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卓枫拿出一本册子,讲起需要准备的事项:运粮草到边境主要靠殷家两位表兄,争取两淮的盐引需要在京城打通关系,盐引换成盐由闻家兄妹安排人,主要是姜攸姐姐在江南的关系,“这是初步的计划,我打算派人先去西北走一趟,实地看看,详细具体的步骤,要根据考察结果和行市价格计算了再拟定。”
凌霜翻看着小册子,上面分类记载着数据,有各地之间的距离,行船或陆路的估计日程,有季节影响的因素,还有官盐的价格,相关当地的盐商等等,完全是一份可行性报告!想挣到钱需要做好长期才能出效益的预期啊!
袁家兄弟听着卓枫的讲解,呆楞了,袁琛感叹:“赚钱,的确不容易啊!”袁玘则问凌霜道:“你真的愿意参与这些事吗?这些资料不觉着枯燥?”
他们兄弟是写天地文章的标准文人,恐怕没法理解,有钱赚怎会枯燥呢?
凌霜笑着说:“滚滚红尘里,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况且,世间万般磨砺,皆可当做修行,陶朱之道亦然!”
袁琛眼睛一亮,佩服地说:“表妹说得有理,我的想法流于表面了!”
凌霜有点不好意思,“这事是大哥在操心,夫君还能帮忙起一点作用,我可帮不上什么!”
“也是,要维持姜府那么大的宅子,就靠你们俩人,花费肯定少不了,妹夫又在兵马司那么繁忙的地方,连冬至节都不能休沐,只好你多操心一些了!”袁玘想起自己年幼时,母亲为了袁家经商赚钱的艰辛,自认为姜攸的经济压力很重,所以对表妹的积极参与报以同情。
接收到大表哥的理解之情,凌霜知道他误解了,但也不好解释,不如以此让她积极经商的态度有个合理的缘由吧!
卓枫脑子灵活地也想到这一层,接下来继续讲解的话中,会捎带上袁玘的意思。于是,晚间姜攸来接凌霜时,接待他的袁家表哥们,话里话外都是对他的同情加关心,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看了下凌霜:什么情况?她对他安慰地一笑:没事!然后说她找袁歆说话去,走了。
袁歆自及笄礼后,一直在家准备嫁妆。虽说以袁家的条件和闻姑母的豪爽性子,用不着姑娘出嫁自己绣嫁衣,但袁歆知道,自己姨娘因这门亲事闹了一场,惹得太太不喜,她于是乖巧地尽量少出门,真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太太对她已是嫡母对庶女极好的典范,打小的吃穿用度不苛待,还给她请了先生教养,长大了,成亲的人家也是费心挑选的,可姨娘不懂太太的苦心。罢了,自己再小心谨慎些,忍耐到明年过门就好了,希望姨娘千万别出状况,让自己在家里最后这段日子,于太太跟前的情面能多保留一些。自己到婆家过得好,太太看自己的面子,也就不会多计较姨娘吧!
想到即将成亲的牛家,袁歆不由想到未来的夫君牛公子,太太带她见过一面的,牛公子为人高大言语不多,看起来性子沉稳。他是庶出,在嫡母身边长大的,是独生子,如同袁歆是袁府的独生女,想到与他相似的出身,袁歆觉着,以后在婆家的日子应该能过好,不,她一定会过好!
