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在外面喊道:
“大侄女儿,你大婶子已经做好晚食了,你不做吗?”
丁宝珠隔着窗口回答道:
“三婶儿,你先做吧,我等会儿再去!”
说这话时,丁宝珠已经提前在腌制那条处理好的鲤鱼了,就用葱姜丝和粗盐,全身抹了遍。
丁宝琴在边上看着,却没有说话,他们家之前也做过鲤鱼吃,毕竟这种鱼到了季节就非常多,可不管怎么做,里面仿佛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土腥味,尤其是做汤,偏偏还总是做汤的次数多,因为汤水足够一大家子一起吃。
可见自家大姐这动作,这次看上去不像是了,好期待!
姚丹现在也是一家三口,所以做吃食的速度很快,其实原本村里人的饭食就挺简单的,丁宝珠这时才觉得,她貌似吃得好了点,从她穿越过来后,好像和其他人比起来吃的一直不错……
回过神来,那灶房已经空下来了,她便带着所有食材和丁宝琴一块儿过去。
丁宝琴生火,丁宝珠就用生粉把腌制好的鲤鱼从头到尾又给抹了,然后下油煎炸起来。不停地用热油泼洒,直到那鲤鱼的表皮变成浅浅的金黄色,定了型才捞出。
而这个时候,她在镇上补充的那些调味料就派了用场:粗盐、酱油、白糖和醋调和了一碗糖醋汁。
不过调好了也不代表就完成了,丁宝珠要拿它做汤汁,顺道勾个芡,这才缓缓浇在了鱼身上,今天的灶房就多了丝酸酸甜甜的气息。
丁宝琴爱吃甜食,见那浇在鲤鱼上的酱汁是这味道,又红通通的十分好看,立刻就按捺不住地上前来帮忙端菜。
丁宝珠接下来还有道菜,也就嘱咐了声,便让她去了。清洗大锅后,她又添了几根柴烧水。
这次她想着把前者摘来的那些木耳给料理了,把那些木耳全部煮熟,再拿出洗净,丁宝珠手起刀落将木耳切成细丝,又切了不少野葱和姜末,之后加入酱醋和豉汁,简单一拌,就是一道凉拌菜,配糖醋鲤鱼正好。
端着这盘凉拌木耳丝回了屋,丁宏和丁宝珍也已回来,看来他们也是饿了,唤了一声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桌面中央的那盘子鲤鱼,就等人齐能动筷了。
丁宝珠放下菜笑道:
“爹和二妹一定饿了,咱们就开吃吧!”
在座的人最想听的就是这句话,纷纷拿起筷子来。吃那鱼肉,便觉得鱼肉酸甜可口,磷脂绵醇,几乎入口即化,极易下饭。
柳萍叹道:“怪了,之前做鲤鱼总是去不掉那腥味,珠儿,你是咋做的?不但不腥气,还有些鲜甜,难道是因为鱼新鲜?”
丁宝珍这时咽下了一口饭,突然开口道:
“这有什么,大姐用了那么多调味料,怕是再腥的东西也能盖过去了。”
虽是这么说,她仍是多扒了几口饭。
丁宝珠没觉得有什么,把原主的记忆完全消化后,她发现丁宝珍从小到大对谁都是这样,却也并没有很叛逆,顶多是那性子刻薄了些。
丁宏则是夹了一筷子的凉拌木耳丝,酸咸微辣,滑嫩可口,倒是能去腻,也许他喜欢这种特别是能下酒的吃食多一点,不住地称赞道:
“不错不错,有这手艺,以后去了婆家那儿肯定不会被指摘了。”
丁宝珍听闻,那拿着筷子的手停了停,把脑袋低得更低了。丁宝琴擦擦嘴,问道:
“大姐这手艺都能去镇上饭馆里做了,还要自己摆摊子去么?”
“哪会有掌柜的招女厨子的?就算有,那也是太少了。”柳萍摇摇头,“况且你大姐又快要出嫁了,哪有新娘子、做人家媳妇儿的去那种地方找事做的?能支个小摊子也就不错了。”
丁宝珠听这话,看来柳萍的想法和其他妇人没什么差别,只是觉得出去摆摆摊不过是能贴补贴补家里,最重要的仍是留守家中,做一个媳妇该做的事情,所以没有回答什么。
毕竟如果有机会的话,她可不想永远都停留在摆摊的程度……
接下来几日,丁宝珠一直在做手头上的准备:比如那晒好的茶叶,她又寻了机会慢慢烘烤,又等那叶子变得干爽香脆了,再放进石臼中碾磨成粉。
只是想做末茶粉,就必须要那粉末极细极细,丁宝珠感觉自己的麒麟臂都涨了一小圈,这才勉强满意最后的成品。
要不是这次做得少,她也不多废这功夫,直接上石磨了!
