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二)
林府此刻乱作了一团。
天时未明,烛光点映着窗纱上的珠花,林黛玉坐在前厅之中,心随着沙漏的流逝而逐渐收紧。
午时随林宣和贾琏出府的几个小厮都立在一边,低垂着头,两匹骏马就近栓在廊下,林如海并不在府中,堤坝决堤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得了消息,仓促出了门。
“还没有哥哥的消息吗?”她抬起眼,问。
“并未。”管后宅的嬷嬷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同来的还有她的长子,“我们打听过了,暂时还没有消息,不过姑娘也无需担心,宣哥儿不像是那种会莽撞观潮的人,又有贾二爷看着,今夜值守的府兵都在搜查,不可能出什么大的乱子。”
林黛玉焦急地问:“那怎么还没有消息?”
“老爷也在找。”嬷嬷道,“您放一百个心,只怕过不了多久,宣哥儿和贾二爷就完好无损地站在您面前了。”
·
“你进了林府,咱们不说吃的穿的,月例银子都不少,你可还揣着自己的籍……”
贾琏生得一张巧嘴,很快和阿春混熟了起来。
相比较之前,此刻的林宣显得沉默寡言,而又矜持了许多,恐怕是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给吓到了,贾琏不以为意,他倒是更喜欢逗这个看着胆小瘦弱,实际上满肚子小算盘的丫头。
“你姓什么?”
“姓王。”
“唤什么呢?宣兄弟给起个名字吧。”
薛宝钗在一旁听着,并不怎么发表意见,此刻被贾琏唤了一声,才道:“你原名是什么?”
“阿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薛宝钗笑了一下,赞道,“好名字。”
阿春茫然地抬起头,她并不通晓诗书,甚至都没有识过字,所知道和掌握的也不过是口语而已,只是顺着薛宝钗的话,点了点头。
便是这个时候,薛宝钗耳边突然传来一道促狭含笑的女声:“我可不会像你一样,说出这么掉书袋的话。”
声如清泉,慢悠悠的,含着点儿戏谑的意思。
因为那一点腔调中细微的不同,熟悉的声音竟显得有些陌生。
薛宝钗怔住了。
她喉头滚动了一下,下意识想要回应,却听见那道声音道:“薛姑娘,噤声。”
“这道声音只有你能听见,我同样也能听到你的声音……听到自己声音的感觉,是不是很微妙?”
不。
准确的说这种感觉,是很奇妙。
女声略显沙哑,那一瞬间,薛宝钗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感觉,她简短地“嗯”了一声,只觉得听见声音,已是下意识松了一口气。
薛宝钗眼睛弯起,站起身,随便找了个借口,朝着远处的空地走去。
·
“你还好吗?”林宣挺不好意思,在原地不住打转,难以启齿地开口,“花了点儿大价钱,把你的两只金镯子当了,总价三十两银子,才买到的……嗯,放心,会赔给你的,不过可能要等一段时间。”
他想,等哪天回去就偷了林如海的书房,当几只瓷瓶,赔薛姑娘的损失。
薛宝钗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她一人走着,眉眼弯弯地笑着问:“可是小林公子?”
黑暗中,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少年笑容灿烂,虎牙尖尖,连眼角眉梢都是放松的笑意。
林宣清咳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儿紧张:“正是在下。”
“这是仙术?”
“不是。”林宣道,“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这种东西,我看说明书,好像叫电话来着。”
小腹挺疼,他没忍住,“嘶”了一声:“总之你将它当作可以隔空传话的手段便是了,你现在在哪里?”
“不清楚。”
“还好吗?”
“尚可。”
“琏二哥呢?”
“在我旁边,只是崴了脚。”林宣如何问,薛宝钗便一一耐心地应答。
她语气一贯的不疾不徐,然而这样的嗓音混着自己的声线,怎么听怎么不搭噶,林宣听了半晌,总觉得头疼,他道:“薛姑娘,你一直是这么说话的?”
薛宝钗顿了顿,有些疑惑:“……不然呢?”
