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末。落了雪。
潭州府衙。
一蓬头妇人跪于衙门口,不断对着官府门前磕头。细微的雪掉进她灰扑扑的头发里,似墙角一堆没完全烧化的麸炭。
紧闭的乌青大门前站着两个冷面衙役,眼神像是巴不得拿个扫帚出来,将其赶紧扫了干净才好。
“民妇薛氏,恳请大人可怜可怜我的丢了半条命的女儿,这孩子过了今年也才五岁!若不是好心人发现,是连半条命也没了!求大人秉公办案,断断不要放过那个畜生!”
有不少百姓围在旁边。或唏嘘或谩骂。人人都在等一个结果。
约莫一炷香过后。
厚重的雪快要将那妇人的肩压垮。走了一些人,也有人撑起了伞。
惊堂木落下。
不曾想,那嫌犯竟被当堂释放。
出来时竟还在对着一时难以接受的众人笑,其五官神态猥琐如阴沟鼠类。
“操他全家的,大伙儿一起上,弄死他!”
有人抄起木棍要打过去。却被官衙役们给横刀拦下了。
“早就听说这鼠辈肖三家中有权有势,看吧各位,人证物证俱在,可人家自有人保,报官又有何用?咱们平头老百姓只有忍气吞声的份!薛家的,认命吧。”
“你在这说什么风凉话,快些闭嘴!”
肖家的人像是早就知晓他要出来,备了车马来接。
眼见那畜生就要上马车,那薛氏妇人拼了命要上前拉扯他,被几个人高马大的肖家奴仆推到地上。她一时站不起来,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恸之态似是下一刻就要喘不上来气。
她转身对着衙门口不断磕头,额前鲜血淋漓。
“恳请官人,秉公断案,明辨是非,莫要放走歹人!”
“薛妇,还是早些回吧!这雪今日看着是停不了,你在这跪着,哪怕是一直跪到春深雪化,又有何用呢!”
突然,只听得咚一声。
只见那方才还在笑的猥琐男人,顷刻间已人头分离,一路滚落到薛妇脚边。
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四处张望。
隐约听得车轮滚雪之声。
一辆装饰极其繁丽考究的马车悄悄经过人群,并未引起任何人注意。
那乌色雕花窗外悬着一只白玉似的手,修长的指节晃在风中,碾碎了一缕落下来的雪,半湿着指尖回到车内。
这是一个女子的手。
其身着黑金蟒服,云鬓沉沉,却偏偏只用了一根玉簪将挽未挽地悬着,似是随时都要如瀑布滑落。她用缩回来的那只手撑着下巴,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搭在脸侧,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之景。
“鹤儿可还和我怄气?”
“公主,公子说他从未和您置气。”
女子继续看着窗外,摇摇头。
“孩子大了,不听话了。”
“公子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公主先前在《簪魂录》上划掉的名字也都已处理完毕。除此之外,公子还特地在月都备了公主爱吃的条头糕。”
听到这,女子正过脸,轻盈一笑。
这一笑,直叫世间万千风景通通失了颜色。
“川湘之地,哪来的条头糕,怕不是又把江南的哪个可怜厨子拐来了。”
笑容收尽时,满树春水梨花成银霜冰雪,锋芒尽显,不怒自威。
“唐宁呢?”
“唐庄主在带无冬在白鹄医者处看眼睛。”
“倚舟的眼睛还未痊愈吗?”
“说是去夏婆婆那里抓了药,现下已好的差不多了。如今正在奈何桥畔等公主。”
“好。”
这一声沉稳如千钧。
“月都之后,北上长安。”
女子重新将手伸出窗外,指尖的雪化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蝶,赶在马车之前往东飞去。
*
“公主来啦!”
一蓝眸小童本站在山崖撑伞远眺,突然扔了伞,开始往山上跑,边跑边喊,脚步急忙,在雪地压下一串脚印。
天色将明未明。
月都却并未熄灯,随着小童的脚印,灯火愈发明亮,直到月都深处。
“参见公主。”
奈何桥畔跪着一众人等。
陈倚舟一身黑衣,和一个带斗笠的白衣人跪在最前面。
有两人先从马车上下来,撑起一把锦绣华盖。
接着出来一个身形高挑的女子,周身气息威压凝滞,一草一木都为其震慑。
其面如静水,眼若浓墨,抬手将衣摆甩到身后,走过去扶起陈倚舟,单手捧起她的脸。
“看着是好多了。”
“多谢公主关心。”
“走吧。”女人牵起她的手,往桥上走。众人跟随其后。
“听说那哑巴村还留了个问话的。”
“是,公主。”
“可问出些什么来了?”
