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十五年,端午。
西偏院内,庄疏庭静立窗前瞧外头的雨。
天色乌沉,时不时有闪电劈出蜿蜒银绳,亮了片刻又暗下去。
庄疏庭轻蹙眉尖,心中实在不安。父亲已被关入牢狱三天,不知何时才能洗脱冤屈。
半晌后,她转身往琴案前坐了,微垂首抚上琴弦。
七弦琴淳和淡远之音掩在雨声里,听不真切。
熟得不能再熟,静心的曲子,今日竟弹错好几个音,庄疏庭越发烦躁起来。
有丫鬟端了药碗推门进来:“小姐,药好了。”
庄疏庭头都未抬,低声道:“一点风寒,何需用药?”
那丫鬟往琴案前跪了,将药碗捧给庄疏庭,口中劝道:“小姐,如今大将军还被关在牢内,生死未卜。若是他知晓小姐得了风寒却不用药,岂不忧心?”
庄疏庭蹙了蹙眉心,眸光移向面前药碗,伸手接过,一气饮尽,顺手将药碗放于琴案之上。
那丫鬟双手捧起药碗,躬身行礼:“小姐,奴婢告退。”
“慢着,”庄疏庭定定瞧着正捧着空药碗的双手,片刻后,眸光缓缓移向那丫鬟面容,“我这记性,越发不好了。你是?”
那丫鬟怔了片刻,方道:“小姐,奴婢素日里只待在小厨房,不曾到小姐跟前伺候,难怪小姐不认识奴婢。”
庄疏庭面色未改,缓声道:“为何今日却到跟前伺候了?”
那丫鬟忙道:“奴婢煎好药,才知各位姐姐都沐浴去了。奴婢怕过了药性,便擅自给小姐送……”
庄疏庭右手食指抹向七弦琴的武弦,打断那丫鬟:“你究竟是谁?”
“小姐,奴婢是您的丫鬟啊。”
“你虽易容成其中一人,但她们,无一人左手小指关节处有红痣。”
庄疏庭从琴案下拔出长剑,左手两根手指捏住剑尖,冷声道:“你混入庄府有何所图?意欲何为?”
“针眼大小的红痣,居然也记得。”那丫鬟哼了一声,动了动左手小指,“传闻庄大将军的嫡长女,不光容色清绝,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今日一见,果真不假。庄大小姐,你这记性,好着呢。”
庄疏庭剑尖指向那丫鬟:“她们呢?”
“她们?”那丫鬟并无半点怯意,“哦,你那十六个婢女?院子……”
未待那丫鬟说完,庄疏庭便转身冲进雨里。
院内横七竖八躺了十几具尸体,皆泡在血水中,嫩绿色衣裙染上鲜血,触目惊心。
庄疏庭面色一瞬煞白,眼泪夺眶而出。
暴雨如注,砸在身躯上,啪嗒啪嗒。
都是十几岁还未长成的小丫头。
其中一人脸上血肉迷糊,面皮竟被生生剥了下来。
竟是这样的易容术,简直该死!
庄疏庭强压住翻涌的怒意,挥剑割下半片袍袖,细细盖住被剥下面皮那小丫头的头脸。
“她的面皮在我脸上。”那丫鬟跟出门来,撑着把伞,痴痴望着庄疏庭,“她虽是丫鬟里最貌美的,比起你,还是差得远了。”
庄疏庭一言未发,只咬紧牙关,挨个将她们抱入淋不到雨的游廊下。随即转过身来,提剑便往那丫鬟刺去。
那丫鬟忙喝道:“还愣着做什么?”
