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无数猜想涌入脑中,炸得李砚书头昏脑涨。

    骨衣与素影都不是贪玩之人,武霜虽然平日里反应慢半拍,可在这种大事上却是从来不含糊的。所以一定是哪出了变故,她们三人才至今未归。

    方寸之间,李砚书恨不能长出一对翅膀飞到城南去。可她不能这么做,城内多少双眼睛盯着她,她必须冷静下来。

    她一乱,一切就都完了。

    李砚书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自己吓自己。

    可时间不等人,眼看宫门即将下钥,李砚书沉声叫来丫鬟。

    不多时,李砚书骑马冲出王府,直奔城南方向而去。

    此时李砚书身上还穿着祭祀礼服,头上珠翠叮铃作响,在马上颠簸了会儿便接连掉落。街道旁的乞丐见状立刻扑上来,与其他争抢者打作一团。

    沈老夫人前年已过六十大寿,或许是年纪大了喜静,沈老夫人前些年便搬到了城南的老宅子里住。此次沈珩被接去养病,想来他对这次指婚也是心有微词。

    越往南,街上行人越少。

    “吁”的一声,李砚书在一个岔路口停下,徘徊不前。

    两个路,究竟哪条是通往沈家的?

    “县主?”

    李砚书循声看去,发现是一身布衣的宋承。

    宋承手里还举着一个灯笼,见真是李砚书后,连忙将手里的灯笼搁在地上,拱手道:“属下见过县主。”

    李砚书目光凛冽,道:“不必多礼,你可知兵部沈老夫人住在哪?”

    宋承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旋即指向其中一条街,道:“沿这条路一直走,尽头处便是沈宅。”

    李砚书顾不上其他,匆匆一句多谢后,打马就走。

    整条街都似乎陷入了沉睡,安静地近乎诡异,一丝微弱的血腥味闯进鼻腔,李砚书手上用力,勒马停下。

    她第一念头就是中计了。

    宋承出现得太巧了,像是早就候在那里,就等着李砚书上勾似的。但这样未免太过刻意,除非是想杀人灭口,否则这招破绽太多。

    暗夜寂静,马蹄声格外明显。

    李砚书呵出一口热气,警惕望着四周。同时脑中飞快闪过这几日发生的事,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武霜出宫这事只有她们几人知道,就连打听沈珩之事都是骨衣亲自去办的,就是怕走漏风声。千防万防,千算万算,没想到人还是出事了。

    过了一会儿,四周依然阒静。

    就在李砚书以为是自己杯弓蛇影时,她的目光却突然停在了某一点。

    墙根底下似乎有什么东西。

    李砚书定睛再一瞧,像是个人!

    马儿哼哧一声,李砚书顿时收敛了气息,翻身下马,悄无声息地朝那处靠近。几步之后,李砚书瞳孔猛地紧缩——竟是骨衣!

    “骨衣!”

    李砚书快速将人检查了一遍,发现除了手臂上有道伤口外,其余地方并没有受伤。还没等她松口气,旋即想到,若单是手臂上的伤根本不足以致人晕厥,能让武功不弱的骨衣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就只剩下迷药了。

    瞬间,李砚书的心沉到谷底。

    她刚要抱起骨衣,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从身后传来。

    李砚书倏地起身,眼神锐利。

    两息后,宋承从黑暗之中疾步出来,面色着急地道:“属下闻到县主似乎饮酒了,担心县主安危……”

    说到这,宋承话音骤停。

    他见过骨衣,见此情形,脸色大变,立刻道:“县主可有受伤?”

    闻言,李砚书神色未变,一只手握着马鞭,道:“宋都尉今日怎么没去参加祭典?”

    宋承一顿,视线从骨衣身上转到李砚书身上,瞬间明白过来,当即拱手道:“回县主,属下故人之子昨日突染恶疾,因此属下告假了两日,就住在方才遇见县主那处。”

    李砚书分辨不出他是否说谎,只能道:“宋都尉莫怪,只是你也看见了,这种情况我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县主谨慎自然是好。”宋承后退一步,道,“属下观骨衣姑娘手臂处的伤口没有发黑,应当不是中毒,县主可用簪子刺向骨衣姑娘将人唤醒,以便问询经过。”

    宋承的话点醒了李砚书,照当前形势来讲,确实只有骨衣清醒过来才能问出素影武霜二人的下落。

    李砚书从头上拔下一支簪子,将骨衣刺醒。

    刺痛之下,骨衣先是眼珠动了动,随后才慢慢睁开眼,神志还未完全清醒。

    李砚书着急地唤了她两声。

    骨衣看清是李砚书后,眼睛瞬间亮了几分。只是身体还能动,只能虚弱又着急地道:“……小姐,救,素影……”

    “我知道,”李砚书看着她,“她们往哪个方向跑了?”

    骨衣气息急促,眼睛里全是血丝,她道:“山上……小姐,快救……”

    说着说着,骨衣意识渐渐模糊,人又晕了过去。

    “骨衣!”

