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若玙是被渴醒的,她掀起一只眼皮,床头的帷帐未拉,她意识尚未回笼,睡眼惺忪地打量四周。
发现房内还是自己未出阁时的模样。
李若玙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睡前与松萝的对话。
她重生在了昌和三年。
昌和三年,发生过什么事吗?
李若玙摸着睡得发昏的脑袋,仔细回想这些年来发生的事,可不知为什么,思绪竟一片混乱,索性从床上坐了起来,把松萝和佩兰喊进房内。
李若玙盯着两人看了半晌,一脸严肃道:“现下几月?”
松萝和佩兰不解地望向她,松萝焦急道:“殿下,您可是烧糊涂了,您昨夜起就高烧不退,方才退烧,可是又烧起来了?”
“高烧?”
佩兰的反应比起松萝,平静了许多,她观察着李若玙愣神的神情,道::“殿下不记得了?近来入秋,殿下受了些风寒。”
入秋?昌和三年的秋天?
李若玙眉宇不着痕迹地动了下,她轻咳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看上去正常些,问道:“如今是什么时候?”
“回殿下,农历八月十一。”
“昌和三年的八月十一?”李若玙惊讶道。
上天竟给了她机会,让她重新回到这一年。
昌和三年的八月十一,边境以北的小国东厥遣使来访大周,在太初宫觐见李玹,而后使团于中秋宫宴上向大周提亲,欲迎娶大周公主以结姻亲之好。
这是所有事情的发端。
被送去和亲的公主,是她的异母妹妹,张太妃的独女,永乐公主李音时。
大周建国不足百年,太祖登基以来,为安天下,便一直采取休养生息之策,以攒国力,而西朔地处西北,自前朝就开始崛起,灭柔然建立西朔汗国,势力逐渐扩大,也随之增生了妄图控制整个西域的野心。
在得知西朔如今的皇帝乃是一个方才八岁的孩童后,竟以为大周荏弱可欺,频频在大周边境抢掠。
李若玙忍无可忍,在两个月前,越过朝中主和派,派信国公独子肖策领兵,联合边西朔以南的东厥,大败西朔,西朔可汗遣使谢罪,每年向大周缴纳赔款以求和。
而同时东厥请婚大周,令使臣带着无数珍宝前来下聘,欲为可汗之子迎娶大周的公主,以固两国联盟。
先帝子嗣凋零,除了与她一母同胞的弟弟李玹,只有张太妃膝下的永乐公主,以及薛太妃所生,尚在总角的平康公主。
而宗室子息更为单薄,根本没有适龄待嫁的宗室女。
一来二去,若要选个真公主,和亲一事,就落在了永乐公主李音时身上。
但李若玙宁可照搬前朝惯用的法子,选个宫女封为公主前去和亲。只因李音时虽与她同父异母,却胜似同胞姊妹。
崔太后对她教导严苛,比起少言的崔太后,儿时的李若玙更愿意去亲近温柔爱笑的张太妃。但先帝去世后,张太妃的身体一直不好,李若玙看着心疼,不想让她唯一的女儿远嫁西北异族。
前世李若玙得知这一消息就去太极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李玹随意寻个人打发掉,或是找个宗室子弟去东厥娶个公主入赘也是一样,总归有不让李音时和亲的法子。
可李玹哄着她,让她别急,此事尚在考虑。她遂放松了警惕,然而等到中秋设宴款待东厥来使,她染上了不知从何而来的风寒,卧榻昏迷了将近十日,此事就在她不知情且不能理政的情况下,尘埃落定了下来。
待李若玙醒来时,诏书已颁,和亲一事办得迅速,在她醒来的当日,由肖策持节护送,送永乐公主出关。
李若玙甚至都来不及阻拦,眼睁睁地看着红妆十里,将她最疼爱的妹妹送出了洛阳。
她不顾佩兰的阻拦,执意拖着病体走上城楼,望向城外那一望无际的山脉,第一次感到迷茫与无助。
西朔狼子野心,眼下求和,不过是短暂的援兵之计,以谋时间修鳞养爪,一旦时机成熟,大周与西朔必有一战。
虽大周与东厥联盟,但以公主和亲为纽带缔造的盟约,又能维系多久?