十几个黑衣人闪身出来,护住那丫鬟。
庄疏庭眉尖紧蹙,招招狠戾,须臾间便斩杀两人。
那丫鬟又忙道:“莫伤了庄大小姐的面皮。”
庄疏庭连杀五人,突觉气息凝滞,手中长剑越来越重,最后竟半分力气都使不出来。
那丫鬟笑出声来:“够了。”
黑衣人应声退下。
庄疏庭全身湿透,手撑着剑:“你在药里下了毒。”
那丫鬟紧盯庄疏庭,围着她慢慢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她面前,伸出左手抚上她面颊,贴向她耳边,轻声道:“不过是让你全身无力罢了,好教我能活剥下你的面皮。”
庄疏庭用尽全力欲推开那丫鬟,谁知那丫鬟竟纹丝未动。
“这脸蛋,配上这副身子,我见犹怜。难怪殿下对你念念不忘,还特意叮嘱,血洗将军府时,留你一命。”那丫鬟左手死死捏住庄疏庭下巴,恨声道,“过了今日,便由我替你活在这世上。”
“血洗将军府?”庄疏庭双目血红,虽知是徒劳,仍抬手欲扯下那丫鬟左手。
“如此浓重的血腥气,你竟未闻见?”那丫鬟吸了吸鼻子,“是了,你得了风寒,鼻窍不通呢。庄大小姐,偌大将军府,如今只剩下你一个活口啦。”
庄疏庭厉声道:“你们是谁?因何……”
“因何?因你那不识抬举的将军父亲,竟不愿助殿下篡位。”那丫鬟笑道,“我们,自是殿下的人。”
庄疏庭泪眼滂沱,呆呆瞧着雨幕,面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半晌后方颤声道:“我父亲呢?”
“昨夜便被殿下毒死在牢里啦。”见庄疏庭正勉力提剑,那丫鬟笑得更欢,“三日后你便能恢复体力,可惜你等不到啦。今夜我就要剥下你的面皮,送你归西。”
庄疏庭微闭上眼,片刻后,睁开双目:“你口中的殿下,是几殿下?”
那丫鬟松了庄疏庭下巴,笑得满面娇羞:“自是模样最俊美的……”
一白衣男子从门外飞身进来:“里里外外都查了,确无活口。”
那丫鬟点点头。
庄疏庭又问一遍:“你的主子,是几殿下?”
白衣男子忙向那丫鬟道:“不可暴露殿下。”
“我自有分寸。”那丫鬟看向庄疏庭,“庄大小姐,你活不过今夜,知与不知有何分别?”
即便问出是几殿下,又有何用?又有何用?庄疏庭眼眸微垂,握着剑柄的手指慢慢收紧,指尖陷入掌根皮肉。
白衣男子目光一刻未离庄疏庭:“庄大小姐这般姿色,不如让她先陪我快活快活?”
那丫鬟笑得花枝乱颤:“你可要悠着点,莫伤了她面皮。”
白衣男子笑道:“放心,不伤面皮,给你留活的。”
庄疏庭不动声色,猛抬起长剑,往自己脖颈划去。
白衣男子忙伸手夺下庄疏庭手中长剑,将她扯进房内,一脚踢翻琴案上七弦琴,顺手将长剑插入琴身,又将庄疏庭甩在琴案上。
庄疏庭泪眼婆娑,微偏头,定定瞧着地上裂开的七弦琴,想起一人来。
那人一身紫袍,戴着面具,乌发铺满背。听琴时,常常听了开头,便手撑额角闭上双目,至琴歇方睁开。
白衣男子伸手正欲解衣,那丫鬟跟着进了房内,立于琴案边,再三叮嘱白衣男子务必护住庄疏庭面皮。
白衣男子不耐烦起来:“你我归顺同一主子已六年,共事六年,又不是第一回,你有何不放心?”
趁那丫鬟和白衣男子说话之际,庄疏庭从琴案底下摸出一把匕首,径直往脸上划去,清绝面容即刻毁于匕首之下。
白衣男子冲上前去,抢下庄疏庭手中匕首:“你!”
那丫鬟本欲再嘱咐白衣男子几句,此时不禁暴怒,夺了白衣男子手中匕首,往庄疏庭刺去。
不过片刻,匕首便整个没入庄疏庭左胸。
白衣男子不住摇头叹息:“可惜,可惜!”
