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位叫姜执的祖上从童生考中举人,后到京城科考,堪堪挂着车尾中了同进士。
只听挂着车尾的同进士就知道,这叫姜执的祖上读书天分不是上乘,但刻苦勤奋,一次考不中再学再考,毅力可嘉,又擅钻营,中同进士时年二十有五。
有些俗套的是,姜执考中同进士时,已有原配妻子在太原府老家为他在父母跟前尽孝,中同进士后,他却为铨选,攀附吏部员外郎,被其才大归的嫡女看中,非要嫁他为妻。
姜执倒也不是真陈世美,他也告知员外郎家乡有原配妻子,杨氏直道让他休妻便是,姜执不想应。
姜执原配林氏也非普通农女,其父是童生,开了家私塾教授学生,论起来姜执启蒙童生之前的先生与林氏父亲还是同窗,林氏也不曾犯七出,反而因伺候姜执祖母病床前。林氏母早逝,林父也在她嫁人那年因病去世,留她与七岁幼弟,幼弟由族中看顾抚养。
而恰好,姜执中同进士时,远在太原府的林氏也刚好诊断出身孕,就算当时消息未传到姜执处,三不去中,林氏也基本占全了。
有所娶无所归,林氏算得上有族亲无亲父母,幼弟不能支撑门户。
与更三年丧,林氏伺姜执祖母病榻前一载。
前贫贱后富贵,姜家贫,姜执读书科考这几年,还有林氏嫁妆贴补,如今要发迹,便要休妻?
而且,姜执攀附侍郎府为名利,对林氏却是少年发妻有情谊,林氏模样生的也比杨氏出色,姜执是不想休妻的。
然,前头说过,姜执此人好钻营,财帛名利动人心,名利分量足够重时,其他便能放弃。再加上姜执是有一副好样貌的,不然也不会引得那嫡女杨氏动了心。杨氏得母亲宠爱,自然为其计,算计了姜执,让其与杨氏有了夫妻之实。
杨氏就算是大归女,也是员外郎府上嫡女,身份地位比寒门子姜执高贵,杨氏母亲自然要给女儿最好的名分,让姜执贬原配妻为妾,打算以无所出为由。但就在这档口,林氏有孕的信送到了姜执手上,还是林氏族人托了人送来。
就算林氏没有了父母,但还有林氏族亲,当然不可能让姜执休妻另娶或贬妻为妾,又有姜执的父母也不是奸猾没有良心之辈,最后姜执娶了杨氏为平妻。
平妻说的好听,带了个妻字,但总归不是原配嫡妻,但也是上族谱。杨氏有员外郎娘家撑腰,硬是压着姜执近两年才将林氏母子接到京城,当然最关键姜执是长子,父母也要随他住,不能总仍在老家。
等林氏带着孩子姜洄随公婆并几个兄弟一家子到达京城,后宅前院都被杨氏一人把控的严严实实。好在,姜执到底为官,要点脸,没有住在杨氏的陪嫁大宅子里,使了些手段买到一处二进的小宅子。
而此时的杨氏也已经生下一子,就算公婆有些良心,奈何杨氏会做人,又有姜执前程要靠杨氏娘家扶持,渐渐地这心也偏到杨氏那边。
杨氏本不是容人的性子,就算林氏这个原配已经委屈地一而再退让,在家中也被打压的直不起腰,又郁结于心,入京不过一载,便病倒在床上。偏这病不是真正生病,是被杨氏下了毒。
杨氏不仅给林氏下了毒,给原配的儿子也下了。姜洄到底这是姜执的儿子,又是姜执父母的大孙子,最为看重,杨氏不敢下多了怕被察觉,只让人觉着孩子入京后水土不服身子虚弱。
