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那年,我算是想通了,然后告别了父老乡亲,独自一个人闯荡。一个孩子孤身一人能怎么在外面生存下去?

    自然是心眼比马蜂窝还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管哪个行行道道,只要时间待的久了自然就能寻觅到机会。

    于是我从花楼的小厮渐渐变成了富家子弟们眼前的红人,再接着我想出各种点子新颖,欢乐奇多的玩法,逗得那些子弟哥们慢慢都和我称兄道弟起来。

    什么钱、权、富贵,看,我努努力就有了。

    只是有的时候,夜深的无底人静的可怕时,我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如果他们还在,那时我的志向和目标会不会就不会消失,现在的我已经在游历江湖,早已成为了一名响彻四方的剑客。

    除了偶尔唉声叹息一下,我别无他法,甚至心中也早已没什么感觉了。

    二十岁的那年,我再次回到那个坐落在山野里的小村庄,独身在附近的明夷山寻个清净。

    山腰处有个四角展开,像鸟翅的亭子,不巧,我正在研究新的茶,茶正煮到一半,天边就下起了小雨。不一会儿,天地间一片雾白雨蒙,亭子的四角滴滴答答。

    也是在这时,一阵脚步掷地带起湿泥的声音从亭外传来,我一抬头,便看见亭子里钻进来一个躲雨的人,那人身形纤瘦高挑,浑身湿透,头发尚滴着水,身后背着一个竹篓。

    那身影一直低着头抖湿透的衣角,一转头,便对上我的目光。

    嚯,竟然是个白面书生。

    我如今正混得风生水起,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打过交道,眼前这个人我一瞧就知道是个书呆子,长得白白净净,眼神透着明亮的纯澈,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底。

    他没想到这里还有人,看见我的时候,明显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询问我能否借点火。

    我说,随意。

    他脱下身上的湿外衫,我以为他是要烤衣服,然而他只是将衣服挂在一旁,有些着急地去打开竹篓,一本本地翻看有没有被湿坏的书册,我见他着急忙慌,反正茶也煮到一半了,也就搭把手帮了个忙。

    亭子外,斜风细雨,两个人默不作声地烤着书,等一切都收拾妥当了,他才有了闲心同我说话,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可能我们当时想的都一样,不过是一面之缘的路人,说的也都是表面的客套话。

    直到我倒了茶,邀他来品品,他接过茶忽然开口说,“阮郎的手略有薄茧,看着像是习剑的。”

    我一滞,差点将茶洒了,笑着解释我没练剑。我只是随意在路上捡着几根树棍随便挥两下,还蛮有意思的。

    沈岿淡然笑笑,呷了一口茶,只言好茶。

    本来以为两人话不投机,随意聊了两句,哪知就是这有一搭没一搭的,我们竟然聊到了雨停天黑。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和谁都能很聊得来,却难得能遇见一个如此聊得来的人,便邀请他到我那寒舍过夜,等明天天亮再赶路不迟。

    大约是信任我,沈岿犹豫着答应了。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他就发了高烧,病床不起,我着实有些愧疚,他定是穿着一身湿衣服在凉亭里愣是吹了几个时辰的风,我都没想着赶紧差人送一套干爽的衣服来。

    沈岿倒是不介意,让我不要放在心上,再说初次见面谁也不认识谁,哪能顾得到那么多。

    我请了镇上最好的大夫,开了最好的药,除了愧疚,也真心觉得沈岿是个很与众不同的人,我觉得这个人我得真心待他,倘若我不真心,还是披着原来那副虚假谄媚的皮囊,我铁定和他做不成朋友。

    我很想和眼前这个人交朋友,他身上总有种莫名的气质吸引我。

    那是一种我很向往但是又说不清楚的气质。

    沈岿的祖上是罪臣,幸好长公主降世,当今陛下大赦天下,他才能有机会从边远苦寒之地再度入京,他决心要夺得榜首,除了要翻往日祖上的冤案,还要做清官,尽忠义,行清白,时刻将沈家的祖训记在心上。

    他说这话时,看我的眼神太熟悉了,就是曾经我看我父亲时的眼神。

    但又不一样的是,他的眼睛会再度燃起那抹光,而我曾经眼中再度燃起那抹光时,是在母亲的怀抱里。

    我从未对他说过自己的事情,但毕竟是在村里,左邻右舍间总是议论纷纷,他也应该听过我的事。我觉得过往已经过去了,也没什么好在意的了,那些人议论也不过是日子过得太寡淡了。

    沈岿待了三天,这三天我们相处的很愉快。

    但沈岿要去京都赶考,终有一别,我们还是在明夷山初见的那个小凉亭喝了最后一顿茶。

    临别时,他对我说,“阮郎并非是个软郎,虽手中无剑,但剑道不在于手,而是在于心。阮郎,若有一天能看见你的剑,实是沈岿之幸。”