那丫鬟缓缓转动手中匕首,满面狰狞:“庄疏庭,你去死!”
庄疏庭唇角溢出血来,胸前衣襟被鲜血染透。
她牵了牵唇角,露出一丝笑意:“我庄氏一门,世世代代,清清白白,岂容汝等染指?”
去岁端午,父亲被封为辅国大将军。不过一年,便被构陷私通外敌,惨死狱中。
我既无力回天,自是该随父亲,随庄府上上下下两百余口,一同赴死。
庄疏庭倒在琴旁,缓缓合上双目。
一年前,端午。
庄疏庭躺在美人榻上,眉尖深锁,双目紧闭,眼尾不住流出泪来,偶尔低吟一声:“痛……”
五六个丫鬟围了她一圈。
其中一个丫鬟手拿锦帕,轻轻拭去庄疏庭眼尾泪珠,柔声道:“小姐,您醒醒,醒醒,可是做噩梦了?”
另一丫鬟抹泪道:“小姐歇中觉前还好好的,未磕着碰着,心情亦颇好。莫不是有甚么伤心事是奴婢们不知道的?”
“我听夫人院中的丫鬟们议论,如今老爷打了胜仗刚回京,圣上高兴极了,封老爷为辅国大将军,还要给小姐赐婚。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奴婢实在想不出小姐因何事伤心。”
又一丫鬟看向稍年长的那个丫鬟:“香茗姐姐,小姐一直不醒,这可如何是好?”
名唤香茗的丫鬟沉思半晌,终是立起身来,从桌上绣筐中取出根绣花针,点上烛火细细烤了。
随即半蹲在美人榻前,拈起庄疏庭小指,往指尖戳去,挤出几滴血来。
见庄疏庭仍是双目紧闭,遂放下她小指,拈起另一根手指。
刚戳上去,还未挤血,庄疏庭便睁开双目,醒转过来,入眼便是对面壁上悬着的一幅钟馗捉鬼图。
香茗慌忙跪了下去:“小姐,请恕奴婢斗胆为您放血。”
庄疏庭瞧了眼手指上冒出的血珠,一言未发。
香茗忙又上前替庄疏庭抹上止血的药膏。
“小姐,您可醒了!奴婢们担心死了!”
众丫鬟本是眼巴巴瞧着庄疏庭被放血,一动未敢动。
此时见她果真醒了,皆雀跃活泛起来,口中七嘴八舌,不住问寒问暖。
庄疏庭蹙着眉,仍是一言不发,瞧了众丫鬟半晌,一时未弄清是死后另有的一番天地,还是真醒了过来。
那幅钟馗捉鬼图,只在去岁端午悬了一日,便被收了起来。
丫鬟们个个身着去岁端午新置的藕荷色衣裙,并非被杀害时的嫩绿色。
庄疏庭启唇问道:“你们身上的衣裙,哪里来的?”
香茗细细回道:“小姐,这衣裙是您赏给奴婢们的,今日一早裁缝店送了来。可巧就赶上了端午,奴婢们一时欢喜,就都换上了。”
庄疏庭略顿了顿,缓缓问道:“今日可是安丰十四年端午?父亲上朝去了?”
