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轻抚着幕篱,被掀起的幕篱下,柳思思的脸红得像桃子,粉红粉红的,她向许知韵福身见礼,轻声细语道:“姑娘记性好,竟还认得我,我名为柳思思,知府柳严明之女,今日斗胆,有一事想请姑娘帮忙。”
善心的姑娘家,脸皮薄。若此时装作不认得她,再威胁她几句,不知这如花的姑娘家会不会掩面而哭。
许知韵收起想戏弄的心,同样轻声细语道:“何事,说来听听。”
待选秀女有何难处,无非是想入选,或是想落选。
绯红的桃子笑了,不过更红了些,这个时节倒是没有桃子可吃,许知韵是这般想的。
“母亲怕我性子软和,无法在皇家生存。我亦不想嫁给皇子,即便是王妃之位。恳请许姑娘帮帮我,让我不被选中。”说着说着桃子便哭了,看出来有多不愿意了。
也是,十几岁的姑娘,远嫁千里,是谁都会害怕的。
“我知晓柳姑娘的心思了,不过去奉京若能寻到一份好前程,姑娘难道不想要。”许知韵站起来四周望了望,瞧着小溪还未回,又抬眼看了眼月瓷朝她示意,拖住小溪。
继续道:“几位皇子我倒是不曾见过,可听说过,那可是气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姿不凡。可是真的想好了,错过了可没有后悔药。”
审视着柳思思,家在南临,离奉京远,父亲官职不高,家事不显,要是当今陛下干预这场选秀,眼前这位柳姑娘入选的可能性极大。
这个帝王害怕自己的儿子像他一样,弑父夺位。对儿子们的管控极严。不想让儿子们有媳妇娘家的助力,便一再拖延儿子娶媳成婚。
帝王疑心重,可信任的朝臣甚少,对真心劝导的忠臣表面和气,背后降职流放。
朝中风气不好,只会顺从拍马的便会连连高升。故而,有些朝臣早已私下考虑几位王爷的品行,毕竟从龙之功难得。
不过这些只是前世许知韵对朝廷的了解,如今事有变化,没入奉京还不能确认。
被提点的柳思思有一丝迟疑,她不懂何为好前程,她的人生皆是父母怎样安排就怎样去做的。如今的局面,可以自己做选择了?
柳思思正冥思苦想,许知韵上前提醒道:“即便想落选也要细细琢磨法子的,可不能用装病,毁容的法子,宫里都是长满心眼的人,被发现会被安个欺君之罪,连累父母族人的。”
“啊。”柳思思声音颤抖了一下,紧接着道:“多谢许姑娘提点。”
她真的有这样的想法,想着开起疹子的药,必要的时候提前服用。
“回吧,法子容我先想着,看你还是未想清楚,你若有其他想法,就来找我,许府的大门还是好找的。”
柳思思点点头,迈着莲步离开了。
富贵迷人眼,南临虽是富足之地,可那金灿灿的皇城有至上的权力,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这样的权利充满诱惑。
见识过了繁花,不知还能品鉴出枯草的美。
冬雪渐化,嫩草拱腰。
终是入了困心的城,街道宽阔,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楼宇相接,秀女们透着车帘向外望去,应接不暇的人群车马,无不展示着奉京的繁荣热闹。
许知韵闭着眼,心下叹气,就算不入眼还是会入心,这奉京城怎么躲都是躲不过去的,还不如直面它。
接秀女的官员带着一行车队驶向宫外行宫,许知韵则去了不同的方向。
又要见尚书大人许良友了,这个便宜爹无趣的紧,一门心思的往高处爬,从不懂登高必跌重的道理,只想站在高处,让瞧不起他的人向他磕头赔罪。
许良友,恭顺伯府的一个小庶子,原名许文良,他的母亲尹氏只是农户之女,入了伯府后成为良妾,恭顺伯许敬昌稀罕了一段时日就觉得乏味了,养在伯府的后院中。
后尹氏怀孕,先后生下一女一儿。生下男丁后,被恭顺伯夫人辛氏所讨厌,想出不少法子折磨她。
尹氏无人撑腰,只能在正妻面前卑躬屈膝地活着,在主母的折磨中护着孩子长大。
许良友早慧开口早,许敬昌便早早地让他开蒙读书,书院先生更是赞此子是读书料,日后必定高中。
许敬昌便对这个儿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关注多了,尹氏的日子过得也好些,但主母辛氏的嫉妒在慢慢积压。
在许良友中了秀才后,这股积压变成了忌惮。辛氏寻了外头的肮脏法子,慢慢下药给尹氏。