“公主。”
“怎么了?”
“公子说他没问出什么来,因为……”
“因为?”
“公子说,公子说。因为那人的确是个哑巴。他听不懂。”
“……知晓了。我亲自去会会。”
月都内。
“来了来了,公主来了,快快快。”
“都扫干净些!路中间一片雪花都不可有!”
“恭迎公主!”
“公主!”
登仙阁之下。
众傀儡齐齐转身,脚步声整齐划一,迎面山下。
登仙阁上。
“小笙,我母亲来了……”
窗沿冰坚,若是不经意碰上已是黏寒刺骨。柳舒鹤一手护着小腹,另一只手拍拍腰上紧箍的手。
“小笙,小笙,先停下……”
话说了一半,窗边的那瓶腊梅清脆地摔落在地。他不禁软腰趴下,这一下差点干呕出来。
待姬玉笙清醒之际。
发现手中的人已经没了气息,其额前沾了雪,浑身软绵冰凉。一摸额头,却滚烫无比。
“柳舒鹤,醒醒……”
姬玉笙关上窗,将人抱到榻上,盖上被子。又将手伸到暖炉边,烤热了,用手心去贴他的脸和脖颈。
很多事她现下已经猜到了大概。尽管是以可能被某人自行篡改不少的方式。
但她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她和柳舒鹤早就见过。
五年前,在金陵。
可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同她说。柳舒鹤到底还在瞒着她什么。姬玉笙忍不住去想。
她看着榻上人的脸,炉火沉沉映在眼中,握紧了被中冰凉的手。
过了片刻,柳舒鹤倏然转醒。
“小笙,我好冷。”
“把被子裹紧些。”
“抱抱我好不好。”
姬玉笙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去给火炉添了些炭。
“抱抱。”
姬玉笙回头。
柳舒鹤艰难从榻上坐起来,哀求地看着她。
姬玉笙回到床沿坐着,伸出一条手臂。
柳舒鹤连忙宝贝似地抱在怀里,但依旧冷得发抖,平日里那双得意上扬的狐狸眼,如今破碎难全。
“小笙。”
“嗯。”
“我好疼……”柳舒鹤越说越没力气,唇像窗外的雪一样白。
“怎么了?”
“帮我拉一下案桌上的摇铃……”
很快便有人上来了。
“你们在做什么?他怎么了?”
“女公子,还请您稍稍让一下。”
除了阿春阿秋,十几个白衣人,姬玉笙还看到之前那个药铺的驼背老婆婆,她背了个沉重的药箱,也赶了过来,神色慌张匆忙。
“小笙,你去屏风后等我,好不好,求求你……”
“女公子,请和我来吧。”阿春道。
姬玉笙被请到屏风后。
“什么小产?他怎会真有了?怎么可能?”
“女公子,我先去帮忙了。请女公子先在这候着,公子的藏书、物品女公子可以随意翻看使用,一有消息我便来告知女公子。”
姬玉笙心中烦闷,坐到案前。
案上放着本厚重的书。
其名为《簪魂录》。
姬玉笙无意识地将那书翻开,无意识地不断翻页,时不时看向床榻的方向,再低头的时候,只觉得眼前的字都在烧,在晃。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是几个被划掉的名字。
【哑巴村。何阿春。】
【永春楼 。徐莺儿】
【溪山。颜子画。(没交钱试图混入,灌了忘事水,遣返。)】
【麓山香云布坊。赵胜楠】
【心上人。姬月。】
天亮了。
“女公子,公子醒了。”
姬玉笙连忙从案前起身,赶了过去。
“公子现下已无大碍,那老身先退下了。”药铺婆婆道。
没有回应。
姬玉笙看着药铺婆婆离开,又看到榻上的人。
柳舒鹤额前绑了抹额,湿着鬓角,垂着眼,双唇苍白干裂,整个人像是失了魂魄。
“婆婆,我想问您一件事。”
姬玉笙转身追上那药铺婆婆,问道。
药铺婆婆顿了顿,但还是回过头来。
“说吧。姑娘。”
“他,你们公子,有了,有了身孕。是真的吗?”
药铺婆婆什么都没说,只是重重叹了一口气。
临走前丢下一句,“现在没喽!”
“柳舒鹤。”
姬玉笙回到榻前。
柳舒鹤眼中稍稍亮了亮,抬起头,手指勾到她的袖口,紧紧收回在指尖,声音沙哑无力。
“小笙,宝宝没了。”
说完这句话后,眼中又暗了下去,从眼角落下一颗泪。
姬玉笙想给他擦,却发现自己根本抬不动手。
随即有人通报道。
“公主来了!”
