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救驾!快来人!保护陛下!”有人在喊,“哎呦,快来保护陛下呀!有刺客!你们这一帮……”
寺庙后院的平仲树下,一名身着白衣的少女正托腮喝着茶,先是隐约听见几声嘈杂,再是一声尖锐的“有刺客”。
“陛下?刺客?”女子嘀咕了一句。
看来是自己脑子困得糊涂了,山下就是香火旺盛的国安寺,且今日是水陆法会最后一天,皇上要和众要臣一起送圣的,怎么可能会来半山腰的这么个小庙。
女子边摇头边晃了晃手中的茶盏:“看来这茶一点也不醒神。”
正欲放下杯子起身离开,却听得一声真切的“陛下小心”。
女子定身蹙眉,不待细想,只见两年轻男子护着一位年岁稍长的男人进了院子。
这男人年纪看着不到花甲,一身玄色阔袖长袍,前胸处绣着一只巨大的飞龙,袖口处是几只盘旋的小龙,很是精美。只是他神情难辨,一双眼睛透着威严和审视,看见少女也只是愣了一下,其余两人则是立刻将剑对准了她,大声问道:“什么人?”
不等女子回答,后面又跟来几个身穿粗布麻衣的人,约摸七、八个,全部蒙着脸。
嗯——很显然,那人是不是陛下不确定,但这帮明显是刺客了。
看清这边的人后,几个刺客直奔那年长者冲去,招招式式都透着狠厉。那人只能勉强招架,另外两人连忙将他护在身后。
由于人数悬殊,很快他们便体力不支,其中一个刺客的刀眼见就要碰到那长者,却被那白衣女子一个闪身过去抬脚踢开,刺客手中的刀接着被甩出去,稳稳落在那女子手中。
有了刀,她便立刻往前相助那三人。一时间,小院兵戈相交,碎叶横飞。
这时,从后面小门又跑来两名女子,一个着黄裙,一个着蓝裙,似乎是听见声音急匆匆赶来的。看见这场面,其中一个吓得脸色惨白,边哭边叫“小姐!小姐!这是怎么了?救命呀!救命——”另一个竟也会些功夫,只是功夫不精,很快被一掌推倒在地。
几名僧人闻声赶来,见此情形,也是一惊。
少女无暇理会,只全心应对刺客,虽然身姿轻盈,堪堪躲过几刀,但始终力量有别,无法制服几人,只能不停周旋,阻挡着不让他们近那男子的身。
这时,外面救驾的人似乎听到叫喊声确定了方向,便有众多脚步往这赶来。
刺客也开始着急,豁出了性命般的挥刀乱砍,白衣女子招架不住,肩膀被划破。晃神瞬间,其中一人不知何时绕到了那玄袍男子后面,狠狠一刀向其刺去,众人都来不及反应,赶来救驾的人刚好看到这一幕,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皇上!”有人惊呼一声,但来不及阻止,刀还是直直刺进了身体,只不过,挨这一刀的却是那白衣女子,几乎同时,那刺客也被来赶来的其中一人一刀封喉。
血顺着伤口止不住地往外流,白衣染血,甚是刺眼。
一时间,一方小院好似炸开了锅,男女的叫喊声充斥在耳边,倒下的少女却对这些听不真切了,只感觉身边有无数只脚在走来走去,再接着身体凌空而起,便没了意识。
簠朝皇宫。
皇上寝殿外,前面站了一众向内焦急观望的妃子,后面齐刷刷跪了一排不停抬袖拂汗的大臣,门口是进进出出的宫人,殿内是忙乱的太医。
躺在床上的少女脸色惨白,胸前的伤口处仍是不停地流血,帘后,只见方才那被刺杀的男人负手而立,眼神晦暗不明。
此人正是当今大簠朝的天子—李瑀,五十多岁的年纪,脸上有些许皱纹却不显风霜,言温而色厉,不怒自威,经此大变,神情如常,只是看着床上的女子,一贯的威严中带了几分担忧和探究。
“可能救活这女子?”皇上开口问道。
“回陛下,这伤离要害太近,血很难止住,只怕是......唉。”
“说!”
太医抬手擦了下额头上的汗:“只怕是,凶多吉少。”
“朕要活的!”
“是......微臣定尽全力。”
“皇上,还是让微臣先为您检查一下,看是否有伤,万不可龙体有恙啊!”一旁的太医很是担心。
“朕无碍,一定要保住这姑娘的命。全喜呢?全喜!”