几个月下来,尹氏病重,久治不愈,就这么去了。
可巧没过几日,就让许良友听到太太身边的人嚼舌根,疑心起亲母的病,许良友一查便闹了起来。
这药不光给尹氏吃了,也给他吃了,不过他总在外读书,吃食也总在外面,回府用饭不多,才不至于像尹氏般早早毒发。
此事有了证据,许良友要报官处理。许敬昌哪里肯,恭顺伯家夫人害死妾氏,怎么说都不是好事,事关家里的名声,和子女往后的前程,都不可因此断送。
就将许良友关了起来,这般处境也没断了他为母报仇的念想。总算有一日,他的小厮救他出来,许良友便带着证据去报了官。
年少无知,此状一告,恭顺伯府最先知晓了。
官府收了证据,转头就交给了许敬昌。最后判决许良友品性卑劣恶毒,竟敢污蔑嫡母,打了五十板子以儆效尤。
满心失望的许良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权力的力量。他做不无事一般地继续呆在府里,许敬昌看他执迷不悟,狠心将他从族谱除名,将人撵了出去。
失去家族的庇护,吃饭穿衣都成了难事,更不能继续读书了。
读书不成了,许良友就去投军。好在这条出路对他来说是幸运的。当兵几年,剿匪杀敌,经历多了人也稳重了,处事更圆滑。
凭借着识文断字的能力,笼络了些朋友上级,一步一步升得也快,更在之后认识了严首辅,自来严厉的严首辅更是收他为徒。
之后的路可谓是平步青云。更如开花的竹子,节节高。
马车停了下来,许阳恭敬地请许知韵下车。
入眼并不是许府,只是个二进的院子,门前有个婆子瞧了眼许知韵,便福身见礼,请许知韵进院子,兰姨与月瓷跟在后面。
另有一身壮的小厮恭敬地道:“请兰娘子去见大人。”
“我去见,这...”兰姨不知所措,望了许知韵一眼后就大胆地跟着人前去了。
许知韵和月瓷被领到左侧厢房,月瓷就默默跟着不言语,明明就是亲母子,也不知何时能坦诚相认。
即使听不到正厅的谈话,也能猜出一二。
过了半柱香,兰姨满脸泪水地走出了正厅,用帕子胡乱的擦拭,缓了一会去见她的阿韵。
“好事,是好事,阿韵终于有爹爹了,有人疼你了。”还未走进厢房的门,一反常态的兰姨欢喜地道。
通红的眼,强挤出地笑,此刻的兰姨真像唱戏的新手。
“兰姨,好事怎么还哭了。”轻轻拉过兰姨,安抚她坐下,真怕她太激动晕过去。
“我…我是高兴地哭了,阿韵从小就问父亲母亲在哪,如今可都找到了。我是高兴地哭了。”兰姨像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将适才两人商量好的说辞倒出来,“原来之前救我的恩人夫妻俩是许大人家的远方亲戚,有了嫌隙就偷偷把你抱走了,许大人一家辗转多年才找到你。”
听听,跟前世的理由一样。有嫌隙就敢抱走人家的孩子,这样的人还能发善心救助兰姨?
前世许知韵就满心疑惑,在看到与自己长得相像的许大人之后,不相信也相信了。
血缘中的某种特定联系,一见面时就能结成网,牢不可破。
“阿韵终于有父亲了。”这话真是兰姨心中所想,一直犹豫要不要将阿韵送回来,如今是不得不送回。
许知韵握住兰姨颤抖地手,笑着道:“即使有了父亲,阿韵也不会离开兰姨的。”
“不不,阿韵,我不会和你回许大人家的,我回文兴村去。”兰姨忙摆手道。
“兰姨就和月瓷在奉京找个房子住下,月瓷救了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先帮她找到失散的亲人,之后的事再定,这样可好。”许知韵只好劝道。
这边月瓷忙道谢,女人的嘴也够硬,明明互相都不想离开对方,需底找个台阶,这下好,自己不仅成了暗卫,还成台阶了。
前世,兰姨拒绝同许知韵回许府,执意要回龙口镇找邱掌柜的,许知韵劝说无果,只好写信请邱掌柜多加照顾。
兰姨明着说回龙口镇,暗地里留在奉京,寻了个活计住了下来。兰姨写信也是绕到龙口镇再转送到许知韵手里,信里只说过得很好。
之后许知韵卷进漩涡,卷进棋局,怕别人知道兰姨的存在而受到牵连,就减少了书信来往。
之后才知晓兰姨的行踪,可是一切都晚了,终究是连累了兰姨。
这一世,无需两地分离,还是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些,何况如今还有月瓷。
