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晏本打算收拾了李氏,便老老实实打道回府,奈何昨日那么胡闹过一遭之后,荀清臣那副瞧着比春雪还孱弱三分的身体,很不意外地……又病了。

    一大清早,易棠便打着哈欠,骂骂咧咧地过来诊治施针。她看着躺在一旁贵妃椅上,随手拿着本兵书的楚晏,很不客气地抱怨道:“你这也太折腾人了。”

    楚晏慢慢斜过去一个眼神。

    易棠的睡意一散,很怂地拱了拱手,指了指榻上烧得昏昏沉沉的人,赔笑道:“殿下,我说的是床上这位害我起了个大早,您老人家千万别多想。”

    楚晏微微挑了挑眉,也不说满不满意,轻轻点点头,“你好生治就是了。”

    她不太喜欢中药的味道,很快便避了出去,恰巧侍卫又来禀:昭华公主亲自带着小郡主上门赔罪来了。

    左右无事,楚晏想了想,便吩咐侍卫:“将她请进来吧。”

    算起来,这位昭华公主还是楚晏正儿八经的姑母。

    她虽然不是正宫嫡出,却是皇室那一辈最小的女儿,自小便很受宠爱,稍稍年长后,便与北方的一位封疆大吏成了婚,婚后虽算不上琴瑟和鸣,也能勉强称一句相敬如宾。

    若无意外,她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平安顺遂,没有丝毫波澜。但意外偏偏就这么发生了——一朝风云巨变,她那十数年如一日,护佑着北境安宁的同母兄长,忽然就被坐在皇椅上那位定为了逆贼。

    她还没想明白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又从下人口中惊闻:她那位“侄子”大难不死,在北边积聚人马,打了回来。

    昭华已记不清自己这位侄女花了多久打到她所在的州府,只依稀记得,楚晏兵临朝下时,自己那位本该拼死守城的丈夫,收拾了细软金银,要带着她仓惶出逃。

    这便是楚朝朝廷倚仗的“北方屏障”,这便是皇帝所信赖的衮衮诸公。

    昭华想了一夜,最终提起剑,杀了自己的那位丈夫,割下他的头颅挂在城墙上,然后,打开城门,迎了反贼入城。

    她依旧还是公主,只不过不再是楚朝的公主。没了所谓的丈夫之后,她反倒过得更恣意了些。只是收养的小女儿实在有些顽劣,总让她有些头疼。

    “还不快去给你表姐赔罪。”昭华进了门,便盈盈一福身,板起脸呵斥身后的少女。

    十二三岁的少女在昨晚从下人口中听了许多关于楚晏的传闻,心中有些害怕,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她老老实实地按照母亲的话赔礼道歉,眼神却止不住地乱瞄。

    楚晏这会儿心情不错,并不想就昨日的事情多说什么,便挥挥手让人免礼,对一旁的昭华道:“外面天寒地冻的,姑母何必登门跑一趟?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

    昭华笑着应承下来,不再多提昨日的事,与她随便聊起些琐事。

    两人其实并不算多热络。当年楚晏入京没多久,昭华公主便外嫁江北;而等楚晏挣脱束缚,重归故地,也没什么闲情逸致与这位姑母多攀交情。

    细细想来,连相见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然而血脉亲情这种东西,从来便不是讲理的。此时此地,公主望着这位年轻的世子,脑中慢慢浮现出一张熟悉而陌生的、属于故人的脸庞。

    她慢慢红了眼睛,几度想开口问问楚晏的近况,却是语不成调、泣不成声。

    楚晏对她这突然的失态有些无措,而跟随养母来的少女也慌了神,着急地拿帕子为母亲擦眼泪。

    公主低下头去,嗓音尤带悲意,却也不愿因自己之故让人再陷入愁苦的往事之中,强自笑道:“既到了此地,何不到我府上暂住,驿站到底简陋。”

    “多谢姑母好意,只是我早该回晋宁了,不能久住。”

    “如此……”昭华此刻满腔悲情,终究化为一句长叹,“罢了,我只望你多多珍重自身……那些礼物,你莫要再让人退回来了,且留着吧。”

    “怎好收姑母如此厚礼?”楚晏见她满眼愁绪,却一再坚持,只好道:“姑母若真有心,不若将那些金银珠宝继续拿去接济贫苦百姓吧……今岁瞧着是个寒冬,恐怕要冻死不少人。”

    “……好。”昭华生怕自己再多留片刻,就要彻底失态,妥协似的点了点头。赈济灾民这样的事情,公主府已做过很多次,只消她往下面吩咐一句就行。

    她应下此事,带着女儿与楚晏匆匆告别。

    楚晏见人离去,也松了口气,只是很快沈意便告诉她:昭华非但没让公主府跟来的下人将东西带回去,还勒令他们坚决不许将东西送回去。

    楚晏沉默了一瞬,总觉得此刻才稍稍摸清这位姑母的性情。

    “算了,那便带回去吧。”

    虽然她不怎么通商事,但不止一次听手下人称赞昭华于商贾之道上是个妙人。易棠那位兄长更是数次撺掇她去找昭华赞助军费……想来公主府应该是很富裕的。

    沈意喜气洋洋地应了是。

    楚晏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从食案上抓起一枚烤栗子扔过去。

    王府倒也没穷到这个地步吧?