末茶粉的香味就更深厚了,做好这一堆,丁宝珠先行包起来备用,接着又去找了石磨出来,开始做糯米粉。
丁宝琴自然来帮忙,可见这次磨的时候丁宝珠还往里面加水,那流出来的也是白花花的米浆,不禁问道:
“大姐,这和上次有什么区别吗?”
丁宝珠这回用的糯米早早就充分浸泡过,她一边加一边解释道:
“上次那直接磨的糯米粉比较粗糙,这次咱们做水磨的糯米粉,比那个更加细腻柔软,你看,也更白不是?要是能有其他食材,这个更适合做炸糕、麻球、汤圆团子……”
丁宝珠这边报着名字,丁宝琴立即觉得浑身上下都是劲儿,埋头就开始继续推磨了。
收集好所有的米浆,她又找来布袋盛那些米浆,口子给扎紧了,再想办法吊在自家角落的的房梁上,下方又接着水,等布袋里的水分全都滴干了,里面就成了糯米粉团块,捣碎晾干,那就是新出炉的水磨糯米粉了。
现在丁宝珠无论做什么,能放在自家屋里的就都放着,毕竟家里人可不会做出什么偷吃的行径。
如此过了几日,做凉糕的材料都已经预备好了,丁宝珠挽起衣袖就开始大展身手起来。
黍米做的是栗子落花生馅儿的,里面还拌了切碎的红糖和猪油,另外还有红糖枣泥馅儿的,以及丁宝珠新想的一种——抹茶红豆馅儿!
红豆与红糖不搭,买来的白糖也有限,所以她想着干脆就不要想着把馅儿弄得有多甜,而是用其他的法子把它的味道给衬托出来,所以就想到了这招,况且抹茶和红豆谁不喊一声般配?就是不知能不能也让这边的人接受。
先前有了经验,所以前两种馅儿的很快就做出的试吃品,而要做那抹茶红豆馅的还需费一番功夫。
抹茶粉是勉强被她复刻出来了,可还要先调成茶膏,才能与粉团结合。而要制茶膏,就必须用一个新工具——茶筅。
但这东西和筅帚相像,家里也在用来清洗锅碗瓢盆的,所以再自制一个小巧玲珑的就是,总归那材料也随处可见。
这样一来,那抹茶粉里添了热水,再用茶筅搅拌,直到那茶膏半浓半顺滑,厚实的茶香四溢,又加进那面团中,也就成了个荷叶绿的面团了。
先做了点出来给家人们试吃,那枣泥和栗子花生的却不稀奇,只有那抹茶红豆的最为引人注目,各自吃了也都称赞,也不知丁宝珠哪里想到的,竟真把茶叶和点心混在了一块儿。
丁宝珍更是微微一笑道:“没想到大姐还真听我的,又想了这个办法,我算是服气了。”
“那当然。”丁宝珠也笑,“我对这件事可是很认真的,你既提出了建议,又是对的,那我自然要听,然后去修改了。”
东西都做好了,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售卖!
又下了两日绵绵如牛毛的春雨,丁宝珠在家里找到了一根扁担和几个圆形的篮筐,正好可以放糕再带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丁宝珠先选择做凉糕这个吃食,作为大众眼里的一个即将要出嫁的新妇,能被允许出摊已是宽容,总不可能再拿一笔钱给她做这做那的。她倒是想做热乎点的吃食去卖,可煎煮烹炸,哪个不需要至少推个餐车出去?就算是在家里把那热乎的做好带出去,她又是小试牛刀,万一销量不好,那些食物冷却了就更不好吃了。
况且这里的人都爱吃米做的食物,而那凉糕既能做点心,又能做早食,还能做茶点,总有适配的人群,手工自制的凉糕就算放上一整天也不会变硬。
这两天虽是下雨,可那雨丝洒在身上却是朦胧。三房那儿送来了半篮鸡子和鸭蛋,和丁宏柳萍叨咕半日才去了。虽然这事儿两家大人也不和孩子们讲,丁宝珠却明白,这是两房在谈生意呢。
丁绍除了卖鸡子那些个副产品,动物养大了也要卖肉,偶尔村里有人上门来订的,但也有要自己卖的。可谁让他有一个做屠户的二哥?再没把动物卖给屠户更好的了,何况俩人又是亲兄弟,双方人品又信得过,这才能让两家处得和和美美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季吃鸭大补,那丁绍养熟了一批鸭,留了一部分继续生蛋,就来找丁宏做那生意。后者接下后,宰鸭卖肉,就是用那些扁担挑出去走去村里叫卖的。
好在家里也不止一根扁担,丁宝珠依然可以把自己那些凉糕给带出去。
“大侄女儿,你大婶子已经做好晚食了,你不做吗?”