香茗道:“正是,小姐。老爷出门前特意叮嘱,让小姐最晚申正便启程往宫中去,莫误了宫宴,此刻已晚了半个时辰。”
果真是重生了,重生在一年前的端午。
既如此,父亲和庄府上上下下两百余口,便不能再不明不白蒙冤而死。
香茗又道:“见小姐沉睡不醒,夫人等不及,已带着二小姐先去了。”
庄疏庭点点头,露出重生后第一个笑容,吩咐道:“将丫头们都唤来。”
“是,小姐。”有丫鬟应声去了。
不多时,十六个丫鬟便齐齐站了两排,左右各八人。
庄疏庭从美人榻上立起身,向丫鬟们道:“都伸出手来。”
西偏院内,庄疏庭静立窗前瞧外头的雨。
天色乌沉,时不时有闪电劈出蜿蜒银绳,亮了片刻又暗下去。
庄疏庭轻蹙眉尖,心中实在不安。父亲已被关入牢狱三天,不知何时才能洗脱冤屈。
半晌后,她转身往琴案前坐了,微垂首抚上琴弦。
七弦琴淳和淡远之音掩在雨声里,听不真切。
熟得不能再熟,静心的曲子,今日竟弹错好几个音,庄疏庭越发烦躁起来。
有丫鬟端了药碗推门进来:“小姐,药好了。”
庄疏庭头都未抬,低声道:“一点风寒,何需用药?”
那丫鬟往琴案前跪了,将药碗捧给庄疏庭,口中劝道:“小姐,如今大将军还被关在牢内,生死未卜。若是他知晓小姐得了风寒却不用药,岂不忧心?”
庄疏庭蹙了蹙眉心,眸光移向面前药碗,伸手接过,一气饮尽,顺手将药碗放于琴案之上。
那丫鬟双手捧起药碗,躬身行礼:“小姐,奴婢告退。”
“慢着,”庄疏庭定定瞧着正捧着空药碗的双手,片刻后,眸光缓缓移向那丫鬟面容,“我这记性,越发不好了。你是?”
那丫鬟怔了片刻,方道:“小姐,奴婢素日里只待在小厨房,不曾到小姐跟前伺候,难怪小姐不认识奴婢。”
庄疏庭面色未改,缓声道:“为何今日却到跟前伺候了?”
那丫鬟忙道:“奴婢煎好药,才知各位姐姐都沐浴去了。奴婢怕过了药性,便擅自给小姐送……”
庄疏庭右手食指抹向七弦琴的武弦,打断那丫鬟:“你究竟是谁?”
“小姐,奴婢是您的丫鬟啊。”
“你虽易容成其中一人,但她们,无一人左手小指关节处有红痣。”
庄疏庭从琴案下拔出长剑,左手两根手指捏住剑尖,冷声道:“你混入庄府有何所图?意欲何为?”
“针眼大小的红痣,居然也记得。”那丫鬟哼了一声,动了动左手小指,“传闻庄大将军的嫡长女,不光容色清绝,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今日一见,果真不假。庄大小姐,你这记性,好着呢。”
庄疏庭剑尖指向那丫鬟:“她们呢?”
“她们?”那丫鬟并无半点怯意,“哦,你那十六个婢女?院子……”
未待那丫鬟说完,庄疏庭便转身冲进雨里。
院内横七竖八躺了十几具尸体,皆泡在血水中,嫩绿色衣裙染上鲜血,触目惊心。
庄疏庭面色一瞬煞白,眼泪夺眶而出。
暴雨如注,砸在身躯上,啪嗒啪嗒。
都是十几岁还未长成的小丫头。
其中一人脸上血肉迷糊,面皮竟被生生剥了下来。
竟是这样的易容术,简直该死!
庄疏庭强压住翻涌的怒意,挥剑割下半片袍袖,细细盖住被剥下面皮那小丫头的头脸。
“她的面皮在我脸上。”那丫鬟跟出门来,撑着把伞,痴痴望着庄疏庭,“她虽是丫鬟里最貌美的,比起你,还是差得远了。”
庄疏庭一言未发,只咬紧牙关,挨个将她们抱入淋不到雨的游廊下。随即转过身来,提剑便往那丫鬟刺去。
那丫鬟忙喝道:“还愣着做什么?”
