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棣棠走上前去,直视着那人的目光:“殿下怎么来了?”
“说好请你瞧一出戏。”谢明霁直起身,朝着远处走去,“走吧,去看戏。”
“去哪里?”姜棣棠跟上谢明霁的步伐,又问出声。
谢明霁悠悠开口:“东宫。”
姜棣棠是在独自进了东宫后才晓得谢明霁说的看戏是什么意思。
谢明霁未与她一同入内,只将人送至了门口。
他说:“此刻谢徵恐不欲见我,而你不一样。”
“未来的太子妃。”
姜棣棠走到谢徵跟前时,谢徵都未曾瞧见她。
她来寻谢徵之前先访褚乐微,得知谢徵今日心情颇为不佳,一则因裴羡宁被劫,二则因谢明霁退朝后于御书房参奏袁家一本,继之,又费时一下午,查实户部尚书袁霈贪污赋税之事,令钦文帝大怒,当即下令将袁氏一族打入大牢,待审讯后发落。
原本失了能控制裴羡安的人的谢徵这下愈为气愤,太子妃人选再度落空,他要从何处寻得一个可靠的外戚靠山来稳坐储君之位?
不得不说,谢明霁动手的速度还真是快。
“殿下?”姜棣棠轻声唤之,待其回首,即行礼问安,殿下万安。臣女今日欲来探望殿下,方才见殿下若有所思,莫非有忧心之事?”
姜棣棠跪坐在谢徵身旁,柔声细语:“臣女愿为殿下分忧。”
谢徵冷冷地看着她,许是火气正盛,面对姜棣棠亦无半点好颜色,疏离而冷漠。然终启唇问之:“折之接近孤是因为什么?”
姜棣棠手撑着头,明眸闪烁,凝视谢徵,笑意清浅,如同一朵盛放的玉兰花:“臣女以为殿下知道的。”
谢徵没有说话,只是那样平静地看着姜棣棠,静待她的后文。
“一开始接近殿下,臣女的确是为了太子妃之位。殿下知道,若非姜家突生变故,臣女本应代嫡姐嫁与殿下,故对殿下颇生好奇,且对那无故流失之太子妃之位亦存希冀,思以己之能,得殿下欢心。”
谢徵微哂之:“你倒坦诚。”
姜棣棠摇头:“然其后,臣女察觉,或真倾心于殿下。殿下雍容闲雅,英明神武,通得六艺武术,明得策略政道,心系天下苍生,且待身边之人至善,岂能不令棣棠倾慕?”
“所以棣棠现在,要的可不只是一个身份。”
姜棣棠眉眼灵动,声音轻快甜腻,满心满眼全是谢徵的模样险些连她自己都骗了过去。
此言听来,实令棣棠自感作呕。
若未曾目睹教坊密室之残忍,姜棣棠或能轻易言此奉承之语,然今时今日,再要她面不改色、昧心而言,实觉恶心难耐。
谢徵笑意愈浓,似为其所悦:“那折之还想要什么?”
“臣女想要……”姜棣棠娇俏一笑,纤纤玉指划过谢徵衣衫,落于他的心口处,娇声细语,使人心醉神迷,“殿下的心。”
“孤的心意你不是早就知晓了么。”谢徵捉住姜棣棠的手腕,将人拉得更近了些,“皇祖母不愿让你现下入东宫,想让你多陪她些时日。”
姜棣棠知晓谢徵说的是先前谢徵欲纳她为侧妃之事,于是她挣脱谢徵的桎梏,敛去面上笑颜,换了一副有些难为情又忧心忡忡的表情,跪直了身子同谢徵道:“殿下,侧妃一事,其实也有臣女想法在内。”
谢徵短暂地忘了他的两桩烦心事,神情温和,问姜棣棠:“折之有何想法?”
