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万龙脸色骤白,身形晃荡一下,险些站立不住。他猛然抬头,额上青筋暴突,双膝跪地,颤声道,“崔司直这般言语可有证据,若是没有,岂不擅诬他人!”
崔朔神色意味深长,“哦,听得此言你未喊冤,直问证据,如何叫本官不生疑惑,嗯?倘若你心中坦荡,当是高呼冤枉才是。”他顿了顿,嘴角含笑,“怎得无话可说?本官言论确是口说无凭,万捕头不若好生辩驳一番,叫本官开开眼?”
万龙身体僵硬,一动不动,额间汗顺鬓角滑落。崔朔见状,也不再言语,而是端起茶盏饮了口,悠悠品茶起来,旁儿官宦不敢劝阻。不知多久,万捕头哑声道,“还请崔司直出示证据,不然属下万不服。”
崔朔放下茶盏,慢条斯理,“本官先时去了趟朝真楼,除去底面些许足迹外,还曾于窗下拾得一弩箭,上头记号乃官府特有,寻常铁匠不敢铸造,而底面足迹虽略有模糊,幸有这位王经承将其临摹绘制。我观万捕头鞋靴几日皆是一双,听闻是令正所做,不若比对一二?”
万龙脸色难堪,额上汗水流淌,嘴唇哆嗦,咬牙道,“这不过凭空臆断,属下不服!窦县令对属下恩重如山,属下为何要杀他,司直可给属下个理由?”
“哦?”崔朔眉峰轻挑,似笑非笑,“许多之事无需理由,然你这事,我有人证,该是如何?你行止并不隐秘,窦府上就有奴役曾见你进出府中,这为其一,你杀窦县令之由,则有令正侍婢证词,这是其二!”
崔朔话音未落,就见苏离等人压着三人进入厅内。众人单见其紫袍金带,气势凛然,当即明了苏离身份尊贵,不禁屏气敛声,随崔朔一同下拜,崔朔拱手行礼,“下官参见苏府尹。”
苏离挥袖扶起崔朔,淡漠开口,“崔司直,此乃你之管辖,本府无心越权逾矩。面前三人皆是人证,本府遣人将其押赴此间,余下全看崔司直一人,本府旁观即是。”
崔朔点头致谢,旋即朝万龙看去,“这几人,万捕头可认得?”
万龙脸上阴晴不定,死死盯着三人,他如何不知晓崔朔意图,分明早已查出问题,守株待兔,偏他愚钝,直往里跳。现这般说,就为让他自乱阵脚,以便破绽百出。万龙沉默良久,最终颓然道,“认识。”
“哦?”崔朔轻飘一句,极有压迫,“既认识,那你便说说,事情经过始末。”
万龙垂首,不愿再辩,却也不愿自己家事暴之于众,叩首道,“属下行事鲁莽,一念之差,酿成大错。纵是如此,还请司直护属下些许颜面,莫要……莫要叫他人听得。”
崔朔哪里不知其中门道,轻叹一声,示意衙役退回离去,除去苏离等人,独裴县丞一人站与崔朔身旁。万龙看得此幕,心下一松,闭目长吐一口气,再次睁眼,神情坚毅,坦坦荡荡道,“窦盛确是我所杀,我无悔!”
