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闾有些感慨地朝着元辞章拱了拱手,“若是你生于江宁,乃是江宁府之幸。”
状元出身地,学子踏破槛,千金何复求。
元辞章微微起身还礼。
微生闾毕竟年岁已大,和两人寒暄了片刻,便在身边随从的搀扶下离开。
他离开后,元辞章将棋盘展开,执着黑白二子自顾自地下了起来。
等棋面摆完,他看向李意清,“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幅残卷,殿下可有解法?”
李意清看他动作,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听他主动邀请,才顺从心底强忍住的好奇,静静看起了棋面。
老实说,李意清的棋艺并不算好,顺成帝以绝处逢生之棋风而少年成名,李意清被顺成帝手把手地教,可即便国手如顺成帝,也只教出了一个臭棋篓子。
李意清玩不来却偏偏对下棋感兴趣,每下了棋艺课,便扯着太子李序泽的袖子喊着要对弈一局。
太子宠爱妹妹,下棋总是会绞尽脑汁处处留白,即便这样,两人胜率也难分伯仲。
李意清在顺成帝和太子的夸赞中以为自己棋艺堪称绝世,忍不住去翰林院找国手和老臣对弈。
原先众人顾忌着李意清的身份,不敢真正使出本领,只当哄小孩一般。
李意清虽然棋艺一般,但是好在棋品还不错,三两回便看出对方有意想让。
李意清道:“不必让我,输就是输了,我输得起。”
对面的大臣:“……当真?”
李意清重重点头,掷地有声地道:“来,我们继续下。”
“……”
自此后李意清没在翰林院赢过一局。
李意清每天都被杀得片甲不留,渐渐也回过神,原来自己并非棋艺天才。
当时的她已然明理懂事,脑中一转,就知道了顺成帝和太子皇兄的良苦用心。
李意清的棋艺是顺成帝亲手所教,怕是自己这些日子的作闹,让半个京城都知道了顺成帝虽然棋艺卓绝,但是称不上一个好师傅。
为了维护顺成帝的名声,李意清不再去翰林院下棋。翰林院的官人也松了口气,毕竟每日都赢嫡公主一次,心里压力也很大。
他们只当是李意清脸皮薄,一连输了两个月,不好意思再来,时日一长,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李意清看了一会儿棋局,兴致勃勃试了好几种解法,都破不了白子的围攻。
她有些泄气地放下手中的黑棋,转而看向元辞章,“你试过吗?”
元辞章伸手,接过李意清递来的黑子。
“得到残卷后之粗略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细研究。”
他说完,不再多言,静静思考着解法。
李意清静静地看着他的侧颜,纤长的睫毛和微抿的唇角,鬓边发丝拂落,果真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清贵世家公子。
“元辞章。”
她忽然出声道。
元辞章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他温和地道:“殿下,怎么了?”
李意清伸手,指尖轻轻点在元辞章落在书案上的袖袍上。
袖袍上绣着青竹纹路,颜色和底料相近,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她慢慢描摹着花纹,轻声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下棋?”
李意清喜欢下棋之事,知之者甚少。
元辞章看着她雪白细腻的指尖轻触衣袖,神色平静道:“昔日和太子同窗,他提过一次,我偶然记住了。”
李意清道:“原来是这样。”
“那殿下……以为如何呢?”
元辞章语气温柔地反问。
李意清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只是随口一问,你不必放在心上。”
元辞章将黑子放回了围棋罐,视线落在李意清的身上,“殿下真正想说的,应当不是这样。”
他顿了顿,薄唇开合,用一种清润好听的嗓音道:“殿下于微臣而言,比珍宝贵重。微臣忍不住,想记住殿下的喜好……”
元辞章的话音未落,就被李意清伸手捂住了嘴唇。
“这还是在书院。”
“那微臣回去说?”
李意清:“……”
她怎么感觉元辞章变难缠了。
李意清深吸一口气道:“不许说。现在快到午时了,书院应当备了饭菜,我有些饿了,先去用饭吧?”
元辞章看着她生疏地转移了话题,轻声道:“好。”
李意清只是象征性地询问了元辞章的意思,不等他做出回应,就已经站起了身。
书院中,不少人都在明里暗里地悄悄看着李意清,见她的视线扫来,又纷纷低下头,不敢和她对视。
李意清分辨不出来那些人是因为她公主的身份打量,还是注意到了她和元辞章的对话。
她离开后,元辞章多坐了片刻,垂眸看着棋盘上的棋局。
“断打接不归。”
他自顾自地念叨一句,双指合并夹住一枚黑棋,落在了棋盘上。
破开棋局后,元辞章理了理衣袖,站起身,紧随着李意清走了出去。
两人一走,原先只敢偷偷摸摸往这边看的众人朝着门口望了一眼,等连身影都见不着了,纷纷忍不住探头朝桌上的棋局看过去。
几个会棋的人站在旁边抿唇不语,语气不确定地开口道:“我观状元落子的方位,是此处,着实令人费解,要我说,不如放在此处,好歹可吃白方二子。”
他指了指棋盘中间偏下的位置。
旁边几个人也看不懂其中的路数,窃窃私语地小声交谈,更多地,还是在议论方才元辞章和李意清的互动。
坊间多有传闻,公主和状元的赐婚是太后和皇帝一手促成,两人性情迥异,一个我行我素离经叛道,一个端方有礼清正无瑕。多有人传言,两人在一起只是因为圣旨,即便相携出现,也不过貌合神离,装装表面夫妻。
可是瞧方才两人的样子,却不像传言中那般疏远。
他们心底开始打鼓,传言当真可信?