后来的结局她知道,东厥王权更迭,李音时的丈夫阿那启继位为新可汗,归降于西朔,撕毁与大周盟约,欲联合西朔一道攻打大周。
肖策领兵出征,永乐公主被囚,为避免成为鼓舞军心的祭品被斩于旗下,李音时于狱中用李若玙少时给她绣的腰带,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离肖策打到东厥王帐,只差一天。
那场战争,大周险胜,东厥八成的疆土纳入大周,而西朔元气大伤,退至西山以北,肖策回到洛阳接受封赏,带回的还有李音时的棺梏。
既已重来,那便不能重蹈覆辙。
李若玙站了起来,将身上单薄的衣裳拢紧,问道:“眼下何时?”
佩兰道:“申时三刻。”
还早,宫门尚未落钥。
算算时间,此时的东厥使团应是刚离开太初宫。
想到这里,她忽然感到些许慌张,她急忙从榻上起来,吩咐松萝——“备马,我要进宫。”
她总要在中秋宫宴之前,摸清李玹的想法。
松萝得了吩咐下去办了,佩兰意外地看了李若玙一眼:“殿下要此时入宫吗?”
佩兰望着屋外阴沉的天空,道:“奴婢看外头的天色,怕是要下大雨。”
“今日陛下觐见东厥使团,我因病缺席,总归不当。”李若玙颔首道:“我得去看看。”
佩兰应了声是,上前伺候她更衣,在妆奁前拿起妆粉,正准备为她上妆。
“不上妆了。”李若玙拿起一旁盆里的帕子在自己脸上擦了擦,疲倦的眼底恢复了几分清明,道:“随我入宫吧。”
其实和亲一事,来得突然。
前世东厥于宫宴之上向大周提亲,然在此前肖策于边关传回的捷报与文书中,并未提及过此事。
李若玙不知,是否是东厥使团方才到达大周的那日,觐见李玹,接待的诸臣有人动了手脚,将李音时推出去和亲;亦或是东厥使团自己向李玹透出接亲之意,得了李玹首肯。
那日她未去,因她当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在府中休养,好不容易退烧,又撑着身子,出席中秋宫宴,怎料中秋宫宴上东厥突然提亲,她还未来得及阻值,就一病不起在府中昏迷了数日。
眼下既已回来,那便有机会从中斡旋。
李若玙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一世她再怎么也不能病倒。
入宫的马车被堵在了北市外的小道上。
李若玙隔着车帘,听见刮过马车的秋风,她推开车窗,一眼望见头顶阴沉的乌云。
快落雨了。
已经接近傍晚,李若玙出门着急,只让马车走最快的小路至太初宫,怎料因为即将落雨,赶上北市的百姓提前收摊,来往商客多住在这小路边的敦厚坊,此刻正忙着收拾货品,排队推着装载未卖出的东西的板车争先恐后地从北市口出去,挤满了北市偏门的小路。
李若玙的车被堵在了人群的一侧。
“殿下,奴婢看这天色越来越暗了。”佩兰轻扣车门回禀道:“我一会儿让马车快些,赶在下雨之前进宫。”
“无碍。”李若玙隔着车窗看着前路的后拥前遮,耐心道:“在此候着,让百姓们先过吧。”
也耽搁不了过久。
佩兰应了声好,李若玙看着从人群中收回目光,余光却瞥到离自己不远处的另一道人影,伫立北市门口的廊下,孑然一人孤寂地站在那里,与眼前的比肩接踵格格不入。
出于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李若玙不由得多看了那人一眼。
只是在看清男人相貌的那一刻,她愣了一下,一瞬的屏息后,她的眼眶红肿,她别开眼,无声地抹去下巴上淌着的,在她尚未回神就已落下的那滴泪。
那人面容俊逸,鼻梁高挺,身量高挑而清癯,说是松形鹤骨倒也不为过。
正是她前世的驸马,河东裴氏的幺子,裴家七郎裴翊。