“在!奴才在。”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太监,许是走的太急,面色通红,两颊全是汗珠,是皇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全喜公公。
“高瑄来了吗,刺杀的贼人可捉住了?”
“回陛下,刺客一共十一人,斩杀八人,剩余的三人,两人被捉,跑了一个。不过跑的那个左领军已带人去捉拿,那两人连同在场的其他人则都被高世子押入申察司审问了。”
“查!给朕好好查,我倒要看看何人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京城行刺朕!”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太医可给您看过了?有没有哪里伤着?”全喜担忧地问。
皇上只摆摆手,示意无碍。
全喜接着说:“太后娘娘听说了您遇刺的事,甚是忧心,硬要往这赶。身边的姑姑担心她老人家的凤体,给劝住了,方才派了宫人来问话,陛下可要去看看?”
“糊涂!谁传到母后那里的,她一把年纪,怎能受如此惊吓。”说完便疾步往外走。
“对了”皇帝顿了下脚步,“子虞回来,让他去查查这姑娘是谁家的。”
“是。”
皇帝刚出寝殿,只见外面黑压压一片人立马围过来,惊地皇帝向后退了一步。
“父皇!”先围上来的是几位面带担忧的皇子。
“陛下可有受伤?老臣无能,实在是没想到天子脚下竟还有人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一大臣跪于前,是今日随行的温丞相。
“臣等护驾不周,请陛下责罚!”后面臣子也接连出声,都是今日随行的官员。
“陛下,您有没有受伤呀!吓死臣妾了,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臣妾可怎么活呀……”
陛下,陛下,陛下的头简直要炸了,这叽叽喳喳环绕在耳边的声音,也没比遇刺好到哪里去,皇帝不禁心里叹了口气。
“都先住嘴,陛下遇刺,尚有许多事务要查明处理。方才出来的太医已说了陛下无碍,且陛下好端端站在这,诸位大臣也都看到了,不如先去大殿等候,想想如何查明真凶才是当务之急,皇上处理好这边的事情,自会前去与诸位商讨。”
说话的是皇后。
一袭靛青色金丝长裙,古铜色广袖大褂,面带威严立于众人面前。头饰简单,只一支凤钗彰显了其身份的尊贵,年岁虽长,却不减威仪。
皇后开口,众人皆噤了声。
“诸位皇子也一同前去吧。”
“是,母后。”
还有,皇后接着说道:“各宫姐妹也莫要关心则乱,皇上遇刺,非同小可,但既无大碍,我们围在这,也只会扰了皇上的清净。各位姐妹还是先回去,告诫宫人,莫要乱传,否则定会严惩。”
“是”
众嫔妃虽一脸不愿,却也不敢违背,只得应声。
耳边终于清净些,皇上看向皇后,眼里带着赞赏与欣慰,上前一步拉住她的手:“随我一起去看看母后。”
皇后颔首,随皇上一起前往兴寿宫。
皇上离开,众妃子也散去,大臣们这才敢松了一口气,只是心中仍惴惴不安。
今日本是皇上去国安寺为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送圣的日子,以超度战死沙场的将士,祈求百姓安乐。本该未时结束就回宫,皇上说要向方丈明泉法师请教些佛法,于是命随行的大臣、侍卫在寺外等候,只带了两名随从和全喜公公在身边。
可不知怎的,皇上却在相距不远的小小云开寺遇刺了。
且不说皇上是怎么去的云开寺,这刺客又是怎么知道皇上会去那里?偏偏刚好身边没带侍卫。