十几个黑衣人闪身出来,护住那丫鬟。
庄疏庭眉尖紧蹙,招招狠戾,须臾间便斩杀两人。
那丫鬟又忙道:“莫伤了庄大小姐的面皮。”
庄疏庭连杀五人,突觉气息凝滞,手中长剑越来越重,最后竟半分力气都使不出来。
那丫鬟笑出声来:“够了。”
黑衣人应声退下。
庄疏庭全身湿透,手撑着剑:“你在药里下了毒。”
那丫鬟紧盯庄疏庭,围着她慢慢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她面前,伸出左手抚上她面颊,贴向她耳边,轻声道:“不过是让你全身无力罢了,好教我能活剥下你的面皮。”
庄疏庭用尽全力欲推开那丫鬟,谁知那丫鬟竟纹丝未动。
“这脸蛋,配上这副身子,我见犹怜。难怪殿下对你念念不忘,还特意叮嘱,血洗将军府时,留你一命。”那丫鬟左手死死捏住庄疏庭下巴,恨声道,“过了今日,便由我替你活在这世上。”
“血洗将军府?”庄疏庭双目血红,虽知是徒劳,仍抬手欲扯下那丫鬟左手。
“如此浓重的血腥气,你竟未闻见?”那丫鬟吸了吸鼻子,“是了,你得了风寒,鼻窍不通呢。庄大小姐,偌大将军府,如今只剩下你一个活口啦。”
庄疏庭厉声道:“你们是谁?因何……”
“因何?因你那不识抬举的将军父亲,竟不愿助殿下篡位。”那丫鬟笑道,“我们,自是殿下的人。”
庄疏庭泪眼滂沱,呆呆瞧着雨幕,面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半晌后方颤声道:“我父亲呢?”
“昨夜便被殿下毒死在牢里啦。”见庄疏庭正勉力提剑,那丫鬟笑得更欢,“三日后你便能恢复体力,可惜你等不到啦。今夜我就要剥下你的面皮,送你归西。”
庄疏庭微闭上眼,片刻后,睁开双目:“你口中的殿下,是几殿下?”
那丫鬟松了庄疏庭下巴,笑得满面娇羞:“自是模样最俊美的……”
一白衣男子从门外飞身进来:“里里外外都查了,确无活口。”
那丫鬟点点头。
庄疏庭又问一遍:“你的主子,是几殿下?”
白衣男子忙向那丫鬟道:“不可暴露殿下。”
“我自有分寸。”那丫鬟看向庄疏庭,“庄大小姐,你活不过今夜,知与不知有何分别?”
即便问出是几殿下,又有何用?又有何用?庄疏庭眼眸微垂,握着剑柄的手指慢慢收紧,指尖陷入掌根皮肉。
白衣男子目光一刻未离庄疏庭:“庄大小姐这般姿色,不如让她先陪我快活快活?”
那丫鬟笑得花枝乱颤:“你可要悠着点,莫伤了她面皮。”
白衣男子笑道:“放心,不伤面皮,给你留活的。”
庄疏庭不动声色,猛抬起长剑,往自己脖颈划去。
白衣男子忙伸手夺下庄疏庭手中长剑,将她扯进房内,一脚踢翻琴案上七弦琴,顺手将长剑插入琴身,又将庄疏庭甩在琴案上。
庄疏庭泪眼婆娑,微偏头,定定瞧着地上裂开的七弦琴,想起一人来。
那人一身紫袍,戴着面具,乌发铺满背。听琴时,常常听了开头,便手撑额角闭上双目,至琴歇方睁开。
白衣男子伸手正欲解衣,那丫鬟跟着进了房内,立于琴案边,再三叮嘱白衣男子务必护住庄疏庭面皮。
白衣男子不耐烦起来:“你我归顺同一主子已六年,共事六年,又不是第一回,你有何不放心?”
趁那丫鬟和白衣男子说话之际,庄疏庭从琴案底下摸出一把匕首,径直往脸上划去,清绝面容即刻毁于匕首之下。
白衣男子冲上前去,抢下庄疏庭手中匕首:“你!”
那丫鬟本欲再嘱咐白衣男子几句,此时不禁暴怒,夺了白衣男子手中匕首,往庄疏庭刺去。
不过片刻,匕首便整个没入庄疏庭左胸。
白衣男子不住摇头叹息:“可惜,可惜!”
