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夜已经深了,罗太医正在里面瞧着,这边陛下有我们照料着,您身子不好,还请殿下且回宫歇息吧。”
秋日萧瑟,万籁俱寂。因皇帝受了风寒,如意殿大大小小每个角落都已安置好了烧得滚烫的金丝碳,暖意夹杂着安神香的气味升腾而上,仍旧掩盖不了挥之不去的药味。
正值深夜,金丝檀木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季卿时正执手翻看奏折,她拿着骨笔的指尖微微泛白,寒风顺着罗窗袭来,惹得她轻咳两声。
听闻侍女梨莺说这样的话,她只是微微抬眸,看向如意殿内躺着的皇帝,慢慢道:“太医说父皇今夜醒,我守在这里,待父皇醒来,多少能让父皇安心。”
秋风大作,落叶簌簌掉落。风吹得烛光摇曳,昏黄的烛光此刻正好照在她的脸上,深棕色的眸在夜里微微闪烁,仿佛有看穿人心的能力,她虽是病弱,但眉眼间仍然可见英姿飒爽。
饶是梨莺多次见过季卿时,也不自觉得被她的脸吸引。
只是殿下的性子……
梨莺知道太子殿下自来性格执拗且最喜安静,所以即使是知道她身体不好,也不敢再多劝。秋风顺着罗窗皆涌入如意殿内,梨莺本想抬手关窗却被季卿时制止。
“殿下……您的身体……”
“不必关。”
她需要凉风来保持清醒。
灯火阑珊,季卿时仍伏案查看奏折,待一根红烛燃尽,连呼吸之间都能嗅到灯烛焦味的时候,罗太医终于从屋内退了出来。
“殿下。”罗太医朝着季卿时微微颔首,朝着里面说道,“陛下现下已经醒了。只是……”
“只是什么?”季卿时感觉竹篾尖锐的棱角在刺着她的手,她没顾得上疼痛,继续追问道。
罗太医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接着说:“陛下乃是劳累过度,气血上涌的症状,请太子殿下多多照顾陛下的身体,切记不能再动用肝火。否则……否则……”
季卿时哪里不知道罗太医口中的未尽之语,只是这劳累过度,气血上涌的原因……
季卿时叹了口气,自然而然地想起近日麻烦的事音。
所谓麻烦的事因,无不就是两件是,一是明日要举行的秋猎,二则是近来边疆敌寇作乱的糟心事。
季卿时还想再说什么,罗太医便深深看了她一眼,随后从药箱中取出用油纸包住的药,慢慢递给她,手中苦涩而浓烈的草药味直直进入鼻腔中。
季卿时将药包握在手中,中药味似乎沾染了她整个掌心,她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皇后娘娘要我给殿下的。殿下近日务必日日服用……”
罗太医话音未落,内里已经传出些响动,想来是皇帝悠悠转醒翻身发出的的声音,季卿时向来耳聪目明,她随即放下手里的药包,三两步连忙走到榻前,朝着面前的皇帝轻声道:
“父皇,您终于醒了。儿臣等您多日,心焦如焚。”
“你来了,朕知道,你向来是最有孝心的。”皇帝一睁眼便看见了季卿时,眼中满是慈爱,因为大病初愈方才才醒,语气难免迟缓,“你身体不好,就不要站着了。坐在朕身边吧。朕独独仅有你一个儿子,这样看来,还好没白白疼你。”
儿子……
听到这两个字,季卿时心头一紧。罗太医方才给她的药包仿佛在停留在手里,指尖仍然是那熟悉的,浓郁的,苦涩的中药味。
象征着她不同性别的中药味。
想到这里,季卿时瞬间呼吸一滞,但是面色未改,仍是那般谦恭的样子:“父皇这是说的什么话,儿臣自然是该好好孝敬您的。”
“你的病,好些了吗?”