冬至后,时断时续的大雪给隆冬更添寒冷,空气都仿佛冻住了。邸报上各地雪灾的奏折渐多,朝堂上赈灾的讨论比往年来得更早,皇上带头削减开支,令内务府暂停宫内修缮,后宫的娘娘们也捐物捐资,赈济灾区。在此氛围下,勋贵达官们纷纷搭棚子施粥,各家都减少宴客及规模,连鲁家都不举办宴席了。
日趋凛冽的冬日里,迎来了丰泰十四年的新年,这是凌霜嫁到姜府的第一个新年,姜攸要去城外巡查,没法陪她守岁,说尽量在午夜前回来,两人一起吃年夜饭。
凌霜让黄管家安排好值夜的人,特别嘱咐他,保证大家都有饺子吃,但是不能喝酒,宁可多准备些碳炉子,也不要以酒取暖,这样风干物燥的夜里,万一有火点子引发失火可就糟糕了,“大家辛苦这几日,留神查看着些,一定要小心炮竹,除了给值夜的人加赏,过了正月十五没出纰漏,大家都多发一个月的月银。”
黄渡听了又喜又忧,喜的是多发赏银大家伙干活会格外卖力,忧的是账房里留着过年的银子怕是会不太够呢,因为此前按照惯例已经发了过年的赏银,没想到太太这么大方,直接又多发一个月的赏银。
凌霜见到黄管家喜忧参半的表情,心里好笑:这个黄渡还真的是忠心,处处为姜府打算,又是小心谨慎的性子,账房里留的银子必定不宽裕。她笑着说:“多发的银子,从我的小账走!”
黄渡讪讪地笑,回绝道:“那可不行,老爷吩咐过,府里的花费一律公中走,哪儿能动太太的脂粉钱呢!”
凌霜便不再说此事,挥手让他下去安排。凌霜吃了几块点心垫肚子,在桌旁拿纸笔写写算算,同时等着姜攸,要和他一起吃年夜饭。
午夜差一刻时,炮仗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姜攸踏着寒风回来了。凌霜拎起裹在保温棉套的茶壶,往面盆里倒热水,拧了把毛巾递给他,热毛巾敷在脸上,姜攸舒服的叹息一声,说:“成亲了真幸福,外面虽然冷,想到家里的媳妇,心里都是热乎的!”
“等会儿吃完了身上更暖和,今儿涮锅子,我叫厨房准备了羊肉、牛肉、还有鱼片、青菜,最后再下饺子,咱们就着窗外的烟花吃年夜饭!”
-----------------
烟花的绚烂转瞬即逝,寒冷的冬季终于在赈灾中熬过去,迎来了春天的百花盛放。朝廷邸报上的灾情已销声匿迹,边境的烽火硝烟少了一些。
春色满园的季节里,袁府小姐袁歆嫁给牛府公子,两家的喜事都办得热闹。
初夏之时,闻府大门口挂了一张弓,府里添了小公子,凌霜喜当姑姑,回娘家帮嫂子办“洗三礼”,打趣大哥,有了儿子得多多得挣钱,闻卓枫回怼她是“财迷”。他筹划参与“开中制”之事受到几家亲戚的关注,姑母不必说一向支持他的,妹妹凌霜一开头就干劲十足,没料到的是曹表弟也很有兴趣,最后几家入股组成了“如意”商行。
如意商行的大股东是卓枫和凌霜,各占35%、32%,闻姑母与她殷家侄儿们共占20%,曹家二奶奶唐氏很有兴趣,征得夫君同意,从自己嫁妆里拿钱出资,占比13%,许氏见状也要入股,最后唐氏让了5%给婆婆。
商行以闻卓枫掌舵,他身上公事担子重,自家原有的产业繁杂,想收缩一时来不及,实在分身无术,找了闻卓航来具体主事。
闻卓航是闻卓枫的族兄,在流放地一直坚持读书,赦免后带着两个弟弟回到老家,靠着族人的接济坚持到科考。考中秀才后没有继续进学,打算挣钱培养两个弟弟,他到京城寻门路,遇上卓枫正筹备商行缺个主事人,于是自荐,卓枫本着同族兄弟的情面应允下来,没想到却得着一个管理人才。
卓枫安排卫小柱和申大叔到商行,殷家兄弟有商队经验,带上曹福骏派来熟悉边境的长随,他们一起送粮食去大同。翠锦原本是凌霜身边的大丫鬟,因为要精进武功回到她父亲身边,待她武功提高了一层,凌霜索性恢复其本名申锦,放她回家跟随在其父身边。和姜攸商量过后,安排黄渡与姜攸长随董茂去了商行,负责联系江南的人脉,卓航操作将盐引换成盐并运到售卖地的具体事。
秋季来临前,商行的粮食如约送达边关,闻卓航带着盐引去两淮,赶在腊月二十五回京城。
凌霜得了卓枫的口信,和姜攸去了闻府。闻卓航满脸喜色地给闻卓枫交差,说这次的买卖进程顺利,得益于闻卓枫与裴知县的交情。裴知县出身两淮的世家望族,他与卓枫性情相投,得知卓枫的商行揽了“粮草换盐引”之事,主动写了家信去嘱咐一定要相帮。
“裴家老爷见了裴知县的信,很是热情地一直张罗,可巧的是,当地的县令钱大人说钱夫人与咱家小妹是旧识,所以查验食盐时很顺利,”闻卓航笑着讲述道:“回来时,裴老爷宴请钱大人,让我作陪,钱大人托我带了他家夫人送给小妹的礼物。”
凌霜不由说道:“哦,原来是她!”