丁宝珠隔着窗口回答道:
“三婶儿,你先做吧,我等会儿再去!”
说这话时,丁宝珠已经提前在腌制那条处理好的鲤鱼了,就用葱姜丝和粗盐,全身抹了遍。
丁宝琴在边上看着,却没有说话,他们家之前也做过鲤鱼吃,毕竟这种鱼到了季节就非常多,可不管怎么做,里面仿佛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土腥味,尤其是做汤,偏偏还总是做汤的次数多,因为汤水足够一大家子一起吃。
可见自家大姐这动作,这次看上去不像是了,好期待!
姚丹现在也是一家三口,所以做吃食的速度很快,其实原本村里人的饭食就挺简单的,丁宝珠这时才觉得,她貌似吃得好了点,从她穿越过来后,好像和其他人比起来吃的一直不错……
回过神来,那灶房已经空下来了,她便带着所有食材和丁宝琴一块儿过去。
丁宝琴生火,丁宝珠就用生粉把腌制好的鲤鱼从头到尾又给抹了,然后下油煎炸起来。不停地用热油泼洒,直到那鲤鱼的表皮变成浅浅的金黄色,定了型才捞出。
而这个时候,她在镇上补充的那些调味料就派了用场:粗盐、酱油、白糖和醋调和了一碗糖醋汁。
不过调好了也不代表就完成了,丁宝珠要拿它做汤汁,顺道勾个芡,这才缓缓浇在了鱼身上,今天的灶房就多了丝酸酸甜甜的气息。
丁宝琴爱吃甜食,见那浇在鲤鱼上的酱汁是这味道,又红通通的十分好看,立刻就按捺不住地上前来帮忙端菜。
丁宝珠接下来还有道菜,也就嘱咐了声,便让她去了。清洗大锅后,她又添了几根柴烧水。
这次她想着把前者摘来的那些木耳给料理了,把那些木耳全部煮熟,再拿出洗净,丁宝珠手起刀落将木耳切成细丝,又切了不少野葱和姜末,之后加入酱醋和豉汁,简单一拌,就是一道凉拌菜,配糖醋鲤鱼正好。
端着这盘凉拌木耳丝回了屋,丁宏和丁宝珍也已回来,看来他们也是饿了,唤了一声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桌面中央的那盘子鲤鱼,就等人齐能动筷了。
丁宝珠放下菜笑道:
“爹和二妹一定饿了,咱们就开吃吧!”
在座的人最想听的就是这句话,纷纷拿起筷子来。吃那鱼肉,便觉得鱼肉酸甜可口,磷脂绵醇,几乎入口即化,极易下饭。
柳萍叹道:“怪了,之前做鲤鱼总是去不掉那腥味,珠儿,你是咋做的?不但不腥气,还有些鲜甜,难道是因为鱼新鲜?”
丁宝珍这时咽下了一口饭,突然开口道:
“这有什么,大姐用了那么多调味料,怕是再腥的东西也能盖过去了。”
虽是这么说,她仍是多扒了几口饭。
丁宝珠没觉得有什么,把原主的记忆完全消化后,她发现丁宝珍从小到大对谁都是这样,却也并没有很叛逆,顶多是那性子刻薄了些。
丁宏则是夹了一筷子的凉拌木耳丝,酸咸微辣,滑嫩可口,倒是能去腻,也许他喜欢这种特别是能下酒的吃食多一点,不住地称赞道:
“不错不错,有这手艺,以后去了婆家那儿肯定不会被指摘了。”
丁宝珍听闻,那拿着筷子的手停了停,把脑袋低得更低了。丁宝琴擦擦嘴,问道:
“大姐这手艺都能去镇上饭馆里做了,还要自己摆摊子去么?”
“哪会有掌柜的招女厨子的?就算有,那也是太少了。”柳萍摇摇头,“况且你大姐又快要出嫁了,哪有新娘子、做人家媳妇儿的去那种地方找事做的?能支个小摊子也就不错了。”
丁宝珠听这话,看来柳萍的想法和其他妇人没什么差别,只是觉得出去摆摆摊不过是能贴补贴补家里,最重要的仍是留守家中,做一个媳妇该做的事情,所以没有回答什么。
毕竟如果有机会的话,她可不想永远都停留在摆摊的程度……
接下来几日,丁宝珠一直在做手头上的准备:比如那晒好的茶叶,她又寻了机会慢慢烘烤,又等那叶子变得干爽香脆了,再放进石臼中碾磨成粉。
只是想做末茶粉,就必须要那粉末极细极细,丁宝珠感觉自己的麒麟臂都涨了一小圈,这才勉强满意最后的成品。
要不是这次做得少,她也不多废这功夫,直接上石磨了!