厢房门外的婆子,适时地敲门,客气地道:“姑娘,许大人请您过去。”
善心的姑娘家,脸皮薄。若此时装作不认得她,再威胁她几句,不知这如花的姑娘家会不会掩面而哭。
许知韵收起想戏弄的心,同样轻声细语道:“何事,说来听听。”
待选秀女有何难处,无非是想入选,或是想落选。
绯红的桃子笑了,不过更红了些,这个时节倒是没有桃子可吃,许知韵是这般想的。
“母亲怕我性子软和,无法在皇家生存。我亦不想嫁给皇子,即便是王妃之位。恳请许姑娘帮帮我,让我不被选中。”说着说着桃子便哭了,看出来有多不愿意了。
也是,十几岁的姑娘,远嫁千里,是谁都会害怕的。
“我知晓柳姑娘的心思了,不过去奉京若能寻到一份好前程,姑娘难道不想要。”许知韵站起来四周望了望,瞧着小溪还未回,又抬眼看了眼月瓷朝她示意,拖住小溪。
继续道:“几位皇子我倒是不曾见过,可听说过,那可是气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姿不凡。可是真的想好了,错过了可没有后悔药。”
审视着柳思思,家在南临,离奉京远,父亲官职不高,家事不显,要是当今陛下干预这场选秀,眼前这位柳姑娘入选的可能性极大。
这个帝王害怕自己的儿子像他一样,弑父夺位。对儿子们的管控极严。不想让儿子们有媳妇娘家的助力,便一再拖延儿子娶媳成婚。
帝王疑心重,可信任的朝臣甚少,对真心劝导的忠臣表面和气,背后降职流放。
朝中风气不好,只会顺从拍马的便会连连高升。故而,有些朝臣早已私下考虑几位王爷的品行,毕竟从龙之功难得。
不过这些只是前世许知韵对朝廷的了解,如今事有变化,没入奉京还不能确认。
被提点的柳思思有一丝迟疑,她不懂何为好前程,她的人生皆是父母怎样安排就怎样去做的。如今的局面,可以自己做选择了?
柳思思正冥思苦想,许知韵上前提醒道:“即便想落选也要细细琢磨法子的,可不能用装病,毁容的法子,宫里都是长满心眼的人,被发现会被安个欺君之罪,连累父母族人的。”
“啊。”柳思思声音颤抖了一下,紧接着道:“多谢许姑娘提点。”
她真的有这样的想法,想着开起疹子的药,必要的时候提前服用。
“回吧,法子容我先想着,看你还是未想清楚,你若有其他想法,就来找我,许府的大门还是好找的。”
柳思思点点头,迈着莲步离开了。
富贵迷人眼,南临虽是富足之地,可那金灿灿的皇城有至上的权力,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这样的权利充满诱惑。
见识过了繁花,不知还能品鉴出枯草的美。
冬雪渐化,嫩草拱腰。
终是入了困心的城,街道宽阔,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楼宇相接,秀女们透着车帘向外望去,应接不暇的人群车马,无不展示着奉京的繁荣热闹。
许知韵闭着眼,心下叹气,就算不入眼还是会入心,这奉京城怎么躲都是躲不过去的,还不如直面它。
接秀女的官员带着一行车队驶向宫外行宫,许知韵则去了不同的方向。
又要见尚书大人许良友了,这个便宜爹无趣的紧,一门心思的往高处爬,从不懂登高必跌重的道理,只想站在高处,让瞧不起他的人向他磕头赔罪。
许良友,恭顺伯府的一个小庶子,原名许文良,他的母亲尹氏只是农户之女,入了伯府后成为良妾,恭顺伯许敬昌稀罕了一段时日就觉得乏味了,养在伯府的后院中。
后尹氏怀孕,先后生下一女一儿。生下男丁后,被恭顺伯夫人辛氏所讨厌,想出不少法子折磨她。
尹氏无人撑腰,只能在正妻面前卑躬屈膝地活着,在主母的折磨中护着孩子长大。
许良友早慧开口早,许敬昌便早早地让他开蒙读书,书院先生更是赞此子是读书料,日后必定高中。
许敬昌便对这个儿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关注多了,尹氏的日子过得也好些,但主母辛氏的嫉妒在慢慢积压。
在许良友中了秀才后,这股积压变成了忌惮。辛氏寻了外头的肮脏法子,慢慢下药给尹氏。
几个月下来,尹氏病重,久治不愈,就这么去了。
可巧没过几日,就让许良友听到太太身边的人嚼舌根,疑心起亲母的病,许良友一查便闹了起来。