那丫鬟缓缓转动手中匕首,满面狰狞:“庄疏庭,你去死!”
庄疏庭唇角溢出血来,胸前衣襟被鲜血染透。
她牵了牵唇角,露出一丝笑意:“我庄氏一门,世世代代,清清白白,岂容汝等染指?”
去岁端午,父亲被封为辅国大将军。不过一年,便被构陷私通外敌,惨死狱中。
我既无力回天,自是该随父亲,随庄府上上下下两百余口,一同赴死。
庄疏庭倒在琴旁,缓缓合上双目。
一年前,端午。
庄疏庭躺在美人榻上,眉尖深锁,双目紧闭,眼尾不住流出泪来,偶尔低吟一声:“痛……”
五六个丫鬟围了她一圈。
其中一个丫鬟手拿锦帕,轻轻拭去庄疏庭眼尾泪珠,柔声道:“小姐,您醒醒,醒醒,可是做噩梦了?”
另一丫鬟抹泪道:“小姐歇中觉前还好好的,未磕着碰着,心情亦颇好。莫不是有甚么伤心事是奴婢们不知道的?”
“我听夫人院中的丫鬟们议论,如今老爷打了胜仗刚回京,圣上高兴极了,封老爷为辅国大将军,还要给小姐赐婚。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奴婢实在想不出小姐因何事伤心。”
又一丫鬟看向稍年长的那个丫鬟:“香茗姐姐,小姐一直不醒,这可如何是好?”
名唤香茗的丫鬟沉思半晌,终是立起身来,从桌上绣筐中取出根绣花针,点上烛火细细烤了。
随即半蹲在美人榻前,拈起庄疏庭小指,往指尖戳去,挤出几滴血来。
见庄疏庭仍是双目紧闭,遂放下她小指,拈起另一根手指。
刚戳上去,还未挤血,庄疏庭便睁开双目,醒转过来,入眼便是对面壁上悬着的一幅钟馗捉鬼图。
香茗慌忙跪了下去:“小姐,请恕奴婢斗胆为您放血。”
庄疏庭瞧了眼手指上冒出的血珠,一言未发。
香茗忙又上前替庄疏庭抹上止血的药膏。
“小姐,您可醒了!奴婢们担心死了!”
众丫鬟本是眼巴巴瞧着庄疏庭被放血,一动未敢动。
此时见她果真醒了,皆雀跃活泛起来,口中七嘴八舌,不住问寒问暖。
庄疏庭蹙着眉,仍是一言不发,瞧了众丫鬟半晌,一时未弄清是死后另有的一番天地,还是真醒了过来。
那幅钟馗捉鬼图,只在去岁端午悬了一日,便被收了起来。
丫鬟们个个身着去岁端午新置的藕荷色衣裙,并非被杀害时的嫩绿色。
庄疏庭启唇问道:“你们身上的衣裙,哪里来的?”
香茗细细回道:“小姐,这衣裙是您赏给奴婢们的,今日一早裁缝店送了来。可巧就赶上了端午,奴婢们一时欢喜,就都换上了。”
庄疏庭略顿了顿,缓缓问道:“今日可是安丰十四年端午?父亲上朝去了?”
香茗道:“正是,小姐。老爷出门前特意叮嘱,让小姐最晚申正便启程往宫中去,莫误了宫宴,此刻已晚了半个时辰。”
果真是重生了,重生在一年前的端午。
既如此,父亲和庄府上上下下两百余口,便不能再不明不白蒙冤而死。
香茗又道:“见小姐沉睡不醒,夫人等不及,已带着二小姐先去了。”
庄疏庭点点头,露出重生后第一个笑容,吩咐道:“将丫头们都唤来。”
“是,小姐。”有丫鬟应声去了。
不多时,十六个丫鬟便齐齐站了两排,左右各八人。
庄疏庭从美人榻上立起身,向丫鬟们道:“都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