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柠颔首,领命而去,远远就见苏离站于众人之前,依旧那般从容不迫。反是郑刺史豆大汗珠滚落,已隐隐有不安之色,一旁的郑郎君更不必提,早唬得满身发颤,不敢多说一句来。
上得前去,晚柠将自个儿发现一说,本苦苦支撑的郑刺史登时有些撑不住了,腿肚子哆嗦,却还强撑着不倒下。偏在这时,有个衙役也来报道,“禀府尹。柳司录差人来报,刑家亦已伏法,其余的待来了细说。”
苏离应了声,似笑非笑看着郑刺史,未曾言语直看得郑刺史冷汗淋漓,瘫倒在地后,方缓声道,“拿下郑绥及其男丁,余者家眷锁入院中,待圣旨下来再予处置。”
“诺。”诸多士兵摩拳擦掌,就往各处动手。剩下郑绥等人如遭雷击,愣怔片刻后,纷纷哭喊着求饶,然却无一人理睬。苏离将余下事情交予康成,令其多加管束手下,切勿出现辱妻抢女之事,便是要走。
却听一凄厉哭喊,另一头,崔朔刚检抄完赃款正要去苏离那儿,郑颜跌跌撞撞追了来,“郎君,郎君……”郑颜披散头发,满目泪水,妆花衣衫凌乱,瞧上去狼狈万状。她还没弄清事来,几个兵卒就拽着她要将她关着,指问何事,兵士凶悍不言反是恐吓,郑颜自幼娇生惯养,平日里何曾受过这种委屈,当即已是十二分伤心。
现见了崔朔,往日女儿心肠全勾了出来,顾不得旁人,死死拽着崔朔衣袖,不愿松手,“郎君……到底是怎的,我爹爹……爹爹他……”
崔朔原甚厌她嚣张跋扈,今一见又有几分恻然,他扶起郑颜,后退几步道,“郑刺史犯了大罪,今已证据确凿,我晓得郑姑娘难以接受,恕朔无能,帮不得郑姑娘!郑姑娘请回,以郑刺史之罪,当累及不了家人,且放心!”
随即命兵士带郑颜回去,思忖下叮嘱道,“郑刺史是有大罪,女眷却无辜,暂不知有无罪名,莫要欺辱,好生看着便是。”
崔朔吩咐完毕便转身欲走,却又听到郑颜撕心裂肺的吼声,“郎君……郎君你别走……郎君救救我爹爹……”崔朔脚步微顿,终究是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他那几句话原是看在几日相知份上,不愿太过无情,郑颜所想他帮不得,亦不愿帮。
去往前院,晓得苏离到了府衙,于是转身去了府衙,还未进去,就听柳修声音,“原找了半日没找着,幸有个士兵误打误撞碰了墙,才发现后头有间密室,还绑了个人,再晚去个几日,怕是救不得了。”
“那倒巧。”崔朔笑道,缓步进了府衙,抬眸望去,只见苏离坐在高位,神色淡淡,柳修则站于一旁,禀报着刑家一事。崔朔拱手行礼,“府尹,共查出三十万的家私,还有些古董字画,粗看下应共有五六十万两。”
苏离听罢,并不惊讶,看向崔朔,“此番辛苦你了。”
“职责所在。”崔朔略一欠身,与众人一起听柳修之言,柳修道,“我审了审,那邢家主事者得了痨病,他年富力壮自不愿就此亡故,偏生有个巡游医匠来到他门前,一手医术极妙,几剂药下去,邢家主就好的多了。医匠道要全治,需得要与之生辰八字相符的人心为引。那邢家主久病而心迷,真听了他这话,招揽了些名声不好又实力高强的江湖人,来替他办这事。”
“问他人生辰难,可邢家有钱,往寺院道观献了大笔香火后是百无禁忌,哪儿都可去,就这么找着了。你莫要说,吃了这药后,邢家主精神好了许多,更是信服。然这死人一多,郑刺史便上了报,刑家方慌了,又送了大笔金银给那郑绥,把这事压制下去。但这上报的信儿,是没法改了,才引了我们来。”
“郑绥去信让他们安分些,因而近些日子未曾犯案。我们在这儿又久,邢家主病拖不了几日,想那铤而走险一番。”说着,柳修停了一瞬,复才继续道,“此事疑点唯一样,那医匠竟是多日不见踪迹,我去捉人搜查时也未瞧见,怕是跑了。”
一听这话,时孟“砰”一下拍了桌子,怒道,“这厮害了如此之多人命,若让他逃脱,天理不容!该杀,该杀!”