“臣女……不愿做太子侧妃。”姜棣棠朝着谢徵一拜,接着说道,“臣女不敢奢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也不愿如此草率就嫁了殿下做侧妃。殿下知晓臣女心思,臣女既愿努力做臣女想做之事,自不甘久居侧妃之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他人轻易可得之物,臣女亦当有机缘得之,否则,臣女亦将心怀妒意。”
“殿下虽说心悦臣女,却不肯将臣女视作殿下的解语花,不愿臣女替殿下解忧。或因不信,或因无意,臣女实难揣测。但臣女是真心实意愿常伴殿下左右,臣女想要,却仅凭努力无法得到,只是因为机缘不在于臣女自身。”
“殿下能否,再赠臣女一个机缘呢?”
姜棣棠抬眸直视着谢徵说完这番话,情真意切,仿佛是真的爱谢徵爱的深沉。
良久,谢徵伸手扶她,似被她的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亦似对她的想法无奈:“那折之,孤予你这个机缘。”
“孤会同父皇言明。”
姜棣棠眼角一弯,眸中星光闪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谢殿下!”
可姜棣棠深知,谢徵愿意给她这个允诺,不过是因为袁家倒台,他还暂时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总归,又为自己争得了多一成的胜算。
已至八月初,太后约莫二十多日便会回宫。姜棣棠本忧心如何才能让谢徵自己提出愿迎娶她为太子妃之事,最后成与不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给太后吃下一颗定心丸。
太后安心,她方能安稳度日。
暮雨曼夏,楼外烟波懒,檐上三寸银针泻,沾湿谁人裙摆。
午后落雨,难得清爽,姜棣棠心下本愁,见此番光景,亦不欲再深虑他事,遂唤蓝溪同往廊下观雨。
雨势益猛,姜棣棠本欲回身避之,然回首之际,瞥见高墙之后隐有人影,下一秒那人就稳稳地立于她面前。
“晋阳王?”姜棣棠微蹙眉梢,随即又笑道,“我这长秋宫门好似未曾落锁,晋阳王怎得有门不走,偏要翻窗?”
“我乐意。”谢隽易轻掸衣袍,方才跃墙到姜棣棠身前时他有些着急,急迫之间,伞斜雨沾,衣袍略湿。
姜棣棠将这一切收归眼底,眸色如水,无波无澜,全然是嘲弄之意:“有伞不打,偏要淋雨,也是晋阳王的兴致不成?”
谢隽易摸了摸鼻子,将话题转移:“一点而已,并无大碍,片刻即干。带你出宫去玩,去不去?”
“现在?”姜棣棠眉眼藏不住疑惑与嫌弃,连语调都透露着几分冷淡,她出声,倒是并不客气,“这么大的雨,晋阳王有此等闲情逸致臣女可没有,恕不奉陪。”
“唉,”谢隽易急忙拉住姜棣棠,“算是我求你,陪我去一次呗。”
“无事献殷勤,晋阳王到底有何贵干?”姜棣棠略显不悦。自上次同谢隽易将话说开后,她可不觉得他们还能为友,做路人都难。然谢隽易却频频至长秋宫,以探望太后之名,实则常在她面前晃悠。太后离宫后,他又时常以来看太后的花草可有被照顾好为理由到这儿来,每次都不忘同她说一句莫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他倒是多管闲事的很。
“我看晋阳王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回你的边疆去。”
姜棣棠又补了一句,就往屋内走去。
这次谢隽易没有立刻追上来,他站在原来,眼睫低垂,似有失落之态,若有所思。
在即将步入房门之际,姜棣棠还是回了头,看着站在廊下一动不动的人,轻叹一声:“不是要带我出宫?”
谢隽易闻声抬头。
“等我换身衣服。”
姜棣棠原以为,谢隽易会带她在主街信步闲游,孰料竟径直携之至都城西隅之贫民区。
“带我到这儿来做甚?”姜棣棠问谢隽易,脚步却未停。
她身处的巷子破旧,周遭的孩童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目及一白发苍苍之老者,正颤颤巍巍地喂其高烧不退之孙喝粥,时而哭泣,眼泪都糊了满眼。
姜棣棠收回视线,说不出她内心是什么感觉。
应该同情的,但有谁又过的很好吗。
“来看望一个故人。”谢隽易也看到了那婆婆,原欲前行之足终止,他转身走过去蹲下身,同那婆婆交谈,“婆婆,您孙子这样,可有去瞧过病?”