提到钱大人,凌霜还纳闷这是谁,提到钱夫人,凌霜一下子想到了曾被拐卖又逃出的传奇美女,姜攸和卓枫恍然地点点头,显然也想到了。凌霜疑惑地问:“我记得钱大人选的官在山东,怎么当了两淮那里的县令?”
“我听钱大人酒席间谈笑过,他家乡挨着江南,选官去了山东,他夫人饮食不适应,正好这里有缺,虽说绍安是个小县,好歹离家近一些,所以调了这里任职。”
提到绍安县,凌霜想到被赵家“发配”的赵沐春,她提醒道:“赵家是不是有亲戚是当地大户,咱们商行的盐引都要从那里的码头出来吗?”
“不用担心,”闻卓航笑道:“我对钱县令含糊说过,咱两家有些不愉快的事,是赵家的问题,要不然,他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离开京城的。”
闻卓航有了这一番商贾经历,少了书生的呆气,为人随和了许多,见他们都有兴趣,不免讲了下钱大人的趣事,说当地官绅都知道钱大人惧内,应酬时如果喝“花酒”,钱夫人会武功,是真会动手的。。。
姜攸笑道:“这不过是他夫妇二人的默契罢了,钱大人还真是会当官,用惧内当挡箭牌,少了好多麻烦事呢!”
无论怎样,钱夫人当初对夫君的信任是没有错付的,在这个时代,能有此美好的良缘,实属难得!
凌霜翻看着小册子,上面分类记载着数据,有各地之间的距离,行船或陆路的估计日程,有季节影响的因素,还有官盐的价格,相关当地的盐商等等,完全是一份可行性报告!想挣到钱需要做好长期才能出效益的预期啊!
袁家兄弟听着卓枫的讲解,呆楞了,袁琛感叹:“赚钱,的确不容易啊!”袁玘则问凌霜道:“你真的愿意参与这些事吗?这些资料不觉着枯燥?”
他们兄弟是写天地文章的标准文人,恐怕没法理解,有钱赚怎会枯燥呢?
凌霜笑着说:“滚滚红尘里,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况且,世间万般磨砺,皆可当做修行,陶朱之道亦然!”
袁琛眼睛一亮,佩服地说:“表妹说得有理,我的想法流于表面了!”
凌霜有点不好意思,“这事是大哥在操心,夫君还能帮忙起一点作用,我可帮不上什么!”
“也是,要维持姜府那么大的宅子,就靠你们俩人,花费肯定少不了,妹夫又在兵马司那么繁忙的地方,连冬至节都不能休沐,只好你多操心一些了!”袁玘想起自己年幼时,母亲为了袁家经商赚钱的艰辛,自认为姜攸的经济压力很重,所以对表妹的积极参与报以同情。
接收到大表哥的理解之情,凌霜知道他误解了,但也不好解释,不如以此让她积极经商的态度有个合理的缘由吧!