“时姑娘稍安勿躁!”崔朔安抚道,“既有人见过,画了相,天下通缉便是,总会捉住,再者,那医匠怕是来历有疑,目的不纯,生怕露了面目方逃。柳司录,那医匠可又何异样处?”
柳修笑道,“卷走大量金银可算?”
“自是算的。”崔朔与苏离遥遥一望,心头隐有不好之感,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道,“此案既然牵涉甚广,总归要上奏朝廷,且看圣上意思。”
“也好。”苏离沉吟片刻,“我写篇折子上报,快马加鞭送入京都,全看圣上如何判决。说来,这郑绥一案,该是你大理寺管辖之责才是,我原已逾越,不好再插手,便先留着。”
后令人备了笔墨,挥笔写了折子,令人快马加鞭送入京都,恰好与先前那封书信一前一后呈至麟嘉帝案前,麟嘉帝细瞧后朗声一笑道,“这小子……当真是他性子所为!”
一旁值守的宦官德禄装聋作哑,只等麟嘉帝指示。麟嘉帝搁了折子,“如今,他倒是学规矩了些,惹了麻烦事,多少知道提前知会声。罢、罢,这乃是世家之事,叫世家来了解也是好的。德禄,叫郑穆来趟。”
这郑穆正是崔朔顶头上司,大理寺少卿,又是世家人,性正直重法,此事交予他来办最是妥当。德禄领命退出殿外,须臾,郑穆来了麟嘉殿,恭谨叩拜,“臣郑穆参见圣上。”
“免礼。”麟嘉帝将后一份折子给郑穆瞧,和润笑道,“郑卿瞧着,该如何处理。”
郑穆拿过来仔细翻阅,末了,眉宇深锁,直喝道,“当诛!”随即跪地请罪,“这郑绥乃我郑氏族人,臣失察,致使奸佞猖獗,险些酿成滔天巨祸,请圣上赐罪!”
“郑卿言重了。”麟嘉帝道,“郑绥与郑卿关系极远,再言郑绥为官二十载,朕未曾察觉竟是如此贪婪之人,亦是朕之过。郑卿,这郑绥一案朕便移交大理寺,即刻派人前往襄州,不可延误,不可从轻从重,务必依律定夺!”
“臣领旨。”郑穆叩首谢恩,待退下后才揉着眉心,长吁短叹。为自个儿族中出了如此之人懊恼,即点了心腹赶赴襄州,出发前是下了令的,“此事在圣上前挂了号。需得好好办,这乃一样。我族中出了这么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定要公正司法,这乃二样!”
只他派的是个文官,极讲规矩的,走时是全副仪仗,苏离等人用三天的路程,他生生走了五日。算上送信时日,他至襄州已是郑绥认罪之七日后,苏离早将事情给理清,就需顺着证据判罪即可。
虽说那位官员是个古板的,幸在负责,来的第一日便将案宗读了,又见了诸多人证兼凶犯。因是数桩命案,贪污受贿诸多罪名,自然不能草率结论,细细勘查番后,确认了郑绥确实做了恶事,且因受不了牢狱之苦,供认不讳。
仔细算了,郑绥贪污受贿有百万之巨,盖因他为郑氏中人,任职之地皆是富裕膏腴之所,这些油水都被他吞入肚里。按陈律,受财枉法三万两足以处绞刑,郑绥贪赃枉法百余万钱,所犯罪责岂是两三句可说的清的,此等蛀虫,留不得。当即查抄家产入库,郑绥被压解进京,斩立决。
郑绥家中男丁族人一干流放千里,而那郑大郎君背有数条人命,兼强抢民女,被押赴刑场。尤记他被斩时,襄州百姓无比雀跃,郑郎君横行霸道多时,见着模样姣好的女儿,便强入府中为婢,襄州上下无比恨他入骨,偏又惧其父权势,不敢言语。今一见郑绥落马,自是墙倒众人推,郑郎君死前过得极艰难痛苦。