她咬字清楚规范极了,林宣的嗓音本就偏沉,此刻柔缓低婉,竟似另一番光景。
不知道为什么,林宣听着自己的声线,总觉得有些微妙的……被苏到。
当真奇怪极了。
他想。
他面上维持着不动如山的模样,指挥道:“尾音上扬一点。”
他说得没谱,薛宝钗倒也纵着,试探着酝酿了半晌,才道:“尾音上扬一点……这样?”
那头却过了许久,没有声响。
薛宝钗安静地等待了半晌,见林宣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自然地接过话茬:“你还缺侍女吗?”
林公子这回倒是回得很快:“什么?”
“有一个小姑娘,七八岁,父母皆不在了。”薛宝钗停顿了一下,解释道,“我准备将她留在身边,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总归是你的身体,你回来之后,留不留随你。”
林宣垂眸,听着薛宝钗轻缓的语调,内容听得晕晕乎乎,顿了片刻,肯定地点点头:“嗯。”
“我这边儿还有一个大事。”他拖长了语调,捂着小腹,只觉得血汩汩流出,非常苦恼地问,“……呃,薛姑娘,冒犯了。我想请问,月事带,该如何绑在裤腿上?”
薛宝钗:“……”
·
夜色之中,人流熙攘,突然有人喊道:“官老爷来了!官老爷来了!”
“救济来啦!救济来了!”
这声音如同震动的声浪一般,顷刻之间,似乎席卷了整个旷野。
场面混乱极了,阿春缩在贾琏身后,没有凑热闹,雾气锁着旷野,无数的活着的人都仰着头望向那连串的火把,寒光照铁衣,铁甲罩着一行行的军伍,领头的是一排神气的高头大马,乌压压而又极端静默的队伍里,最中间的,是一个弥勒佛一般的老人,老人着银甲,白发银丝,寒光凛冽,他目光逡巡了一圈,似猛虎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第一层兵卒一步步推进,人群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阿春低着头,蒙住脸,却听见贾琏眉头一皱:“情况似乎不太对。”
天时未明,烛光点映着窗纱上的珠花,林黛玉坐在前厅之中,心随着沙漏的流逝而逐渐收紧。
午时随林宣和贾琏出府的几个小厮都立在一边,低垂着头,两匹骏马就近栓在廊下,林如海并不在府中,堤坝决堤后的第一时间,他便得了消息,仓促出了门。
“还没有哥哥的消息吗?”她抬起眼,问。
“并未。”管后宅的嬷嬷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同来的还有她的长子,“我们打听过了,暂时还没有消息,不过姑娘也无需担心,宣哥儿不像是那种会莽撞观潮的人,又有贾二爷看着,今夜值守的府兵都在搜查,不可能出什么大的乱子。”
林黛玉焦急地问:“那怎么还没有消息?”
“老爷也在找。”嬷嬷道,“您放一百个心,只怕过不了多久,宣哥儿和贾二爷就完好无损地站在您面前了。”
·
“你进了林府,咱们不说吃的穿的,月例银子都不少,你可还揣着自己的籍……”
贾琏生得一张巧嘴,很快和阿春混熟了起来。
相比较之前,此刻的林宣显得沉默寡言,而又矜持了许多,恐怕是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给吓到了,贾琏不以为意,他倒是更喜欢逗这个看着胆小瘦弱,实际上满肚子小算盘的丫头。
“你姓什么?”
“姓王。”
“唤什么呢?宣兄弟给起个名字吧。”
薛宝钗在一旁听着,并不怎么发表意见,此刻被贾琏唤了一声,才道:“你原名是什么?”
“阿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薛宝钗笑了一下,赞道,“好名字。”
阿春茫然地抬起头,她并不通晓诗书,甚至都没有识过字,所知道和掌握的也不过是口语而已,只是顺着薛宝钗的话,点了点头。
便是这个时候,薛宝钗耳边突然传来一道促狭含笑的女声:“我可不会像你一样,说出这么掉书袋的话。”
声如清泉,慢悠悠的,含着点儿戏谑的意思。
因为那一点腔调中细微的不同,熟悉的声音竟显得有些陌生。
薛宝钗怔住了。
她喉头滚动了一下,下意识想要回应,却听见那道声音道:“薛姑娘,噤声。”
“这道声音只有你能听见,我同样也能听到你的声音……听到自己声音的感觉,是不是很微妙?”
