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
萧起引她逶迤到南华门口,便停下来道:“夫人你先行回府。”
苏长鸢试探道:“你呢?”
他望向不远处:“发生这么大的事,恐怕到明日都不能办妥。”
她心叹,梁王宫变,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乱了阵脚。赵烨本就是个六神无主的人,此刻像热锅上的蚂蚁原地打转,赵环也没有平日的活泼烂漫,暗自蹲在石阶上哭泣。
所有的事情毫无章法,毫无秩序,犹如洪水一般倾泻下来,将弱小而又无助的他们击溃。
他们年纪太小,还没有经过生离死别,自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苏长鸢道:“既如此,我还是留下来吧,或许能帮得上忙。”
萧起不由朝她瞥了眼,见她年纪尚浅,遭遇此事不但不慌乱,还十分沉稳从容,不由多了几分敬意:“也好,不过切莫乱跑,眼下余孽尚未除尽,小心别碰见了。”
她点点头,这才反应过来,方才她一路上算是运气好,没有遇到剩余叛军,倘若遇到了,不知道又要惹出多大的麻烦。
怪不得萧起会跟着她,又对她发那么大的火。
他原来是关心她的安危吗?
于是,她便又忘记了两人才刚刚拌过嘴,笑道:“我不乱跑,会一直跟在你身边的。”
萧起的脸色肉眼可见僵硬了一分,或许还在为刚刚两人拌嘴而尴尬,他像是被噎住了,也没抬头看她,只点点头:“你随意。”
此时,赵烨朝着他走来,走到他跟前时双腿一软,连忙扶着萧起肩膀,才勉强站稳了些,他的身体因为害怕不由自主地颤抖,一双大又圆的眼睛微微上抬,可怜兮兮望着萧起,害怕道:“太傅,现在该怎么办?”
遇见什么事时,他总会第一时间找萧起。
萧起扶着他双臂,就像是关切小孩子一般道:“太子殿下切莫心急,眼下事情一团乱,得一件件安置好了,才算妥帖。”
他说话时不疾不徐,有条不紊,安抚着赵烨,才将太子的心绪平复了些许。
赵烨今年二十有三,萧起二十有五,算起来,两人年岁差不多大。
然萧起却要冷静得多,也沉稳不少,越是早早遭遇变故,人的性格就变得越快。
他道:“眼下东宫血流成河,皇后和良娣先移到栖凤宫暂作安歇,梁王及其叛军的尸首我也叫齐良一并处理好,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陛下的身体。”
梁王谋逆,害得皇帝吐血晕厥,又为他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身体添了一把火。皇帝这一遭能不能扛得过去,才是最要紧的。
扛得过去还好,他尚且还能苟延残喘当几日皇帝。
若是扛不过去,赵烨则要沐浴着朝服,登基为帝了。
赵烨眼中闪烁几分惊异:“太傅的意思是......。”
萧起轻轻拂过他的衣袖,垂下睫毛,往他身前凑了凑:“今夜……不,这几日,殿下最好一直在甘露殿守着陛下,以防万一。”
赵烨眼神不住地眨了眨,嘴唇抽搐着,他冷冷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无力地垂下,宽大的锦袍跟着他身躯垮了下去:“孤明白了。”
不过半盏茶功夫,南华门混乱的局面就被稳了下来。
眼下宫人收尸的收尸,救人的救人。
赵环一行女眷跟着皇后娘娘,苏良娣的辇舆去了栖凤宫,苏长鸢叫谭桀音一并跟着她们,以防有个差池。
她则与萧起、赵烨、羽飞等一行人跟随皇帝的銮舆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乃皇帝寝殿,寻常时戒备森严,外人不得擅闯,然而今日异常特殊,宫内上上下下也都知道梁王谋逆一事,霎时间所有人都听太子殿下的。
苏长鸢与萧起等人在殿内等候,太子则与太医一并进入皇帝寝殿内,勘察病情。
不过片刻,太子也从寝殿出来,仅留下了太医和皇帝两人在寝殿。
萧起见他垂手而立,便邀着他坐下,他哀叹两口气,时不时朝里张望两眼,又原地来回踱步地走,拔步鞋敲得地板笃笃得响,听得人心烦乱。
萧起不由道:“太子殿下为何心急。”
赵烨左手拍响右手:“太医说什么,父皇得的是瘟病,叫孤别跟着,仔细被传染。”
瘟病?瘟疫?此时,坐在蒲团上的苏长鸢顿时挺直了脊背,双耳竖起,全神贯注思索起来。
皇帝不是因为操劳过度病死的吗?怎么会是因为瘟疫。
她挺直时动作幅度稍显过重,带动着身上的布料摩挲出声响,萧起见了,朝她瞥了一眼,她下意识躲开眼神,佯装整理着头发,萧起才又看向赵烨:“怎么会是瘟疫?”