*
另一边,李意清走到了江宁书院中的食堂。
书院食堂,讲究一个料足份大,得够书院上百人的吃食供应,味道显得其次,只要过得去能下咽,并便不是什么大毛病。
李意清站在炒得热闹的大锅前,看着今日江宁书院的菜色。
有还在应季的香椿煎蛋、油焖春笋、蒜香炝蚕豆,也有四季皆宜的猪肝马蹄汤和菠菜茶干。
油焖春笋这道菜在春日菜肴的碧色之中显得格外打眼,熬香的猪油将肥瘦恰到好处的肉片炝炒出味儿,雨后的新笋洁白细腻,切成不薄不厚的片儿,等锅里油香四溢,将其一把扣在焖肉上,等雪白的笋片吸足了汤汁,会变得如肉色一样的暖黄。
吃起来口感脆嫩清爽,没有笋的干涩,也不过分油腻。江宁书院的学子就着这碗油焖春笋,能埋头吃下好几碗白米饭。
炒菜的师傅胳膊粗壮,用大勺稳稳当当地舀起一勺,放在了那个足有半个缸口大小的碗中。
他一边盛着菜,一边用江宁府话高声呦呵道:“新鲜的油焖春笋,好嘞!”
李意清正在想要哪几样时,便听到窗外一阵沉闷的撞钟声。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踏出了千军万马的声势,李意清还没回过神,就看见刚结束了上午小考的学子个个如猛虎下山,直冲着江宁食堂而来。
那模样,直叫人不敢相信还是晨间见到的温润有礼的学子。
李意清怕饿昏了的学生撞到自己,主动默默避让,跟在后面赶到的元辞章及时挡在李意清的身前,挡住了横冲直撞的学生。
两人艰难地逆流而上,看见来迟一步被困在食堂外挤不进去的元咏赋。
元咏赋看见元辞章和李意清,眼睛噌地一下变亮,也不执着于往里挤了。
“大哥大嫂!这边这边!”
元辞章听到了元咏赋的声音,淡淡地抬眸扫了一眼,但脚步一寸也没挪动,守在李意清的身边。
元咏赋摸了摸鼻子,倒也不觉得尴尬,等人挤进去了些,他满脸希冀地朝两人看过来,“有没有抢到饭菜?”
李意清没有说话,而是朝他摊开了双手。
元咏赋有些泄气。
“听说今日师傅做了焖笋和马蹄汤,现在进去,应当是吃不到了。”
李意清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她看着元咏赋眉眼上的失落,财大气粗:
“无妨,今日去旁边的东升楼吃,我出钱。”
元咏赋眉宇间的愁色一扫而空。
来到江宁快两个月,他也听同窗数次提及东升楼的菜色如何之鲜美,香气如何之勾人。不说别的,就日前东升楼新抬上来的菜牌清蒸鲈鱼,去鳞鱼肉白嫩如雪,淋上调好的料汁,扫上点缀用的葱碎和青瓜丝,只消轻轻一咬,香浓鲜爽的汁液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直叫人飘飘乎如神仙。
元咏赋立刻换上一幅笑脸,亲近地看着李意清,“大嫂,听说东升楼除了招牌鸭肉三吃,还有白玉萝卜雕、松茸竹笋肉片汤,再过些日子,就到了吃蟹的季节……”
李意清看着他,忽然想到了远在京城的多福。
梁师傅心疼多福,肯定不会亏待它,只是过去了四个多月,也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模样了。
元辞章简直没眼看元咏赋这副可怜兮兮的表情,伸手在他脑门上轻敲一下。元咏赋吃痛,却不敢对兄长龇牙,便换了一个站位,继续看着李意清。
江宁书院的食堂看上去不错,只可惜人多,元咏赋这小身子板,怕是就没几日吃饱饭。
李意清微微沉吟,就允了元咏赋的期待:“今日东升楼,随你点菜,不过可别误了时辰。”
下午的小考从未时二刻开始。
元咏赋闻言,立刻磕头如捣蒜。
商议完毕,三人正准备离开。
“且慢!”
