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缨到京城后,拿出姜家家主印章,接受朝廷返还的家宅及财产,当年姜家女眷流放,四散到各地,京城已没什么人。姜家旧宅收拾整理后,孙长缨自己住到清都堂的宅子里,偶尔过来看看姜攸,她留下几个人打理宅子,两个洒扫庭院兼门卫,一个收拾屋子清洗衣物,一个买菜做饭,都是黄渡找的与姜家有旧的仆人。

    黄渡被判流放后,孙长缨听说当年送自己去江南的下人里有他,念起旧情,上下打点之后以钱赎罪,安排他到姜宅做管家。孓然一身的黄渡,经过一场官司,与母亲分说了怨气,到底心存孺慕之情,于是留在京城,到姜宅当了管家,希望有机会与母亲亲近,可享母子天伦之情。

    姜攸住在姜家宅院,因为气恼武小松常给孙长缨回禀,就让他回清都堂去了,自己练功越加勤奋,除了上午读书写文章,其余时间都泡在演武场。

    到了武举之期,姜攸成竹在胸地连考三天。虽然第一天的骑射是弱项,不过请了高手指点、加上持续的练习,让姜攸的技术提高很多,顺利取得中等水平。次日的步射与武功都是姜攸的强项,使得他的排名往前了不少。第三日的策论评判需要时日,姜攸回来复写出来,先生看过很赞赏,高兴地认为他一定能中举。

    深秋的夜已有几分寒凉,姜攸的思绪仍很兴奋,信步走到花园,花园门口的桂树,月光投射出的树影高大,晚风吹过,浓密的桂花香散入空中,姜攸定睛细看,原来枝头的桂花,已一簇簇地开放了。

    忽然一阵幽深的乐声传来,有人在吹埙,音色柔润缓和,乐声绵绵不绝,一曲《高山流水》吹奏得荡气回肠。姜攸往花园深处走,在一棵松树伞形树冠下,坐着一个身材消瘦的男子,正手捧圆形埙在吹奏。姜攸静静听着,那人听到动静停下来,是管家黄渡,他歉意地说:“大爷好,以为这里比较偏,还是惊扰大爷了吗?”

    “无妨,你继续吹吧,我睡不着,四处走走。”

    黄渡收起埙,对姜攸说:“小的陪大爷吧。”

    “你已是平民,不用这样自称,这府里的日常还得你费心呢!”

    黄渡笑着说道:“大爷客气!府里的变化不大,大爷离开时还不记事,我陪大爷看吧!”

    两人边走边说,黄渡一一介绍这座宅子的各处,说自己当年在这里当差时,府里住着三房人,四进的各个院落都住满了。“这次回来,姑奶奶说其他两房人都分宗走了,所以只修整捯饬了东院和花园,西路的空院落都锁起来,等大爷将来成亲了,用得着时再整出来。”

    这座四合院建筑位置很好,临着城东的玉带河,分为东西两路,东面住宅和花园都修缮好,花园里种了许多海棠树。西路的四合院有些年头,空院落如果继续空置,很快就会破败,姜攸提议不如租出去。

    黄渡顺着姜攸的目光看去,“大爷当年最喜欢往那处去玩耍,因为那院里的亭子上爬满紫藤,大爷让我抱着去抓一串串的藤萝花,抓住了就凑到鼻子前嗅,开心地想往嘴里塞,慌的我忙去夺,大爷却看着我咯咯的笑,原来是在逗我呢!”

    姜攸心知这不是自己的经历,转而问道:“你在府里呆了多久?和谁学的吹埙?”

    “我自小和爹爹学的,爹爹会弹古琴、吹埙,先教了我怎么玩埙,说等我七、八岁进学后再教我古琴,可是他身体不好,我七岁时他往生了,我八岁上被继父卖进府里,这枚埙是爹爹留给我最后的念想。”黄渡有几分伤感,转而说道:“我在府里过得不错,进来就陪着大爷玩耍,大爷那时两岁,很是聪明,老是逗着我玩。”

    “大爷那时太小,不记得当年的旧事了,”黄渡对宅院有些留恋,不舍得租出去,“将这些空院落锁上就是,也不必租出去吧,只有过不下去的人家,才将自家宅子分隔下赁出去,而且租客人杂事多,咱府里刚收拾好,大爷前程远大,马上就是中举的官老爷,正是府里光鲜的时候,真要赁出部分宅子,岂不是自降身份,况且,我到账房看过,咱府里也不缺钱呐!”

    “倒不是钱的问题,宅子得有人住才好,没有人气,很快就会衰败的。”

    “那倒也是,要不,大爷赶紧成亲,开枝散叶,有孩子就有热闹了!”