李若玙的视线迷离而模糊,慢慢地,将眼前的身影和她记忆中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影,映在她的脑中。
前世李若玙与裴翊的最后一面,是她退出朝堂,抱病在府第四个月。
那时已经入冬,她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压下,整个公主府宛若盖上一层铜墙铁壁的外罩,不时传出的消息,也是李若玙精挑细选,刻意透给太初宫里的李玹听的。
为了引起怀疑,她会偶尔出府露面,多是借着冬日,裹着一件巨大的披风,将自己早已显怀的腹部遮得严实,去街边的铺子采买些东西。
她知道,李玹想杀她,但她还是想着拖延些时日,把腹中的这个孩子生下来。
然而就在她怀胎第七个月时,裴翊死了。
那日,李若玙贪睡,醒来时已经未时,她抱着手炉坐在书房,一边用膳,一边看着裴翊给孩子想名字,裴翊在一旁的古籍中来回翻看着,最后执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昀”字。
他的字写得端正,配上他仪态万方的身姿,看得李若玙素日里积累的阴霾都一扫而光。
“曦光为昀。”李若玙浅笑道。
她喜欢这个名字,她在心底期望着,这孩子无论男女,都能光明磊落,随心过完一生。
只是可惜,她等不到那一天了。
裴翊看出了她眼底的落寞,放下笔,正想说什么,门被人轻轻叩响,是裴翊的亲信来寻他。
李若玙没多想,自她有孕后,她不便出门,多数事情是裴翊的亲信传来密信,裴翊出门替她料理。
裴翊出门听亲信说完,走至屋内时,李若玙刚把饭吃完,裴翊绕到她的身侧,在她身边蹲下,抬手捏着帕子替她擦去唇角的汤渍,道:“阿玙,我出门一趟。”
李若玙没问什么事,只是点点头,裴翊轻笑着,没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摸了下她隆起的小腹,喃喃自语似地道,都长这么大了。
“你要好好陪着你阿娘。”裴翊对着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叮嘱道,而后站起身,语气如常地叮嘱李若玙,入冬了,出门记得添衣。
李若玙敷衍地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她今日可没有出门的计划。她窝在书房睡了一下午,等着裴翊回来,可是等到天黑,都未等到裴翊,她生了疑心,让佩兰出府打探消息。
直到佩兰哭着回来禀告,说御史台搜罗了大半证据,在朝中参她,称她结党营私,意欲谋反。
是裴翊替她顶了罪,然下了狱,未等大理寺定罪,他就死在了狱中。
李若玙没想到,重来一世,她方踏出府门,就再次见到了裴翊。
发现房内还是自己未出阁时的模样。
李若玙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睡前与松萝的对话。
她重生在了昌和三年。
昌和三年,发生过什么事吗?
李若玙摸着睡得发昏的脑袋,仔细回想这些年来发生的事,可不知为什么,思绪竟一片混乱,索性从床上坐了起来,把松萝和佩兰喊进房内。
李若玙盯着两人看了半晌,一脸严肃道:“现下几月?”
松萝和佩兰不解地望向她,松萝焦急道:“殿下,您可是烧糊涂了,您昨夜起就高烧不退,方才退烧,可是又烧起来了?”
“高烧?”
佩兰的反应比起松萝,平静了许多,她观察着李若玙愣神的神情,道::“殿下不记得了?近来入秋,殿下受了些风寒。”
入秋?昌和三年的秋天?
李若玙眉宇不着痕迹地动了下,她轻咳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看上去正常些,问道:“如今是什么时候?”