赵烨摇头:“孤也不知。”
此时,皇帝的贴身内侍曹总管从寝殿出来,听见几人谈话,他才满脸焦急地走过来:“太子慎言,这件事情,除了甘露殿的宫女内侍及几个太医知道,别的人一概不知道。”
看来,这件事情是真的。
赵烨不由诧异:“难怪,父皇成日戴个帷帽,原来是怕传染给我们。”
曹内侍弓着身,理了理尖锐的嗓音:“太子殿下,先前陛下不叫殿下娘娘们知道,也是怕引起恐慌。”
他解释道:“先前,甘露殿两个宫女不慎染上了瘟疫,没活两天就死了。”
听他这般说起,赵烨愣是脸色惨白,欲言又止。
他刚要说什么,却听见有脚步声从寝殿内传来。
众人一抬头,便见一位近耄耋之年的太医出来,他的发雪白如霜,形容枯瘦,走出来时颤颤巍巍,瘦弱的手形似鸡爪弯曲着。
到了太子面前,就要行礼。
赵烨连忙将他扶起身,免了他的虚礼,直接问他皇帝的病情。
那太医双眼躲闪着,摇头叹息只说道:“陛下病已入膏肓,老臣医术不精,怕是无力回天!”
这大半年来,从春天到秋天,他已想尽办法,让所有太医轮番着上阵给父皇看病,看好了又复发,复发了又好,每日用珍奇的药材吊着命,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透,与其或者受罪,还不如就这么放他去了。
赵烨缓缓闭上眼睛,攥紧了手指道:“孤知道了,下去吧。”
那太医行了个虚礼,转身提着药箱就要往外走。
苏长鸢忙小声唤道:“薛太医请留步。”
喊出这句话,所有人都朝她看了过来。
她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她应该说话的时候,但是她知道,皇帝算是一个好皇帝,她希望他能活久一点。
前世,长安城瘟疫蔓延,她也不幸染上了病。
全城百姓死伤无数,她也险些因那场瘟疫离世。
也是那一场瘟疫,导致她小产,带走了她与赵烨的第一个孩子。
那时赵烨已经将苏锦鹤从梁王手里夺了过来,一心护着,自然无心关怀她的死活。
她见孩子流产,本也想跟着去了,奈何谭桀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剂良方,煎好叫她吃了,吃了药的第一夜,不到黎明时刻,她的烧便退了,第二日,她便能下路了。
她便以此药物为底方,在长安城大肆推行,救活了无数身患疾病的百姓。
所以,那方子她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现在都不能忘记。
那薛太医朝她望过来,一双眼睛不那么清明,说话也带着低哑:“这位夫人是?”
苏长鸢微欠了欠身:“臣妇苏长鸢,见过薛太医。”寒暄两句,她便单刀直入:“臣妇自幼跟着外祖父在南疆长大,也曾见过大大小小的病症,儿时便得过瘟疫,也像是陛下这般病症,幸得一名医赐良方,才将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臣妇想着,同是治瘟疫,那治病药方定大同小异,便斗胆着,请薛太医看看我的方子,是否能给陛下用?”
那薛太医听闻,双目矍铄道:“快请写来。”
苏长鸢疾步到案牍前,恭敬着坐下,执笔在宣纸上行云流水写来:
柴胡、茯苓、桔梗、羌活、白芷、红枣、生姜、各三钱,防风、车前草、知母各四钱、甘草一钱、生石膏六钱。
墨水净透宣纸,墨香四溢,她迅速写好,将方子递给薛太医。
那薛太医双手捧过药房,上下扫着药名药量,不时双眉竖起,犹似醍醐灌顶一般,暗自生叹,天下竟还有如此神医!
这位行医者的手法简直出其不意,用药大胆,是为上方,刚好能救皇帝的瘟疫,他一时如获至宝,喜上眉梢。
赵烨看他神情,不由急切问他:“薛太医,如何?”
薛太医:“好方,好方啊!”
他连连称赞此方,太子则松口气,请他赶紧吩咐人煎了,那薛太医领了命,躬身退去。
此药煎制复杂,需要先将药泡半个时辰,又要先将生石膏熬上一盏茶功夫,才可下其他的药,一共需要熬两次,待熬好后,需要将两次的药混合在一起,再取其中一小盏服下方可。
熬制过程复杂,苏长鸢生怕中途出什么纰漏,便主动请缨,与薛太医一同前行煎药。
得到了薛太医的应允后,苏长鸢转而朝萧起道别:“夫君,我去去就来。”
苏长鸢试探道:“你呢?”
