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城门,小贩们便岔开前往各处的街巷。
杨漪跟着杨父来到了东街,再没精力关心县城的躁动,眼睛被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牢牢吸引。
各式各样的布料绸缎、让人目不暇接的陶瓷罐子和铁铜器具,香气四溢地熟食。
拐弯走出百花巷,来到一处狭窄石板铺成的街道,两边修建低矮的民屋。
巷子间,已有包着纶布的妇女提着篮子,在农夫跟前的竹篮上挑选蔬菜。
杨父在巷子间找了一处空位,二叔则从别人的屋檐角搬来一块石头,固定板车避免滑车。
三叔从板车底部抽出一块板子,上面写有‘活鱼’两字,随之响起的便是三叔的吆喝声。
顷刻间,鱼摊周围就急速围上一群妇女,叽叽喳喳向着摊主提出各种难题。
“这鱼看着不太新鲜?”
“新鲜的,连夜刚从山涧的水潭中打捞出来,大娘你看看这鱼品质。”
“看着不像是水潭里的鱼?”
“你闻闻,在山里的鱼比河草里长大的鱼,身上的泥腥味淡多了。”
“便宜点,我赶趟来你这买了几次了。”
“老主顾,你也来我这鱼摊好几次了,应该知道我们这绝对是最低价了,我还能匡你不成。”
“成,给我两条。”
看着一向沉稳、话少的二叔,跟前来买鱼的大婶、大娘你来我往还价,半点不见败仗甚至还有余地的模样,这还是她认识的二叔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站在一旁的杨漪差点惊掉了下巴。
而三叔这边,拿着顾客挑好鱼,他就会现场敲晕鱼头然后宰杀,刮去鳞片、去内脏、鱼鳃,切成断块包在荷叶里。
而三叔收钱打包,亲自放在顾客的竹篮子中。
被杨父拉在一旁的杨逸,看着二叔、三叔熟练的动作正是叹为观止,又看了旁边当闲人的老爹道,我们要不要去帮忙?
“摊子这么小,我们也挤不进去算了,”被当成闲人的杨父,看着两个弟弟,一个熟练地卖鱼,一个熟练地捆鱼,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是不会告诉闺女自己是被嫌弃的笨手笨脚,才被两人赶到一旁。
抓鱼时因为鱼身太过滑溜,老是抓不住导致鱼乱跳,为了找鱼差点掀翻摊子。
跟前来买鱼的大娘交流时,因为鱼价的问题差点跟那人吵架,最后好不容易被两个弟弟拦下了,这事绝对不会跟闺女说的,不然他的可靠形象何在。
杨漪不知道父亲的小心思,要知道也说,大老爷们做不了细活也能理解,看着巷子中越来越多妇女,提着篮子前来买生活物品,你说其中会不会有人形的妖怪。
这也有扬大不带杨漪来县城的原因,不行不能让漪丫头待在这,万一他一时不慎说漏嘴那就糟糕,提议道,“闺女,看你二叔、三叔卖鱼的情形,最差也得半个时辰才能结束,我带你去路过的百花街逛逛。”
“好啊,”杨逸正想找什么理由溜出去勒,眼睛一亮欣然同意。
两父女各怀心思来到百花巷,看着远离的巷子齐齐松了口气。
杨父拿起杂色、花纹繁琐的簪子道,“阿漪,你看看这个簪子适不适合你娘亲带着。”
杨漪从摊位上抽出木制的簪子道,“这个吧,简单又精致。”
“还是女儿有眼光,每次给你娘亲买东西,她都说我俗气。”扬大道,“老板,将这个簪子包起来。”
杨漪逛街的兴致不高,遇到勒困难,不知该以何种理由才能独自离开,还不能被父亲察觉。
突然杨漪眼神一扫,看见了李货郎提着一壶酒,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从簪子摊位路过。
灵光一闪,抛下了大包小包提着东西的杨父道,“爹,你慢慢选,我看见村里的李货郎,等会直接和李货郎回村,不用等我回来。”
扬大提着大包小包刚想去追,就被店主拉着,“顾客,你的簪子还没拿。”
等拿到了簪子,原地早没有两人的影子了。
另一处街巷中,杨漪见一向笑容满面的李货郎,今天却一改往日的面容,似乎有着心思,好奇地打趣道,“李庚朗今天这是怎么了,逛个街还愁容满面的,不会是被人当街抢了。”
“你还好意思说,还不是因为你,”李庚朗瞪了一眼看自己笑话的杨漪,徐徐道出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和李庚浪断绝了关系的大哥家,不知从何处知道自家小叔子卖酒发达了,让长夜村的人带了一封口信给李庚朗,言语间表达了,这么多年岁大了,让他有空多回去祭拜爹娘,只字未提李庚朗当年被赶出之事。
如果李庚朗不去实则不孝,加上不敬重家兄,触犯了墨玉国的《二年律令》。
