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实在太大了,操持这样的皇宫尚且不易,更何况整个王朝。
眼下永安尚有内忧,上任皇帝裴忘年手下曾有两名大宰相——元文亮与曹双木。
他们分据朝堂,广结羽翼,野心蓬勃,有分国之患。
王承允初登宝座,他们不敢来犯,主要是因为各自的嫡长女被新帝强征入宫,深宫水深,稍有不慎,则女儿性命危矣。
朝中少数大臣曾进御书房直言,“陛下此举非长久之计,女子位卑,一旦元公,曹公,纷纷弃女,陛下再无掣肘之物。”
王承允并不认同。
“两大宰相羽翼丰满,一有私兵二有党羽,元府夫人父亲为将,曹府夫人是前朝公主,且这两位夫人膝下只有一女,两相无一可离妻,自然无一可离其女。”
尚书令孟平又问,“既如此,陛下当时是如何将两女请至后宫呢?”
王承允笑笑,“生掳。”
确实。
王氏世代为将,谁敢与他们动手,那真是鸡蛋碰石头,自找难看。
大臣均感安慰,只有孟平临走时再次提醒,“有此二女在手甚好,只是还有一害,后宫水深,她们未必能保全自身。”
“到时两相大怒,三千越甲可吞吴,陛下千万谨慎。”
吵嚷声打断卫平安的思绪,她仔细一听,眉毛顿时拧成麻花。
“一片荒原上来的破郡主,身上还不知道有多少隐疾!都是快死的人了,天天喝药又能活几天!我看这册封大典也不用办了,现在开始准备后事才是正道!”
卫平安卷起宽大衣袖,活动下手腕,准备让骂人者重新认识一下她这荒原上来的破郡主。
地上跪着的侍女正在捡碎瓷碗,满手鲜血,满地的苦药汤浸透了她的裙摆。
宫女像是看不见手上的伤口,疼得发抖也不敢停,“贵妃息怒,奴婢这就捡起碗来,绝不挡您的路。”
这宫女是卫平安宫里的,这苦药汤,是新帝日日叮嘱太医给她煮的驱蛊药。
被欺负到头上了啊。
卫平安甩出很久没握的鞭子。
一鞭下去,准确无误甩到元姣姣的脚上,连鞋面上的针线都断开了。
“啊!啊啊!”她尖叫跳起,“疼死我了,你竟敢对我动手!”
“该死的泼妇!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知不知道这双苏绣的鞋有多贵啊!”
宫女连忙爬起来躲到卫平安的身后,劝她不要冲动。
“郡主,我们走吧。”
“那可是元贵妃,她父亲是前朝大宰相,听说她就要上位做皇后了。”
原来这就是大宰相元文亮的女儿元姣姣。
模样算是大家闺秀,做派却是十足的市井小人。
小人畏威不畏德,不能让她往后蹬鼻子上脸。
更何况卫平安认得她,心里小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定然不会吃亏。
平安挽起袖子。
“惹到我,她当不了皇后了。”
王承允赶来时,她们已经打的头发乱成一团,池塘里飘着两双绣花鞋。
他知道卫平安没用真本事和她打,否则元姣姣非死即伤。
“成何体统?”
王承允脸色像黑锅底。
毕竟后宫里没有任何一种宫斗是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动手的,太不体面了。
卫平安不说话,她没被伤到,身后的宫女在给她整理衣裙和头发。
这件事她并不理亏,她没做任何道歉的准备,她只想知道王承允会怎样处理。
王承允来后,视线从未离开过元姣姣,他拧着眉头让人扶元姣姣回宫,还叫了好几个太医来给她看伤。
卫平安冷眼旁观。
牵扯到朝堂命脉的女人,待遇果然是不一样。
元姣姣哪能这样善罢甘休,她顶着狼狈的头发叫卫平安道歉,哭的梨花带雨,让王承允一定要重重惩罚卫平安,给她一个说法。
不懂见好就收的人,最是蠢笨。
王承允弯起嘴角,一副正人君子的温和模样,“元贵妃千金贵体,嫌人身有疾病,就离远些,皇宫东南角有间佛斋,贵妃可愿挪宫?”
元贵妃哭的更厉害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声说不去不去。
东南角是皇宫最偏僻的地方,也是前朝冷宫,搬去那里,往后日子岂不是苦不堪言?
