通,便不再动了,只盯着花瞧。
不知过了几时,隐约听见嘈杂的声音,万倚回过神来,看见一名书院的夫子朝她走来。
两人互相作揖行礼后,不待那夫子询问,万倚便开口道:“我是来寻人的。”
那夫子也不细问,点点头离开了。
周边出了学堂的学子们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这陌生人,也不做探究,结伴离开了。
万倚等了等,看见刘邻从门里出来,抬头看见她在这,很是惊喜,快步走上前来。
“少卿大人。”少年穿着月白色的学子服,头发用发带束在头后,温然见礼道。
“初来学院,可适应了?”万倚问道。
“适应,夫子叮嘱的周到详细,同窗也都热情,劳大人记挂了。”少年盯着眼前本以为不会再见的人,谦谦回答道。
“在安州虽有令姐的原因,但大多数都是因着我,你才罪了洞明书院,以至于你不能进学。再说,你确实有助于我当时行事,于情于理,我该护着你一点。”
万倚看着眼前纯朗的少年,轻声说道。
刘邻腼腆一笑,也不多说,只目不转睛地看着万倚。
“因我有事离京,你若有什么事,恐会鞭长莫及,所以若有难处,便去我老师詹无佑詹大人府上求助,我已经提过你了。”
刘邻乖巧地点点头,万倚见此,忍住了想抚他头的冲动,心里暗想,若有这么一个弟弟,也是不错的。
“见你适应的不错,我便安心了,你这便去和同窗汇合,我也要去寻常夫子了。”
听此,刘邻揖手相送,万倚转身,出了学舍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