    我默然一阵,头一次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望着他,只得干巴巴地绕开话题,用折扇戳了两下他的脊背,“沈郎莫要把背挺得这么直,有的时候要学劲草,偶尔弯下腰才能不折。”

    但在我心里,这是玩笑,也是告诫。

    沈岿看着我笑笑,两个人笑而不语,却心知肚明。

    沈岿一路披荆斩棘,考上状元做了官,还治理了附近的水患,但他终究是死在了官场的深潭污泥里,至今,所有人想起沈岿唯有记得他谋财害命,是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黑心贪官。

    我得知沈岿死讯的那天晚上,异常平静,照常带着一帮富家子弟游东逛西,只有到了夜深所有人散去,我才感觉到真实,我的友人死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要把这把剑找出来,盯着剑坐在床头一直到天亮。

    -

    整个金林春都陷入一片安静,只有阮长秋的声音荡气回肠。

    但就是在那个晚上,阮长秋好像想明白了,沈岿身上那种一直吸引他的气质是什么。

    在他七岁的时候,他也曾拥有过,只是后来他错以为那些东西随着父亲母亲的消失而不见了。

    事实上,是他主动抛弃的,他的志向他的目标,那种纯粹的渴望,对于美好的向往。

    遗失的剑法,消逝的江湖,是他先抛弃的。

    阮长秋拂过剑身,将剑竖直朝着空中,厉声道:“没人在乎他的身后名,但我在乎。他一生想做个好官,死后却留着一摊污名,黄泉路上,他大可一笑而过,可我身在人间,尚有余力,便要替他争上一争,辩上一辩。”

    等到各家都派人来了,场面的形势愈演愈大,简直轰轰烈烈。

    沈岿是怎么死的?坊间传言是长公主所为,但实际上是李暮的手笔,党羽势力林里,明争暗斗,而沈岿自立一派,自然朝中无人能容。而这样一个人,死后却也要受到人误解。

    那地上的七八个公子哥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家伙是来打抱不平的,手里的剑正是寻仇的。

    阮长秋剑指过每一张脸,“我问什么,你们就老实回答。”公子哥们点头如捣蒜。

    这场闹剧很快吸引了每一个过路的人,直到后来官兵们赶了过来,将自发围成的人群驱散,押着阮长秋和公子哥们离开,一场闹剧就此落幕。

    但人们的争论却未曾停止,他们望着官兵离开的方向,回忆起静安十七年的那个叫沈岿的新晋状元郎,荒坟白骨,六尺清白之地是他自己给自己最后且是唯一的退路。

    阮长秋的剑终究是被拔出来了,为了这梦中的江湖,为了这蒙冤的友人,更为了曾经那个七岁的自己。

    所有看似落幕的故事都没有真正落幕,它们藏在某个角落,一直等待被发现的机会。

    每一个前人走过的脚步,都成为后来者坚定向前的决心和支撑,正如今日,依旧有人记得沈岿,挂念他的身后名。

    这世间并非薄凉道,红尘如埃,风吹尽散,总有人带着一腔热血一身正直毫无畏惧地走下去,即便路的尽头万劫不复。

    金林春的喧嚣热闹早已被那些官兵吸引去,顿时人散了一半,全都去凑衙门和刑司的热闹去了。

    等杏林娘回来的时候,懵然地看着霎时变得冷清的金林春,她没在现场,再加上小厮一直将事态尽可能往简单的方向去讲,杏林娘也就没放在心上。

    推开门,阿灼正好收回视线,杏林娘敬声道:“妖主这边请吧。”

    从侧边的小道离开前,阿灼的眼睛随意一瞥,看见了一楼栏杆旁的两个人,只是一眼她就转身进了小道。

    淮宴像是有所预感般,朝着侧边的那个小道看去,但小道空空,并没有什么人经过。反倒是身边的盈花,目光几乎要黏在他身上。

    阿灼在前,杏林娘在后,两个人穿过那条地下走道,墙面上绘着繁复的花纹,烛火亮着,两个影子缓缓前行。

    杏林娘斟酌良久还是道:“妖界早就传妖主不见了,我没想到原来那就是妖主,我本想是想替妖主找到匕首的,但最后却只找到了一个假的。”

    阿灼顿了顿:“匕首已经不重要了。”

    杏林娘支吾:“我……我……”

    “本座不会追究你什么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不是吗?”阿灼的脚步停下,“到了。”

    面前俨然是曾经来过的那座巨大的石头宫殿。

章节目录

他要杀的妖主竟是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春风点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风点灯并收藏他要杀的妖主竟是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