若说是偶然,那也太巧合了,可若是有人事先安排,又是如何引皇上过去的?今日要不是那女子挡刀,现在躺在殿里生死不明的可就是皇上了,他们的脑袋只怕是要被挂在那城楼上风干。
大臣们就这样各怀心思的往谨元殿走去。
另一边,皇上同皇后刚到兴寿宫门口,便听见太后身边的姑姑正劝慰着。
“奴婢已经派人去问了,皇上吉人天相,被一位姑娘所救,并未受伤。眼下那姑娘生死未定,皇上在跟前守着呢。”
“儿臣让母后担忧了。”那姑姑话音刚落,皇上就掀帘而进,边给太后行礼边说道。
“实在是事发突然,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没来得及给母后报个平安,是儿臣疏忽了。”
“皇儿,快起来,要这些虚礼做甚,你无事就好,无事就好。”说着便去搀他,皇上连忙起身上前握住太后的手。
当朝太后已有六十三岁高龄,是前朝宰相之女,先帝的发妻,却并非当今皇上的生母。
当今皇帝是前朝静妃所生,静妃因惹怒龙颜被打入冷宫,不久便病死。那时的皇上还不是个九岁的孩童,母亲死于冷宫,先皇子嗣众多,对其也不算看重,故而下人也就不怎么上心。当时的皇后见其可怜,便求了先帝带到身边细心教养。
太后早年育有两子,一子早夭,另一个是现在的荣王,当时不过两三岁。
还是皇子的皇上十分感念这份恩情,孝顺有加,对这位弟弟很是疼爱,读书又肯用工,不久便得先皇看重。
后来先皇病重,却迟迟不肯立储,皇权争斗严重,当今太后便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琰过继给了自己兄长高铭,更名高琰,全心扶持当今皇上,助其登帝。但当时不仅众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边关一带也时有外敌作乱,可谓内忧外患。于是高铭披甲上阵斩外敌,太后同其父亲携宫中侍卫平内乱,这才帮新帝扎稳根基,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高将军回朝后,便被皇上封为护国公,高夫人拜为一品诰命夫人;其子高琰被封荣王,另赐王府;其长女贵为为皇后,妹妹又是当朝太后,皇帝对其很是亲近敬重。一时上下,荣光无限,惹人羡慕。
再看眼下的太后,虽是古稀之年,却满面红光,一身紫色百鸟朝凤大袖常服,雍容华贵,面容祥和,眉眼皆是武断果敢之意,足见当年风采。只是现下因刺杀一事,多了几分忧虑。
太后:“刺杀的贼人可抓到了吗。”
皇上:“抓到了,瑄儿在审。”
太后:“那就好,让瑄儿好好查查,到底是何人这么大的胆子!。”
停了一下太后又问:“救你的那位姑娘怎么样了?”
皇上:“那位姑娘势较重,太医会尽力救治。”
太后:“可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皇上:“还不知,儿臣已让子虞去查了。”
正说着,进来一人禀报,说小国公在殿外等候。
“让他到这里来。”太后开口
“是。”
寺庙后院的平仲树下,一名身着白衣的少女正托腮喝着茶,先是隐约听见几声嘈杂,再是一声尖锐的“有刺客”。
“陛下?刺客?”女子嘀咕了一句。
看来是自己脑子困得糊涂了,山下就是香火旺盛的国安寺,且今日是水陆法会最后一天,皇上要和众要臣一起送圣的,怎么可能会来半山腰的这么个小庙。
女子边摇头边晃了晃手中的茶盏:“看来这茶一点也不醒神。”
正欲放下杯子起身离开,却听得一声真切的“陛下小心”。
女子定身蹙眉,不待细想,只见两年轻男子护着一位年岁稍长的男人进了院子。
这男人年纪看着不到花甲,一身玄色阔袖长袍,前胸处绣着一只巨大的飞龙,袖口处是几只盘旋的小龙,很是精美。只是他神情难辨,一双眼睛透着威严和审视,看见少女也只是愣了一下,其余两人则是立刻将剑对准了她,大声问道:“什么人?”