潭州府衙。
一蓬头妇人跪于衙门口,不断对着官府门前磕头。细微的雪掉进她灰扑扑的头发里,似墙角一堆没完全烧化的麸炭。
紧闭的乌青大门前站着两个冷面衙役,眼神像是巴不得拿个扫帚出来,将其赶紧扫了干净才好。
“民妇薛氏,恳请大人可怜可怜我的丢了半条命的女儿,这孩子过了今年也才五岁!若不是好心人发现,是连半条命也没了!求大人秉公办案,断断不要放过那个畜生!”
有不少百姓围在旁边。或唏嘘或谩骂。人人都在等一个结果。
约莫一炷香过后。
厚重的雪快要将那妇人的肩压垮。走了一些人,也有人撑起了伞。
惊堂木落下。
不曾想,那嫌犯竟被当堂释放。
出来时竟还在对着一时难以接受的众人笑,其五官神态猥琐如阴沟鼠类。
“操他全家的,大伙儿一起上,弄死他!”
有人抄起木棍要打过去。却被官衙役们给横刀拦下了。
“早就听说这鼠辈肖三家中有权有势,看吧各位,人证物证俱在,可人家自有人保,报官又有何用?咱们平头老百姓只有忍气吞声的份!薛家的,认命吧。”
“你在这说什么风凉话,快些闭嘴!”
肖家的人像是早就知晓他要出来,备了车马来接。
眼见那畜生就要上马车,那薛氏妇人拼了命要上前拉扯他,被几个人高马大的肖家奴仆推到地上。她一时站不起来,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悲恸之态似是下一刻就要喘不上来气。
她转身对着衙门口不断磕头,额前鲜血淋漓。
“恳请官人,秉公断案,明辨是非,莫要放走歹人!”
“薛妇,还是早些回吧!这雪今日看着是停不了,你在这跪着,哪怕是一直跪到春深雪化,又有何用呢!”
突然,只听得咚一声。
只见那方才还在笑的猥琐男人,顷刻间已人头分离,一路滚落到薛妇脚边。
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四处张望。
隐约听得车轮滚雪之声。
一辆装饰极其繁丽考究的马车悄悄经过人群,并未引起任何人注意。
那乌色雕花窗外悬着一只白玉似的手,修长的指节晃在风中,碾碎了一缕落下来的雪,半湿着指尖回到车内。
这是一个女子的手。
其身着黑金蟒服,云鬓沉沉,却偏偏只用了一根玉簪将挽未挽地悬着,似是随时都要如瀑布滑落。她用缩回来的那只手撑着下巴,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搭在脸侧,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之景。
“鹤儿可还和我怄气?”
“公主,公子说他从未和您置气。”
女子继续看着窗外,摇摇头。
“孩子大了,不听话了。”
“公子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公主先前在《簪魂录》上划掉的名字也都已处理完毕。除此之外,公子还特地在月都备了公主爱吃的条头糕。”
听到这,女子正过脸,轻盈一笑。
这一笑,直叫世间万千风景通通失了颜色。
“川湘之地,哪来的条头糕,怕不是又把江南的哪个可怜厨子拐来了。”
笑容收尽时,满树春水梨花成银霜冰雪,锋芒尽显,不怒自威。
“唐宁呢?”
“唐庄主在带无冬在白鹄医者处看眼睛。”
“倚舟的眼睛还未痊愈吗?”
“说是去夏婆婆那里抓了药,现下已好的差不多了。如今正在奈何桥畔等公主。”
“好。”
这一声沉稳如千钧。
“月都之后,北上长安。”
女子重新将手伸出窗外,指尖的雪化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蝶,赶在马车之前往东飞去。
*
“公主来啦!”
一蓝眸小童本站在山崖撑伞远眺,突然扔了伞,开始往山上跑,边跑边喊,脚步急忙,在雪地压下一串脚印。
天色将明未明。
月都却并未熄灯,随着小童的脚印,灯火愈发明亮,直到月都深处。
“参见公主。”
奈何桥畔跪着一众人等。
陈倚舟一身黑衣,和一个带斗笠的白衣人跪在最前面。
有两人先从马车上下来,撑起一把锦绣华盖。
接着出来一个身形高挑的女子,周身气息威压凝滞,一草一木都为其震慑。
其面如静水,眼若浓墨,抬手将衣摆甩到身后,走过去扶起陈倚舟,单手捧起她的脸。
“看着是好多了。”
“多谢公主关心。”
“走吧。”女人牵起她的手,往桥上走。众人跟随其后。
“听说那哑巴村还留了个问话的。”
“是,公主。”
“可问出些什么来了?”