“好些了。”
皇帝看着眼前微微颔首的季卿时,挣扎着坐了起来,慢慢道:“朕细细想了想。明日,是不是就是该秋猎了?朕,应当为开旗做准备。”
秋猎开旗,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传统。开旗通常是由国家的皇帝或者是太子作为开旗人,流程大多是骑着马在猎场上围绕三圈,并且猎下跑动的山羊,意为三羊开泰,祝愿秋猎旗开得胜。
季卿时一瞬间知道皇帝言下之意,想起皇帝近日的状况,到底是皱起眉头,忙道:“明日虽是秋猎,但是父皇您如今大病初愈,罗太医方才才嘱咐儿臣,说您近日不宜劳累,明日秋猎由儿臣开旗即可。”
皇帝摆了摆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压低声音道:“卿时,你的身体你不清楚,但朕可是最为清楚的。你呀你,别以为朕不知道,朕病了这么多时日,下头的人早就各起心思了。若开旗朕都不去,保不齐他们会怎么想。”
季卿时虽是病弱,但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她自然知道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的局势有所了解。
皇帝子嗣凋敝,满后宫只有她一个孩子。这些暂且不提,可惜季卿时出生就从娘胎里带了病。若是这病影响小还好,偏偏这边牵扯着心口血脉。因为这病的影响,这些年来虽是无数奇珍药材进了肚,但是仍不见好转。
后宫既是只有这么一个孩子,群臣便起了别的心思。眼瞧着季卿时病弱,且太医断言活不了多久,偏偏宗室孩子实在是多,有些人便起了培养宗室子的想法,有想法且不说,非得两三次反复上书,以求皇帝赐养宗室子进宫收养。
到了如今这个朝代,皇帝已经不如前朝皇帝那么强势,随着儒家思想的传入,皇帝当政的风格也逐渐变得儒雅随和,既然是儒雅随和,这些群臣便更有了上书的理由,而作为儒雅代表的皇帝本人,自然不能和这些文官武将起冲突。
“上次听你母后说,你最近在学习骑马,骑的怎么样了?”皇帝朝着季卿时笑,他大病初愈笑容难免有些勉强,但是看向季卿时的目光却是炽热
季卿时心头揣摩着他的意思,微微颔首,顺着皇帝的话茬说:“是,儿臣听太医说骑马有助于身体强健,所以近日也是多习了骑马射箭,时刻期盼着能为父皇争光。”
皇帝伸手轻轻拍了拍季卿时的背,反倒是惹得季卿时心悸。
“那就跟着太医嘱咐,多多骑马,仔仔细细,好好的把身体养好。等你身体好了,你的位子谁都夺不走。”
听到这句话,季卿时的头垂得更低。
他的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始终找不到病根在哪,即使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也不见好转。
烛光随风摇曳,季卿时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烛火微微燃烧的味道,以及,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尽显苦涩的中药味。
还没等季卿时说话,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和倒是弯了身子,尖声禀告丞相柳程昱已经在如意殿等候多时,说是因为边疆事务突变,由此进宫求见。
边疆到底出了什么事?
季卿时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奏折,似乎提到因为天气寒冷,塞外倒是寸草不生,又是寒冷又是没有水,所以导致外敌频频骚扰边境地区,惹得当地居民不得安寝。
这个时候本是宫中宵禁之时,若是没有紧急事务,群臣是不得入宫的。
丞相柳程昱可真是个例外。
外族侵扰自古以来就是王朝大患,现在只是不轻不重的骚扰边境居民,但是说不准后续因为什么事情爆发作战也未可知。
外族必须得打压下去。
太子和皇帝同时想到这一点,皇帝皱起眉头,无奈地说道:“传他进来吧。”
待李和传过皇帝圣旨,柳程昱便动作利索的走进如意殿,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但是微微躬身的行礼动作实在恭敬,没有任何错处。
边疆大事关乎王朝安全,柳程昱开口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现下边疆出了问题,现在虽然是不痛不痒的骚扰,但是此事实在不可小觑,臣提议应当速速派人出使,安稳边疆。”
季卿时自小在皇家长大,什么样的手段没听到过?
柳程昱如此心急的请求皇帝派人出使,不过是借着这个事探探皇帝本人的态度。皇帝本人必须坐镇朝野,自然不能亲自去边疆勘察事务。
而她这个太子,又是人尽皆知的病秧子,去了边疆也不知会不会丧命。
所以也笃定她自然不会去。
这柳程昱不过是想皇帝的话茬,借着安稳边疆的事理,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看好的人才,现在边疆有萧家军坐镇,再怎么都出不了乱子,夺不了性命。如果此人在边疆得了好,那又是挣功名的好时机。
季卿时本想藏在阴影里,等皇帝开口却没想到她隐隐约约感受到皇帝看向她的眼神,多年父女关系她已然明白皇帝的意思,仔细梳理了一下心里的想法,最后朝着柳程昱缓缓开口道:“我明白丞相的意思,那丞相可有看好的人选?”