不。
准确的说这种感觉,是很奇妙。
女声略显沙哑,那一瞬间,薛宝钗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感觉,她简短地“嗯”了一声,只觉得听见声音,已是下意识松了一口气。
薛宝钗眼睛弯起,站起身,随便找了个借口,朝着远处的空地走去。
·
“你还好吗?”林宣挺不好意思,在原地不住打转,难以启齿地开口,“花了点儿大价钱,把你的两只金镯子当了,总价三十两银子,才买到的……嗯,放心,会赔给你的,不过可能要等一段时间。”
他想,等哪天回去就偷了林如海的书房,当几只瓷瓶,赔薛姑娘的损失。
薛宝钗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她一人走着,眉眼弯弯地笑着问:“可是小林公子?”
黑暗中,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少年笑容灿烂,虎牙尖尖,连眼角眉梢都是放松的笑意。
林宣清咳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儿紧张:“正是在下。”
“这是仙术?”
“不是。”林宣道,“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这种东西,我看说明书,好像叫电话来着。”
小腹挺疼,他没忍住,“嘶”了一声:“总之你将它当作可以隔空传话的手段便是了,你现在在哪里?”
“不清楚。”
“还好吗?”
“尚可。”
“琏二哥呢?”
“在我旁边,只是崴了脚。”林宣如何问,薛宝钗便一一耐心地应答。
她语气一贯的不疾不徐,然而这样的嗓音混着自己的声线,怎么听怎么不搭噶,林宣听了半晌,总觉得头疼,他道:“薛姑娘,你一直是这么说话的?”
薛宝钗顿了顿,有些疑惑:“……不然呢?”
她咬字清楚规范极了,林宣的嗓音本就偏沉,此刻柔缓低婉,竟似另一番光景。
不知道为什么,林宣听着自己的声线,总觉得有些微妙的……被苏到。
当真奇怪极了。
他想。
他面上维持着不动如山的模样,指挥道:“尾音上扬一点。”
他说得没谱,薛宝钗倒也纵着,试探着酝酿了半晌,才道:“尾音上扬一点……这样?”
那头却过了许久,没有声响。
薛宝钗安静地等待了半晌,见林宣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自然地接过话茬:“你还缺侍女吗?”
林公子这回倒是回得很快:“什么?”
“有一个小姑娘,七八岁,父母皆不在了。”薛宝钗停顿了一下,解释道,“我准备将她留在身边,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总归是你的身体,你回来之后,留不留随你。”
林宣垂眸,听着薛宝钗轻缓的语调,内容听得晕晕乎乎,顿了片刻,肯定地点点头:“嗯。”
“我这边儿还有一个大事。”他拖长了语调,捂着小腹,只觉得血汩汩流出,非常苦恼地问,“……呃,薛姑娘,冒犯了。我想请问,月事带,该如何绑在裤腿上?”
薛宝钗:“……”
·
夜色之中,人流熙攘,突然有人喊道:“官老爷来了!官老爷来了!”
“救济来啦!救济来了!”
这声音如同震动的声浪一般,顷刻之间,似乎席卷了整个旷野。
场面混乱极了,阿春缩在贾琏身后,没有凑热闹,雾气锁着旷野,无数的活着的人都仰着头望向那连串的火把,寒光照铁衣,铁甲罩着一行行的军伍,领头的是一排神气的高头大马,乌压压而又极端静默的队伍里,最中间的,是一个弥勒佛一般的老人,老人着银甲,白发银丝,寒光凛冽,他目光逡巡了一圈,似猛虎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第一层兵卒一步步推进,人群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阿春低着头,蒙住脸,却听见贾琏眉头一皱:“情况似乎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