至于其他,刑家主及其下属因屡害人命,同被斩决;反是刑、郑二家妻女得以幸免,独一人除外,便是郑绥继妻。许是在郑绥身旁呆的久了,耳濡目染,不将朝堂法规放在眼中,包揽诉讼害了几家性命,故不得幸免。
至此,此案落幕,尘埃落定。崔朔得知后,默默良久,他不曾同情郑绥,郑绥不是什么好东西,落得如此下场,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若同情于他,那些因他贪赃枉法而无处伸冤的百姓何人来同情,他只是想着了郑颜,因利用了她探听消息,心头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虽略有叹息,崔朔却并无多余善心去救郑颜,她既受了郑绥贪来的百万家产,那郑家败落之苦楚,自也要尝的。本以再无牵扯,只没想到,离襄州前,崔朔又见着了郑颜一次。
那时郑颜一身粗布衣衫,盘着道姑头只有支木簪,与先前绫罗绸缎、珠钗满头的模样大相径庭,艳丽容颜上没了嚣张跋扈,倒多了几分宁静意外。这副模样险让崔朔认不出来,反是郑颜上前打了招呼,“崔郎君。”
“郑姑娘,你……”崔朔略有惊愕。
郑颜道,“阿爹……的事情后,外祖未曾牵连其中,在我出来后就接我去住了。然外祖家无甚银两,先前家财都被抄光了,我不欲连累外祖,就当了道姑求个庇佑,凭刺绣手艺挣些银两。”
郑颜眼中染上哀意,短短几日时光她受尽了人情冷暖,从指天咒骂崔朔不讲情谊,到不敢多说一句,不过是半月光景。她原是那般嚣张跋扈,争强好胜之人,对身旁丫鬟也算不得好,落到那种境地没个愿雪中送炭,唯外祖母疼她,见郑府被抄,她被逐出流浪街头,将她领了回去。偏外祖家也不干净,幸不至落罪,就交了罚银,府中窘迫,可舅母瞧她目光是刺的很。
她这般的身份没人会娶,外祖母又年纪大了,要她在舅母手底下看眼色,她是不愿的。许是她最后的一股子傲气,她刚出家做了道士,整日听经,心静了不少。回想先前日子,明明只是几日,却是恍如隔世。
“崔郎君,先前多有打扰,还请恕罪。”郑颜福身道,曾经崔朔眼中的不喜她不是没瞧见,崔朔的拒绝她也不是没听懂,唯是一厢情愿罢了。现在瞧来,的确惹人烦的很。
“无妨,本是我未曾跟姑娘说清楚。”崔朔叹息道,若不是因那案子,他该是再不上门才是,亦不会惹出这段女儿相思来。他沉吟片刻,取下带的玉佩,递与郑颜,“我瞧郑姑娘如今窘迫,拿着它换些营生也好。”
郑颜微愣,要从前的她,定是傲气的摔在崔朔脸上至死不要,如她憋口气离了外祖家去当女道士。偏现在她多经了些事,又确是囊中羞涩,于是收下苦笑道,“多谢郎君,自此后,郎君便当你我素昧平生,忘了这些往事才是。”
想来崔朔是不愿记得她的,郑颜暗暗一叹,然她却是想记着崔朔,脑中在胡思乱想,郑颜转身离开,背影颇有萧索。崔朔神色复杂看了她会儿,终是摇头。不远处苏离等人瞧见这幕,待他回来,苏离道,“怎得,懂恻隐之心了,若真是如此,带着离去便是,我观那姑娘会很是高兴才是。”
“长离兄!”崔朔低斥,“胡言乱语作甚?”