卓枫脑子灵活地也想到这一层,接下来继续讲解的话中,会捎带上袁玘的意思。于是,晚间姜攸来接凌霜时,接待他的袁家表哥们,话里话外都是对他的同情加关心,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看了下凌霜:什么情况?她对他安慰地一笑:没事!然后说她找袁歆说话去,走了。
袁歆自及笄礼后,一直在家准备嫁妆。虽说以袁家的条件和闻姑母的豪爽性子,用不着姑娘出嫁自己绣嫁衣,但袁歆知道,自己姨娘因这门亲事闹了一场,惹得太太不喜,她于是乖巧地尽量少出门,真正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太太对她已是嫡母对庶女极好的典范,打小的吃穿用度不苛待,还给她请了先生教养,长大了,成亲的人家也是费心挑选的,可姨娘不懂太太的苦心。罢了,自己再小心谨慎些,忍耐到明年过门就好了,希望姨娘千万别出状况,让自己在家里最后这段日子,于太太跟前的情面能多保留一些。自己到婆家过得好,太太看自己的面子,也就不会多计较姨娘吧!
想到即将成亲的牛家,袁歆不由想到未来的夫君牛公子,太太带她见过一面的,牛公子为人高大言语不多,看起来性子沉稳。他是庶出,在嫡母身边长大的,是独生子,如同袁歆是袁府的独生女,想到与他相似的出身,袁歆觉着,以后在婆家的日子应该能过好,不,她一定会过好!
冬至后,时断时续的大雪给隆冬更添寒冷,空气都仿佛冻住了。邸报上各地雪灾的奏折渐多,朝堂上赈灾的讨论比往年来得更早,皇上带头削减开支,令内务府暂停宫内修缮,后宫的娘娘们也捐物捐资,赈济灾区。在此氛围下,勋贵达官们纷纷搭棚子施粥,各家都减少宴客及规模,连鲁家都不举办宴席了。
日趋凛冽的冬日里,迎来了丰泰十四年的新年,这是凌霜嫁到姜府的第一个新年,姜攸要去城外巡查,没法陪她守岁,说尽量在午夜前回来,两人一起吃年夜饭。
凌霜让黄管家安排好值夜的人,特别嘱咐他,保证大家都有饺子吃,但是不能喝酒,宁可多准备些碳炉子,也不要以酒取暖,这样风干物燥的夜里,万一有火点子引发失火可就糟糕了,“大家辛苦这几日,留神查看着些,一定要小心炮竹,除了给值夜的人加赏,过了正月十五没出纰漏,大家都多发一个月的月银。”
黄渡听了又喜又忧,喜的是多发赏银大家伙干活会格外卖力,忧的是账房里留着过年的银子怕是会不太够呢,因为此前按照惯例已经发了过年的赏银,没想到太太这么大方,直接又多发一个月的赏银。
凌霜见到黄管家喜忧参半的表情,心里好笑:这个黄渡还真的是忠心,处处为姜府打算,又是小心谨慎的性子,账房里留的银子必定不宽裕。她笑着说:“多发的银子,从我的小账走!”
黄渡讪讪地笑,回绝道:“那可不行,老爷吩咐过,府里的花费一律公中走,哪儿能动太太的脂粉钱呢!”
凌霜便不再说此事,挥手让他下去安排。凌霜吃了几块点心垫肚子,在桌旁拿纸笔写写算算,同时等着姜攸,要和他一起吃年夜饭。
午夜差一刻时,炮仗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姜攸踏着寒风回来了。凌霜拎起裹在保温棉套的茶壶,往面盆里倒热水,拧了把毛巾递给他,热毛巾敷在脸上,姜攸舒服的叹息一声,说:“成亲了真幸福,外面虽然冷,想到家里的媳妇,心里都是热乎的!”
“等会儿吃完了身上更暖和,今儿涮锅子,我叫厨房准备了羊肉、牛肉、还有鱼片、青菜,最后再下饺子,咱们就着窗外的烟花吃年夜饭!”