那老婆婆哀声连连,只同谢隽易道:“我们呐,饭尚不饱,何有资财来瞧病?”
“是这孩子命不好,命不好啊。”
谢隽易皱眉,谢隽易蹙眉,抬手试那孩童额温,烫得惊人。他解了荷包取出两锭银,置于老婆婆手心:“我这儿有些银钱,婆婆拿去替您孙子寻个大夫看看吧。”
姜棣棠不知何时也跟上前来,执起那孩子的手:“我就是大夫,先替他瞧瞧。”
诊脉愈久,姜棣棠之眉愈蹙,终轻轻释手,抬头问谢隽易:“这附近可有纸笔?”
知贫民区难寻此物,谢隽易思索了阵,点头:“我去找。”
“姑娘啊,我孙儿病情如何?”
姜棣棠对上那老婆婆视线时,才发现人眼神浑浊,看样子眼睛亦不大好。
于是她温和一笑,宽慰道:“仅是风热之症,服药可愈,婆婆勿忧。”
姜棣棠说完,那老婆婆明显是松了一口气,声声说着那就好那就好。
可姜棣棠并未说实话。
明明就是肺痈,已近溃脓之期,姜棣棠恐伤婆婆之心,故而说的轻了些。
也正是这时,姜棣棠四顾,瞥见老婆婆所喂其孙之食。
哪是什么饭,分明就是水。
米粒寥寥可数。
姜棣棠不禁皱眉:“婆婆,朝中未曾救济过吗?”
那老婆婆摇头:“虽有救济,然救济之资何其微薄,只够我们再多活两三天的。”
姜棣棠眉头皱的更深,常平司的述职可不是这样。
此等机构之述职直上太子,再由谢徵定期呈于钦文帝。姜棣棠尝闻谢徵言及,朝廷赈灾救济颇有成效,然今观此状,成效何在?
且京师尚如此,四方又当何如?
姜棣棠神色凝重,忖度谢徵是否知此,若知而不问,那便是有意。
夺民之财,以饱私囊。
那样的储君,又如何配称为储君?
“说好请你瞧一出戏。”谢明霁直起身,朝着远处走去,“走吧,去看戏。”
“去哪里?”姜棣棠跟上谢明霁的步伐,又问出声。
谢明霁悠悠开口:“东宫。”
姜棣棠是在独自进了东宫后才晓得谢明霁说的看戏是什么意思。
谢明霁未与她一同入内,只将人送至了门口。
他说:“此刻谢徵恐不欲见我,而你不一样。”
“未来的太子妃。”
姜棣棠走到谢徵跟前时,谢徵都未曾瞧见她。
她来寻谢徵之前先访褚乐微,得知谢徵今日心情颇为不佳,一则因裴羡宁被劫,二则因谢明霁退朝后于御书房参奏袁家一本,继之,又费时一下午,查实户部尚书袁霈贪污赋税之事,令钦文帝大怒,当即下令将袁氏一族打入大牢,待审讯后发落。
原本失了能控制裴羡安的人的谢徵这下愈为气愤,太子妃人选再度落空,他要从何处寻得一个可靠的外戚靠山来稳坐储君之位?
不得不说,谢明霁动手的速度还真是快。
“殿下?”姜棣棠轻声唤之,待其回首,即行礼问安,殿下万安。臣女今日欲来探望殿下,方才见殿下若有所思,莫非有忧心之事?”
姜棣棠跪坐在谢徵身旁,柔声细语:“臣女愿为殿下分忧。”
谢徵冷冷地看着她,许是火气正盛,面对姜棣棠亦无半点好颜色,疏离而冷漠。然终启唇问之:“折之接近孤是因为什么?”
