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匆匆进来,附到卫平安耳边,“娘娘,腰带的事,宫内尚服司......”

    “不必遮人耳目,放声禀告。”

    卫平安微眯杏眸,转了转拇指上的玉扳指。

    这事形势已明,曹颖难逃罪责,越多人知道,她就越能借势大闹一场。

    依照她的性格,这事不闹是不可能的。

    “尚服司的主事姑姑被吓坏了,跪在地上直磕头掌嘴,怪自己疏忽。”

    阿瞒认真转述,“原本腰带,服饰,这等贵重物品该她亲自带人送来,但她来的路上被曹贵妃拦下,被吩咐了其他差事,让她们把东西交给礼部尚书毕玉,姑姑想,礼部管理所有大典事宜,经手服饰也不逾矩,于是便放心交给尚书,自行去忙了,却不成想酿成大祸。”

    “姑姑可带来了?”卫平安看到外边那抹战战兢兢的身影,像是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随即起身,“走,去曹贵妃寝宫。”

    “不对。”

    没走两步,她停在原地,嘴角微微弯起,“通知陛下,真相已明,速拿真凶。”

    曹颖正在院子里剪花,她身量纤弱,气质清冷,像是水墨画里走出来的小仙。

    院子里来了不速之客,她也不被惊扰,只安安静静的修剪花枝。

    “平安郡主来了,有失远迎。”

    宫里侍女忙来迎接,她却神色平常,头也不抬。

    “那都是过去了。”

    卫平安笑笑,视线落在曹颖身上。

    “在永安,本宫更希望被叫声皇后。”

    她说,“那条浸满毒汁,又写了咒语的腰带,不是本宫不想用,而是真的用不上了,害曹贵妃白费苦心。”

    曹颖放下草木剪,“封后大典明日举行,与中秋同庆,陛下情深意重,天下可见。”

    她顿了顿,“可你万不该忘了自己的根。”

    卫平安微扬起头,“话别扯太远,本宫是来找你问罪的。”

    曹颖丝毫不受影响,一双淡色瞳仁静如止水,她唇色也浅,微微勾起时,像是在平淡的嘲讽。

    “你以为凤冠霞披,被万民敬仰,尊为国母,便高枕无忧?金光幻影,这条路通往的,未必不是地狱。”

    卫平安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不是无言回敬,而是她在曹颖的窗前,发现一对熟悉的金玉鸟。

    那是赤水才有的鸟,中原境内,除她之外,竟还有人养。

    这鸟是哪来的?

    她不合时宜的想起腰带上与自己毒针百分百契合的毒汁,毒并不难做,九味药引都是寻常毒性,真正能要人性命的,只有其中混入的一滴崇蛊之血。

    崇蛊,乃至毒。

    这种蛊虫是她从前在捕猎场发现的,她把崇蛊的血涂到箭头,仅用一支竹箭便能杀死狼王,她为此洋洋得意,还把崇蛊拿到卫麟面前显摆。

    一滴血便能无声无息要人性命,若是被整只崇蛊附身,此人十年内必被咬光内脏,必死无疑。

    崇蛊还有一个特点,它能在害人性命的同时,让人毫无痛苦,所以卫平安还把崇蛊称做善毒。

    她曾对卫麟说,“若此虫以人之血肉为食,饲养几年,便能养成蛊王,毒性甚危,无药可解。”

    好像是有什么在动。

    卫平安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曹颖清点来者,一眼就瞄上了尚服司姑姑,她知道卫平安是来兴师问罪的,但还是让人把卫平安一行人赶出去。

    卫平安一步不退,她看着曹颖,眼里多了几分寒意,“宫门一关,稍后陛下来了,可不好进。”

    空气中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紧迫感,风吹过来,曹颖发丝浮动,双眸于凌乱中对上平安的眼睛。

    “陛下要查腰带咒语一事?没错,腰带是我亲手拿回宫,泼上鲜血剧毒,刻上连篇咒语,再叫毕玉送去冷宫,人证物证都在这,你尽管让人抓我。”

    “你好像很不怕我。”卫平安凝眉。

    她笑笑,探身附到平安耳边,“郡主受困于宫,想必不知道外边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

    “中南大旱,流民投奔北边京都和西边赤水者广不胜数,西逃八千流民死于赤水驻边军的手里,你猜,王承允会不会找你兄长算账。”

    中南八千流民死于赤水边境?

    卫平安鼻尖顿时冒出几滴冷汗。

    “赤水从不杀流民,肯定是有人弄错了。”

    “难说。”

    曹颖缓缓道,“赤水王心有大志,但性情急躁,不擅等待,也许是被郡主耽搁了什么,等急了?这腰带没准就是提醒。”

    永安中南紧邻赤水东部,又是曹双木的盘踞老巢,曹双木早有分国之心,卫麟又意图吞并永安,中南与赤水串联,并非不可能。

    卫平安弄清思绪,又看向窗前的两只金玉鸟。

    既如此。

    便不能动曹颖了。

    “皇上驾到!”

    新来的小太监打开嗓子喊了一声。

    殿内一片行礼声。

    “诸位免礼。”

    王承允略过他们,直直走到平安面前,“腰带诅咒一事,主谋在此?”

    院内一片寂静,王承允不明白这片安静中的含义,陈公公轻咳一声,从旁边提醒,“皇上问话呢,这诸位倒是答上一句啊?”

    曹颖欲往前一步,被卫平安一把拉住。

    卫平安隔着衣袖,紧紧攥着曹颖的手腕。

    “与腰带无关,中南大旱,曹贵妃忧心故土百姓,特意集臣妾与陛下在此,提议后宫缩减开支,以便赈灾。”

    赈灾?