美人落泪祈求,王承允像是没听见,背过身去。
他微微偏过头,懒得再笑。
“你们几个,把元贵妃寝宫迁过去,好,生,安,置。”
元姣姣一下瘫软到地上,陈公公眼尖,看得出皇帝不悦,他朝底下人做了个手势,他们上来就要把人抬走。
元姣姣急了,“那卫平安呢!她打我这般严重,你瞧她,身上连处擦伤都没有!陛下为何不处置她!”
王承允这才注意到在一边沉默的站了好久的卫平安。
卫平安白嫩的小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有些不屑。
她很少这样安静,依她的性格,应该早就闹翻天才对。
他泛起恻隐之心,只说了一句罚抄宫规二十。
两人打架,一人被迫挪宫,另一个竟然只是写写字就作罢?
元姣姣实在忍不下这口气。
“陛下!王朝未稳,你如此对我,就不怕元府大军踏平皇宫吗!”
她喊了这一句,王承允额角的青筋直接冒了出来。
他到元贵妃面前,单手钳住她的脖颈,语气轻佻,“朕还不知道元家军这般厉害,正想领教,要不你叫他们踏一个试试?”
“陛下偏心,臣妾不服,陛下不如直接掐死臣妾!”元姣姣已经呼吸困难,一滴泪从眼角落进耳廓。
闹剧愈演愈烈,空气中蔓延着火药味,一点就着。
王承允没撒手。
元文亮近日广招前朝官员进府议事,其中还有两朝天子之师司徒伯远,元文亮的狼子野心将要按耐不住,王承允正想震慑,逼他缩回爪牙。
元府嫡长女而已,死不足惜。
“够了!”
卫平安推开他的桎梏。
“我打人有错,我挪寝宫。”
王承允的脸色瞬间比刚才还难看。
这一下比卫平安刚打那一架用的全部力气加起来都要大,她到底在想什么?
元姣姣被掐的满脸通红,几近缺氧,猛的被松开,身体像弹簧般摔到地上。
陈公公给底下人使个眼色,元姣姣便立马被人扶回去休息了,身后还跟着一串太医。
卫平安赤脚拎着裙摆,带着宫女默默的回宫。
“鞋都没了,怎么走路?”
王承允眉心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看着厌烦,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卫平安抱了起来。
宫女楞在原地,一时间不知进退,他就顺便把宫女也训了一通。
“药都撒光了,还不去重熬一碗!等着朕熬是吗!?”
宫女连连点头认错,小跑着回去煎药了。
卫平安望着他的侧脸,一时间走了神。
王承允带兵回京时,取下京师第一件事就是开国库给百姓发粮,百姓受裴忘年压迫数年,朝廷征收粮食征战,百姓生活艰辛,吃不饱穿不暖。
所以初入京城时,不少百姓对着轿辇磕头拜谢,他们夸王承允为人正直,心也慈悲,必是一代明君。
卫平安看了看此刻满身戾气的王承允,轻叹口气。
人人称赞的仁君,怎么是这样的狗脾气。
她不是傻子,能看出王承允有意偏袒她,刚进皇宫时,她让王承允凡事多向着她,没想到真的管用。
但是她还是更想去偏僻的冷宫,那里少了很多耳目,凡事方便。
更何况,她从进宫那一刻就明白,她和深宫诸位没有什么不同。
看似光鲜亮丽,其实不过是一个个乖巧的止战花瓶,不碎则养尊处优的被供奉着,一旦破碎,瓦片定会染上许多人的鲜血与性命。
皇宫不是什么好地方,爱和信任都是奢侈品,可遇不可求。
还是清醒点好。
一路无言,两人之间气压太低,卫平安忍不住打破僵局。
“王承允,本郡主去冷宫,是要替你分忧。”
“郡主懂事,能乖乖在朕身边待着便已经是分忧了。”王承允还在生气,把她放在椅子上,试了试新端来的药温。
卫平安听得出他在说反话,还是笑了笑,“元家夫人有强敌大军,但今日京城中是秋闱的大日子。要是这点小事真的引来兵马,城中必有慌乱,你倒不怕,可你让寒窗数载,苦等今日一搏的万千书生怎么办?”