突然,一个青衫的学子快步走到三人面前。
状元出身地,学子踏破槛,千金何复求。
元辞章微微起身还礼。
微生闾毕竟年岁已大,和两人寒暄了片刻,便在身边随从的搀扶下离开。
他离开后,元辞章将棋盘展开,执着黑白二子自顾自地下了起来。
等棋面摆完,他看向李意清,“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幅残卷,殿下可有解法?”
李意清看他动作,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听他主动邀请,才顺从心底强忍住的好奇,静静看起了棋面。
老实说,李意清的棋艺并不算好,顺成帝以绝处逢生之棋风而少年成名,李意清被顺成帝手把手地教,可即便国手如顺成帝,也只教出了一个臭棋篓子。
李意清玩不来却偏偏对下棋感兴趣,每下了棋艺课,便扯着太子李序泽的袖子喊着要对弈一局。
太子宠爱妹妹,下棋总是会绞尽脑汁处处留白,即便这样,两人胜率也难分伯仲。
李意清在顺成帝和太子的夸赞中以为自己棋艺堪称绝世,忍不住去翰林院找国手和老臣对弈。
原先众人顾忌着李意清的身份,不敢真正使出本领,只当哄小孩一般。
李意清虽然棋艺一般,但是好在棋品还不错,三两回便看出对方有意想让。
李意清道:“不必让我,输就是输了,我输得起。”
对面的大臣:“……当真?”
李意清重重点头,掷地有声地道:“来,我们继续下。”
“……”
自此后李意清没在翰林院赢过一局。
李意清每天都被杀得片甲不留,渐渐也回过神,原来自己并非棋艺天才。
当时的她已然明理懂事,脑中一转,就知道了顺成帝和太子皇兄的良苦用心。
李意清的棋艺是顺成帝亲手所教,怕是自己这些日子的作闹,让半个京城都知道了顺成帝虽然棋艺卓绝,但是称不上一个好师傅。
为了维护顺成帝的名声,李意清不再去翰林院下棋。翰林院的官人也松了口气,毕竟每日都赢嫡公主一次,心里压力也很大。
他们只当是李意清脸皮薄,一连输了两个月,不好意思再来,时日一长,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李意清看了一会儿棋局,兴致勃勃试了好几种解法,都破不了白子的围攻。
她有些泄气地放下手中的黑棋,转而看向元辞章,“你试过吗?”
元辞章伸手,接过李意清递来的黑子。
“得到残卷后之粗略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细研究。”
他说完,不再多言,静静思考着解法。
李意清静静地看着他的侧颜,纤长的睫毛和微抿的唇角,鬓边发丝拂落,果真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清贵世家公子。
“元辞章。”
她忽然出声道。
元辞章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他温和地道:“殿下,怎么了?”
李意清伸手,指尖轻轻点在元辞章落在书案上的袖袍上。
袖袍上绣着青竹纹路,颜色和底料相近,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她慢慢描摹着花纹,轻声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下棋?”
李意清喜欢下棋之事,知之者甚少。
元辞章看着她雪白细腻的指尖轻触衣袖,神色平静道:“昔日和太子同窗,他提过一次,我偶然记住了。”
李意清道:“原来是这样。”
“那殿下……以为如何呢?”
元辞章语气温柔地反问。
李意清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只是随口一问,你不必放在心上。”
元辞章将黑子放回了围棋罐,视线落在李意清的身上,“殿下真正想说的,应当不是这样。”
他顿了顿,薄唇开合,用一种清润好听的嗓音道:“殿下于微臣而言,比珍宝贵重。微臣忍不住,想记住殿下的喜好……”
元辞章的话音未落,就被李意清伸手捂住了嘴唇。
“这还是在书院。”
“那微臣回去说?”
李意清:“……”
她怎么感觉元辞章变难缠了。
李意清深吸一口气道:“不许说。现在快到午时了,书院应当备了饭菜,我有些饿了,先去用饭吧?”
元辞章看着她生疏地转移了话题,轻声道:“好。”
李意清只是象征性地询问了元辞章的意思,不等他做出回应,就已经站起了身。
书院中,不少人都在明里暗里地悄悄看着李意清,见她的视线扫来,又纷纷低下头,不敢和她对视。
李意清分辨不出来那些人是因为她公主的身份打量,还是注意到了她和元辞章的对话。
她离开后,元辞章多坐了片刻,垂眸看着棋盘上的棋局。
“断打接不归。”
他自顾自地念叨一句,双指合并夹住一枚黑棋,落在了棋盘上。
破开棋局后,元辞章理了理衣袖,站起身,紧随着李意清走了出去。
两人一走,原先只敢偷偷摸摸往这边看的众人朝着门口望了一眼,等连身影都见不着了,纷纷忍不住探头朝桌上的棋局看过去。
几个会棋的人站在旁边抿唇不语,语气不确定地开口道:“我观状元落子的方位,是此处,着实令人费解,要我说,不如放在此处,好歹可吃白方二子。”
他指了指棋盘中间偏下的位置。
旁边几个人也看不懂其中的路数,窃窃私语地小声交谈,更多地,还是在议论方才元辞章和李意清的互动。
坊间多有传闻,公主和状元的赐婚是太后和皇帝一手促成,两人性情迥异,一个我行我素离经叛道,一个端方有礼清正无瑕。多有人传言,两人在一起只是因为圣旨,即便相携出现,也不过貌合神离,装装表面夫妻。
可是瞧方才两人的样子,却不像传言中那般疏远。
他们心底开始打鼓,传言当真可信?