被告上衙门的话,是会被世人唾弃,严重者会被判弃市,即公开处死并暴露尸体。
所以李庚年才发愁,不去会有牢狱之灾,去了看见两夫妻的嘴脸就会想到自己怎么赶出去的,心中实在膈应。
“这有什么好难以抉择的,既然他们实在想让你去见他们,就去见吧。”杨漪别有用心道。
他可是知道杨漪鬼精鬼精的,毕竟不是谁都能想出利用本地的富商、官员,给清风酒造势的,不可能没看出来李家的目的,李庚郎突然醒悟,半信半疑道,“难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能帮助我解决李家。”
················
一炷香后,李货郎带着杨漪,缓缓步入逼窄的居民生活巷道,手中提着酒也换成了大包小包的包裹,都快溢出了,周围的居民好奇上前围观。
爷孙看着陌生,明显不是本地人,围观者并跟上来的人是想看看这是哪家客人,心中生出期望万一是去自己家。
李庚郎带着杨漪,来到门前灯笼书写‘李’字的门前,从外看李家大门是虚掩着,却没见人从里面出门。
李庚郎好似熟悉这里,对着门内吼叫道,“大哥大嫂,二弟带着礼物来看你们了,大门既然开着,我就进来了。”对着旁边的杨漪叮嘱道,“我先进去看看你伯公和伯母在不在,等会就叫你进去。”
杨一乖巧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李家,围观居民淳朴也不觉得失落。
见李货郎进门前,仍然对着围观者微笑,大家一致认为此人和善可亲,李家祖坟冒青烟才摊上如此良亲,只有相对年长的才知道,以往李家干过的龌龊事。
人群边的曹大爷就是知情人士,轻哼道,“李家大哥结婚后不是嫌弃自家二弟,小小年纪时就被赶了出来。”
曹大爷的孙子年仅十岁,虽然不能举办外傅宴,但为他购买一些爱吃的糕点、蜜饯是有余钱,路过李家,见大波人群围在门口,他年事已高、身子骨,就没跟着上前凑热闹,赶不住听力极佳,闲话直往耳朵里钻。
“曹大爷,话可不能乱说,我看那小伙子进门前挺开心的,不像是被李家赶出来的。”
“我胡说,我可是亲眼见过,李家兄长刚成亲不久就把自己弟弟撵走,就算是继弟也在一起生活了数年,把一个半大的孩子赶走,那李家大哥和她媳妇能干啥人事。”
曹大爷被人质疑,忘记自己外门是为了孙子,给围观的人科普李家前几年做过的见不得人的事,惹得旁人唏嘘不已。
王大婶跟李家是邻居,两家处的关系不差,李家在明面上挺会做人,所以她明显不信李家会做出如此恶劣事情,询问起旁边站着跟李家二弟一起来的女孩。
“女娃,你跟来人是什么关系?”
“我自幼被父母抛弃,是李爷爷捡到我,然后拉扯长大。”
“可怜的娃啊,那你知道你爷爷的事了,真的……”
“这个……,李爷爷不让我说,只是现在的我不得不说。”
“爷爷靠货郎为生,走南闯北日子过得很苦,一次偶然得到清风酒,被当地的豪绅追捧要买,所以才富裕起来,爷爷大哥听到他的消息,所以以祭拜父母的名义给爷爷去了一封信,被赶出家门,爷爷赚钱了也想孝敬父母,念旧情想念亲人,我·····怕爷爷受委屈才跟过来的,”杨漪抹的眼睛道。
懂事的娃呀,王大婶同情李家二弟,一边唾弃李家大哥的行为,想不到人模人样的邻居,竟是这样的人,什么祭拜父母,明显是贪图二弟家赚了大钱。
在别人落魄时,落井下石,在别人发达时,趋炎附势地巴结上来,李家人怕是根子上就坏了,以后还是离这家远点,这都是围观者的心声。
杨漪看着王大婶沉思的模样,嘴角微扬,只在瞬间又恢复了担忧爷爷的模样。
“不要担心,有我们大婶、大娘在,只要李家敢欺负爷孙俩,我们肯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谢谢,大婶、大娘,”
话音刚落,屋里面传来连续砸东西的声音,夹杂着李家媳妇的涨骂声,李家大门从里面打开,声音哽咽的男人走了出来。
杨漪跟着杨父来到了东街,再没精力关心县城的躁动,眼睛被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牢牢吸引。
各式各样的布料绸缎、让人目不暇接的陶瓷罐子和铁铜器具,香气四溢地熟食。
拐弯走出百花巷,来到一处狭窄石板铺成的街道,两边修建低矮的民屋。
巷子间,已有包着纶布的妇女提着篮子,在农夫跟前的竹篮上挑选蔬菜。
杨父在巷子间找了一处空位,二叔则从别人的屋檐角搬来一块石头,固定板车避免滑车。
三叔从板车底部抽出一块板子,上面写有‘活鱼’两字,随之响起的便是三叔的吆喝声。
顷刻间,鱼摊周围就急速围上一群妇女,叽叽喳喳向着摊主提出各种难题。
“这鱼看着不太新鲜?”