他望向不远处:“发生这么大的事,恐怕到明日都不能办妥。”
她心叹,梁王宫变,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乱了阵脚。赵烨本就是个六神无主的人,此刻像热锅上的蚂蚁原地打转,赵环也没有平日的活泼烂漫,暗自蹲在石阶上哭泣。
所有的事情毫无章法,毫无秩序,犹如洪水一般倾泻下来,将弱小而又无助的他们击溃。
他们年纪太小,还没有经过生离死别,自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苏长鸢道:“既如此,我还是留下来吧,或许能帮得上忙。”
萧起不由朝她瞥了眼,见她年纪尚浅,遭遇此事不但不慌乱,还十分沉稳从容,不由多了几分敬意:“也好,不过切莫乱跑,眼下余孽尚未除尽,小心别碰见了。”
她点点头,这才反应过来,方才她一路上算是运气好,没有遇到剩余叛军,倘若遇到了,不知道又要惹出多大的麻烦。
怪不得萧起会跟着她,又对她发那么大的火。
他原来是关心她的安危吗?
于是,她便又忘记了两人才刚刚拌过嘴,笑道:“我不乱跑,会一直跟在你身边的。”
萧起的脸色肉眼可见僵硬了一分,或许还在为刚刚两人拌嘴而尴尬,他像是被噎住了,也没抬头看她,只点点头:“你随意。”
此时,赵烨朝着他走来,走到他跟前时双腿一软,连忙扶着萧起肩膀,才勉强站稳了些,他的身体因为害怕不由自主地颤抖,一双大又圆的眼睛微微上抬,可怜兮兮望着萧起,害怕道:“太傅,现在该怎么办?”
遇见什么事时,他总会第一时间找萧起。
萧起扶着他双臂,就像是关切小孩子一般道:“太子殿下切莫心急,眼下事情一团乱,得一件件安置好了,才算妥帖。”
他说话时不疾不徐,有条不紊,安抚着赵烨,才将太子的心绪平复了些许。
赵烨今年二十有三,萧起二十有五,算起来,两人年岁差不多大。
然萧起却要冷静得多,也沉稳不少,越是早早遭遇变故,人的性格就变得越快。
他道:“眼下东宫血流成河,皇后和良娣先移到栖凤宫暂作安歇,梁王及其叛军的尸首我也叫齐良一并处理好,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陛下的身体。”
梁王谋逆,害得皇帝吐血晕厥,又为他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身体添了一把火。皇帝这一遭能不能扛得过去,才是最要紧的。
扛得过去还好,他尚且还能苟延残喘当几日皇帝。
若是扛不过去,赵烨则要沐浴着朝服,登基为帝了。
赵烨眼中闪烁几分惊异:“太傅的意思是......。”
萧起轻轻拂过他的衣袖,垂下睫毛,往他身前凑了凑:“今夜……不,这几日,殿下最好一直在甘露殿守着陛下,以防万一。”
赵烨眼神不住地眨了眨,嘴唇抽搐着,他冷冷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无力地垂下,宽大的锦袍跟着他身躯垮了下去:“孤明白了。”
不过半盏茶功夫,南华门混乱的局面就被稳了下来。
眼下宫人收尸的收尸,救人的救人。
赵环一行女眷跟着皇后娘娘,苏良娣的辇舆去了栖凤宫,苏长鸢叫谭桀音一并跟着她们,以防有个差池。
她则与萧起、赵烨、羽飞等一行人跟随皇帝的銮舆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乃皇帝寝殿,寻常时戒备森严,外人不得擅闯,然而今日异常特殊,宫内上上下下也都知道梁王谋逆一事,霎时间所有人都听太子殿下的。
苏长鸢与萧起等人在殿内等候,太子则与太医一并进入皇帝寝殿内,勘察病情。
不过片刻,太子也从寝殿出来,仅留下了太医和皇帝两人在寝殿。
萧起见他垂手而立,便邀着他坐下,他哀叹两口气,时不时朝里张望两眼,又原地来回踱步地走,拔步鞋敲得地板笃笃得响,听得人心烦乱。
萧起不由道:“太子殿下为何心急。”
赵烨左手拍响右手:“太医说什么,父皇得的是瘟病,叫孤别跟着,仔细被传染。”
瘟病?瘟疫?此时,坐在蒲团上的苏长鸢顿时挺直了脊背,双耳竖起,全神贯注思索起来。
皇帝不是因为操劳过度病死的吗?怎么会是因为瘟疫。
她挺直时动作幅度稍显过重,带动着身上的布料摩挲出声响,萧起见了,朝她瞥了一眼,她下意识躲开眼神,佯装整理着头发,萧起才又看向赵烨:“怎么会是瘟疫?”