杨氏本想着,先弄死了林氏,再慢慢弄死或者养废原配嫡长子,给姜洄用的药都是娘家托人重金购来的秘药,一般大夫都查不出来。
奈何,林氏并非一无所知愚笨女子,算是又几分才识,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姜执看中。只是双亲亡故没有背景能力,又是弱女子,处处受限受制。
中了杨氏的毒后,林氏便有了几分警觉,却依然没挡住儿子被下毒。
姜执等人不信杨氏毒行,毕竟大夫都说了姜洄是水土不服,好在还有姜执父母看护儿子,让杨氏也不敢再贸然行动,暂缓了和身份各种受限和身体损害,林氏只在最后拼着性命将密信送到林氏族亲和幼弟手中。
林氏没等到幼弟和族亲到来,便含恨长逝。
后来,即便有祖父母相护,但姜洄暗中依然受了杨氏不少磋磨,身子也被秘药侵蚀,直到林氏弟弟长成考中进士,慢慢地想法子查到了杨氏恶行,为林氏和姜洄向姜执讨要公道。
而彼时,杨氏的子女皆已长成,且大的儿子小有才名,姜洄身子虚弱的缘故未能进书院好好读书,杨氏又为姜执生了两子一女,娘家助姜执许多,林氏也逝去数年,再多年少情分也及不上眼前人和利益。
姜执没法处置杨氏,林氏弟弟最终只为外甥争取到了分府别过,离开姜执那一家子恶人。
父母在不分家,被逐出家门更是叫人诟病不孝等各种坏名声。林氏弟弟当然不会让自己外甥背下这些,逼着姜执告明姜氏族中,并由姜执出面对外言明,姜洄与家中风水相克,择宅另居,并要负责调养姜洄身子,在外维护姜洄名声。
这般,姜执当年娶平妻,原配发妻又早逝,姜洄作为嫡长子偏又跟家宅相克,有脑子的只细细揣摩,就明白里面的官司了,一度成为京城私下下茶点的佐料。
后,姜洄及冠表字,云悔,便是林氏临终前为其所取。
云悔二字,不知里面是否夹杂了林氏如云海般后悔,悔当年嫁姜执为妻。
而姜洄中秘药的身体到底没能调养回来,在舅舅操持下娶妻,数年才得一子,不到中年便病逝。姜洄儿子身体也较常人孱弱些,幸,姜洄妻强韧,又有林舅舅和娘家合力抚育孩子读书成人。
林氏弟弟也是励志有为,姜洄这一支的血脉能延续下去,多亏有他帮扶,以及林氏族人也出了不少力,重点在太原府。
从林氏弟弟被族中养育成人,可见林氏一族重情义,在当年姜执娶平妻事发后,林家就将姜执所行广而宣之,奈何那时的林氏族人也是乡下村民,奈何不得远在京城的姜执和杨家人。
后来林氏弟弟中举,倾自己所能回报族中,建族学,指点族中子弟课业,让林氏在太原府日渐壮大,后与林氏弟弟相辅相成。
姜执一族却因姜执所为和林氏推波助澜宣传在当地名声损坏,姜执忙于在京城钻营,为自己谋前途,也不曾顾念姜家族中,又有杨氏嫌弃穷亲戚,后来也只将自己这一房的父母兄弟并两个巴结他的堂兄弟家带到京城。
所以,姜家京城这一脉皆是姜执祖父的后代,随着年代久远,与太原府断了联络,自成一脉,单起了祠堂族谱成一宗族。
因杨氏所出两子后来每人都生了好几个庶子女,姜洄却只得一子,这一子后来子嗣也艰难,慢慢几代下来,侍郎府那边血脉越来越多,姜父这边却一直一脉单传,直到姜沅宁这一代,才多出她这个姑娘。
“知三当三,恶心死个人!”