一如外头传言,万龙原是个难民,他大哥当兵,一去不返,家里头又遭灾,不得不在城中乞讨为生。许是家遗,纵饿得瘦骨嶙峋,也可看出万龙身高马大,故而同行乞丐总领他与人争抢地盘。
那日窦盛偶见几人争斗,一眼瞧中万龙,后问知不过一十三,更收为侍从。那时万龙才晓,窦盛意欲上京,正挑选护院侍卫,然窦盛怕其不忠,正是犹疑,转眼见着万龙,心觉他身材魁梧,有几分知恩图报,遂将他收下为亲信。
万龙跟了窦盛十余年,窦盛平日待他颇好,他亦感其恩德,救过窦盛数次,对窦盛忠心耿耿,毫无怨尤。本若如此,倒是无妨,他随窦盛惯了,只等窦盛青云直上到京都为官,彻底安定。
谁料想风云突变,倒非其他,原是窦盛视万龙为弟,常独自一人至万家饮酒,二人难能亲密。直至一晚,窦盛万龙醉酒,万娘子前来照顾,将万龙扶到房中歇息,再指挥女婢搀扶窦盛。彼时窦盛醉的昏天黑地,又刚与窦娘子争吵,心情不虞。
脑中一片混沌,眼见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在他面前晃悠,窦盛倏尔翻身,推开女婢,将万娘子按于门上,撕扯衣裳,欲霸占了她。万娘子挣扎半晌,可窦盛大醉,什都顾不得,力气大得很,万娘子不敌,晕厥过去,一旁女婢惊叫连连,不知做何反应,前去报信竟被窦盛打昏。
许久方醒,跌跌撞撞将事告知万龙,万龙闻讯赶来,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万龙悲愤交加,要知他没钱没势,直至二十五方娶妻,又是那般花容月貌、性格柔婉。因而极心疼万娘子,待万娘子诞下他之独子后,更是视其为珍宝,恨不能捧上天去,花钱财请两位女婢服侍,也是万龙家中仅有两个下人。
今见爱妻受辱,如何不痛,尤是万娘子怀有一月身孕,此番折腾不仅失了腹中胎儿,更去了半条命。他怒急攻心,提刀就要冲进屋内宰了窦盛,却遇万娘子阻拦。万娘子自是极恨窦盛,偏夫君在窦盛府中做事,若万龙斩杀窦盛,恐会招祸上身。倘若万龙一去,事情宣扬,她与幼子又如何自处。
万龙虽恼怒至极,奈何万娘子苦苦相求,只得强忍满腔悲愤,将窦盛搬至客房,再换一女婢上去。若非如此,待窦盛醒来,定不会放过他全家老小,莫说什么兄弟之情,窦盛能力不足,心计手段不缺,绝不会放任一对他心怀怨恨之人活着。
那夜,两人辗转反侧,万龙抱着万娘子,低泣哽咽,直到天亮亦不曾睡下。
清晨时分,窦盛酒后大醒,对昨日事情隐约有印,见身旁女婢,只当自个儿醉的厉害,看错模样,何况那女婢同是生得好,万龙面上无一丝愤怒,故此无丝毫怀疑。
先前窦盛因诸多阴差阳错未曾见过万娘子,事件发生,万龙有心隐瞒下,更难见万娘子。窦盛只知万龙妻子千娇百媚,却从无见面,还曾玩笑要万龙带来一见。万龙面上笑回万娘子身体孱弱,不见外客,心下却是怨恨万分,只盼一日可为爱妻血恨。
许是一日日见窦盛无所知觉在他面前朗笑,许是万娘子私下啼哭,纵万娘子不欲叫万龙知晓又如何。万龙瞧她日益憔悴,怎能不知她心中痛苦,这桩桩件件消磨万龙对窦盛感恩情谊。
万娘子三尺白绫险是了断终身之事,更乃抹消万龙理智举动。万龙终是忍耐不住,若非女婢及时察觉,他是否要真真失去爱妻,还记那日,他擒万娘子素手,哑声哀求。
万娘子一如既往般恬静端方,只泪水涟涟,“夫君,这般避着总非良策,那人……会有一日知晓,那时又该如何是好?夫君,妾苟活于世,不堪羞耻,唯有一死,方可解脱……夫君可能随妾之所愿?”
万龙双眸赤红,喉咙堵塞,一字一顿,“娘子,你若走了,要我如何独活?还有我们孩儿,想想他,他这般小,你若走了,他该如何?”
万娘子凄凉一笑,泪流不止,终在万龙苦劝下舍了寻死意图。然万龙见其魂不守舍模样,知晓万娘子内心并非表露那般淡漠,心头愈发痛苦。又是愧疚,又是焦虑,甚至不敢再去见她,而在此之间,万龙亦是下定决心,要取窦盛性命。正如万娘子所言,不能躲一世,那便叫窦盛死了就是。
万龙早早查好地方,独是无把握将自个儿摘出,方是犹疑不动。直至窦盛高升在即,宴请众人之时,万龙明了,他之机会来了。先藏一弩于朝真楼——窦盛买下窦府后,将诸多钥匙皆给了万龙,要他巡视周边,万龙自有机会往返。
后是于宴中装醉,摆脱仆役后,悄悄潜入朝真楼中,趁机将弩射向窦盛头处,将其击毙。又待场面混乱,迅速回至府中假作安睡,却不知他此番举动竟偶被两个仆役瞧见,那两仆役只见万龙身影,并未多想,可与万龙口供相悖,叫崔朔察觉不妥,偷让苏离调查,果有发现。
现如今,万龙跪在下首,只是冷笑,“崔司直,您是聪慧人物,我小瞧了您。可一句,窦盛对我再如何有恩,但他欺侮我家娘子,此仇必报!”万龙咬牙切齿,却不禁落泪,他焉能不痛,那曾是他最为敬重效忠的郎君,却落得如此下场,万龙独呢喃一句,“此仇必报!”
