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夜带兵去打仗了,既然月铃不愿意离开,他的离开便没了意义。
纵然他与轩辕景有些隔阂,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不会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轩辕景亲自去了前线,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涨,临走前,他把一个木盒子交给了月铃。
“如果朕没有回来,朕的国家就交给你了,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请你务必以百姓为先。”
月铃呆坐在椅子上,旁边便是那个木盒子,她拿出轩辕景留下的钥匙,打开了木盒。
看着眼前的物品,她只觉得有千斤重,这可是玉玺,对皇帝,对国家,都是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这个国家真的会易主吗?
听轩辕景说过,从前,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那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藏书阁,一定会有记载。
月铃即刻起身,等她到达时,她不由愣在原地,偌大的空间放置各类的书籍,她该从何找起呢?
她迅速翻了翻一本又一本,“不是这本,不是这本。”
一整个下午,丝毫没有任何进展,月铃放下手中的书,全身都是无力感。
她趴在书桌上,良久,她坐起身,是了,这样的事,定然会轰动,她太慌张了,忽略了一些东西,那么它一定会放在那里。
月铃果断来到一个地方,从中取下一本书,这本书只会记载历代君王,而这样的大事一定会在某位君王的下方。
“找到了!”月铃惊喜道。
“元年293年,明昭帝大赦天下,以感天恩。”
“吴王谋反,以二十万大军压境,后上天发怒,于嘉兴降下数月大雨,大雨滂沱,洪水泛滥,正当吴王过境时,被周围突入起来的洪水淹没,自此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后,明昭帝下旨,若是自愿归降,可免责,敌军纷纷投降,自此,这段造反就此落幕,落幕那日,晴空万里,百姓高呼‘天佑轩辕’,这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百姓没有丝毫伤亡的情况下,简直可以称为奇迹,明昭帝感谢天恩,宽慰百姓,下令凡是受洪水淹没的庄稼,朝廷给予补助,免除三年的税收。”
不曾想,竟是一场灾害挽救了一个国家,月铃合上书,“如此,真是没有了办法吗?”
她不可能去天上求来一场雨吧,不对,她重新翻看,书中确切的记载着没有一名百姓受到伤害,纵然自然灾害伤害再小,也不可能所有的百姓得以幸免。
除非,这根本不是真正的自然灾害,而是拥有掌控这等能力的人,人间是有修仙者的存在,他们或许拥有一定的呼风唤雨的能耐,但他们从不轻易出山,更不能用于战事,那么,便只有一人,国师!
清宫,月铃到达外面时,没有一人阻拦,当她走入内殿时,发现脚下仿如一片湖泊,波光粼粼,倒影着自己的身影,上官尘背对着她:“不曾想,有朝一日,我这里竟然会如此热闹,不到两月,就有两位来了这里。”
月铃看着他转过身,白色的睫毛下是两枚白瞳,他面色冷清:“皇后娘娘,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只是轩辕的气运已经所剩无几了。”
月铃:“气运?”
上官尘:“或许,在你看来,这是一场谋反,实则,是轩辕王朝在走向灭亡。”
“就算汉王成功了,他仍然姓轩辕,怎么会走向灭忙?”
莫非,汉王根本没想称帝。
见着上官尘轻轻点了点头,她顿时明白过来,汉王恐怕只是想要复仇,真正想要登帝的东临王,他的部落地处广袤的草原,这些年积攒的力量足够他夺取轩辕了。
“你可以像从前一样,制造一场灾害。”
上官尘道:“你不明白,气运这个东西,看似虚幻,却是真正存在的,没了它,国家衰落便是在一瞬之间,纵然胜了也没有意义。”
月铃不信鬼神,但是这个世上,真的没有神明吗?
“有没有办法可以得到气运?”
上官尘打量着她的面容,她的眸中不带一点犹豫,仿佛只要有一点希望,她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
“有。”
“是什么?”
“制造一场噩耗,再由帝王除了它。”
“国师可是有主意了?”
“轩辕好久没有出现过诡异的事了,皇后娘娘,你是否愿意成为人们口中的妖怪,让陛下来讨伐你呢?”
月铃低着头,眸光暗了几分:“那便有劳国师了。”
“你不问到底是为什么吗?”