*
另一边,李意清走到了江宁书院中的食堂。
书院食堂,讲究一个料足份大,得够书院上百人的吃食供应,味道显得其次,只要过得去能下咽,并便不是什么大毛病。
李意清站在炒得热闹的大锅前,看着今日江宁书院的菜色。
有还在应季的香椿煎蛋、油焖春笋、蒜香炝蚕豆,也有四季皆宜的猪肝马蹄汤和菠菜茶干。
油焖春笋这道菜在春日菜肴的碧色之中显得格外打眼,熬香的猪油将肥瘦恰到好处的肉片炝炒出味儿,雨后的新笋洁白细腻,切成不薄不厚的片儿,等锅里油香四溢,将其一把扣在焖肉上,等雪白的笋片吸足了汤汁,会变得如肉色一样的暖黄。
吃起来口感脆嫩清爽,没有笋的干涩,也不过分油腻。江宁书院的学子就着这碗油焖春笋,能埋头吃下好几碗白米饭。
炒菜的师傅胳膊粗壮,用大勺稳稳当当地舀起一勺,放在了那个足有半个缸口大小的碗中。
他一边盛着菜,一边用江宁府话高声呦呵道:“新鲜的油焖春笋,好嘞!”
李意清正在想要哪几样时,便听到窗外一阵沉闷的撞钟声。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踏出了千军万马的声势,李意清还没回过神,就看见刚结束了上午小考的学子个个如猛虎下山,直冲着江宁食堂而来。
那模样,直叫人不敢相信还是晨间见到的温润有礼的学子。
李意清怕饿昏了的学生撞到自己,主动默默避让,跟在后面赶到的元辞章及时挡在李意清的身前,挡住了横冲直撞的学生。
两人艰难地逆流而上,看见来迟一步被困在食堂外挤不进去的元咏赋。
元咏赋看见元辞章和李意清,眼睛噌地一下变亮,也不执着于往里挤了。
“大哥大嫂!这边这边!”
元辞章听到了元咏赋的声音,淡淡地抬眸扫了一眼,但脚步一寸也没挪动,守在李意清的身边。
元咏赋摸了摸鼻子,倒也不觉得尴尬,等人挤进去了些,他满脸希冀地朝两人看过来,“有没有抢到饭菜?”
李意清没有说话,而是朝他摊开了双手。
元咏赋有些泄气。
“听说今日师傅做了焖笋和马蹄汤,现在进去,应当是吃不到了。”
李意清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她看着元咏赋眉眼上的失落,财大气粗:
“无妨,今日去旁边的东升楼吃,我出钱。”
元咏赋眉宇间的愁色一扫而空。
来到江宁快两个月,他也听同窗数次提及东升楼的菜色如何之鲜美,香气如何之勾人。不说别的,就日前东升楼新抬上来的菜牌清蒸鲈鱼,去鳞鱼肉白嫩如雪,淋上调好的料汁,扫上点缀用的葱碎和青瓜丝,只消轻轻一咬,香浓鲜爽的汁液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直叫人飘飘乎如神仙。
元咏赋立刻换上一幅笑脸,亲近地看着李意清,“大嫂,听说东升楼除了招牌鸭肉三吃,还有白玉萝卜雕、松茸竹笋肉片汤,再过些日子,就到了吃蟹的季节……”
李意清看着他,忽然想到了远在京城的多福。
梁师傅心疼多福,肯定不会亏待它,只是过去了四个多月,也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模样了。
元辞章简直没眼看元咏赋这副可怜兮兮的表情,伸手在他脑门上轻敲一下。元咏赋吃痛,却不敢对兄长龇牙,便换了一个站位,继续看着李意清。
江宁书院的食堂看上去不错,只可惜人多,元咏赋这小身子板,怕是就没几日吃饱饭。
李意清微微沉吟,就允了元咏赋的期待:“今日东升楼,随你点菜,不过可别误了时辰。”
下午的小考从未时二刻开始。
元咏赋闻言,立刻磕头如捣蒜。
商议完毕,三人正准备离开。
“且慢!”
突然,一个青衫的学子快步走到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