柳程昱没想到皇帝没有张嘴,反倒是太子开口,他看着面前被称为病秧子的季卿时,反而颇感威压,但还是开口说:
“兵部的柳侍郎,熟读兵书作战英勇,在军营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苗子,这似乎是不错的人选。臣斗胆向陛下和殿下推荐此人。”
-
月色浓厚,月影婆娑,秋风四起,席卷了未央宫外的梧桐树。高大的梧桐树叶在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莫名使人感到萧瑟和静寂并存的寒意。
今晚发生这么多事,季卿时自然也对边疆起了兴趣。她提前找了边疆的折子到未央宫中,此时正逐字逐句看着来自边疆上奏的事务。即使现在是深夜,但是未央宫仍是灯火通明。
季卿时越看越觉得手下的奏折熟悉,这些奏折字迹潇洒恣意,仿佛都是一个人所写。
季卿时注意到奏折的末尾,明明晃晃写着“萧玉观”三个字。
萧玉观?
萧家人?
为了保证边疆作战顺利,所以留驻边疆的势族多为固定。要知道,这萧家是开朝以来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建朝之后,被封为镇国将军,而爵位则是代代世袭。
萧玉观作为萧家的独子,有选择留在京城,但是,令人称奇的是,他竟然没有留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去了边疆受苦受累。
倒还真是有骨气。
萧玉观。
季卿时把这三个字又念了一遍,心里莫名升起几分好奇来。
未央宫宫女冬融小心翼翼地端来煎好的中药,放置在季卿时面前。
“殿下,奴婢才煎好了药,您身体不好,趁着现在还滚烫,快些喝了吧。”
“冬融。”季卿时没有管那碗飘着苦涩气味的汤药,而是朝着冬融笑道,“他们都说我是病秧子,你觉得,我这个病秧子去边疆如何?”
秋日萧瑟,万籁俱寂。因皇帝受了风寒,如意殿大大小小每个角落都已安置好了烧得滚烫的金丝碳,暖意夹杂着安神香的气味升腾而上,仍旧掩盖不了挥之不去的药味。
正值深夜,金丝檀木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季卿时正执手翻看奏折,她拿着骨笔的指尖微微泛白,寒风顺着罗窗袭来,惹得她轻咳两声。
听闻侍女梨莺说这样的话,她只是微微抬眸,看向如意殿内躺着的皇帝,慢慢道:“太医说父皇今夜醒,我守在这里,待父皇醒来,多少能让父皇安心。”
秋风大作,落叶簌簌掉落。风吹得烛光摇曳,昏黄的烛光此刻正好照在她的脸上,深棕色的眸在夜里微微闪烁,仿佛有看穿人心的能力,她虽是病弱,但眉眼间仍然可见英姿飒爽。
饶是梨莺多次见过季卿时,也不自觉得被她的脸吸引。
只是殿下的性子……
梨莺知道太子殿下自来性格执拗且最喜安静,所以即使是知道她身体不好,也不敢再多劝。秋风顺着罗窗皆涌入如意殿内,梨莺本想抬手关窗却被季卿时制止。
“殿下……您的身体……”
“不必关。”
她需要凉风来保持清醒。
灯火阑珊,季卿时仍伏案查看奏折,待一根红烛燃尽,连呼吸之间都能嗅到灯烛焦味的时候,罗太医终于从屋内退了出来。
“殿下。”罗太医朝着季卿时微微颔首,朝着里面说道,“陛下现下已经醒了。只是……”
“只是什么?”季卿时感觉竹篾尖锐的棱角在刺着她的手,她没顾得上疼痛,继续追问道。
罗太医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接着说:“陛下乃是劳累过度,气血上涌的症状,请太子殿下多多照顾陛下的身体,切记不能再动用肝火。否则……否则……”
季卿时哪里不知道罗太医口中的未尽之语,只是这劳累过度,气血上涌的原因……
季卿时叹了口气,自然而然地想起近日麻烦的事音。
所谓麻烦的事因,无不就是两件是,一是明日要举行的秋猎,二则是近来边疆敌寇作乱的糟心事。
季卿时还想再说什么,罗太医便深深看了她一眼,随后从药箱中取出用油纸包住的药,慢慢递给她,手中苦涩而浓烈的草药味直直进入鼻腔中。
季卿时将药包握在手中,中药味似乎沾染了她整个掌心,她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皇后娘娘要我给殿下的。殿下近日务必日日服用……”
