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虽心知这事怨不得嫣然,但女儿到底是性子太倔,一句软和话也不曾说,这才生了气。

    见扶楹来了,周父闷声不吭,半晌,方拂了手,让碎玉把人送回房间去。

    路上见扶楹不语,周嫣然就知好友生气了,待安坐于案桌前,她直起身,半开玩笑,道,“你再晚些来,说不定还能瞧见我被打板子呢。”

    听了这话,扶楹愈发心疼嫣然。

    两人自幼一同长大,她岂不知嫣然的性子。

    周嫣然生来是贵女,面容娇美不说,单拎出品行来,也是最最好的,用“光风霁月”四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旁人或许不知,但扶楹了然。

    每月初一,嫣然总会到街上施粥,遇上贫苦百姓,能帮忙也绝不会推辞。近期,因着好友办女子学堂,她便二话不说,拉着庶妹参与,帮着扶楹拉拢贵女,了了,连年初存下的银子也尽数捐了。

    这样一个女子,不会困于后院,也不应困于后院。

    扶楹懂得她的傲骨与侠义,叹了气,问了句,“出了这档子事儿,姐姐打算如何解决?”

    提起这事,周嫣然好不生气,“原以为卫仲虽蠢了些,品行端正,日后搭伙过生也罢了。谁知,我还未过门呢,他家那个表小姐就气急跳脚了,竟反污蔑我与旁人有染?我呸,他们也太不要脸面了些。”

    面上染了恼意,火气压不下去。

    周嫣然唤碎玉,交代,“沏壶凉茶来。”待痛快地饮了一杯,才罢手,言,“也不算大事。说来说去,不过是个情字,我自己解决了便是。你可莫来趟这浑水。”

    扶楹与裴家公子婚事将近,自己被污蔑造谣便罢了,若因此牵扯到好友,怕是把卫仲活剥,也难解心头气。

    这般想着,周嫣然不免再问,“记着了吗?”

    “晓得了。”扶楹拉着嗓音,温软应声。

    周嫣然不由得一笑,思及卫仲那个表妹,眉心蹙起。

    能利用舆论毁人清白,心思定然歹毒。

    但卫仲不知,竟还至她跟前,说了那副长篇大论,“表妹自小无了双亲,娇瘦柔弱,日后进门,你必要多多照看,莫要让她被院里的人欺负了去。”

    周嫣然心底发笑,卫仲他……真真是蠢啊。枕边人的性子,竟是一点儿也瞧不出来,竟光冕堂皇寻她,说出那样一番话。

    周嫣然笑意微敛,有些想不通。劳她聪慧了十多年,头一次在这事儿上栽了跟头。

    她原先怎会答应母亲与之相看,甚至单凭媒人的三言两语,就认定这人品行方正,最后还应了婚事,生出嫁他为妻的心思。

    她当时的脑子,莫不是被门给夹了?

    周嫣然想不通,索性不想了。心里计划着,改明儿寻个时候,行至卫府,好生会会那位表小姐。

    瞧瞧那位表小姐到底是个怎样的“妙人”。

    扶楹不知嫣然心中所思,但见好友无事,便起身道,“周姐姐,天儿不早了,我就回了。”

    “不多待会儿?”周嫣然问。

    “不了。”

    坐在马车里,盈玉双手托腮,打起了盹。

    扶楹想起妇人那话,心思乱了。半晌,吐出一口郁气,罢了,多想也无法子,待回了府,遣人探查一番再说。

    *

    翌日晨起,薄雾还未消散。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呼声近耳。

    扶楹坐于条案前温书,许是早起了些,睡意又起。

    盈玉从前院进来,俯身行了礼,道,“姑娘,马车备上了,夫人在前院等着您呢,说让您仔细收拾一番,赶忙过去呢。”

    初春时节,除踏青外,寻个寺庙求签祈福也是常事。

    每年这个时候,苏母都会领着家中女眷同去,去去恶念是一种说法,但更多的是为静心。

    扶楹应下,“这就去吧。”

    柳姨娘月份大了,恐生事端便留院里了。因着外出,万姨娘需在嫡母跟前侍候,她们便共乘一辆。

    苏绾绾与扶楹关系愈发不好了,平日见了面,除行礼这等避不掉的事,话也不曾多说一句。

    扶楹也不自讨没趣,领着盈玉进了马车。

    因欲在圆通寺过夜,小厮丫头们也跟了一群,仔细加起来,竟总有二十几人呢。

    昨夜下了细雨,路上不免有泥坑,土路难走,待到了圆通寺,已是申时。

    扶楹跟在苏母身边,去殿前跪了跪,方出来,便见一小童走近,“施主留步!我家方丈有事寻您,劳您跟我走一趟了。”

    虽重生一世,然,扶楹仍对鬼神不甚相信,今日来此也只走个过场。但苏母高兴,央着她去,扶楹只得应,“女儿这便去。”

    静疏方丈年过半百,红色袈裟着身,眉心一点红,庄严肃重。

    扶楹好生行礼,“方丈寻小女来是有何事交代?”