苏离轻一挑眉,“以后这等事情很多,子源你应该晓得圣上将你放此位置是为何,要碰上个贪官污吏,或个杀人数多的女子,再这般动恻隐之心可是不成的……莫辜负圣上期望才是。”
最后一句极轻,轻道崔朔并未听清,他回道,“长离兄,我晓得,我在大理寺也有个六载了,你何曾见我有心慈手软过。今不过是多了几分感慨罢了,真要论来郑姑娘算不得多无辜,我自不会有愧疚之心。”
时孟原想刺几句,被苏离瞪回去了,苏离道,“你想得明白就是,为官者仁心当予这天下无辜百姓,而非那些子贪官污吏,他们罪当容诛。若对他们起了恻隐之心,那于你于百姓,都非好事。”
“你不过大我一岁,这般老成训诫我算个什么?”崔朔哑然失笑,挥鞭策马,扬起漫天尘土。“该走了,你们离京近一个半月,而我离京则两月有余,好容易尘埃落定,是该回去了。”
上得前去,晚柠将自个儿发现一说,本苦苦支撑的郑刺史登时有些撑不住了,腿肚子哆嗦,却还强撑着不倒下。偏在这时,有个衙役也来报道,“禀府尹。柳司录差人来报,刑家亦已伏法,其余的待来了细说。”
苏离应了声,似笑非笑看着郑刺史,未曾言语直看得郑刺史冷汗淋漓,瘫倒在地后,方缓声道,“拿下郑绥及其男丁,余者家眷锁入院中,待圣旨下来再予处置。”
“诺。”诸多士兵摩拳擦掌,就往各处动手。剩下郑绥等人如遭雷击,愣怔片刻后,纷纷哭喊着求饶,然却无一人理睬。苏离将余下事情交予康成,令其多加管束手下,切勿出现辱妻抢女之事,便是要走。
却听一凄厉哭喊,另一头,崔朔刚检抄完赃款正要去苏离那儿,郑颜跌跌撞撞追了来,“郎君,郎君……”郑颜披散头发,满目泪水,妆花衣衫凌乱,瞧上去狼狈万状。她还没弄清事来,几个兵卒就拽着她要将她关着,指问何事,兵士凶悍不言反是恐吓,郑颜自幼娇生惯养,平日里何曾受过这种委屈,当即已是十二分伤心。
现见了崔朔,往日女儿心肠全勾了出来,顾不得旁人,死死拽着崔朔衣袖,不愿松手,“郎君……到底是怎的,我爹爹……爹爹他……”
崔朔原甚厌她嚣张跋扈,今一见又有几分恻然,他扶起郑颜,后退几步道,“郑刺史犯了大罪,今已证据确凿,我晓得郑姑娘难以接受,恕朔无能,帮不得郑姑娘!郑姑娘请回,以郑刺史之罪,当累及不了家人,且放心!”
随即命兵士带郑颜回去,思忖下叮嘱道,“郑刺史是有大罪,女眷却无辜,暂不知有无罪名,莫要欺辱,好生看着便是。”
崔朔吩咐完毕便转身欲走,却又听到郑颜撕心裂肺的吼声,“郎君……郎君你别走……郎君救救我爹爹……”崔朔脚步微顿,终究是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他那几句话原是看在几日相知份上,不愿太过无情,郑颜所想他帮不得,亦不愿帮。
去往前院,晓得苏离到了府衙,于是转身去了府衙,还未进去,就听柳修声音,“原找了半日没找着,幸有个士兵误打误撞碰了墙,才发现后头有间密室,还绑了个人,再晚去个几日,怕是救不得了。”
“那倒巧。”崔朔笑道,缓步进了府衙,抬眸望去,只见苏离坐在高位,神色淡淡,柳修则站于一旁,禀报着刑家一事。崔朔拱手行礼,“府尹,共查出三十万的家私,还有些古董字画,粗看下应共有五六十万两。”
苏离听罢,并不惊讶,看向崔朔,“此番辛苦你了。”
“职责所在。”崔朔略一欠身,与众人一起听柳修之言,柳修道,“我审了审,那邢家主事者得了痨病,他年富力壮自不愿就此亡故,偏生有个巡游医匠来到他门前,一手医术极妙,几剂药下去,邢家主就好的多了。医匠道要全治,需得要与之生辰八字相符的人心为引。那邢家主久病而心迷,真听了他这话,招揽了些名声不好又实力高强的江湖人,来替他办这事。”
“问他人生辰难,可邢家有钱,往寺院道观献了大笔香火后是百无禁忌,哪儿都可去,就这么找着了。你莫要说,吃了这药后,邢家主精神好了许多,更是信服。然这死人一多,郑刺史便上了报,刑家方慌了,又送了大笔金银给那郑绥,把这事压制下去。但这上报的信儿,是没法改了,才引了我们来。”
“郑绥去信让他们安分些,因而近些日子未曾犯案。我们在这儿又久,邢家主病拖不了几日,想那铤而走险一番。”说着,柳修停了一瞬,复才继续道,“此事疑点唯一样,那医匠竟是多日不见踪迹,我去捉人搜查时也未瞧见,怕是跑了。”
一听这话,时孟“砰”一下拍了桌子,怒道,“这厮害了如此之多人命,若让他逃脱,天理不容!该杀,该杀!”