“回殿下,农历八月十一。”
“昌和三年的八月十一?”李若玙惊讶道。
上天竟给了她机会,让她重新回到这一年。
昌和三年的八月十一,边境以北的小国东厥遣使来访大周,在太初宫觐见李玹,而后使团于中秋宫宴上向大周提亲,欲迎娶大周公主以结姻亲之好。
这是所有事情的发端。
被送去和亲的公主,是她的异母妹妹,张太妃的独女,永乐公主李音时。
大周建国不足百年,太祖登基以来,为安天下,便一直采取休养生息之策,以攒国力,而西朔地处西北,自前朝就开始崛起,灭柔然建立西朔汗国,势力逐渐扩大,也随之增生了妄图控制整个西域的野心。
在得知西朔如今的皇帝乃是一个方才八岁的孩童后,竟以为大周荏弱可欺,频频在大周边境抢掠。
李若玙忍无可忍,在两个月前,越过朝中主和派,派信国公独子肖策领兵,联合边西朔以南的东厥,大败西朔,西朔可汗遣使谢罪,每年向大周缴纳赔款以求和。
而同时东厥请婚大周,令使臣带着无数珍宝前来下聘,欲为可汗之子迎娶大周的公主,以固两国联盟。
先帝子嗣凋零,除了与她一母同胞的弟弟李玹,只有张太妃膝下的永乐公主,以及薛太妃所生,尚在总角的平康公主。
而宗室子息更为单薄,根本没有适龄待嫁的宗室女。
一来二去,若要选个真公主,和亲一事,就落在了永乐公主李音时身上。
但李若玙宁可照搬前朝惯用的法子,选个宫女封为公主前去和亲。只因李音时虽与她同父异母,却胜似同胞姊妹。
崔太后对她教导严苛,比起少言的崔太后,儿时的李若玙更愿意去亲近温柔爱笑的张太妃。但先帝去世后,张太妃的身体一直不好,李若玙看着心疼,不想让她唯一的女儿远嫁西北异族。
前世李若玙得知这一消息就去太极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李玹随意寻个人打发掉,或是找个宗室子弟去东厥娶个公主入赘也是一样,总归有不让李音时和亲的法子。
可李玹哄着她,让她别急,此事尚在考虑。她遂放松了警惕,然而等到中秋设宴款待东厥来使,她染上了不知从何而来的风寒,卧榻昏迷了将近十日,此事就在她不知情且不能理政的情况下,尘埃落定了下来。
待李若玙醒来时,诏书已颁,和亲一事办得迅速,在她醒来的当日,由肖策持节护送,送永乐公主出关。
李若玙甚至都来不及阻拦,眼睁睁地看着红妆十里,将她最疼爱的妹妹送出了洛阳。
她不顾佩兰的阻拦,执意拖着病体走上城楼,望向城外那一望无际的山脉,第一次感到迷茫与无助。
西朔狼子野心,眼下求和,不过是短暂的援兵之计,以谋时间修鳞养爪,一旦时机成熟,大周与西朔必有一战。
虽大周与东厥联盟,但以公主和亲为纽带缔造的盟约,又能维系多久?
后来的结局她知道,东厥王权更迭,李音时的丈夫阿那启继位为新可汗,归降于西朔,撕毁与大周盟约,欲联合西朔一道攻打大周。
肖策领兵出征,永乐公主被囚,为避免成为鼓舞军心的祭品被斩于旗下,李音时于狱中用李若玙少时给她绣的腰带,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离肖策打到东厥王帐,只差一天。
那场战争,大周险胜,东厥八成的疆土纳入大周,而西朔元气大伤,退至西山以北,肖策回到洛阳接受封赏,带回的还有李音时的棺梏。
既已重来,那便不能重蹈覆辙。
李若玙站了起来,将身上单薄的衣裳拢紧,问道:“眼下何时?”
佩兰道:“申时三刻。”
还早,宫门尚未落钥。
算算时间,此时的东厥使团应是刚离开太初宫。
想到这里,她忽然感到些许慌张,她急忙从榻上起来,吩咐松萝——“备马,我要进宫。”
她总要在中秋宫宴之前,摸清李玹的想法。
松萝得了吩咐下去办了,佩兰意外地看了李若玙一眼:“殿下要此时入宫吗?”