不等女子回答,后面又跟来几个身穿粗布麻衣的人,约摸七、八个,全部蒙着脸。
嗯——很显然,那人是不是陛下不确定,但这帮明显是刺客了。
看清这边的人后,几个刺客直奔那年长者冲去,招招式式都透着狠厉。那人只能勉强招架,另外两人连忙将他护在身后。
由于人数悬殊,很快他们便体力不支,其中一个刺客的刀眼见就要碰到那长者,却被那白衣女子一个闪身过去抬脚踢开,刺客手中的刀接着被甩出去,稳稳落在那女子手中。
有了刀,她便立刻往前相助那三人。一时间,小院兵戈相交,碎叶横飞。
这时,从后面小门又跑来两名女子,一个着黄裙,一个着蓝裙,似乎是听见声音急匆匆赶来的。看见这场面,其中一个吓得脸色惨白,边哭边叫“小姐!小姐!这是怎么了?救命呀!救命——”另一个竟也会些功夫,只是功夫不精,很快被一掌推倒在地。
几名僧人闻声赶来,见此情形,也是一惊。
少女无暇理会,只全心应对刺客,虽然身姿轻盈,堪堪躲过几刀,但始终力量有别,无法制服几人,只能不停周旋,阻挡着不让他们近那男子的身。
这时,外面救驾的人似乎听到叫喊声确定了方向,便有众多脚步往这赶来。
刺客也开始着急,豁出了性命般的挥刀乱砍,白衣女子招架不住,肩膀被划破。晃神瞬间,其中一人不知何时绕到了那玄袍男子后面,狠狠一刀向其刺去,众人都来不及反应,赶来救驾的人刚好看到这一幕,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皇上!”有人惊呼一声,但来不及阻止,刀还是直直刺进了身体,只不过,挨这一刀的却是那白衣女子,几乎同时,那刺客也被来赶来的其中一人一刀封喉。
血顺着伤口止不住地往外流,白衣染血,甚是刺眼。
一时间,一方小院好似炸开了锅,男女的叫喊声充斥在耳边,倒下的少女却对这些听不真切了,只感觉身边有无数只脚在走来走去,再接着身体凌空而起,便没了意识。
簠朝皇宫。
皇上寝殿外,前面站了一众向内焦急观望的妃子,后面齐刷刷跪了一排不停抬袖拂汗的大臣,门口是进进出出的宫人,殿内是忙乱的太医。
躺在床上的少女脸色惨白,胸前的伤口处仍是不停地流血,帘后,只见方才那被刺杀的男人负手而立,眼神晦暗不明。
此人正是当今大簠朝的天子—李瑀,五十多岁的年纪,脸上有些许皱纹却不显风霜,言温而色厉,不怒自威,经此大变,神情如常,只是看着床上的女子,一贯的威严中带了几分担忧和探究。
“可能救活这女子?”皇上开口问道。
“回陛下,这伤离要害太近,血很难止住,只怕是......唉。”
“说!”
太医抬手擦了下额头上的汗:“只怕是,凶多吉少。”
“朕要活的!”
“是......微臣定尽全力。”
“皇上,还是让微臣先为您检查一下,看是否有伤,万不可龙体有恙啊!”一旁的太医很是担心。
“朕无碍,一定要保住这姑娘的命。全喜呢?全喜!”
“在!奴才在。”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太监,许是走的太急,面色通红,两颊全是汗珠,是皇帝身边贴身伺候的全喜公公。
“高瑄来了吗,刺杀的贼人可捉住了?”
“回陛下,刺客一共十一人,斩杀八人,剩余的三人,两人被捉,跑了一个。不过跑的那个左领军已带人去捉拿,那两人连同在场的其他人则都被高世子押入申察司审问了。”
“查!给朕好好查,我倒要看看何人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京城行刺朕!”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太医可给您看过了?有没有哪里伤着?”全喜担忧地问。
皇上只摆摆手,示意无碍。
全喜接着说:“太后娘娘听说了您遇刺的事,甚是忧心,硬要往这赶。身边的姑姑担心她老人家的凤体,给劝住了,方才派了宫人来问话,陛下可要去看看?”
“糊涂!谁传到母后那里的,她一把年纪,怎能受如此惊吓。”说完便疾步往外走。
“对了”皇帝顿了下脚步,“子虞回来,让他去查查这姑娘是谁家的。”
“是。”
皇帝刚出寝殿,只见外面黑压压一片人立马围过来,惊地皇帝向后退了一步。
“父皇!”先围上来的是几位面带担忧的皇子。
“陛下可有受伤?老臣无能,实在是没想到天子脚下竟还有人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一大臣跪于前,是今日随行的温丞相。
“臣等护驾不周,请陛下责罚!”后面臣子也接连出声,都是今日随行的官员。
“陛下,您有没有受伤呀!吓死臣妾了,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臣妾可怎么活呀……”
陛下,陛下,陛下的头简直要炸了,这叽叽喳喳环绕在耳边的声音,也没比遇刺好到哪里去,皇帝不禁心里叹了口气。