“时姑娘稍安勿躁!”崔朔安抚道,“既有人见过,画了相,天下通缉便是,总会捉住,再者,那医匠怕是来历有疑,目的不纯,生怕露了面目方逃。柳司录,那医匠可又何异样处?”
柳修笑道,“卷走大量金银可算?”
“自是算的。”崔朔与苏离遥遥一望,心头隐有不好之感,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道,“此案既然牵涉甚广,总归要上奏朝廷,且看圣上意思。”
“也好。”苏离沉吟片刻,“我写篇折子上报,快马加鞭送入京都,全看圣上如何判决。说来,这郑绥一案,该是你大理寺管辖之责才是,我原已逾越,不好再插手,便先留着。”
后令人备了笔墨,挥笔写了折子,令人快马加鞭送入京都,恰好与先前那封书信一前一后呈至麟嘉帝案前,麟嘉帝细瞧后朗声一笑道,“这小子……当真是他性子所为!”
一旁值守的宦官德禄装聋作哑,只等麟嘉帝指示。麟嘉帝搁了折子,“如今,他倒是学规矩了些,惹了麻烦事,多少知道提前知会声。罢、罢,这乃是世家之事,叫世家来了解也是好的。德禄,叫郑穆来趟。”
这郑穆正是崔朔顶头上司,大理寺少卿,又是世家人,性正直重法,此事交予他来办最是妥当。德禄领命退出殿外,须臾,郑穆来了麟嘉殿,恭谨叩拜,“臣郑穆参见圣上。”
“免礼。”麟嘉帝将后一份折子给郑穆瞧,和润笑道,“郑卿瞧着,该如何处理。”
郑穆拿过来仔细翻阅,末了,眉宇深锁,直喝道,“当诛!”随即跪地请罪,“这郑绥乃我郑氏族人,臣失察,致使奸佞猖獗,险些酿成滔天巨祸,请圣上赐罪!”
“郑卿言重了。”麟嘉帝道,“郑绥与郑卿关系极远,再言郑绥为官二十载,朕未曾察觉竟是如此贪婪之人,亦是朕之过。郑卿,这郑绥一案朕便移交大理寺,即刻派人前往襄州,不可延误,不可从轻从重,务必依律定夺!”
“臣领旨。”郑穆叩首谢恩,待退下后才揉着眉心,长吁短叹。为自个儿族中出了如此之人懊恼,即点了心腹赶赴襄州,出发前是下了令的,“此事在圣上前挂了号。需得好好办,这乃一样。我族中出了这么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定要公正司法,这乃二样!”
只他派的是个文官,极讲规矩的,走时是全副仪仗,苏离等人用三天的路程,他生生走了五日。算上送信时日,他至襄州已是郑绥认罪之七日后,苏离早将事情给理清,就需顺着证据判罪即可。
虽说那位官员是个古板的,幸在负责,来的第一日便将案宗读了,又见了诸多人证兼凶犯。因是数桩命案,贪污受贿诸多罪名,自然不能草率结论,细细勘查番后,确认了郑绥确实做了恶事,且因受不了牢狱之苦,供认不讳。
仔细算了,郑绥贪污受贿有百万之巨,盖因他为郑氏中人,任职之地皆是富裕膏腴之所,这些油水都被他吞入肚里。按陈律,受财枉法三万两足以处绞刑,郑绥贪赃枉法百余万钱,所犯罪责岂是两三句可说的清的,此等蛀虫,留不得。当即查抄家产入库,郑绥被压解进京,斩立决。
郑绥家中男丁族人一干流放千里,而那郑大郎君背有数条人命,兼强抢民女,被押赴刑场。尤记他被斩时,襄州百姓无比雀跃,郑郎君横行霸道多时,见着模样姣好的女儿,便强入府中为婢,襄州上下无比恨他入骨,偏又惧其父权势,不敢言语。今一见郑绥落马,自是墙倒众人推,郑郎君死前过得极艰难痛苦。
至于其他,刑家主及其下属因屡害人命,同被斩决;反是刑、郑二家妻女得以幸免,独一人除外,便是郑绥继妻。许是在郑绥身旁呆的久了,耳濡目染,不将朝堂法规放在眼中,包揽诉讼害了几家性命,故不得幸免。