本就知晓前情,现听万龙亲述更是痛惜,怨天怨地也不过窦盛咎由自取。崔朔凝视万龙半晌,“按律,谋杀朝廷命官,当斩!”崔朔话毕,便唤来侍卫拿下万龙,令其伏诛。
万龙不曾辩驳,只垂眸被压下去。晚柠遥望他之背影,心绪沉甸,她多少见过些许案件,此案是最叫她难安的,万龙未有多错,偏是害了人命,崔朔苏离哪能装作不知,放他离去,必定严惩。晚柠叹息一声,摇头不语,她是担忧万娘子得知事情后该如何,求情话语却是说不出,她晓得纵是她说,崔朔亦不会开示,法理难存。
满堂寂静,似是众人皆因此案无言,就听崔朔道,“裴县丞,是否早已察觉?”
崔朔语气平稳,一如往常般和煦动听,其内含肃穆让人不寒而栗,尤是裴穆感寒风刮骨,冻彻心肺,恭谨答道,“司直心头既是有数,又何苦说出?”
是啊,这般明显之所,便是晚柠也在头几日发觉不妥,况论裴穆。晚柠暗暗思量裴穆行径,听县中人言,也是个公正严明的,万龙并非权势之辈,裴穆为何不点破。细细想来,晚柠淡淡一哂,其中门道她怎会不知,可仍希是裴穆感伤万龙夫妻情谊,默而不言。
恰在这时,听得崔朔声线温润,入到耳中却如碎冰清冷,“裴县丞所言不错,平乡不可一日无县令,县丞诸多所为又是极好,县令之位还请县丞暂代。本官会是上报圣上,由吏部酌情处理。”
此言一出,已是定了乾坤,崔家势大,区区平乡县,麟嘉帝自会给崔朔颜面。再不济,吏部尚书乃崔朔之父,顺水推舟不过寻常。裴穆也深知这点,躬身行礼道,“谢司直提携。”
印证心头猜想,晚柠却是难受,时孟瞧出问题,然不知所以,独轻拉晚柠,“瞧多了就是,万龙这样的很是常见,恶人杀人不少,总归是些道不出苦楚的,被逼至崖角,拼死一搏的更多。放宽心,你这般日后怎办?”
“十一,我并非为此事……我总想着为民做主之人,那必是温柔的。”晚柠闷闷应了声,神色黯然,她为万龙,更多确是裴穆。她有丝幻想,偏方才二人对话,告知于她,裴穆是故意,他故意诱大理寺官吏前来,若那人有眼光,有实力,定是会欣赏于他,给他一飞冲天之机。
或是此事开始,万龙只当他难以忍耐,可这些子事早露裴穆眼中,推波助澜,为何?为他日后前程。这么一想,晚柠就难掩苦闷,书中都道‘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又有‘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然事实并非如此……
“丫头,读书读傻了,这般容易就入魔障?”崔朔懒散笑道,神色清隽疏落,面上笑意浅淡宁逸直叫晚柠发愣,“在朝中能为官做宰的,哪个是真正光明正大,无丝毫心计?有如此人物,定不会是在官场,你若连这等事务都无法参透,不若早早回家择亲才是,莫要在外头丢人现眼!”
“崔子源,你是何意!存心与我们过不去?”时孟气急败坏,一旁晚柠却豁然开朗,阻了时孟话头,朝崔朔盈盈一拜,“多谢崔司直开解,然还有一事不解,崔司直既清楚裴县丞为人,为何要收下他?”
“他很聪慧,有野心且非不择手段之人,这足矣。”崔朔目光悠远看向长空,语气飘渺,“不论他是否故意,只就利用机会,如此来,朔有何理由不用?他要的是富贵荣华、仕途通畅,而我需个人才来为我崔家添砖加瓦,扶持太子殿下,互惠互利有何不可?”