-----------------
烟花的绚烂转瞬即逝,寒冷的冬季终于在赈灾中熬过去,迎来了春天的百花盛放。朝廷邸报上的灾情已销声匿迹,边境的烽火硝烟少了一些。
春色满园的季节里,袁府小姐袁歆嫁给牛府公子,两家的喜事都办得热闹。
初夏之时,闻府大门口挂了一张弓,府里添了小公子,凌霜喜当姑姑,回娘家帮嫂子办“洗三礼”,打趣大哥,有了儿子得多多得挣钱,闻卓枫回怼她是“财迷”。他筹划参与“开中制”之事受到几家亲戚的关注,姑母不必说一向支持他的,妹妹凌霜一开头就干劲十足,没料到的是曹表弟也很有兴趣,最后几家入股组成了“如意”商行。
如意商行的大股东是卓枫和凌霜,各占35%、32%,闻姑母与她殷家侄儿们共占20%,曹家二奶奶唐氏很有兴趣,征得夫君同意,从自己嫁妆里拿钱出资,占比13%,许氏见状也要入股,最后唐氏让了5%给婆婆。
商行以闻卓枫掌舵,他身上公事担子重,自家原有的产业繁杂,想收缩一时来不及,实在分身无术,找了闻卓航来具体主事。
闻卓航是闻卓枫的族兄,在流放地一直坚持读书,赦免后带着两个弟弟回到老家,靠着族人的接济坚持到科考。考中秀才后没有继续进学,打算挣钱培养两个弟弟,他到京城寻门路,遇上卓枫正筹备商行缺个主事人,于是自荐,卓枫本着同族兄弟的情面应允下来,没想到却得着一个管理人才。
卓枫安排卫小柱和申大叔到商行,殷家兄弟有商队经验,带上曹福骏派来熟悉边境的长随,他们一起送粮食去大同。翠锦原本是凌霜身边的大丫鬟,因为要精进武功回到她父亲身边,待她武功提高了一层,凌霜索性恢复其本名申锦,放她回家跟随在其父身边。和姜攸商量过后,安排黄渡与姜攸长随董茂去了商行,负责联系江南的人脉,卓航操作将盐引换成盐并运到售卖地的具体事。
秋季来临前,商行的粮食如约送达边关,闻卓航带着盐引去两淮,赶在腊月二十五回京城。
凌霜得了卓枫的口信,和姜攸去了闻府。闻卓航满脸喜色地给闻卓枫交差,说这次的买卖进程顺利,得益于闻卓枫与裴知县的交情。裴知县出身两淮的世家望族,他与卓枫性情相投,得知卓枫的商行揽了“粮草换盐引”之事,主动写了家信去嘱咐一定要相帮。
“裴家老爷见了裴知县的信,很是热情地一直张罗,可巧的是,当地的县令钱大人说钱夫人与咱家小妹是旧识,所以查验食盐时很顺利,”闻卓航笑着讲述道:“回来时,裴老爷宴请钱大人,让我作陪,钱大人托我带了他家夫人送给小妹的礼物。”
凌霜不由说道:“哦,原来是她!”
提到钱大人,凌霜还纳闷这是谁,提到钱夫人,凌霜一下子想到了曾被拐卖又逃出的传奇美女,姜攸和卓枫恍然地点点头,显然也想到了。凌霜疑惑地问:“我记得钱大人选的官在山东,怎么当了两淮那里的县令?”
“我听钱大人酒席间谈笑过,他家乡挨着江南,选官去了山东,他夫人饮食不适应,正好这里有缺,虽说绍安是个小县,好歹离家近一些,所以调了这里任职。”
提到绍安县,凌霜想到被赵家“发配”的赵沐春,她提醒道:“赵家是不是有亲戚是当地大户,咱们商行的盐引都要从那里的码头出来吗?”
“不用担心,”闻卓航笑道:“我对钱县令含糊说过,咱两家有些不愉快的事,是赵家的问题,要不然,他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离开京城的。”
闻卓航有了这一番商贾经历,少了书生的呆气,为人随和了许多,见他们都有兴趣,不免讲了下钱大人的趣事,说当地官绅都知道钱大人惧内,应酬时如果喝“花酒”,钱夫人会武功,是真会动手的。。。
姜攸笑道:“这不过是他夫妇二人的默契罢了,钱大人还真是会当官,用惧内当挡箭牌,少了好多麻烦事呢!”
无论怎样,钱夫人当初对夫君的信任是没有错付的,在这个时代,能有此美好的良缘,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