赵烨摇头:“孤也不知。”
此时,皇帝的贴身内侍曹总管从寝殿出来,听见几人谈话,他才满脸焦急地走过来:“太子慎言,这件事情,除了甘露殿的宫女内侍及几个太医知道,别的人一概不知道。”
看来,这件事情是真的。
赵烨不由诧异:“难怪,父皇成日戴个帷帽,原来是怕传染给我们。”
曹内侍弓着身,理了理尖锐的嗓音:“太子殿下,先前陛下不叫殿下娘娘们知道,也是怕引起恐慌。”
他解释道:“先前,甘露殿两个宫女不慎染上了瘟疫,没活两天就死了。”
听他这般说起,赵烨愣是脸色惨白,欲言又止。
他刚要说什么,却听见有脚步声从寝殿内传来。
众人一抬头,便见一位近耄耋之年的太医出来,他的发雪白如霜,形容枯瘦,走出来时颤颤巍巍,瘦弱的手形似鸡爪弯曲着。
到了太子面前,就要行礼。
赵烨连忙将他扶起身,免了他的虚礼,直接问他皇帝的病情。
那太医双眼躲闪着,摇头叹息只说道:“陛下病已入膏肓,老臣医术不精,怕是无力回天!”
这大半年来,从春天到秋天,他已想尽办法,让所有太医轮番着上阵给父皇看病,看好了又复发,复发了又好,每日用珍奇的药材吊着命,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透,与其或者受罪,还不如就这么放他去了。
赵烨缓缓闭上眼睛,攥紧了手指道:“孤知道了,下去吧。”
那太医行了个虚礼,转身提着药箱就要往外走。
苏长鸢忙小声唤道:“薛太医请留步。”
喊出这句话,所有人都朝她看了过来。
她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她应该说话的时候,但是她知道,皇帝算是一个好皇帝,她希望他能活久一点。
前世,长安城瘟疫蔓延,她也不幸染上了病。
全城百姓死伤无数,她也险些因那场瘟疫离世。
也是那一场瘟疫,导致她小产,带走了她与赵烨的第一个孩子。
那时赵烨已经将苏锦鹤从梁王手里夺了过来,一心护着,自然无心关怀她的死活。
她见孩子流产,本也想跟着去了,奈何谭桀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剂良方,煎好叫她吃了,吃了药的第一夜,不到黎明时刻,她的烧便退了,第二日,她便能下路了。
她便以此药物为底方,在长安城大肆推行,救活了无数身患疾病的百姓。
所以,那方子她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现在都不能忘记。
那薛太医朝她望过来,一双眼睛不那么清明,说话也带着低哑:“这位夫人是?”
苏长鸢微欠了欠身:“臣妇苏长鸢,见过薛太医。”寒暄两句,她便单刀直入:“臣妇自幼跟着外祖父在南疆长大,也曾见过大大小小的病症,儿时便得过瘟疫,也像是陛下这般病症,幸得一名医赐良方,才将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臣妇想着,同是治瘟疫,那治病药方定大同小异,便斗胆着,请薛太医看看我的方子,是否能给陛下用?”
那薛太医听闻,双目矍铄道:“快请写来。”
苏长鸢疾步到案牍前,恭敬着坐下,执笔在宣纸上行云流水写来:
柴胡、茯苓、桔梗、羌活、白芷、红枣、生姜、各三钱,防风、车前草、知母各四钱、甘草一钱、生石膏六钱。
墨水净透宣纸,墨香四溢,她迅速写好,将方子递给薛太医。
那薛太医双手捧过药房,上下扫着药名药量,不时双眉竖起,犹似醍醐灌顶一般,暗自生叹,天下竟还有如此神医!
这位行医者的手法简直出其不意,用药大胆,是为上方,刚好能救皇帝的瘟疫,他一时如获至宝,喜上眉梢。
赵烨看他神情,不由急切问他:“薛太医,如何?”
薛太医:“好方,好方啊!”
他连连称赞此方,太子则松口气,请他赶紧吩咐人煎了,那薛太医领了命,躬身退去。
此药煎制复杂,需要先将药泡半个时辰,又要先将生石膏熬上一盏茶功夫,才可下其他的药,一共需要熬两次,待熬好后,需要将两次的药混合在一起,再取其中一小盏服下方可。
熬制过程复杂,苏长鸢生怕中途出什么纰漏,便主动请缨,与薛太医一同前行煎药。
得到了薛太医的应允后,苏长鸢转而朝萧起道别:“夫君,我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