崔朔说完这话,起身出门,徒留一室寂静。
崔朔神色意味深长,“哦,听得此言你未喊冤,直问证据,如何叫本官不生疑惑,嗯?倘若你心中坦荡,当是高呼冤枉才是。”他顿了顿,嘴角含笑,“怎得无话可说?本官言论确是口说无凭,万捕头不若好生辩驳一番,叫本官开开眼?”
万龙身体僵硬,一动不动,额间汗顺鬓角滑落。崔朔见状,也不再言语,而是端起茶盏饮了口,悠悠品茶起来,旁儿官宦不敢劝阻。不知多久,万捕头哑声道,“还请崔司直出示证据,不然属下万不服。”
崔朔放下茶盏,慢条斯理,“本官先时去了趟朝真楼,除去底面些许足迹外,还曾于窗下拾得一弩箭,上头记号乃官府特有,寻常铁匠不敢铸造,而底面足迹虽略有模糊,幸有这位王经承将其临摹绘制。我观万捕头鞋靴几日皆是一双,听闻是令正所做,不若比对一二?”
万龙脸色难堪,额上汗水流淌,嘴唇哆嗦,咬牙道,“这不过凭空臆断,属下不服!窦县令对属下恩重如山,属下为何要杀他,司直可给属下个理由?”
“哦?”崔朔眉峰轻挑,似笑非笑,“许多之事无需理由,然你这事,我有人证,该是如何?你行止并不隐秘,窦府上就有奴役曾见你进出府中,这为其一,你杀窦县令之由,则有令正侍婢证词,这是其二!”
崔朔话音未落,就见苏离等人压着三人进入厅内。众人单见其紫袍金带,气势凛然,当即明了苏离身份尊贵,不禁屏气敛声,随崔朔一同下拜,崔朔拱手行礼,“下官参见苏府尹。”
苏离挥袖扶起崔朔,淡漠开口,“崔司直,此乃你之管辖,本府无心越权逾矩。面前三人皆是人证,本府遣人将其押赴此间,余下全看崔司直一人,本府旁观即是。”
崔朔点头致谢,旋即朝万龙看去,“这几人,万捕头可认得?”
万龙脸上阴晴不定,死死盯着三人,他如何不知晓崔朔意图,分明早已查出问题,守株待兔,偏他愚钝,直往里跳。现这般说,就为让他自乱阵脚,以便破绽百出。万龙沉默良久,最终颓然道,“认识。”
“哦?”崔朔轻飘一句,极有压迫,“既认识,那你便说说,事情经过始末。”
万龙垂首,不愿再辩,却也不愿自己家事暴之于众,叩首道,“属下行事鲁莽,一念之差,酿成大错。纵是如此,还请司直护属下些许颜面,莫要……莫要叫他人听得。”
崔朔哪里不知其中门道,轻叹一声,示意衙役退回离去,除去苏离等人,独裴县丞一人站与崔朔身旁。万龙看得此幕,心下一松,闭目长吐一口气,再次睁眼,神情坚毅,坦坦荡荡道,“窦盛确是我所杀,我无悔!”