姜棣棠手撑着头,明眸闪烁,凝视谢徵,笑意清浅,如同一朵盛放的玉兰花:“臣女以为殿下知道的。”
谢徵没有说话,只是那样平静地看着姜棣棠,静待她的后文。
“一开始接近殿下,臣女的确是为了太子妃之位。殿下知道,若非姜家突生变故,臣女本应代嫡姐嫁与殿下,故对殿下颇生好奇,且对那无故流失之太子妃之位亦存希冀,思以己之能,得殿下欢心。”
谢徵微哂之:“你倒坦诚。”
姜棣棠摇头:“然其后,臣女察觉,或真倾心于殿下。殿下雍容闲雅,英明神武,通得六艺武术,明得策略政道,心系天下苍生,且待身边之人至善,岂能不令棣棠倾慕?”
“所以棣棠现在,要的可不只是一个身份。”
姜棣棠眉眼灵动,声音轻快甜腻,满心满眼全是谢徵的模样险些连她自己都骗了过去。
此言听来,实令棣棠自感作呕。
若未曾目睹教坊密室之残忍,姜棣棠或能轻易言此奉承之语,然今时今日,再要她面不改色、昧心而言,实觉恶心难耐。
谢徵笑意愈浓,似为其所悦:“那折之还想要什么?”
“臣女想要……”姜棣棠娇俏一笑,纤纤玉指划过谢徵衣衫,落于他的心口处,娇声细语,使人心醉神迷,“殿下的心。”
“孤的心意你不是早就知晓了么。”谢徵捉住姜棣棠的手腕,将人拉得更近了些,“皇祖母不愿让你现下入东宫,想让你多陪她些时日。”
姜棣棠知晓谢徵说的是先前谢徵欲纳她为侧妃之事,于是她挣脱谢徵的桎梏,敛去面上笑颜,换了一副有些难为情又忧心忡忡的表情,跪直了身子同谢徵道:“殿下,侧妃一事,其实也有臣女想法在内。”
谢徵短暂地忘了他的两桩烦心事,神情温和,问姜棣棠:“折之有何想法?”
“臣女……不愿做太子侧妃。”姜棣棠朝着谢徵一拜,接着说道,“臣女不敢奢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也不愿如此草率就嫁了殿下做侧妃。殿下知晓臣女心思,臣女既愿努力做臣女想做之事,自不甘久居侧妃之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他人轻易可得之物,臣女亦当有机缘得之,否则,臣女亦将心怀妒意。”
“殿下虽说心悦臣女,却不肯将臣女视作殿下的解语花,不愿臣女替殿下解忧。或因不信,或因无意,臣女实难揣测。但臣女是真心实意愿常伴殿下左右,臣女想要,却仅凭努力无法得到,只是因为机缘不在于臣女自身。”
“殿下能否,再赠臣女一个机缘呢?”
姜棣棠抬眸直视着谢徵说完这番话,情真意切,仿佛是真的爱谢徵爱的深沉。
良久,谢徵伸手扶她,似被她的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亦似对她的想法无奈:“那折之,孤予你这个机缘。”
“孤会同父皇言明。”
姜棣棠眼角一弯,眸中星光闪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谢殿下!”
可姜棣棠深知,谢徵愿意给她这个允诺,不过是因为袁家倒台,他还暂时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总归,又为自己争得了多一成的胜算。
已至八月初,太后约莫二十多日便会回宫。姜棣棠本忧心如何才能让谢徵自己提出愿迎娶她为太子妃之事,最后成与不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给太后吃下一颗定心丸。
太后安心,她方能安稳度日。
暮雨曼夏,楼外烟波懒,檐上三寸银针泻,沾湿谁人裙摆。
午后落雨,难得清爽,姜棣棠心下本愁,见此番光景,亦不欲再深虑他事,遂唤蓝溪同往廊下观雨。
雨势益猛,姜棣棠本欲回身避之,然回首之际,瞥见高墙之后隐有人影,下一秒那人就稳稳地立于她面前。
“晋阳王?”姜棣棠微蹙眉梢,随即又笑道,“我这长秋宫门好似未曾落锁,晋阳王怎得有门不走,偏要翻窗?”
“我乐意。”谢隽易轻掸衣袍,方才跃墙到姜棣棠身前时他有些着急,急迫之间,伞斜雨沾,衣袍略湿。
姜棣棠将这一切收归眼底,眸色如水,无波无澜,全然是嘲弄之意:“有伞不打,偏要淋雨,也是晋阳王的兴致不成?”