在肖氏讲到杨氏硬扒着算计姜执时,姜沅宁被膈应到,就忍不住出声,又加了句,“一个巴掌拍不响。”
顾忌着阿爹,没说的那么直白,那姜执也不是个好鸟。
“咳~”姜父哪里听不出来,看了女儿一眼,轻咳一声,但也没说她。
听到肖氏说到自家这一支子嗣艰难这些话时,姜沅宁结合所知,想法里就代入了阴谋诡计中。
又忍不住说道:“说不定就是当年那杨氏想叫原配子这一脉断绝,对姜洄用的秘药里有绝子或者子嗣艰难的成分,咱们这一支才会好几代都一脉单传,也就是后来隔了的代数多了,影响小了,才能多了一个我。”
既然是秘药,什么可能性都会存在,就如她重生的异事一般。
“阿宁,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可不好乱说,”姜父忙道。
他就是怕孩子们小,知道了这些旧事,再不慎说出不妥的话,才一直没跟他们说这事,现在看女儿果然义愤填膺地说了这样的话。
姜父觉着这些恩怨已经是好几辈以上的事了,过了这么些年,没必要再在后代身上延续这些恩怨,况且,总归是一个祖上。
如时下绝大多数人一样,姜父是宗族观念极重之人。
肖氏却觉着女儿说的有理,或者说,知道了这些事后,她心里也有些揣摩,只是见夫君不乐意,这话也不过是猜测,便没说什么。
姜沅宁有心借着这些话题,再给侍郎府那边上些眼药,可惜他们这会儿到家了,这话题只能中断。
出去大半天,出去宴席穿戴也多隆重,肖氏便让回院更换衣衫,又问起姜远晏还未回府,派人去寻人归家。
今日宴席不安顺,发生了这些不快,又忽然得知祖上这许多旧事未消化完整,姜沅宁也想回院子里好好理顺下思绪,尤其是姜执、姜洄这些祖辈到底是往上数了几辈子。
据说当时跟着侍郎府一起谋逆的旁支都是姜氏五服内,现在听完父母的话,便觉着这些旁支该多是在五服之内,五服边上的也有一家参与了,才叫圣上这般迁怒全族。
回到湘院,不用她吩咐什么,自有丫鬟们小心服侍着避开手上伤的位置梳洗换衣。
肖嬷嬷指挥着小丫鬟将换下来的衣裳拿到浣衣处,将外出带的小物件归拢整理收放妥当.
只听挂着车尾的同进士就知道,这叫姜执的祖上读书天分不是上乘,但刻苦勤奋,一次考不中再学再考,毅力可嘉,又擅钻营,中同进士时年二十有五。
有些俗套的是,姜执考中同进士时,已有原配妻子在太原府老家为他在父母跟前尽孝,中同进士后,他却为铨选,攀附吏部员外郎,被其才大归的嫡女看中,非要嫁他为妻。
姜执倒也不是真陈世美,他也告知员外郎家乡有原配妻子,杨氏直道让他休妻便是,姜执不想应。
姜执原配林氏也非普通农女,其父是童生,开了家私塾教授学生,论起来姜执启蒙童生之前的先生与林氏父亲还是同窗,林氏也不曾犯七出,反而因伺候姜执祖母病床前。林氏母早逝,林父也在她嫁人那年因病去世,留她与七岁幼弟,幼弟由族中看顾抚养。
而恰好,姜执中同进士时,远在太原府的林氏也刚好诊断出身孕,就算当时消息未传到姜执处,三不去中,林氏也基本占全了。
有所娶无所归,林氏算得上有族亲无亲父母,幼弟不能支撑门户。
与更三年丧,林氏伺姜执祖母病榻前一载。
前贫贱后富贵,姜家贫,姜执读书科考这几年,还有林氏嫁妆贴补,如今要发迹,便要休妻?