    李砚书见骨衣说着话就闭上了眼,吓得心跳都停了半拍,冷汗瞬间从前胸凉到了后背。

    宋承见人又晕了过去,上前道:“县主,骨衣姑娘这种情况得尽快送医。”

    迷药也分好几种,轻得只是让人睡上几个时辰后药性便自动解了。可重的不仅会让昏迷,有些药性强劲的,更是可以瞬间迷晕一头牛,使其永远醒不过来。

    “宋都尉,我府上丫鬟被人劫走,劳烦你找一些靠得住的兄弟进山救人。”李砚书打横抱起骨衣,“此事算李晗欠都尉一个人情,来日必定偿还。”

    “县主严重了,”宋承扶人上马,道,“属下晓得其中厉害,必不负县主所托。”

    李砚书单手策马,看着他,沉声道:“拜托了。”

    ……

    马蹄疾驰过元安半城,最终停在皇宫门口。

    李砚书赶在宫门下钥前最后一刻进去,巡逻侍卫见她妆发紊乱,步履匆忙,形迹可疑的样子,便想上前去将人拿下。

    领头的那名侍卫表情严肃,一声厉喝:“站住!”

    李砚书亮出令牌,领头侍卫一瞧,立刻后退一步,敛下眉眼,拱手道:“见过广明县主。”

    后面那些侍卫顿时跟着行礼。

    李砚书“嗯”了声,无视侍卫们诧异的眼神,径直朝清宁宫走去。

    钟嬷嬷从皇后寝殿出来,见李砚书模样狼狈,惊道:“县主这是怎么了?”

    李砚书曲膝道:“劳烦嬷嬷禀告姨母一声,我有要事要见姨母。”

    钟嬷嬷不敢耽搁,连忙应道:“县主稍等,奴婢这就去禀报娘娘。”

    不多时,钟嬷嬷从里殿出来,请李砚书进去。

    里殿内只有楚皇后一人。

    李砚书进去就跪下,磕头道:“姨母,砚书向您请罪,无双被人抓走了。”

    ……

    “这位姑娘,你行行好,先别哭了成不?”林望一个头两个大,无奈地道,“你滚到我身后来,等会要是他们再进来,我替你挡着可以吗?”

    “……呜呜,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哭怎么了!”哭成花脸的姑娘瞪了林望一眼,又听到林望说替她挡着那些人,旋即抽噎了几下,“真……真的吗?”

    林望没说真假,只是用力往一侧撇了一下,让出一点缝隙,方便人朝自己滚过来。

    意思很明显。

    花脸姑娘见她真的要让自己躲她身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嗫嚅道:“方才对不起……”

    “你不哭我就谢天谢地了,快点过来吧。”林望道。

    见人止了哭声,林望长长舒出一口气,总算是安静了。

    从她醒来就一直在哭,先是大哭,后面哭累了,就改嘤嘤低泣了,如同庙里和尚念经似的,嗡嗡个不停。

    至于为什么是“滚”过去,而不是走过去。皆是因为这屋子里的姑娘们都被绑着手脚,除了“滚”过去,似乎也没有别的体面的方式可以过去。

    花脸姑娘没忍住又抽泣了一声,笨拙又圆润地朝林望那边滚去。

    只是这屋子就这么大,她一动自然就会碰到别人,这不刚滚了没有两圈,伸出去的脚就踢到了一个人身上。

    “啊!”

    突如其来的一脚让武霜猛然惊醒。她刚觉得有人打了她一下,结果下一秒,一双黑漆漆的鞋底就横亘在眼前,差一点就挨上了自己的脸。

    花脸姑娘也被吓到了,霎时尖叫起来。

    “大胆!”

    武霜惊魂未定,猛地往后一退,结果又撞上了另一个人。

    素影闷哼一声,被撞醒了。

    武霜还没从鞋底的阴影中缓过神,紧接着又被身后的素影吓了一跳,也是这么一吓,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被绑着的!

    岂有此理!

    知不知道她是谁!

    竟敢绑她,不要命了!

    混乱中,门被人一脚踹开——

    “叫什么叫!都给老子安分点!”

    说话这人手上提着一把柴刀,面相凶恶,说话也凶。

    武霜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被人这么凶,顿时气血上涌,撑着一边胳膊就要坐起来训人。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腰腹处被人点了一下。

    是素影!

    她明明没有说话,可武霜却懂了她的言外之意——不要说话。

    拿刀那人骂了两句,见屋里的人都安静下来了,遂才出去,而后又将门锁住。

    等到脚步声渐渐走远,屋子里的姑娘们才松了口气。

    武霜赶紧翻过身去看素影,道:“方才多亏你提醒我。”

    若是她暴露身份,说不定这屋子的姑娘都会因此送命。还有助她出宫的李砚书,虽说父皇看在渭阳王的份上不会杀她,却也是罪责难逃。

    素影还有些不舒服,头涨地厉害,闻言还是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小声道:“……我答应过小姐,要保护你的。”

    武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同时也明白为什么李砚书待她们那么好了。

    回想起她们被绑架那会,这个丫头吓得半死,腿都在打颤,可当刀挥过来时她还是一把挡在自己面前,叫自己快跑。若不是另外一个会武的丫头及时赶到,此刻只怕她已经死在那些人刀下了。

章节目录

剑起不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石边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边云并收藏剑起不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