“今日打架,确实是我冲动。若是没有处罚,此事传出去,你怕是要被群臣唇枪舌战一番,元家势大,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我才要去冷宫,一来为你,二来为我。”
这段时间,卫平安一直耍性子,王承允只当她是贪玩的小孩脾气,没想到此事能考虑的这般慎密周全。
他轻笑一声,气消得差不多了,轻轻端起碗给平安喂药。
“好啊,那就听你的。”
眼下永安尚有内忧,上任皇帝裴忘年手下曾有两名大宰相——元文亮与曹双木。
他们分据朝堂,广结羽翼,野心蓬勃,有分国之患。
王承允初登宝座,他们不敢来犯,主要是因为各自的嫡长女被新帝强征入宫,深宫水深,稍有不慎,则女儿性命危矣。
朝中少数大臣曾进御书房直言,“陛下此举非长久之计,女子位卑,一旦元公,曹公,纷纷弃女,陛下再无掣肘之物。”
王承允并不认同。
“两大宰相羽翼丰满,一有私兵二有党羽,元府夫人父亲为将,曹府夫人是前朝公主,且这两位夫人膝下只有一女,两相无一可离妻,自然无一可离其女。”
尚书令孟平又问,“既如此,陛下当时是如何将两女请至后宫呢?”
王承允笑笑,“生掳。”
确实。
王氏世代为将,谁敢与他们动手,那真是鸡蛋碰石头,自找难看。
大臣均感安慰,只有孟平临走时再次提醒,“有此二女在手甚好,只是还有一害,后宫水深,她们未必能保全自身。”
“到时两相大怒,三千越甲可吞吴,陛下千万谨慎。”
吵嚷声打断卫平安的思绪,她仔细一听,眉毛顿时拧成麻花。
“一片荒原上来的破郡主,身上还不知道有多少隐疾!都是快死的人了,天天喝药又能活几天!我看这册封大典也不用办了,现在开始准备后事才是正道!”
卫平安卷起宽大衣袖,活动下手腕,准备让骂人者重新认识一下她这荒原上来的破郡主。
地上跪着的侍女正在捡碎瓷碗,满手鲜血,满地的苦药汤浸透了她的裙摆。
宫女像是看不见手上的伤口,疼得发抖也不敢停,“贵妃息怒,奴婢这就捡起碗来,绝不挡您的路。”
这宫女是卫平安宫里的,这苦药汤,是新帝日日叮嘱太医给她煮的驱蛊药。
被欺负到头上了啊。
卫平安甩出很久没握的鞭子。
一鞭下去,准确无误甩到元姣姣的脚上,连鞋面上的针线都断开了。
“啊!啊啊!”她尖叫跳起,“疼死我了,你竟敢对我动手!”
“该死的泼妇!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知不知道这双苏绣的鞋有多贵啊!”
宫女连忙爬起来躲到卫平安的身后,劝她不要冲动。
“郡主,我们走吧。”
“那可是元贵妃,她父亲是前朝大宰相,听说她就要上位做皇后了。”
原来这就是大宰相元文亮的女儿元姣姣。
模样算是大家闺秀,做派却是十足的市井小人。
小人畏威不畏德,不能让她往后蹬鼻子上脸。
更何况卫平安认得她,心里小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定然不会吃亏。
平安挽起袖子。
“惹到我,她当不了皇后了。”
王承允赶来时,她们已经打的头发乱成一团,池塘里飘着两双绣花鞋。
他知道卫平安没用真本事和她打,否则元姣姣非死即伤。
“成何体统?”
王承允脸色像黑锅底。
毕竟后宫里没有任何一种宫斗是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动手的,太不体面了。
卫平安不说话,她没被伤到,身后的宫女在给她整理衣裙和头发。
这件事她并不理亏,她没做任何道歉的准备,她只想知道王承允会怎样处理。
王承允来后,视线从未离开过元姣姣,他拧着眉头让人扶元姣姣回宫,还叫了好几个太医来给她看伤。
卫平安冷眼旁观。
牵扯到朝堂命脉的女人,待遇果然是不一样。
元姣姣哪能这样善罢甘休,她顶着狼狈的头发叫卫平安道歉,哭的梨花带雨,让王承允一定要重重惩罚卫平安,给她一个说法。
不懂见好就收的人,最是蠢笨。
王承允弯起嘴角,一副正人君子的温和模样,“元贵妃千金贵体,嫌人身有疾病,就离远些,皇宫东南角有间佛斋,贵妃可愿挪宫?”
元贵妃哭的更厉害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声说不去不去。
东南角是皇宫最偏僻的地方,也是前朝冷宫,搬去那里,往后日子岂不是苦不堪言?