“新鲜的,连夜刚从山涧的水潭中打捞出来,大娘你看看这鱼品质。”
“看着不像是水潭里的鱼?”
“你闻闻,在山里的鱼比河草里长大的鱼,身上的泥腥味淡多了。”
“便宜点,我赶趟来你这买了几次了。”
“老主顾,你也来我这鱼摊好几次了,应该知道我们这绝对是最低价了,我还能匡你不成。”
“成,给我两条。”
看着一向沉稳、话少的二叔,跟前来买鱼的大婶、大娘你来我往还价,半点不见败仗甚至还有余地的模样,这还是她认识的二叔吗,简直像换了一个人,站在一旁的杨漪差点惊掉了下巴。
而三叔这边,拿着顾客挑好鱼,他就会现场敲晕鱼头然后宰杀,刮去鳞片、去内脏、鱼鳃,切成断块包在荷叶里。
而三叔收钱打包,亲自放在顾客的竹篮子中。
被杨父拉在一旁的杨逸,看着二叔、三叔熟练的动作正是叹为观止,又看了旁边当闲人的老爹道,我们要不要去帮忙?
“摊子这么小,我们也挤不进去算了,”被当成闲人的杨父,看着两个弟弟,一个熟练地卖鱼,一个熟练地捆鱼,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是不会告诉闺女自己是被嫌弃的笨手笨脚,才被两人赶到一旁。
抓鱼时因为鱼身太过滑溜,老是抓不住导致鱼乱跳,为了找鱼差点掀翻摊子。
跟前来买鱼的大娘交流时,因为鱼价的问题差点跟那人吵架,最后好不容易被两个弟弟拦下了,这事绝对不会跟闺女说的,不然他的可靠形象何在。
杨漪不知道父亲的小心思,要知道也说,大老爷们做不了细活也能理解,看着巷子中越来越多妇女,提着篮子前来买生活物品,你说其中会不会有人形的妖怪。
这也有扬大不带杨漪来县城的原因,不行不能让漪丫头待在这,万一他一时不慎说漏嘴那就糟糕,提议道,“闺女,看你二叔、三叔卖鱼的情形,最差也得半个时辰才能结束,我带你去路过的百花街逛逛。”
“好啊,”杨逸正想找什么理由溜出去勒,眼睛一亮欣然同意。
两父女各怀心思来到百花巷,看着远离的巷子齐齐松了口气。
杨父拿起杂色、花纹繁琐的簪子道,“阿漪,你看看这个簪子适不适合你娘亲带着。”
杨漪从摊位上抽出木制的簪子道,“这个吧,简单又精致。”
“还是女儿有眼光,每次给你娘亲买东西,她都说我俗气。”扬大道,“老板,将这个簪子包起来。”
杨漪逛街的兴致不高,遇到勒困难,不知该以何种理由才能独自离开,还不能被父亲察觉。
突然杨漪眼神一扫,看见了李货郎提着一壶酒,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从簪子摊位路过。
灵光一闪,抛下了大包小包提着东西的杨父道,“爹,你慢慢选,我看见村里的李货郎,等会直接和李货郎回村,不用等我回来。”
扬大提着大包小包刚想去追,就被店主拉着,“顾客,你的簪子还没拿。”
等拿到了簪子,原地早没有两人的影子了。
另一处街巷中,杨漪见一向笑容满面的李货郎,今天却一改往日的面容,似乎有着心思,好奇地打趣道,“李庚朗今天这是怎么了,逛个街还愁容满面的,不会是被人当街抢了。”
“你还好意思说,还不是因为你,”李庚朗瞪了一眼看自己笑话的杨漪,徐徐道出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和李庚浪断绝了关系的大哥家,不知从何处知道自家小叔子卖酒发达了,让长夜村的人带了一封口信给李庚朗,言语间表达了,这么多年岁大了,让他有空多回去祭拜爹娘,只字未提李庚朗当年被赶出之事。
如果李庚朗不去实则不孝,加上不敬重家兄,触犯了墨玉国的《二年律令》。
被告上衙门的话,是会被世人唾弃,严重者会被判弃市,即公开处死并暴露尸体。
所以李庚年才发愁,不去会有牢狱之灾,去了看见两夫妻的嘴脸就会想到自己怎么赶出去的,心中实在膈应。