“公主。”
“怎么了?”
“公子说他没问出什么来,因为……”
“因为?”
“公子说,公子说。因为那人的确是个哑巴。他听不懂。”
“……知晓了。我亲自去会会。”
月都内。
“来了来了,公主来了,快快快。”
“都扫干净些!路中间一片雪花都不可有!”
“恭迎公主!”
“公主!”
登仙阁之下。
众傀儡齐齐转身,脚步声整齐划一,迎面山下。
登仙阁上。
“小笙,我母亲来了……”
窗沿冰坚,若是不经意碰上已是黏寒刺骨。柳舒鹤一手护着小腹,另一只手拍拍腰上紧箍的手。
“小笙,小笙,先停下……”
话说了一半,窗边的那瓶腊梅清脆地摔落在地。他不禁软腰趴下,这一下差点干呕出来。
待姬玉笙清醒之际。
发现手中的人已经没了气息,其额前沾了雪,浑身软绵冰凉。一摸额头,却滚烫无比。
“柳舒鹤,醒醒……”
姬玉笙关上窗,将人抱到榻上,盖上被子。又将手伸到暖炉边,烤热了,用手心去贴他的脸和脖颈。
很多事她现下已经猜到了大概。尽管是以可能被某人自行篡改不少的方式。
但她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她和柳舒鹤早就见过。
五年前,在金陵。
可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同她说。柳舒鹤到底还在瞒着她什么。姬玉笙忍不住去想。
她看着榻上人的脸,炉火沉沉映在眼中,握紧了被中冰凉的手。
过了片刻,柳舒鹤倏然转醒。
“小笙,我好冷。”
“把被子裹紧些。”
“抱抱我好不好。”
姬玉笙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去给火炉添了些炭。
“抱抱。”
姬玉笙回头。
柳舒鹤艰难从榻上坐起来,哀求地看着她。
姬玉笙回到床沿坐着,伸出一条手臂。
柳舒鹤连忙宝贝似地抱在怀里,但依旧冷得发抖,平日里那双得意上扬的狐狸眼,如今破碎难全。
“小笙。”
“嗯。”
“我好疼……”柳舒鹤越说越没力气,唇像窗外的雪一样白。
“怎么了?”
“帮我拉一下案桌上的摇铃……”
很快便有人上来了。
“你们在做什么?他怎么了?”
“女公子,还请您稍稍让一下。”
除了阿春阿秋,十几个白衣人,姬玉笙还看到之前那个药铺的驼背老婆婆,她背了个沉重的药箱,也赶了过来,神色慌张匆忙。
“小笙,你去屏风后等我,好不好,求求你……”
“女公子,请和我来吧。”阿春道。
姬玉笙被请到屏风后。
“什么小产?他怎会真有了?怎么可能?”
“女公子,我先去帮忙了。请女公子先在这候着,公子的藏书、物品女公子可以随意翻看使用,一有消息我便来告知女公子。”
姬玉笙心中烦闷,坐到案前。
案上放着本厚重的书。
其名为《簪魂录》。
姬玉笙无意识地将那书翻开,无意识地不断翻页,时不时看向床榻的方向,再低头的时候,只觉得眼前的字都在烧,在晃。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是几个被划掉的名字。
【哑巴村。何阿春。】
【永春楼 。徐莺儿】
【溪山。颜子画。(没交钱试图混入,灌了忘事水,遣返。)】
【麓山香云布坊。赵胜楠】
【心上人。姬月。】
天亮了。
“女公子,公子醒了。”
姬玉笙连忙从案前起身,赶了过去。
“公子现下已无大碍,那老身先退下了。”药铺婆婆道。
没有回应。
姬玉笙看着药铺婆婆离开,又看到榻上的人。
柳舒鹤额前绑了抹额,湿着鬓角,垂着眼,双唇苍白干裂,整个人像是失了魂魄。
“婆婆,我想问您一件事。”
姬玉笙转身追上那药铺婆婆,问道。
药铺婆婆顿了顿,但还是回过头来。
“说吧。姑娘。”
“他,你们公子,有了,有了身孕。是真的吗?”
药铺婆婆什么都没说,只是重重叹了一口气。
临走前丢下一句,“现在没喽!”
“柳舒鹤。”
姬玉笙回到榻前。
柳舒鹤眼中稍稍亮了亮,抬起头,手指勾到她的袖口,紧紧收回在指尖,声音沙哑无力。
“小笙,宝宝没了。”
说完这句话后,眼中又暗了下去,从眼角落下一颗泪。
姬玉笙想给他擦,却发现自己根本抬不动手。
随即有人通报道。
“公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