    过了一旬,武举揭榜,姜家迎来报喜的门子,姜攸中了五十六名。孙长缨带着孩子暂住姜家,帮着张罗上门贺喜的客人,姜攸出门感谢先生,又去闻家,感谢闻卓枫帮忙找到好先生,对他讲了自己的家世,表示等自家长辈来了,打算请媒人上门。

    闻卓枫心里皱眉:“虽然不是孤身一人,家里长辈只有一位姨娘,姐姐出阁的是经商人家,幸而还有个恩荫的职位,否则,这家世真没什么看头!”

    “恭喜姜兄弟中举,既然有恩荫,加上这次靠前的名次,一定能谋个好职位,”卓枫提醒他道,“不过也得抓紧办,好位置历来都抢手啊!”

    至于姜攸想提亲,卓枫完全没接话的意思,这时,春风满面的曹家二郎来了,他的武举成绩很优秀,是第九名。姜攸和他互道恭喜,两人听卓枫讲起谋职位的事。

    恩荫袭职的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多半是照顾皇亲国戚的闲职,从六品,只挂职不用去当差。姜攸考中武举的名次不错,应该可以谋个六品正职。

    “五城兵马司,指的是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俗话说‘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东城临运河,经商者多、漕运发达,建有很多仓库,西城住的官员多,南城苦役者多,住北城的多半是下九流,各区域都有当差不易之处。中城是附郭县所在地,以前的县蔚等人随同汤知县一并问罪后,现任的裴知县出自世家望族,为人正直又处事灵活,比较好打交道。”

    姜攸受教地聆听,顺手给卓枫倒了杯茶递过去。曹二郎见了,嗔笑道:“表哥怎么净说他的事,也关心我一下噢!”

    卓枫笑着拍了他的肩膀,“我也挂着你的事呢,武举考中的能到兵部或去五军都督府,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管理兵籍、兵械等,不统帅军队,当差比较安稳,需从低级职位做起;五军都督府不能调遣军队,主管统兵作战,管理军籍、屯田等,当差辛苦但好立功,舅舅常年在军中,应该更了解,你回去和舅舅商量下,尽早谋划。”

    说着,他提了提曹二郎宽大的袖子,笑道:“不管去哪里当差,你的衣着是不是改一改,整天都是素葛纱袍,松松垮垮的腰身一系,虽有名士之风,到底不正式,用绢布裁减两件生员衫,戴上四方巾岂不好?”

    曹二郎满不在乎地夺过袖子,笑嘻嘻道:“我已经在霜表妹的店铺买了布料,过几天我娘过来会做好的。”

    姜攸皱了下眉,“是在‘吉庆祥’买的布料吧,曹兄弟直说出闻姑娘的闺名,自是心性率真,却有孟浪之嫌,实在不妥当。”

    “这不是在表哥家,我心情放松,才如此说话,在外面自会出言谨慎的。”

    两人说话不投机,卓枫忙打岔道:“听说舅母要来了,挺好,哈哈哈!”

    姜攸见卓枫圆场的如此艰难,忙告辞而去,省的大家尴尬。

    曹二郎继续和卓枫谈诗论赋,议论着朝廷会不会在边关互市,曹二郎道:“表哥没见过边关城镇,这些年的账打下来,人口凋零、田地荒芜,草原里生活的部落,有的也不希望打仗,如果能互市,发展边贸,对两边的百姓都是好事。”

    卓枫说:“听去过边城的同僚讲过,那里民生堪忧,能不打仗自然很好,可是,草原的头领们却不作此想,他们游牧民族惯于四处放牧,不会田间劳作,没有粮食就抢夺,对我华夏一直存有觊觎之心,只怕从那里出来的商贾,未必是纯粹的买卖人,你与他们谈论生意,反被其趁便套取了机密,我看邸报上有过类似事件,两边打了许多年,想改变何其难!”

    “其实可以划定个区域,许可一部分人在那个范围内做生意,先接触、慢慢发展。”曹二郎向往地说:“前面人做的好,自然有人跟着干,假以时日,渐渐消除些敌视,大家看到互市能有饭吃,就不会想着打仗了!”

    姜攸摇摇头,“二郎的想法很美好,但你是从咱们百姓的角度看,草原人是狼性的优胜劣汰,只有赢得战争,就能迅速积累财富,更能聚拢权势,从而吞并其他部落、扩大自己,所以即便我们不想打,他们也会内斗,最终形成整体了,更会对我们攻城略地。”

    曹二郎沉思片刻,有些沮丧:“难道,只有战争这一条路吗?”

    卓枫说道:“除非有什么契机出现,即便是互市,也只会局部进行,能相互不敌视,都需要漫长的过程。”

章节目录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背景下,努力生活的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红杉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杉妮并收藏在农耕文明的社会背景下,努力生活的故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