末茶粉的香味就更深厚了,做好这一堆,丁宝珠先行包起来备用,接着又去找了石磨出来,开始做糯米粉。
丁宝琴自然来帮忙,可见这次磨的时候丁宝珠还往里面加水,那流出来的也是白花花的米浆,不禁问道:
“大姐,这和上次有什么区别吗?”
丁宝珠这回用的糯米早早就充分浸泡过,她一边加一边解释道:
“上次那直接磨的糯米粉比较粗糙,这次咱们做水磨的糯米粉,比那个更加细腻柔软,你看,也更白不是?要是能有其他食材,这个更适合做炸糕、麻球、汤圆团子……”
丁宝珠这边报着名字,丁宝琴立即觉得浑身上下都是劲儿,埋头就开始继续推磨了。
收集好所有的米浆,她又找来布袋盛那些米浆,口子给扎紧了,再想办法吊在自家角落的的房梁上,下方又接着水,等布袋里的水分全都滴干了,里面就成了糯米粉团块,捣碎晾干,那就是新出炉的水磨糯米粉了。
现在丁宝珠无论做什么,能放在自家屋里的就都放着,毕竟家里人可不会做出什么偷吃的行径。
如此过了几日,做凉糕的材料都已经预备好了,丁宝珠挽起衣袖就开始大展身手起来。
黍米做的是栗子落花生馅儿的,里面还拌了切碎的红糖和猪油,另外还有红糖枣泥馅儿的,以及丁宝珠新想的一种——抹茶红豆馅儿!
红豆与红糖不搭,买来的白糖也有限,所以她想着干脆就不要想着把馅儿弄得有多甜,而是用其他的法子把它的味道给衬托出来,所以就想到了这招,况且抹茶和红豆谁不喊一声般配?就是不知能不能也让这边的人接受。
先前有了经验,所以前两种馅儿的很快就做出的试吃品,而要做那抹茶红豆馅的还需费一番功夫。
抹茶粉是勉强被她复刻出来了,可还要先调成茶膏,才能与粉团结合。而要制茶膏,就必须用一个新工具——茶筅。
但这东西和筅帚相像,家里也在用来清洗锅碗瓢盆的,所以再自制一个小巧玲珑的就是,总归那材料也随处可见。
这样一来,那抹茶粉里添了热水,再用茶筅搅拌,直到那茶膏半浓半顺滑,厚实的茶香四溢,又加进那面团中,也就成了个荷叶绿的面团了。
先做了点出来给家人们试吃,那枣泥和栗子花生的却不稀奇,只有那抹茶红豆的最为引人注目,各自吃了也都称赞,也不知丁宝珠哪里想到的,竟真把茶叶和点心混在了一块儿。
丁宝珍更是微微一笑道:“没想到大姐还真听我的,又想了这个办法,我算是服气了。”
“那当然。”丁宝珠也笑,“我对这件事可是很认真的,你既提出了建议,又是对的,那我自然要听,然后去修改了。”
东西都做好了,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售卖!
又下了两日绵绵如牛毛的春雨,丁宝珠在家里找到了一根扁担和几个圆形的篮筐,正好可以放糕再带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丁宝珠先选择做凉糕这个吃食,作为大众眼里的一个即将要出嫁的新妇,能被允许出摊已是宽容,总不可能再拿一笔钱给她做这做那的。她倒是想做热乎点的吃食去卖,可煎煮烹炸,哪个不需要至少推个餐车出去?就算是在家里把那热乎的做好带出去,她又是小试牛刀,万一销量不好,那些食物冷却了就更不好吃了。
况且这里的人都爱吃米做的食物,而那凉糕既能做点心,又能做早食,还能做茶点,总有适配的人群,手工自制的凉糕就算放上一整天也不会变硬。
这两天虽是下雨,可那雨丝洒在身上却是朦胧。三房那儿送来了半篮鸡子和鸭蛋,和丁宏柳萍叨咕半日才去了。虽然这事儿两家大人也不和孩子们讲,丁宝珠却明白,这是两房在谈生意呢。
丁绍除了卖鸡子那些个副产品,动物养大了也要卖肉,偶尔村里有人上门来订的,但也有要自己卖的。可谁让他有一个做屠户的二哥?再没把动物卖给屠户更好的了,何况俩人又是亲兄弟,双方人品又信得过,这才能让两家处得和和美美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季吃鸭大补,那丁绍养熟了一批鸭,留了一部分继续生蛋,就来找丁宏做那生意。后者接下后,宰鸭卖肉,就是用那些扁担挑出去走去村里叫卖的。
好在家里也不止一根扁担,丁宝珠依然可以把自己那些凉糕给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