至此,此案落幕,尘埃落定。崔朔得知后,默默良久,他不曾同情郑绥,郑绥不是什么好东西,落得如此下场,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若同情于他,那些因他贪赃枉法而无处伸冤的百姓何人来同情,他只是想着了郑颜,因利用了她探听消息,心头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虽略有叹息,崔朔却并无多余善心去救郑颜,她既受了郑绥贪来的百万家产,那郑家败落之苦楚,自也要尝的。本以再无牵扯,只没想到,离襄州前,崔朔又见着了郑颜一次。
那时郑颜一身粗布衣衫,盘着道姑头只有支木簪,与先前绫罗绸缎、珠钗满头的模样大相径庭,艳丽容颜上没了嚣张跋扈,倒多了几分宁静意外。这副模样险让崔朔认不出来,反是郑颜上前打了招呼,“崔郎君。”
“郑姑娘,你……”崔朔略有惊愕。
郑颜道,“阿爹……的事情后,外祖未曾牵连其中,在我出来后就接我去住了。然外祖家无甚银两,先前家财都被抄光了,我不欲连累外祖,就当了道姑求个庇佑,凭刺绣手艺挣些银两。”
郑颜眼中染上哀意,短短几日时光她受尽了人情冷暖,从指天咒骂崔朔不讲情谊,到不敢多说一句,不过是半月光景。她原是那般嚣张跋扈,争强好胜之人,对身旁丫鬟也算不得好,落到那种境地没个愿雪中送炭,唯外祖母疼她,见郑府被抄,她被逐出流浪街头,将她领了回去。偏外祖家也不干净,幸不至落罪,就交了罚银,府中窘迫,可舅母瞧她目光是刺的很。
她这般的身份没人会娶,外祖母又年纪大了,要她在舅母手底下看眼色,她是不愿的。许是她最后的一股子傲气,她刚出家做了道士,整日听经,心静了不少。回想先前日子,明明只是几日,却是恍如隔世。
“崔郎君,先前多有打扰,还请恕罪。”郑颜福身道,曾经崔朔眼中的不喜她不是没瞧见,崔朔的拒绝她也不是没听懂,唯是一厢情愿罢了。现在瞧来,的确惹人烦的很。
“无妨,本是我未曾跟姑娘说清楚。”崔朔叹息道,若不是因那案子,他该是再不上门才是,亦不会惹出这段女儿相思来。他沉吟片刻,取下带的玉佩,递与郑颜,“我瞧郑姑娘如今窘迫,拿着它换些营生也好。”
郑颜微愣,要从前的她,定是傲气的摔在崔朔脸上至死不要,如她憋口气离了外祖家去当女道士。偏现在她多经了些事,又确是囊中羞涩,于是收下苦笑道,“多谢郎君,自此后,郎君便当你我素昧平生,忘了这些往事才是。”
想来崔朔是不愿记得她的,郑颜暗暗一叹,然她却是想记着崔朔,脑中在胡思乱想,郑颜转身离开,背影颇有萧索。崔朔神色复杂看了她会儿,终是摇头。不远处苏离等人瞧见这幕,待他回来,苏离道,“怎得,懂恻隐之心了,若真是如此,带着离去便是,我观那姑娘会很是高兴才是。”
“长离兄!”崔朔低斥,“胡言乱语作甚?”
苏离轻一挑眉,“以后这等事情很多,子源你应该晓得圣上将你放此位置是为何,要碰上个贪官污吏,或个杀人数多的女子,再这般动恻隐之心可是不成的……莫辜负圣上期望才是。”
最后一句极轻,轻道崔朔并未听清,他回道,“长离兄,我晓得,我在大理寺也有个六载了,你何曾见我有心慈手软过。今不过是多了几分感慨罢了,真要论来郑姑娘算不得多无辜,我自不会有愧疚之心。”
时孟原想刺几句,被苏离瞪回去了,苏离道,“你想得明白就是,为官者仁心当予这天下无辜百姓,而非那些子贪官污吏,他们罪当容诛。若对他们起了恻隐之心,那于你于百姓,都非好事。”
“你不过大我一岁,这般老成训诫我算个什么?”崔朔哑然失笑,挥鞭策马,扬起漫天尘土。“该走了,你们离京近一个半月,而我离京则两月有余,好容易尘埃落定,是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