这药不光给尹氏吃了,也给他吃了,不过他总在外读书,吃食也总在外面,回府用饭不多,才不至于像尹氏般早早毒发。
此事有了证据,许良友要报官处理。许敬昌哪里肯,恭顺伯家夫人害死妾氏,怎么说都不是好事,事关家里的名声,和子女往后的前程,都不可因此断送。
就将许良友关了起来,这般处境也没断了他为母报仇的念想。总算有一日,他的小厮救他出来,许良友便带着证据去报了官。
年少无知,此状一告,恭顺伯府最先知晓了。
官府收了证据,转头就交给了许敬昌。最后判决许良友品性卑劣恶毒,竟敢污蔑嫡母,打了五十板子以儆效尤。
满心失望的许良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权力的力量。他做不无事一般地继续呆在府里,许敬昌看他执迷不悟,狠心将他从族谱除名,将人撵了出去。
失去家族的庇护,吃饭穿衣都成了难事,更不能继续读书了。
读书不成了,许良友就去投军。好在这条出路对他来说是幸运的。当兵几年,剿匪杀敌,经历多了人也稳重了,处事更圆滑。
凭借着识文断字的能力,笼络了些朋友上级,一步一步升得也快,更在之后认识了严首辅,自来严厉的严首辅更是收他为徒。
之后的路可谓是平步青云。更如开花的竹子,节节高。
马车停了下来,许阳恭敬地请许知韵下车。
入眼并不是许府,只是个二进的院子,门前有个婆子瞧了眼许知韵,便福身见礼,请许知韵进院子,兰姨与月瓷跟在后面。
另有一身壮的小厮恭敬地道:“请兰娘子去见大人。”
“我去见,这...”兰姨不知所措,望了许知韵一眼后就大胆地跟着人前去了。
许知韵和月瓷被领到左侧厢房,月瓷就默默跟着不言语,明明就是亲母子,也不知何时能坦诚相认。
即使听不到正厅的谈话,也能猜出一二。
过了半柱香,兰姨满脸泪水地走出了正厅,用帕子胡乱的擦拭,缓了一会去见她的阿韵。
“好事,是好事,阿韵终于有爹爹了,有人疼你了。”还未走进厢房的门,一反常态的兰姨欢喜地道。
通红的眼,强挤出地笑,此刻的兰姨真像唱戏的新手。
“兰姨,好事怎么还哭了。”轻轻拉过兰姨,安抚她坐下,真怕她太激动晕过去。
“我…我是高兴地哭了,阿韵从小就问父亲母亲在哪,如今可都找到了。我是高兴地哭了。”兰姨像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将适才两人商量好的说辞倒出来,“原来之前救我的恩人夫妻俩是许大人家的远方亲戚,有了嫌隙就偷偷把你抱走了,许大人一家辗转多年才找到你。”
听听,跟前世的理由一样。有嫌隙就敢抱走人家的孩子,这样的人还能发善心救助兰姨?
前世许知韵就满心疑惑,在看到与自己长得相像的许大人之后,不相信也相信了。
血缘中的某种特定联系,一见面时就能结成网,牢不可破。
“阿韵终于有父亲了。”这话真是兰姨心中所想,一直犹豫要不要将阿韵送回来,如今是不得不送回。
许知韵握住兰姨颤抖地手,笑着道:“即使有了父亲,阿韵也不会离开兰姨的。”
“不不,阿韵,我不会和你回许大人家的,我回文兴村去。”兰姨忙摆手道。
“兰姨就和月瓷在奉京找个房子住下,月瓷救了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先帮她找到失散的亲人,之后的事再定,这样可好。”许知韵只好劝道。
这边月瓷忙道谢,女人的嘴也够硬,明明互相都不想离开对方,需底找个台阶,这下好,自己不仅成了暗卫,还成台阶了。
前世,兰姨拒绝同许知韵回许府,执意要回龙口镇找邱掌柜的,许知韵劝说无果,只好写信请邱掌柜多加照顾。
兰姨明着说回龙口镇,暗地里留在奉京,寻了个活计住了下来。兰姨写信也是绕到龙口镇再转送到许知韵手里,信里只说过得很好。
之后许知韵卷进漩涡,卷进棋局,怕别人知道兰姨的存在而受到牵连,就减少了书信来往。
之后才知晓兰姨的行踪,可是一切都晚了,终究是连累了兰姨。
这一世,无需两地分离,还是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些,何况如今还有月瓷。
厢房门外的婆子,适时地敲门,客气地道:“姑娘,许大人请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