罗太医话音未落,内里已经传出些响动,想来是皇帝悠悠转醒翻身发出的的声音,季卿时向来耳聪目明,她随即放下手里的药包,三两步连忙走到榻前,朝着面前的皇帝轻声道:
“父皇,您终于醒了。儿臣等您多日,心焦如焚。”
“你来了,朕知道,你向来是最有孝心的。”皇帝一睁眼便看见了季卿时,眼中满是慈爱,因为大病初愈方才才醒,语气难免迟缓,“你身体不好,就不要站着了。坐在朕身边吧。朕独独仅有你一个儿子,这样看来,还好没白白疼你。”
儿子……
听到这两个字,季卿时心头一紧。罗太医方才给她的药包仿佛在停留在手里,指尖仍然是那熟悉的,浓郁的,苦涩的中药味。
象征着她不同性别的中药味。
想到这里,季卿时瞬间呼吸一滞,但是面色未改,仍是那般谦恭的样子:“父皇这是说的什么话,儿臣自然是该好好孝敬您的。”
“你的病,好些了吗?”
“好些了。”
皇帝看着眼前微微颔首的季卿时,挣扎着坐了起来,慢慢道:“朕细细想了想。明日,是不是就是该秋猎了?朕,应当为开旗做准备。”
秋猎开旗,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传统。开旗通常是由国家的皇帝或者是太子作为开旗人,流程大多是骑着马在猎场上围绕三圈,并且猎下跑动的山羊,意为三羊开泰,祝愿秋猎旗开得胜。
季卿时一瞬间知道皇帝言下之意,想起皇帝近日的状况,到底是皱起眉头,忙道:“明日虽是秋猎,但是父皇您如今大病初愈,罗太医方才才嘱咐儿臣,说您近日不宜劳累,明日秋猎由儿臣开旗即可。”
皇帝摆了摆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压低声音道:“卿时,你的身体你不清楚,但朕可是最为清楚的。你呀你,别以为朕不知道,朕病了这么多时日,下头的人早就各起心思了。若开旗朕都不去,保不齐他们会怎么想。”
季卿时虽是病弱,但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她自然知道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的局势有所了解。
皇帝子嗣凋敝,满后宫只有她一个孩子。这些暂且不提,可惜季卿时出生就从娘胎里带了病。若是这病影响小还好,偏偏这边牵扯着心口血脉。因为这病的影响,这些年来虽是无数奇珍药材进了肚,但是仍不见好转。
后宫既是只有这么一个孩子,群臣便起了别的心思。眼瞧着季卿时病弱,且太医断言活不了多久,偏偏宗室孩子实在是多,有些人便起了培养宗室子的想法,有想法且不说,非得两三次反复上书,以求皇帝赐养宗室子进宫收养。
到了如今这个朝代,皇帝已经不如前朝皇帝那么强势,随着儒家思想的传入,皇帝当政的风格也逐渐变得儒雅随和,既然是儒雅随和,这些群臣便更有了上书的理由,而作为儒雅代表的皇帝本人,自然不能和这些文官武将起冲突。
“上次听你母后说,你最近在学习骑马,骑的怎么样了?”皇帝朝着季卿时笑,他大病初愈笑容难免有些勉强,但是看向季卿时的目光却是炽热
季卿时心头揣摩着他的意思,微微颔首,顺着皇帝的话茬说:“是,儿臣听太医说骑马有助于身体强健,所以近日也是多习了骑马射箭,时刻期盼着能为父皇争光。”
皇帝伸手轻轻拍了拍季卿时的背,反倒是惹得季卿时心悸。
“那就跟着太医嘱咐,多多骑马,仔仔细细,好好的把身体养好。等你身体好了,你的位子谁都夺不走。”
听到这句话,季卿时的头垂得更低。
他的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始终找不到病根在哪,即使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也不见好转。
烛光随风摇曳,季卿时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烛火微微燃烧的味道,以及,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尽显苦涩的中药味。
还没等季卿时说话,皇帝身边的太监李和倒是弯了身子,尖声禀告丞相柳程昱已经在如意殿等候多时,说是因为边疆事务突变,由此进宫求见。
边疆到底出了什么事?