一如外头传言,万龙原是个难民,他大哥当兵,一去不返,家里头又遭灾,不得不在城中乞讨为生。许是家遗,纵饿得瘦骨嶙峋,也可看出万龙身高马大,故而同行乞丐总领他与人争抢地盘。
那日窦盛偶见几人争斗,一眼瞧中万龙,后问知不过一十三,更收为侍从。那时万龙才晓,窦盛意欲上京,正挑选护院侍卫,然窦盛怕其不忠,正是犹疑,转眼见着万龙,心觉他身材魁梧,有几分知恩图报,遂将他收下为亲信。
万龙跟了窦盛十余年,窦盛平日待他颇好,他亦感其恩德,救过窦盛数次,对窦盛忠心耿耿,毫无怨尤。本若如此,倒是无妨,他随窦盛惯了,只等窦盛青云直上到京都为官,彻底安定。
谁料想风云突变,倒非其他,原是窦盛视万龙为弟,常独自一人至万家饮酒,二人难能亲密。直至一晚,窦盛万龙醉酒,万娘子前来照顾,将万龙扶到房中歇息,再指挥女婢搀扶窦盛。彼时窦盛醉的昏天黑地,又刚与窦娘子争吵,心情不虞。
脑中一片混沌,眼见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在他面前晃悠,窦盛倏尔翻身,推开女婢,将万娘子按于门上,撕扯衣裳,欲霸占了她。万娘子挣扎半晌,可窦盛大醉,什都顾不得,力气大得很,万娘子不敌,晕厥过去,一旁女婢惊叫连连,不知做何反应,前去报信竟被窦盛打昏。
许久方醒,跌跌撞撞将事告知万龙,万龙闻讯赶来,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万龙悲愤交加,要知他没钱没势,直至二十五方娶妻,又是那般花容月貌、性格柔婉。因而极心疼万娘子,待万娘子诞下他之独子后,更是视其为珍宝,恨不能捧上天去,花钱财请两位女婢服侍,也是万龙家中仅有两个下人。
今见爱妻受辱,如何不痛,尤是万娘子怀有一月身孕,此番折腾不仅失了腹中胎儿,更去了半条命。他怒急攻心,提刀就要冲进屋内宰了窦盛,却遇万娘子阻拦。万娘子自是极恨窦盛,偏夫君在窦盛府中做事,若万龙斩杀窦盛,恐会招祸上身。倘若万龙一去,事情宣扬,她与幼子又如何自处。
万龙虽恼怒至极,奈何万娘子苦苦相求,只得强忍满腔悲愤,将窦盛搬至客房,再换一女婢上去。若非如此,待窦盛醒来,定不会放过他全家老小,莫说什么兄弟之情,窦盛能力不足,心计手段不缺,绝不会放任一对他心怀怨恨之人活着。
那夜,两人辗转反侧,万龙抱着万娘子,低泣哽咽,直到天亮亦不曾睡下。
清晨时分,窦盛酒后大醒,对昨日事情隐约有印,见身旁女婢,只当自个儿醉的厉害,看错模样,何况那女婢同是生得好,万龙面上无一丝愤怒,故此无丝毫怀疑。
先前窦盛因诸多阴差阳错未曾见过万娘子,事件发生,万龙有心隐瞒下,更难见万娘子。窦盛只知万龙妻子千娇百媚,却从无见面,还曾玩笑要万龙带来一见。万龙面上笑回万娘子身体孱弱,不见外客,心下却是怨恨万分,只盼一日可为爱妻血恨。
许是一日日见窦盛无所知觉在他面前朗笑,许是万娘子私下啼哭,纵万娘子不欲叫万龙知晓又如何。万龙瞧她日益憔悴,怎能不知她心中痛苦,这桩桩件件消磨万龙对窦盛感恩情谊。
万娘子三尺白绫险是了断终身之事,更乃抹消万龙理智举动。万龙终是忍耐不住,若非女婢及时察觉,他是否要真真失去爱妻,还记那日,他擒万娘子素手,哑声哀求。
万娘子一如既往般恬静端方,只泪水涟涟,“夫君,这般避着总非良策,那人……会有一日知晓,那时又该如何是好?夫君,妾苟活于世,不堪羞耻,唯有一死,方可解脱……夫君可能随妾之所愿?”
万龙双眸赤红,喉咙堵塞,一字一顿,“娘子,你若走了,要我如何独活?还有我们孩儿,想想他,他这般小,你若走了,他该如何?”
万娘子凄凉一笑,泪流不止,终在万龙苦劝下舍了寻死意图。然万龙见其魂不守舍模样,知晓万娘子内心并非表露那般淡漠,心头愈发痛苦。又是愧疚,又是焦虑,甚至不敢再去见她,而在此之间,万龙亦是下定决心,要取窦盛性命。正如万娘子所言,不能躲一世,那便叫窦盛死了就是。
万龙早早查好地方,独是无把握将自个儿摘出,方是犹疑不动。直至窦盛高升在即,宴请众人之时,万龙明了,他之机会来了。先藏一弩于朝真楼——窦盛买下窦府后,将诸多钥匙皆给了万龙,要他巡视周边,万龙自有机会往返。
后是于宴中装醉,摆脱仆役后,悄悄潜入朝真楼中,趁机将弩射向窦盛头处,将其击毙。又待场面混乱,迅速回至府中假作安睡,却不知他此番举动竟偶被两个仆役瞧见,那两仆役只见万龙身影,并未多想,可与万龙口供相悖,叫崔朔察觉不妥,偷让苏离调查,果有发现。
现如今,万龙跪在下首,只是冷笑,“崔司直,您是聪慧人物,我小瞧了您。可一句,窦盛对我再如何有恩,但他欺侮我家娘子,此仇必报!”万龙咬牙切齿,却不禁落泪,他焉能不痛,那曾是他最为敬重效忠的郎君,却落得如此下场,万龙独呢喃一句,“此仇必报!”