“都先住嘴,陛下遇刺,尚有许多事务要查明处理。方才出来的太医已说了陛下无碍,且陛下好端端站在这,诸位大臣也都看到了,不如先去大殿等候,想想如何查明真凶才是当务之急,皇上处理好这边的事情,自会前去与诸位商讨。”
说话的是皇后。
一袭靛青色金丝长裙,古铜色广袖大褂,面带威严立于众人面前。头饰简单,只一支凤钗彰显了其身份的尊贵,年岁虽长,却不减威仪。
皇后开口,众人皆噤了声。
“诸位皇子也一同前去吧。”
“是,母后。”
还有,皇后接着说道:“各宫姐妹也莫要关心则乱,皇上遇刺,非同小可,但既无大碍,我们围在这,也只会扰了皇上的清净。各位姐妹还是先回去,告诫宫人,莫要乱传,否则定会严惩。”
“是”
众嫔妃虽一脸不愿,却也不敢违背,只得应声。
耳边终于清净些,皇上看向皇后,眼里带着赞赏与欣慰,上前一步拉住她的手:“随我一起去看看母后。”
皇后颔首,随皇上一起前往兴寿宫。
皇上离开,众妃子也散去,大臣们这才敢松了一口气,只是心中仍惴惴不安。
今日本是皇上去国安寺为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送圣的日子,以超度战死沙场的将士,祈求百姓安乐。本该未时结束就回宫,皇上说要向方丈明泉法师请教些佛法,于是命随行的大臣、侍卫在寺外等候,只带了两名随从和全喜公公在身边。
可不知怎的,皇上却在相距不远的小小云开寺遇刺了。
且不说皇上是怎么去的云开寺,这刺客又是怎么知道皇上会去那里?偏偏刚好身边没带侍卫。
若说是偶然,那也太巧合了,可若是有人事先安排,又是如何引皇上过去的?今日要不是那女子挡刀,现在躺在殿里生死不明的可就是皇上了,他们的脑袋只怕是要被挂在那城楼上风干。
大臣们就这样各怀心思的往谨元殿走去。
另一边,皇上同皇后刚到兴寿宫门口,便听见太后身边的姑姑正劝慰着。
“奴婢已经派人去问了,皇上吉人天相,被一位姑娘所救,并未受伤。眼下那姑娘生死未定,皇上在跟前守着呢。”
“儿臣让母后担忧了。”那姑姑话音刚落,皇上就掀帘而进,边给太后行礼边说道。
“实在是事发突然,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没来得及给母后报个平安,是儿臣疏忽了。”
“皇儿,快起来,要这些虚礼做甚,你无事就好,无事就好。”说着便去搀他,皇上连忙起身上前握住太后的手。
当朝太后已有六十三岁高龄,是前朝宰相之女,先帝的发妻,却并非当今皇上的生母。
当今皇帝是前朝静妃所生,静妃因惹怒龙颜被打入冷宫,不久便病死。那时的皇上还不是个九岁的孩童,母亲死于冷宫,先皇子嗣众多,对其也不算看重,故而下人也就不怎么上心。当时的皇后见其可怜,便求了先帝带到身边细心教养。
太后早年育有两子,一子早夭,另一个是现在的荣王,当时不过两三岁。
还是皇子的皇上十分感念这份恩情,孝顺有加,对这位弟弟很是疼爱,读书又肯用工,不久便得先皇看重。
后来先皇病重,却迟迟不肯立储,皇权争斗严重,当今太后便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琰过继给了自己兄长高铭,更名高琰,全心扶持当今皇上,助其登帝。但当时不仅众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边关一带也时有外敌作乱,可谓内忧外患。于是高铭披甲上阵斩外敌,太后同其父亲携宫中侍卫平内乱,这才帮新帝扎稳根基,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高将军回朝后,便被皇上封为护国公,高夫人拜为一品诰命夫人;其子高琰被封荣王,另赐王府;其长女贵为为皇后,妹妹又是当朝太后,皇帝对其很是亲近敬重。一时上下,荣光无限,惹人羡慕。
再看眼下的太后,虽是古稀之年,却满面红光,一身紫色百鸟朝凤大袖常服,雍容华贵,面容祥和,眉眼皆是武断果敢之意,足见当年风采。只是现下因刺杀一事,多了几分忧虑。
太后:“刺杀的贼人可抓到了吗。”
皇上:“抓到了,瑄儿在审。”
太后:“那就好,让瑄儿好好查查,到底是何人这么大的胆子!。”
停了一下太后又问:“救你的那位姑娘怎么样了?”
皇上:“那位姑娘势较重,太医会尽力救治。”
太后:“可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皇上:“还不知,儿臣已让子虞去查了。”
正说着,进来一人禀报,说小国公在殿外等候。
“让他到这里来。”太后开口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