谢隽易摸了摸鼻子,将话题转移:“一点而已,并无大碍,片刻即干。带你出宫去玩,去不去?”
“现在?”姜棣棠眉眼藏不住疑惑与嫌弃,连语调都透露着几分冷淡,她出声,倒是并不客气,“这么大的雨,晋阳王有此等闲情逸致臣女可没有,恕不奉陪。”
“唉,”谢隽易急忙拉住姜棣棠,“算是我求你,陪我去一次呗。”
“无事献殷勤,晋阳王到底有何贵干?”姜棣棠略显不悦。自上次同谢隽易将话说开后,她可不觉得他们还能为友,做路人都难。然谢隽易却频频至长秋宫,以探望太后之名,实则常在她面前晃悠。太后离宫后,他又时常以来看太后的花草可有被照顾好为理由到这儿来,每次都不忘同她说一句莫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他倒是多管闲事的很。
“我看晋阳王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回你的边疆去。”
姜棣棠又补了一句,就往屋内走去。
这次谢隽易没有立刻追上来,他站在原来,眼睫低垂,似有失落之态,若有所思。
在即将步入房门之际,姜棣棠还是回了头,看着站在廊下一动不动的人,轻叹一声:“不是要带我出宫?”
谢隽易闻声抬头。
“等我换身衣服。”
姜棣棠原以为,谢隽易会带她在主街信步闲游,孰料竟径直携之至都城西隅之贫民区。
“带我到这儿来做甚?”姜棣棠问谢隽易,脚步却未停。
她身处的巷子破旧,周遭的孩童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目及一白发苍苍之老者,正颤颤巍巍地喂其高烧不退之孙喝粥,时而哭泣,眼泪都糊了满眼。
姜棣棠收回视线,说不出她内心是什么感觉。
应该同情的,但有谁又过的很好吗。
“来看望一个故人。”谢隽易也看到了那婆婆,原欲前行之足终止,他转身走过去蹲下身,同那婆婆交谈,“婆婆,您孙子这样,可有去瞧过病?”
那老婆婆哀声连连,只同谢隽易道:“我们呐,饭尚不饱,何有资财来瞧病?”
“是这孩子命不好,命不好啊。”
谢隽易皱眉,谢隽易蹙眉,抬手试那孩童额温,烫得惊人。他解了荷包取出两锭银,置于老婆婆手心:“我这儿有些银钱,婆婆拿去替您孙子寻个大夫看看吧。”
姜棣棠不知何时也跟上前来,执起那孩子的手:“我就是大夫,先替他瞧瞧。”
诊脉愈久,姜棣棠之眉愈蹙,终轻轻释手,抬头问谢隽易:“这附近可有纸笔?”
知贫民区难寻此物,谢隽易思索了阵,点头:“我去找。”
“姑娘啊,我孙儿病情如何?”
姜棣棠对上那老婆婆视线时,才发现人眼神浑浊,看样子眼睛亦不大好。
于是她温和一笑,宽慰道:“仅是风热之症,服药可愈,婆婆勿忧。”
姜棣棠说完,那老婆婆明显是松了一口气,声声说着那就好那就好。
可姜棣棠并未说实话。
明明就是肺痈,已近溃脓之期,姜棣棠恐伤婆婆之心,故而说的轻了些。
也正是这时,姜棣棠四顾,瞥见老婆婆所喂其孙之食。
哪是什么饭,分明就是水。
米粒寥寥可数。
姜棣棠不禁皱眉:“婆婆,朝中未曾救济过吗?”
那老婆婆摇头:“虽有救济,然救济之资何其微薄,只够我们再多活两三天的。”
姜棣棠眉头皱的更深,常平司的述职可不是这样。
此等机构之述职直上太子,再由谢徵定期呈于钦文帝。姜棣棠尝闻谢徵言及,朝廷赈灾救济颇有成效,然今观此状,成效何在?
且京师尚如此,四方又当何如?
姜棣棠神色凝重,忖度谢徵是否知此,若知而不问,那便是有意。
夺民之财,以饱私囊。
那样的储君,又如何配称为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