而且,姜执攀附侍郎府为名利,对林氏却是少年发妻有情谊,林氏模样生的也比杨氏出色,姜执是不想休妻的。
然,前头说过,姜执此人好钻营,财帛名利动人心,名利分量足够重时,其他便能放弃。再加上姜执是有一副好样貌的,不然也不会引得那嫡女杨氏动了心。杨氏得母亲宠爱,自然为其计,算计了姜执,让其与杨氏有了夫妻之实。
杨氏就算是大归女,也是员外郎府上嫡女,身份地位比寒门子姜执高贵,杨氏母亲自然要给女儿最好的名分,让姜执贬原配妻为妾,打算以无所出为由。但就在这档口,林氏有孕的信送到了姜执手上,还是林氏族人托了人送来。
就算林氏没有了父母,但还有林氏族亲,当然不可能让姜执休妻另娶或贬妻为妾,又有姜执的父母也不是奸猾没有良心之辈,最后姜执娶了杨氏为平妻。
平妻说的好听,带了个妻字,但总归不是原配嫡妻,但也是上族谱。杨氏有员外郎娘家撑腰,硬是压着姜执近两年才将林氏母子接到京城,当然最关键姜执是长子,父母也要随他住,不能总仍在老家。
等林氏带着孩子姜洄随公婆并几个兄弟一家子到达京城,后宅前院都被杨氏一人把控的严严实实。好在,姜执到底为官,要点脸,没有住在杨氏的陪嫁大宅子里,使了些手段买到一处二进的小宅子。
而此时的杨氏也已经生下一子,就算公婆有些良心,奈何杨氏会做人,又有姜执前程要靠杨氏娘家扶持,渐渐地这心也偏到杨氏那边。
杨氏本不是容人的性子,就算林氏这个原配已经委屈地一而再退让,在家中也被打压的直不起腰,又郁结于心,入京不过一载,便病倒在床上。偏这病不是真正生病,是被杨氏下了毒。
杨氏不仅给林氏下了毒,给原配的儿子也下了。姜洄到底这是姜执的儿子,又是姜执父母的大孙子,最为看重,杨氏不敢下多了怕被察觉,只让人觉着孩子入京后水土不服身子虚弱。
杨氏本想着,先弄死了林氏,再慢慢弄死或者养废原配嫡长子,给姜洄用的药都是娘家托人重金购来的秘药,一般大夫都查不出来。
奈何,林氏并非一无所知愚笨女子,算是又几分才识,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姜执看中。只是双亲亡故没有背景能力,又是弱女子,处处受限受制。
中了杨氏的毒后,林氏便有了几分警觉,却依然没挡住儿子被下毒。
姜执等人不信杨氏毒行,毕竟大夫都说了姜洄是水土不服,好在还有姜执父母看护儿子,让杨氏也不敢再贸然行动,暂缓了和身份各种受限和身体损害,林氏只在最后拼着性命将密信送到林氏族亲和幼弟手中。
林氏没等到幼弟和族亲到来,便含恨长逝。
后来,即便有祖父母相护,但姜洄暗中依然受了杨氏不少磋磨,身子也被秘药侵蚀,直到林氏弟弟长成考中进士,慢慢地想法子查到了杨氏恶行,为林氏和姜洄向姜执讨要公道。
而彼时,杨氏的子女皆已长成,且大的儿子小有才名,姜洄身子虚弱的缘故未能进书院好好读书,杨氏又为姜执生了两子一女,娘家助姜执许多,林氏也逝去数年,再多年少情分也及不上眼前人和利益。
姜执没法处置杨氏,林氏弟弟最终只为外甥争取到了分府别过,离开姜执那一家子恶人。
父母在不分家,被逐出家门更是叫人诟病不孝等各种坏名声。林氏弟弟当然不会让自己外甥背下这些,逼着姜执告明姜氏族中,并由姜执出面对外言明,姜洄与家中风水相克,择宅另居,并要负责调养姜洄身子,在外维护姜洄名声。
这般,姜执当年娶平妻,原配发妻又早逝,姜洄作为嫡长子偏又跟家宅相克,有脑子的只细细揣摩,就明白里面的官司了,一度成为京城私下下茶点的佐料。
后,姜洄及冠表字,云悔,便是林氏临终前为其所取。