    *

    在驿站休养了一天之后,楚晏便带着人踏上了归途。

    荀清臣依然病得难受。一碗又一碗的药汁灌下去,他的身体已经被彻底腌入了清苦的药味儿,然而脸色仍然像窗外的雪一样白。再加上路途颠簸,长途跋涉,他这两日少有清醒的时候。

    直到一行人即将抵达晋宁城时,他的病情才稍稍好转了些。大病初愈的男人拥着厚实的毛毯,悄悄看着楚晏。

    她的衣着打扮依然沉稳低调,但与往日相比,已是庄重了几分。

    荀清臣便知今日要到晋宁了。

    晋宁啊……

    他心中微微一叹,将身体往车窗边上靠了靠。手刚抬起,还未碰到车窗,楚晏的声音便已经响起,“安分些。”

    他没别的意思,就算有,以他如今的处境来看,也已经是天方夜谭……荀清臣蹙眉咽下了自己的解释,默默垂下头。

    “你想吹冷风就自己出去,别带累我。”楚晏淡淡睨他一眼,“外面还在下雪呢。”

    荀清臣一怔,忍不住呢喃出声:“又下雪了啊。”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若大雪一直不停,百姓的房屋会被压塌,家中养的牛羊会被冻死……恐怕许多人连这个冬天都挨不过去。

    一念转过,荀清臣心中只余苦笑。

    “你过来。”

    荀清臣收拾了残余的思绪,温顺地起身。不料病中的身体实在没什么力气,身体的深处,仿佛也还残存着些许隐痛。他脚步一软,便栽了下去。

    楚晏便将手中的书丢下,微微拢眉,一言不发地看着他。那眼神很奇怪,但也很平静。

    脑子仍旧不怎么清醒的荀清臣并没分辨出其中的情绪,可也觉得有些难堪。奈何这副破败的身体软得就像滩烂泥,没有半点儿力气,越着急,反而越不得其法。

    他泄了气,深深地低下头。

    楚晏这才伸手将人捞了过来,连带着那床毯子。她用毯子将人盖得严严实实,面无表情地放在旁边,而后什么也没多说,阖着眼睛靠了过去。

    俨然是将人当做了靠枕。

    荀清臣浑身都僵住了。在那些荒唐的夜里,该做的、不该做的早就做了个遍儿。他也告诉自己,只要能取悦她、能让她消气,能让她开心,不管她想怎样弄他,都随她去。

    但当夜幕退去,当阳光洒在地上,那些暂时被隐匿在黑夜里的东西,便又如洪水一样漫了上来……他们很少会有这样的时候,亲昵,平和,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荀清臣慢吞吞想了许久,才缓缓将目光移到她脸上。没一会儿,又像是被烫着了一般,狼狈地移开眼。

    他本想将身上的毯子匀给她,又思及她睡眠向来浅,便也歇了这样的心思,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连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放缓了。

    四周喧嚣而平静。风由远及近,呼呼地带起一片又一片的雪花,挂在车前的銮铃叮铃铃地摇晃,留下一串串清脆的乐符,不远处的马儿懒洋洋地打了个响鼻,继续迈开蹄子,哒哒哒地沿着驰道前行。

    但路再长,也终究是有尽头的。

    马车停下,闭眼假寐的人便紧跟着睁开了眼。

    荀清臣看着撩开帘子跃下马车的人,长长地舒了口气。

    呼啸的风雪之中,忽然响起一阵雀跃的欢呼声。

    “世子回来啦!”

    “殿下回来啦!”

    楚晏站在燕王府的台阶下,定定地望了会儿那块匾额,抬手压下众人的声音。

    她拾阶而上,走近坐在轮椅上拱手见礼的青年人。

    “请起。”她托起这位义兄交握在一起的手,声音藏着点儿不悦,“……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知殿下不喜排场。”

    说话的人高鼻深目,眉眼锋锐,生得十分俊美,但却穿着一身与其气质略微不符的月青色直裰,外罩玄色大氅,作文士打扮,土偶木梗一样坐在轮椅上。

    明昱:“可殿下远行归来,总该有人来迎一迎。”

    楚晏便不说话了。

    明昱扶着自己的轮椅,接着道:“易军师盼了殿下许久,可惜风雪不停,军师唯恐有失,暂到城南巡视去了。”

    楚晏应好,随口又问了些府中事务,明昱含笑一一答了。

    交谈间,马车处却忽而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

    明昱循声望去,略低了低头,轻声答:“不知殿下带了客人回来,我这便着人去收拾客房。”

    “不需费心。”楚晏按下此事,着人去推轮椅,一同入府,“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人,在我院子中随意挑个屋子让他住下就行。”

    明昱拧眉,分明不赞同,但还是默默攥着轮椅的扶手,勉力挤出一个笑,若无其事地应是。

    交谈声渐渐远去,马车里压抑的咳嗽声却一声高过一声,饱蘸痛苦,仿佛要将心肝肺都一齐咳出来。

    好一会儿之后,沉闷的咳嗽声才堪堪停下来。面色惨白的青年人将头倚在车壁上,沉沉地闭上眼。

章节目录

待从头gb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耿斜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耿斜河并收藏待从头gb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