    风继续吹,几瓣枯蕊落到卫平安的肩上,王承允顺手为她拂下,布料与指尖的摩擦声甚微,卫平安侧头看了一眼,抬眼与他刚好对上。

    王承允没应声,正等着她的下文。

    “腰带一事,想必是臣妾从前跋扈,德不配位,天神警告,明日大典正逢中秋佳节,臣妾当心诚意切,向天神忏悔,并为永安祈福,为中南求降甘露。”

    卫平安眸光闪烁,微低下头,她手上力道渐长,指骨节被捏到泛白,“大旱当前,陛下当以灾民为先!还望不再计较此事。”

    竟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王承允在不经察觉间笑了笑,“难得诸位有心,体察民情,肯为朕分忧,如此甚好。”

    再没别的事了,陈公公提醒他,孟平,宋狸在御书房就流民一事求见,已等多时。

    临走时,他斜了斜额,望见窗前竹笼里的两只金玉鸟。

    悠悠讲,“曹贵妃新养的鸟不错。”

    新帝走后,卫平安终于松了手中的力道。

    曹颖手腕处被捏的青紫,下人要扶她回宫,她若有所思,“流民风波已传入京都,明日封后大典,暗谲涌动,郡主可准备好了?”

    闻言,卫平安正身回望。

    “赤水境内不养瓷瓶,一推就倒,岂不丢人?”

    她从小就是惹事的性子,自然不怕事。

    倘若有人提着明晃晃的恶意找上门来,她也有能让对方不敢再犯,敬而远之的手腕。

    “曹颖。”

    卫平安站在原地,神色被一道光线挡住。

    “明天你来吧。”

    “如此大典,不止是我,所有人都会到场。”曹颖说。

    “你不一样。”

    卫平安说,“你要替卫麟看着。”

    这天夜里,金玉鸟带来故土家书,乖顺的停于卫平安的枕边。

    信里说,王承允的边塞演兵场已经开始练兵,再不动手,这块好咬的肥肉怕是再咬不动。流民风波未平,百姓群臣忠心涣散,正逢平安高居为后,此为天赐良机,一旦错失,悔之晚矣。

    八千流民丧命于赤水边境,果然是卫麟在示威。

    赤水的银角铃声似乎在耳畔响起,它把平安叫醒,提醒她不要在蜜罐里越陷越深。

    该归家了。

    卫平安睡意全无,她披了件外衣,站到窗前,推开窗户,大口呼吸。

    脖子上的凸点已蔓延到了胸口处,她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可越是这样,她越觉得心中恐惧,喘不上气。

    为什么偏偏是没有痛苦的崇蛊。

    她顾不得考虑许多,天边渐渐泛起鹅白,阿瞒进屋为她梳洗时,吓了一跳。

    “娘娘整夜未睡?”

    卫平安疲惫的扯出一抹笑。

    想不通的事情太多了,今日最好狼烟四起,无论胜败,她都要回赤水,亲自问明白。

    “皇后可醒了?”

    外边传来熟悉的问候声,连带着一连串的请安声。

    王承允就这么进来了,阿瞒甚至没来得及告诉他里边正在换衣服。

    春光乍泄,肤凝雪脂,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他朝不该盯的地方盯了良久,脸色铁青,让里边的人都出去。

    “陛下,衣服还未换完,怕误了大典时辰啊。”阿瞒劝道。

    王承允仍旧没动,“朕何时带皇后出去,何时便是大典时辰。”

    “王承允,你抽什么疯?今日可是我的重要日子!”

    卫平安不顾君王尊称,她只恨不能立马将王承允打晕捆起来。

    “太医为你熬的驱蛊药,你有几日没喝了?”王承允问。

    卫平安一怔,下一秒,贴身的前襟就被一扯而光。

    “卫平安!你真不怕这虫子将你心肝全啃干净!你是不是一直觉得朕在害你?”

    她第一次见王承允发火,一时间说不出话。

    王承允气的太阳穴突突跳,一挥手臂掀了满桌珍贵瓷瓶。

    价值连城的瓶瓶罐罐碎了满地,巨响之后便是寂静。

    卫平安垂顺异常,像只耷拉着耳朵的猫。

    这些天发生了太多事情,她还没来得及横冲直撞的闯出去,正一头雾水,弄不清出口在哪。

    王承允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对,按住怒气,脱下黄袍给平安披上。

    “说话?平时不是挺嚣张的?”

    “这药温和,治不了我的病,最多延缓蛊虫蔓延,效果微乎其微。”

    卫平安无声低眸,将一只玉手搭上他流血的手腕,“蛊王是我教人养成的。此毒顽固,无药可解,你不必再为我费心了。”

    说到这,她自嘲的笑笑。

    因果轮回,崇蛊王竟被人用到了自己身上。

    而即将死于她手下的新帝,却为帮她保命急得焦头烂额。

    王承允能感受到手腕处的小小一片温热,但他也清楚,卫平安的眼泪与触碰,只是她从自己身上交换权益的手段,她很聪明,懂得在人面前,把每一滴泪都用到极致。

    表面之下的小花招他都明了,可他没有丝毫想要制止的心思,只是笑,于他而言,先保住卫平安的命比较重要,其他事情,由着她干。

    他说,“封后大典就是更繁琐隆重的大婚,在永安,这种大喜日子是要亲人在场的,所以,朕把赤水王也请来了。”

    卫麟也来了?

    平安心下一沉,暗叹一声不好。

章节目录

下江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天才马一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才马一一并收藏下江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