“国师心中已然明了,想来也等很久了吧。”
上官尘错愕道:“皇后娘娘这般识大体,属实让臣佩服。”
他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道:“这个人必须是金贵之身,只有足够金贵的人走向恶端,不属于人的气息出现,气运才会感应到轩辕的危机,得到回应,除了陛下,便只有您了。”
因为,无论如何,他都要守着轩辕,这是他对殿下的承诺。
月铃回到皇宫,站在最高处,她抬眼看了一眼这座皇宫,这座皇宫本该冷漠的,它葬送了很多的女人的一生,也葬送她们的选择。
可,她对它还是有情感的,多亏了轩辕景,她没有收到任何的伤害,也没有感受到痛苦,有些可惜了,她以后是看不到了。
她回到寝殿里,写下了一封早就想写的信,她放在枕下,她相信,北夜一定会看见的。
国师的计划悄然无息的进行着,皇城开始蔓延着各种疾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到军营中,无论是轩辕君还是东临军,都不会幸免。
“陛下,不好了,军营中的将士们都昏倒了。”
轩辕景大惊:“怎么会这样!”
“凡是得过此病的人都是整日高烧不退,且毫无行动能力。”
“这么严重!”
“不仅如此,此病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凡是接触过的,无一幸免。”
轩辕景大怒:“此事为何不报?”
“臣原以为是小病,没有多加注意,只是吩咐他们好好休息,不曾想到会这么严重。”一位将军站了出来,“臣甘愿受罚!”
轩辕景拧眉:“罢了,现下最重要的是把患病的将士隔离开,此事因你疏忽而犯下大错,朕命你即刻去办,处理不好便提头来见。”
“是!”
一连几日,眼见军中的将士接连倒下,轩辕景心中着急,“陛下,何将军求见。”
“传!”
北夜行礼,轩辕景道:“不必行礼,怎么样?”
北夜道:“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坏消息是什么?”轩辕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据统计,军营中有一半以上都感染了此病,他们都……不能上战场了。”
轩辕景顿感无力,踉跄了几步,“那好消息你呢?”
现在,对他来说,恐怕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探子来报,敌军也感染了此病,他们的情况似乎比我们这边还要严重,他们递来了休战书。”北夜恭敬地把手中的信封呈递给轩辕景。
轩辕景快速接过,迅速打开。
“他们同意休战了,愿意退军,并且愿意交出汉王,前提是要找到治疗的办法。”
“看来,相比这个帝位,东临王更珍惜陪伴自己多年的将士们。”
“只是,这个疾病,我们都没有对策应付。”
正在此时,“报!京城送来的急信。”
“呈上来!”
轩辕景看着信封上的名字,顿时大喜,看来国师是想到办法了。
打开信封后,读着其上的信,他的面色逐渐阴沉,最后,他猛然把信扣在桌面上,“荒谬!”
“国师是否有好的计策?”其中一名将军上前说道。
轩辕景顿了顿:“容朕想想。”
余下的将士顿时明白了,国师恐怕献上了计策,只是这个计策恐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
“陛下,国师的计策或有不妥,但请陛下为朝廷,为百姓着想,臣近日还得到消息,城中的百姓也患了此病,实在耽搁不了了。”
“是啊,陛下,请早做决断。”
轩辕景沉默不语,北夜上前:“陛下,可以先安抚了敌军再做打算。”
“朕现在休书一封,命东临王交出汉王,让他们退军,再行计策。”
“陛下英明!”
东临王收到来信后,愤怒推翻了桌面上所有的东西:“真是嚣张至极!”
“王上,还请以将士的性命为重,臣看他们撑不了多久了,现下唯有息战,才是最好的法子。”
东临王道:“本王知道。”
“景帝是如何答复的?”对方也是深受疾病的困扰,想来不敢提出过分的要求。
“他要汉王,还要我们退军。”
“不知天高地厚!”