“这有什么好难以抉择的,既然他们实在想让你去见他们,就去见吧。”杨漪别有用心道。
他可是知道杨漪鬼精鬼精的,毕竟不是谁都能想出利用本地的富商、官员,给清风酒造势的,不可能没看出来李家的目的,李庚郎突然醒悟,半信半疑道,“难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能帮助我解决李家。”
················
一炷香后,李货郎带着杨漪,缓缓步入逼窄的居民生活巷道,手中提着酒也换成了大包小包的包裹,都快溢出了,周围的居民好奇上前围观。
爷孙看着陌生,明显不是本地人,围观者并跟上来的人是想看看这是哪家客人,心中生出期望万一是去自己家。
李庚郎带着杨漪,来到门前灯笼书写‘李’字的门前,从外看李家大门是虚掩着,却没见人从里面出门。
李庚郎好似熟悉这里,对着门内吼叫道,“大哥大嫂,二弟带着礼物来看你们了,大门既然开着,我就进来了。”对着旁边的杨漪叮嘱道,“我先进去看看你伯公和伯母在不在,等会就叫你进去。”
杨一乖巧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李家,围观居民淳朴也不觉得失落。
见李货郎进门前,仍然对着围观者微笑,大家一致认为此人和善可亲,李家祖坟冒青烟才摊上如此良亲,只有相对年长的才知道,以往李家干过的龌龊事。
人群边的曹大爷就是知情人士,轻哼道,“李家大哥结婚后不是嫌弃自家二弟,小小年纪时就被赶了出来。”
曹大爷的孙子年仅十岁,虽然不能举办外傅宴,但为他购买一些爱吃的糕点、蜜饯是有余钱,路过李家,见大波人群围在门口,他年事已高、身子骨,就没跟着上前凑热闹,赶不住听力极佳,闲话直往耳朵里钻。
“曹大爷,话可不能乱说,我看那小伙子进门前挺开心的,不像是被李家赶出来的。”
“我胡说,我可是亲眼见过,李家兄长刚成亲不久就把自己弟弟撵走,就算是继弟也在一起生活了数年,把一个半大的孩子赶走,那李家大哥和她媳妇能干啥人事。”
曹大爷被人质疑,忘记自己外门是为了孙子,给围观的人科普李家前几年做过的见不得人的事,惹得旁人唏嘘不已。
王大婶跟李家是邻居,两家处的关系不差,李家在明面上挺会做人,所以她明显不信李家会做出如此恶劣事情,询问起旁边站着跟李家二弟一起来的女孩。
“女娃,你跟来人是什么关系?”
“我自幼被父母抛弃,是李爷爷捡到我,然后拉扯长大。”
“可怜的娃啊,那你知道你爷爷的事了,真的……”
“这个……,李爷爷不让我说,只是现在的我不得不说。”
“爷爷靠货郎为生,走南闯北日子过得很苦,一次偶然得到清风酒,被当地的豪绅追捧要买,所以才富裕起来,爷爷大哥听到他的消息,所以以祭拜父母的名义给爷爷去了一封信,被赶出家门,爷爷赚钱了也想孝敬父母,念旧情想念亲人,我·····怕爷爷受委屈才跟过来的,”杨漪抹的眼睛道。
懂事的娃呀,王大婶同情李家二弟,一边唾弃李家大哥的行为,想不到人模人样的邻居,竟是这样的人,什么祭拜父母,明显是贪图二弟家赚了大钱。
在别人落魄时,落井下石,在别人发达时,趋炎附势地巴结上来,李家人怕是根子上就坏了,以后还是离这家远点,这都是围观者的心声。
杨漪看着王大婶沉思的模样,嘴角微扬,只在瞬间又恢复了担忧爷爷的模样。
“不要担心,有我们大婶、大娘在,只要李家敢欺负爷孙俩,我们肯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谢谢,大婶、大娘,”
话音刚落,屋里面传来连续砸东西的声音,夹杂着李家媳妇的涨骂声,李家大门从里面打开,声音哽咽的男人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