佩兰望着屋外阴沉的天空,道:“奴婢看外头的天色,怕是要下大雨。”
“今日陛下觐见东厥使团,我因病缺席,总归不当。”李若玙颔首道:“我得去看看。”
佩兰应了声是,上前伺候她更衣,在妆奁前拿起妆粉,正准备为她上妆。
“不上妆了。”李若玙拿起一旁盆里的帕子在自己脸上擦了擦,疲倦的眼底恢复了几分清明,道:“随我入宫吧。”
其实和亲一事,来得突然。
前世东厥于宫宴之上向大周提亲,然在此前肖策于边关传回的捷报与文书中,并未提及过此事。
李若玙不知,是否是东厥使团方才到达大周的那日,觐见李玹,接待的诸臣有人动了手脚,将李音时推出去和亲;亦或是东厥使团自己向李玹透出接亲之意,得了李玹首肯。
那日她未去,因她当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在府中休养,好不容易退烧,又撑着身子,出席中秋宫宴,怎料中秋宫宴上东厥突然提亲,她还未来得及阻值,就一病不起在府中昏迷了数日。
眼下既已回来,那便有机会从中斡旋。
李若玙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
这一世她再怎么也不能病倒。
入宫的马车被堵在了北市外的小道上。
李若玙隔着车帘,听见刮过马车的秋风,她推开车窗,一眼望见头顶阴沉的乌云。
快落雨了。
已经接近傍晚,李若玙出门着急,只让马车走最快的小路至太初宫,怎料因为即将落雨,赶上北市的百姓提前收摊,来往商客多住在这小路边的敦厚坊,此刻正忙着收拾货品,排队推着装载未卖出的东西的板车争先恐后地从北市口出去,挤满了北市偏门的小路。
李若玙的车被堵在了人群的一侧。
“殿下,奴婢看这天色越来越暗了。”佩兰轻扣车门回禀道:“我一会儿让马车快些,赶在下雨之前进宫。”
“无碍。”李若玙隔着车窗看着前路的后拥前遮,耐心道:“在此候着,让百姓们先过吧。”
也耽搁不了过久。
佩兰应了声好,李若玙看着从人群中收回目光,余光却瞥到离自己不远处的另一道人影,伫立北市门口的廊下,孑然一人孤寂地站在那里,与眼前的比肩接踵格格不入。
出于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李若玙不由得多看了那人一眼。
只是在看清男人相貌的那一刻,她愣了一下,一瞬的屏息后,她的眼眶红肿,她别开眼,无声地抹去下巴上淌着的,在她尚未回神就已落下的那滴泪。
那人面容俊逸,鼻梁高挺,身量高挑而清癯,说是松形鹤骨倒也不为过。
正是她前世的驸马,河东裴氏的幺子,裴家七郎裴翊。
李若玙的视线迷离而模糊,慢慢地,将眼前的身影和她记忆中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影,映在她的脑中。
前世李若玙与裴翊的最后一面,是她退出朝堂,抱病在府第四个月。
那时已经入冬,她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压下,整个公主府宛若盖上一层铜墙铁壁的外罩,不时传出的消息,也是李若玙精挑细选,刻意透给太初宫里的李玹听的。
为了引起怀疑,她会偶尔出府露面,多是借着冬日,裹着一件巨大的披风,将自己早已显怀的腹部遮得严实,去街边的铺子采买些东西。
她知道,李玹想杀她,但她还是想着拖延些时日,把腹中的这个孩子生下来。
然而就在她怀胎第七个月时,裴翊死了。
那日,李若玙贪睡,醒来时已经未时,她抱着手炉坐在书房,一边用膳,一边看着裴翊给孩子想名字,裴翊在一旁的古籍中来回翻看着,最后执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昀”字。
他的字写得端正,配上他仪态万方的身姿,看得李若玙素日里积累的阴霾都一扫而光。
“曦光为昀。”李若玙浅笑道。
她喜欢这个名字,她在心底期望着,这孩子无论男女,都能光明磊落,随心过完一生。
只是可惜,她等不到那一天了。
裴翊看出了她眼底的落寞,放下笔,正想说什么,门被人轻轻叩响,是裴翊的亲信来寻他。
李若玙没多想,自她有孕后,她不便出门,多数事情是裴翊的亲信传来密信,裴翊出门替她料理。
裴翊出门听亲信说完,走至屋内时,李若玙刚把饭吃完,裴翊绕到她的身侧,在她身边蹲下,抬手捏着帕子替她擦去唇角的汤渍,道:“阿玙,我出门一趟。”
李若玙没问什么事,只是点点头,裴翊轻笑着,没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摸了下她隆起的小腹,喃喃自语似地道,都长这么大了。
“你要好好陪着你阿娘。”裴翊对着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叮嘱道,而后站起身,语气如常地叮嘱李若玙,入冬了,出门记得添衣。
李若玙敷衍地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她今日可没有出门的计划。她窝在书房睡了一下午,等着裴翊回来,可是等到天黑,都未等到裴翊,她生了疑心,让佩兰出府打探消息。
直到佩兰哭着回来禀告,说御史台搜罗了大半证据,在朝中参她,称她结党营私,意欲谋反。
是裴翊替她顶了罪,然下了狱,未等大理寺定罪,他就死在了狱中。
李若玙没想到,重来一世,她方踏出府门,就再次见到了裴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