本就知晓前情,现听万龙亲述更是痛惜,怨天怨地也不过窦盛咎由自取。崔朔凝视万龙半晌,“按律,谋杀朝廷命官,当斩!”崔朔话毕,便唤来侍卫拿下万龙,令其伏诛。
万龙不曾辩驳,只垂眸被压下去。晚柠遥望他之背影,心绪沉甸,她多少见过些许案件,此案是最叫她难安的,万龙未有多错,偏是害了人命,崔朔苏离哪能装作不知,放他离去,必定严惩。晚柠叹息一声,摇头不语,她是担忧万娘子得知事情后该如何,求情话语却是说不出,她晓得纵是她说,崔朔亦不会开示,法理难存。
满堂寂静,似是众人皆因此案无言,就听崔朔道,“裴县丞,是否早已察觉?”
崔朔语气平稳,一如往常般和煦动听,其内含肃穆让人不寒而栗,尤是裴穆感寒风刮骨,冻彻心肺,恭谨答道,“司直心头既是有数,又何苦说出?”
是啊,这般明显之所,便是晚柠也在头几日发觉不妥,况论裴穆。晚柠暗暗思量裴穆行径,听县中人言,也是个公正严明的,万龙并非权势之辈,裴穆为何不点破。细细想来,晚柠淡淡一哂,其中门道她怎会不知,可仍希是裴穆感伤万龙夫妻情谊,默而不言。
恰在这时,听得崔朔声线温润,入到耳中却如碎冰清冷,“裴县丞所言不错,平乡不可一日无县令,县丞诸多所为又是极好,县令之位还请县丞暂代。本官会是上报圣上,由吏部酌情处理。”
此言一出,已是定了乾坤,崔家势大,区区平乡县,麟嘉帝自会给崔朔颜面。再不济,吏部尚书乃崔朔之父,顺水推舟不过寻常。裴穆也深知这点,躬身行礼道,“谢司直提携。”
印证心头猜想,晚柠却是难受,时孟瞧出问题,然不知所以,独轻拉晚柠,“瞧多了就是,万龙这样的很是常见,恶人杀人不少,总归是些道不出苦楚的,被逼至崖角,拼死一搏的更多。放宽心,你这般日后怎办?”
“十一,我并非为此事……我总想着为民做主之人,那必是温柔的。”晚柠闷闷应了声,神色黯然,她为万龙,更多确是裴穆。她有丝幻想,偏方才二人对话,告知于她,裴穆是故意,他故意诱大理寺官吏前来,若那人有眼光,有实力,定是会欣赏于他,给他一飞冲天之机。
或是此事开始,万龙只当他难以忍耐,可这些子事早露裴穆眼中,推波助澜,为何?为他日后前程。这么一想,晚柠就难掩苦闷,书中都道‘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又有‘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然事实并非如此……
“丫头,读书读傻了,这般容易就入魔障?”崔朔懒散笑道,神色清隽疏落,面上笑意浅淡宁逸直叫晚柠发愣,“在朝中能为官做宰的,哪个是真正光明正大,无丝毫心计?有如此人物,定不会是在官场,你若连这等事务都无法参透,不若早早回家择亲才是,莫要在外头丢人现眼!”
“崔子源,你是何意!存心与我们过不去?”时孟气急败坏,一旁晚柠却豁然开朗,阻了时孟话头,朝崔朔盈盈一拜,“多谢崔司直开解,然还有一事不解,崔司直既清楚裴县丞为人,为何要收下他?”
“他很聪慧,有野心且非不择手段之人,这足矣。”崔朔目光悠远看向长空,语气飘渺,“不论他是否故意,只就利用机会,如此来,朔有何理由不用?他要的是富贵荣华、仕途通畅,而我需个人才来为我崔家添砖加瓦,扶持太子殿下,互惠互利有何不可?”
崔朔说完这话,起身出门,徒留一室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