美人落泪祈求,王承允像是没听见,背过身去。
他微微偏过头,懒得再笑。
“你们几个,把元贵妃寝宫迁过去,好,生,安,置。”
元姣姣一下瘫软到地上,陈公公眼尖,看得出皇帝不悦,他朝底下人做了个手势,他们上来就要把人抬走。
元姣姣急了,“那卫平安呢!她打我这般严重,你瞧她,身上连处擦伤都没有!陛下为何不处置她!”
王承允这才注意到在一边沉默的站了好久的卫平安。
卫平安白嫩的小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有些不屑。
她很少这样安静,依她的性格,应该早就闹翻天才对。
他泛起恻隐之心,只说了一句罚抄宫规二十。
两人打架,一人被迫挪宫,另一个竟然只是写写字就作罢?
元姣姣实在忍不下这口气。
“陛下!王朝未稳,你如此对我,就不怕元府大军踏平皇宫吗!”
她喊了这一句,王承允额角的青筋直接冒了出来。
他到元贵妃面前,单手钳住她的脖颈,语气轻佻,“朕还不知道元家军这般厉害,正想领教,要不你叫他们踏一个试试?”
“陛下偏心,臣妾不服,陛下不如直接掐死臣妾!”元姣姣已经呼吸困难,一滴泪从眼角落进耳廓。
闹剧愈演愈烈,空气中蔓延着火药味,一点就着。
王承允没撒手。
元文亮近日广招前朝官员进府议事,其中还有两朝天子之师司徒伯远,元文亮的狼子野心将要按耐不住,王承允正想震慑,逼他缩回爪牙。
元府嫡长女而已,死不足惜。
“够了!”
卫平安推开他的桎梏。
“我打人有错,我挪寝宫。”
王承允的脸色瞬间比刚才还难看。
这一下比卫平安刚打那一架用的全部力气加起来都要大,她到底在想什么?
元姣姣被掐的满脸通红,几近缺氧,猛的被松开,身体像弹簧般摔到地上。
陈公公给底下人使个眼色,元姣姣便立马被人扶回去休息了,身后还跟着一串太医。
卫平安赤脚拎着裙摆,带着宫女默默的回宫。
“鞋都没了,怎么走路?”
王承允眉心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看着厌烦,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卫平安抱了起来。
宫女楞在原地,一时间不知进退,他就顺便把宫女也训了一通。
“药都撒光了,还不去重熬一碗!等着朕熬是吗!?”
宫女连连点头认错,小跑着回去煎药了。
卫平安望着他的侧脸,一时间走了神。
王承允带兵回京时,取下京师第一件事就是开国库给百姓发粮,百姓受裴忘年压迫数年,朝廷征收粮食征战,百姓生活艰辛,吃不饱穿不暖。
所以初入京城时,不少百姓对着轿辇磕头拜谢,他们夸王承允为人正直,心也慈悲,必是一代明君。
卫平安看了看此刻满身戾气的王承允,轻叹口气。
人人称赞的仁君,怎么是这样的狗脾气。
她不是傻子,能看出王承允有意偏袒她,刚进皇宫时,她让王承允凡事多向着她,没想到真的管用。
但是她还是更想去偏僻的冷宫,那里少了很多耳目,凡事方便。
更何况,她从进宫那一刻就明白,她和深宫诸位没有什么不同。
看似光鲜亮丽,其实不过是一个个乖巧的止战花瓶,不碎则养尊处优的被供奉着,一旦破碎,瓦片定会染上许多人的鲜血与性命。
皇宫不是什么好地方,爱和信任都是奢侈品,可遇不可求。
还是清醒点好。
一路无言,两人之间气压太低,卫平安忍不住打破僵局。
“王承允,本郡主去冷宫,是要替你分忧。”
“郡主懂事,能乖乖在朕身边待着便已经是分忧了。”王承允还在生气,把她放在椅子上,试了试新端来的药温。
卫平安听得出他在说反话,还是笑了笑,“元家夫人有强敌大军,但今日京城中是秋闱的大日子。要是这点小事真的引来兵马,城中必有慌乱,你倒不怕,可你让寒窗数载,苦等今日一搏的万千书生怎么办?”
“今日打架,确实是我冲动。若是没有处罚,此事传出去,你怕是要被群臣唇枪舌战一番,元家势大,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我才要去冷宫,一来为你,二来为我。”
这段时间,卫平安一直耍性子,王承允只当她是贪玩的小孩脾气,没想到此事能考虑的这般慎密周全。
他轻笑一声,气消得差不多了,轻轻端起碗给平安喂药。
“好啊,那就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