季卿时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奏折,似乎提到因为天气寒冷,塞外倒是寸草不生,又是寒冷又是没有水,所以导致外敌频频骚扰边境地区,惹得当地居民不得安寝。
这个时候本是宫中宵禁之时,若是没有紧急事务,群臣是不得入宫的。
丞相柳程昱可真是个例外。
外族侵扰自古以来就是王朝大患,现在只是不轻不重的骚扰边境居民,但是说不准后续因为什么事情爆发作战也未可知。
外族必须得打压下去。
太子和皇帝同时想到这一点,皇帝皱起眉头,无奈地说道:“传他进来吧。”
待李和传过皇帝圣旨,柳程昱便动作利索的走进如意殿,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但是微微躬身的行礼动作实在恭敬,没有任何错处。
边疆大事关乎王朝安全,柳程昱开口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现下边疆出了问题,现在虽然是不痛不痒的骚扰,但是此事实在不可小觑,臣提议应当速速派人出使,安稳边疆。”
季卿时自小在皇家长大,什么样的手段没听到过?
柳程昱如此心急的请求皇帝派人出使,不过是借着这个事探探皇帝本人的态度。皇帝本人必须坐镇朝野,自然不能亲自去边疆勘察事务。
而她这个太子,又是人尽皆知的病秧子,去了边疆也不知会不会丧命。
所以也笃定她自然不会去。
这柳程昱不过是想皇帝的话茬,借着安稳边疆的事理,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看好的人才,现在边疆有萧家军坐镇,再怎么都出不了乱子,夺不了性命。如果此人在边疆得了好,那又是挣功名的好时机。
季卿时本想藏在阴影里,等皇帝开口却没想到她隐隐约约感受到皇帝看向她的眼神,多年父女关系她已然明白皇帝的意思,仔细梳理了一下心里的想法,最后朝着柳程昱缓缓开口道:“我明白丞相的意思,那丞相可有看好的人选?”
柳程昱没想到皇帝没有张嘴,反倒是太子开口,他看着面前被称为病秧子的季卿时,反而颇感威压,但还是开口说:
“兵部的柳侍郎,熟读兵书作战英勇,在军营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苗子,这似乎是不错的人选。臣斗胆向陛下和殿下推荐此人。”
-
月色浓厚,月影婆娑,秋风四起,席卷了未央宫外的梧桐树。高大的梧桐树叶在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莫名使人感到萧瑟和静寂并存的寒意。
今晚发生这么多事,季卿时自然也对边疆起了兴趣。她提前找了边疆的折子到未央宫中,此时正逐字逐句看着来自边疆上奏的事务。即使现在是深夜,但是未央宫仍是灯火通明。
季卿时越看越觉得手下的奏折熟悉,这些奏折字迹潇洒恣意,仿佛都是一个人所写。
季卿时注意到奏折的末尾,明明晃晃写着“萧玉观”三个字。
萧玉观?
萧家人?
为了保证边疆作战顺利,所以留驻边疆的势族多为固定。要知道,这萧家是开朝以来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建朝之后,被封为镇国将军,而爵位则是代代世袭。
萧玉观作为萧家的独子,有选择留在京城,但是,令人称奇的是,他竟然没有留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去了边疆受苦受累。
倒还真是有骨气。
萧玉观。
季卿时把这三个字又念了一遍,心里莫名升起几分好奇来。
未央宫宫女冬融小心翼翼地端来煎好的中药,放置在季卿时面前。
“殿下,奴婢才煎好了药,您身体不好,趁着现在还滚烫,快些喝了吧。”
“冬融。”季卿时没有管那碗飘着苦涩气味的汤药,而是朝着冬融笑道,“他们都说我是病秧子,你觉得,我这个病秧子去边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