“他还说,他们有办法解决这类疾病,还送来一瓶药,向我们证明。”东临王紧握双拳,手背上的青筋暴起。
谋士道:“这便不好了。”
东临王咬牙切齿:“让下面的人去试,本王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成功。”
东临王等了片刻,下面的人传来消息:“确有功效。”
东临王瘫坐在椅子上,最后无力道:“来人,给本王把汉王绑了,送过去。”
纵然他与轩辕景有些隔阂,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不会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轩辕景亲自去了前线,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涨,临走前,他把一个木盒子交给了月铃。
“如果朕没有回来,朕的国家就交给你了,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请你务必以百姓为先。”
月铃呆坐在椅子上,旁边便是那个木盒子,她拿出轩辕景留下的钥匙,打开了木盒。
看着眼前的物品,她只觉得有千斤重,这可是玉玺,对皇帝,对国家,都是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这个国家真的会易主吗?
听轩辕景说过,从前,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那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藏书阁,一定会有记载。
月铃即刻起身,等她到达时,她不由愣在原地,偌大的空间放置各类的书籍,她该从何找起呢?
她迅速翻了翻一本又一本,“不是这本,不是这本。”
一整个下午,丝毫没有任何进展,月铃放下手中的书,全身都是无力感。
她趴在书桌上,良久,她坐起身,是了,这样的事,定然会轰动,她太慌张了,忽略了一些东西,那么它一定会放在那里。
月铃果断来到一个地方,从中取下一本书,这本书只会记载历代君王,而这样的大事一定会在某位君王的下方。
“找到了!”月铃惊喜道。
“元年293年,明昭帝大赦天下,以感天恩。”
“吴王谋反,以二十万大军压境,后上天发怒,于嘉兴降下数月大雨,大雨滂沱,洪水泛滥,正当吴王过境时,被周围突入起来的洪水淹没,自此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后,明昭帝下旨,若是自愿归降,可免责,敌军纷纷投降,自此,这段造反就此落幕,落幕那日,晴空万里,百姓高呼‘天佑轩辕’,这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百姓没有丝毫伤亡的情况下,简直可以称为奇迹,明昭帝感谢天恩,宽慰百姓,下令凡是受洪水淹没的庄稼,朝廷给予补助,免除三年的税收。”
不曾想,竟是一场灾害挽救了一个国家,月铃合上书,“如此,真是没有了办法吗?”
她不可能去天上求来一场雨吧,不对,她重新翻看,书中确切的记载着没有一名百姓受到伤害,纵然自然灾害伤害再小,也不可能所有的百姓得以幸免。
除非,这根本不是真正的自然灾害,而是拥有掌控这等能力的人,人间是有修仙者的存在,他们或许拥有一定的呼风唤雨的能耐,但他们从不轻易出山,更不能用于战事,那么,便只有一人,国师!
清宫,月铃到达外面时,没有一人阻拦,当她走入内殿时,发现脚下仿如一片湖泊,波光粼粼,倒影着自己的身影,上官尘背对着她:“不曾想,有朝一日,我这里竟然会如此热闹,不到两月,就有两位来了这里。”
月铃看着他转过身,白色的睫毛下是两枚白瞳,他面色冷清:“皇后娘娘,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只是轩辕的气运已经所剩无几了。”
月铃:“气运?”
上官尘:“或许,在你看来,这是一场谋反,实则,是轩辕王朝在走向灭亡。”
“就算汉王成功了,他仍然姓轩辕,怎么会走向灭忙?”
莫非,汉王根本没想称帝。
见着上官尘轻轻点了点头,她顿时明白过来,汉王恐怕只是想要复仇,真正想要登帝的东临王,他的部落地处广袤的草原,这些年积攒的力量足够他夺取轩辕了。
“你可以像从前一样,制造一场灾害。”
上官尘道:“你不明白,气运这个东西,看似虚幻,却是真正存在的,没了它,国家衰落便是在一瞬之间,纵然胜了也没有意义。”
月铃不信鬼神,但是这个世上,真的没有神明吗?
“有没有办法可以得到气运?”
上官尘打量着她的面容,她的眸中不带一点犹豫,仿佛只要有一点希望,她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
“有。”
“是什么?”
“制造一场噩耗,再由帝王除了它。”
“国师可是有主意了?”
“轩辕好久没有出现过诡异的事了,皇后娘娘,你是否愿意成为人们口中的妖怪,让陛下来讨伐你呢?”
月铃低着头,眸光暗了几分:“那便有劳国师了。”
“你不问到底是为什么吗?”