    静疏眸底很深,“不急,姑娘安坐。”屋内寂静片刻,他接着言,“贫僧瞧姑娘印堂发黑,是有大凶在身。”

    “不过这也无妨。”静疏单手执棋,落了子,“姑娘本就不是世间之人,来此,也是因有人指引,待你二人心事了了,便可步入正轨,幸福圆满。”

    扶楹心头一震,话说不出口,“您……”怎知我是重生的?

    静疏方丈笑,心思深不可测,“姑娘不必担心,老朽并无恶意,只道明些事儿,好让姑娘早些找到归属。”

    “非世间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不在世。念着往日往事,何来今生?由此,也便成了是非。”

    待出来,盈玉迎上去,牵着扶楹往斋房走,“姑娘今早只用了糕点,现在定然饿了,斋房还热着饭食呢,姑娘不妨对付几口。”

    扶楹心中想着事,胡乱点头应下。

    静疏话语高深,扶楹听得一知半解。再想一番,觉得方丈所言也不无道理。

    自重生后,扶楹也试着忘掉以往,却总会在不经意间忆起。她忧心苏家命运,惶惶终日,不得心安。

    今个,静疏方丈道破她心中烦忧,予她忠告。

    ——往事已逝,今者应全。

    *

    入了夜,圆通寺极静。

    盈玉怕姑娘夜间惊醒,早早携了被褥进来,扶楹劝她也不听。

    小丫头躺在不远处的窄榻上,眨了眨眼,无甚睡意,忍不住小声开口问,“姑娘可睡下了?”

    “还未。”扶楹垂眸,眼底神色掩下,应声,等小丫头的下话。

    盈玉心里藏不住事,今日听来的传言,愈想愈觉着森然,倒豆子般说与姑娘听,“姑娘不知,前些年,这儿还不叫圆通寺,而是寻了普渡众生之意,叫广渡寺。”

    “老方丈是个极善的人,每月都会下山施粥。百姓若是遇上了疑难杂症,往广渡寺去,老方丈也会主动帮协寻医。自那之后,旁人提起老方丈,皆言他是上天派来的善人。”

    “于是,那些年,广渡寺的名气就越来越大,甚至一度引得京中贵人的信奉。”

    盈玉话音一转,声音不由得轻了,“可谁知,不知打哪儿流出来的传言,提起了老方丈年轻时的一桩风流事。竟说他出家是无奈之举,家中还有痴心妇等着。”

    “这也便罢了。”盈玉不解,“可谁知,这痴心妇早已嫁给他人,老方丈知礼触犯,是为不该。”

    “那痴心妇夫君知晓了,一气之下,闹到广渡寺,老方丈无法子,只得当场认下,承认他确对妇人有情。可辩解说两人未行不合礼法之事。”

    盈玉未提,扶楹便猜到了下面。

    世人定是不信老方丈之言,更甚者,有民间故事传言,白日端正的老方丈,夜夜与那痴心妇同房厮磨。

    一些“小妖精”“浪荡子”“坏痞子”的情事俗语,也传到了老方丈的耳边,被人看了笑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受不了世俗的污蔑。

    扶楹心底想的清楚,小丫头却不知晓。盈玉还在问她,“姑娘可要猜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老方丈忍不得传言……”扶楹心沉了沉,“自杀了?”

    盈玉惊呼一声,嗓音低了低,“姑娘怎的知道?”盈玉接着道,“不过,姑娘也只猜对了一半。”

    外间漆黑,周边寂寥无声,冷风透窗拂面,盈玉紧了紧身上的被褥,“老方丈是自杀的没错,但听说死相极其惨烈,是被人挖心而亡。”

    “可之后,那痴心妇似变了个人似的,日日来广渡寺,在门前胡言乱语。说什么,老方丈有预知一切的能力,凡是乱嚼舌根的人,大都生活不顺。”

    扶楹垂眸,未出声打断,静静听着盈玉言语。

    之后说来也怪,各家闹鬼不断,家宅不宁,主人终是抑郁成疾。久而久之,人们都恐慌害怕,不再前往广渡寺。

    广渡寺经费不足,自然办不下去。于是,旁的僧人就换了地方,来此改了名字,成了今日的圆通寺。

    这事虽渐渐被人遗忘,民间却不自觉流传下一句话,宁惹皇帝,不辱方丈。

    道完一切,盈玉呼出一口气,不由得疑惑问出声,“姑娘,你说这些子事儿是真是假?”

    不只是老方丈抢夺他人妇,更多的是,老方丈遭人挖心,却被伪装成自杀。

    这一桩桩、一件件,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

    扶楹把心底话与盈玉说了,小丫头想了一番,也是这个理儿。

    夜渐深了,睡意渐渐来了,盈玉手指拽着被子,不忘出声宽慰扶楹。

    “姑娘莫怕,这些指不定怎么添油加醋,被人乱讲。姑娘早些睡,有奴婢在跟前守着你呢。”

    扶楹应声,闭眼安眠,心里不由得疑惑起来,这等事儿不寻常,定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那人又是谁呢?造谣毁掉一个方丈,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章节目录

裴夫子的白月光重生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执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绾并收藏裴夫子的白月光重生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