云悔二字,不知里面是否夹杂了林氏如云海般后悔,悔当年嫁姜执为妻。
而姜洄中秘药的身体到底没能调养回来,在舅舅操持下娶妻,数年才得一子,不到中年便病逝。姜洄儿子身体也较常人孱弱些,幸,姜洄妻强韧,又有林舅舅和娘家合力抚育孩子读书成人。
林氏弟弟也是励志有为,姜洄这一支的血脉能延续下去,多亏有他帮扶,以及林氏族人也出了不少力,重点在太原府。
从林氏弟弟被族中养育成人,可见林氏一族重情义,在当年姜执娶平妻事发后,林家就将姜执所行广而宣之,奈何那时的林氏族人也是乡下村民,奈何不得远在京城的姜执和杨家人。
后来林氏弟弟中举,倾自己所能回报族中,建族学,指点族中子弟课业,让林氏在太原府日渐壮大,后与林氏弟弟相辅相成。
姜执一族却因姜执所为和林氏推波助澜宣传在当地名声损坏,姜执忙于在京城钻营,为自己谋前途,也不曾顾念姜家族中,又有杨氏嫌弃穷亲戚,后来也只将自己这一房的父母兄弟并两个巴结他的堂兄弟家带到京城。
所以,姜家京城这一脉皆是姜执祖父的后代,随着年代久远,与太原府断了联络,自成一脉,单起了祠堂族谱成一宗族。
因杨氏所出两子后来每人都生了好几个庶子女,姜洄却只得一子,这一子后来子嗣也艰难,慢慢几代下来,侍郎府那边血脉越来越多,姜父这边却一直一脉单传,直到姜沅宁这一代,才多出她这个姑娘。
“知三当三,恶心死个人!”
在肖氏讲到杨氏硬扒着算计姜执时,姜沅宁被膈应到,就忍不住出声,又加了句,“一个巴掌拍不响。”
顾忌着阿爹,没说的那么直白,那姜执也不是个好鸟。
“咳~”姜父哪里听不出来,看了女儿一眼,轻咳一声,但也没说她。
听到肖氏说到自家这一支子嗣艰难这些话时,姜沅宁结合所知,想法里就代入了阴谋诡计中。
又忍不住说道:“说不定就是当年那杨氏想叫原配子这一脉断绝,对姜洄用的秘药里有绝子或者子嗣艰难的成分,咱们这一支才会好几代都一脉单传,也就是后来隔了的代数多了,影响小了,才能多了一个我。”
既然是秘药,什么可能性都会存在,就如她重生的异事一般。
“阿宁,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可不好乱说,”姜父忙道。
他就是怕孩子们小,知道了这些旧事,再不慎说出不妥的话,才一直没跟他们说这事,现在看女儿果然义愤填膺地说了这样的话。
姜父觉着这些恩怨已经是好几辈以上的事了,过了这么些年,没必要再在后代身上延续这些恩怨,况且,总归是一个祖上。
如时下绝大多数人一样,姜父是宗族观念极重之人。
肖氏却觉着女儿说的有理,或者说,知道了这些事后,她心里也有些揣摩,只是见夫君不乐意,这话也不过是猜测,便没说什么。
姜沅宁有心借着这些话题,再给侍郎府那边上些眼药,可惜他们这会儿到家了,这话题只能中断。
出去大半天,出去宴席穿戴也多隆重,肖氏便让回院更换衣衫,又问起姜远晏还未回府,派人去寻人归家。
今日宴席不安顺,发生了这些不快,又忽然得知祖上这许多旧事未消化完整,姜沅宁也想回院子里好好理顺下思绪,尤其是姜执、姜洄这些祖辈到底是往上数了几辈子。
据说当时跟着侍郎府一起谋逆的旁支都是姜氏五服内,现在听完父母的话,便觉着这些旁支该多是在五服之内,五服边上的也有一家参与了,才叫圣上这般迁怒全族。
回到湘院,不用她吩咐什么,自有丫鬟们小心服侍着避开手上伤的位置梳洗换衣。
肖嬷嬷指挥着小丫鬟将换下来的衣裳拿到浣衣处,将外出带的小物件归拢整理收放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