“国师心中已然明了,想来也等很久了吧。”
上官尘错愕道:“皇后娘娘这般识大体,属实让臣佩服。”
他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道:“这个人必须是金贵之身,只有足够金贵的人走向恶端,不属于人的气息出现,气运才会感应到轩辕的危机,得到回应,除了陛下,便只有您了。”
因为,无论如何,他都要守着轩辕,这是他对殿下的承诺。
月铃回到皇宫,站在最高处,她抬眼看了一眼这座皇宫,这座皇宫本该冷漠的,它葬送了很多的女人的一生,也葬送她们的选择。
可,她对它还是有情感的,多亏了轩辕景,她没有收到任何的伤害,也没有感受到痛苦,有些可惜了,她以后是看不到了。
她回到寝殿里,写下了一封早就想写的信,她放在枕下,她相信,北夜一定会看见的。
国师的计划悄然无息的进行着,皇城开始蔓延着各种疾病,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到军营中,无论是轩辕君还是东临军,都不会幸免。
“陛下,不好了,军营中的将士们都昏倒了。”
轩辕景大惊:“怎么会这样!”
“凡是得过此病的人都是整日高烧不退,且毫无行动能力。”
“这么严重!”
“不仅如此,此病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凡是接触过的,无一幸免。”
轩辕景大怒:“此事为何不报?”
“臣原以为是小病,没有多加注意,只是吩咐他们好好休息,不曾想到会这么严重。”一位将军站了出来,“臣甘愿受罚!”
轩辕景拧眉:“罢了,现下最重要的是把患病的将士隔离开,此事因你疏忽而犯下大错,朕命你即刻去办,处理不好便提头来见。”
“是!”
一连几日,眼见军中的将士接连倒下,轩辕景心中着急,“陛下,何将军求见。”
“传!”
北夜行礼,轩辕景道:“不必行礼,怎么样?”
北夜道:“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坏消息是什么?”轩辕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据统计,军营中有一半以上都感染了此病,他们都……不能上战场了。”
轩辕景顿感无力,踉跄了几步,“那好消息你呢?”
现在,对他来说,恐怕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探子来报,敌军也感染了此病,他们的情况似乎比我们这边还要严重,他们递来了休战书。”北夜恭敬地把手中的信封呈递给轩辕景。
轩辕景快速接过,迅速打开。
“他们同意休战了,愿意退军,并且愿意交出汉王,前提是要找到治疗的办法。”
“看来,相比这个帝位,东临王更珍惜陪伴自己多年的将士们。”
“只是,这个疾病,我们都没有对策应付。”
正在此时,“报!京城送来的急信。”
“呈上来!”
轩辕景看着信封上的名字,顿时大喜,看来国师是想到办法了。
打开信封后,读着其上的信,他的面色逐渐阴沉,最后,他猛然把信扣在桌面上,“荒谬!”
“国师是否有好的计策?”其中一名将军上前说道。
轩辕景顿了顿:“容朕想想。”
余下的将士顿时明白了,国师恐怕献上了计策,只是这个计策恐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
“陛下,国师的计策或有不妥,但请陛下为朝廷,为百姓着想,臣近日还得到消息,城中的百姓也患了此病,实在耽搁不了了。”
“是啊,陛下,请早做决断。”
轩辕景沉默不语,北夜上前:“陛下,可以先安抚了敌军再做打算。”
“朕现在休书一封,命东临王交出汉王,让他们退军,再行计策。”
“陛下英明!”
东临王收到来信后,愤怒推翻了桌面上所有的东西:“真是嚣张至极!”
“王上,还请以将士的性命为重,臣看他们撑不了多久了,现下唯有息战,才是最好的法子。”
东临王道:“本王知道。”
“景帝是如何答复的?”对方也是深受疾病的困扰,想来不敢提出过分的要求。
“他要汉王,还要我们退军。”
“不知天高地厚!”
“他还说,他们有办法解决这类疾病,还送来一瓶药,向我们证明。”东临王紧握双拳,手背上的青筋暴起。
谋士道:“这便不好了。”
东临王咬牙切齿:“让下面的人去试,本王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能成功。”
东临王等了片刻,下面的人传来消息:“确有功效。”
东临王瘫坐在椅子上,最后无力道:“来人,给本王把汉王绑了,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