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苏离随即跃起飞掠而去,眨眼间便失了踪影,未曾看见男子大变神色。也无需看见,对方会有何想法,苏离心头有数,在他点破人身份时,就已猜到后头之事了。
“说清了?”崔朔见着追上来得苏离,温润一笑,苏离轻轻颔首。二人这般心知肚明模样,叫其余人略有疑惑,但不曾有人多问,就辛尧说了句,“如今这情况,我等去何处合适些?”
苏离眉目一转,已有了主意,“去那山村如何。”
这番话语叫得辛尧呆愣,他是想过回山村中,然他们现在身份,怕为山村引来祸患,方缓了心思,不曾想苏离直言如此。但苏离有自个儿思虑,“你的护卫,我的衙役还在那处,就是咱们退了,他们痕迹可否瞒住?与其叫钱延屠杀而我等不知,不如先行一步,把握先机。”
苏离一席话让他醒悟过来,辛尧连声称好,旋即带着几人赶往山村。而钱延派遣人马搜查,却不知人早就跑去山林中躲藏,反被华皓与开山鹞引走,往相反之地去。
众人一路顺遂回到山村,彼时天已大亮,客店掌柜见他们一身狼狈回来,心下有不好猜测,倒是辛尧机灵,骂骂咧咧道,“晦气,当真晦气,三次欲进城,三次遇着山匪。不成、不成,待我回家中,定要与阿爹告上状,请人来剿了这山匪。”
“许正是因此,山匪才盯着咱的。”晚柠故意白了眼,嘟囔道,“郎君身份尊贵,不怕什么,却叫我等吃了苦头。”
她这般作态令得众人忍俊不禁,连苏离也莞尔,至这掌柜的信不信就不知了。能从虎视眈眈叔伯手中保下客店,开到如今,掌柜的也有套属自个儿的小民智慧,不多问、不多说,只求将这些瘟神早些送走。
先将戚时修安置在房中,他本受伤颇重,而今奔波如此长时间,伤势更重了几分。幸是苏离医术高超,勉强救了回来,但也说了,接下几日不容移动,需好生静养,不然神仙难救。
再提笔又开了副方子,将药材取处前往煎煮——幸有华皓帮忙,以他们当时情况,逃出升天不难,难是凑齐所需药材——事来得太过出人意料,不说戚时修药材,就衙役护卫疗伤所需药材都尚未备齐,又添了这般多伤员。有了华皓就不一样,苏离险些怀疑他抢了药堂,药材齐全到不行。
这虽是件好事,可想起华皓带来消息,苏离就头疼不行,这事他如何与麟嘉帝禀报,他想了片刻,决定暂且搁置,毕竟眼下麻烦不单一件,路上他曾翻阅账册,又与“碎”有牵连。
开山鹞说是上极教势力,可这账册与“碎”的一致,不知是二者合作,或本为一体,最不好情形乃开山鹞说谎设局。不论何等情形,苏离决意待他们人来齐,就放飞信鸽,告知圣上始末。纵他不曾带,崔朔之人也定带了传信的,届时再做打算。
苏离占了院子熬药,余下人等各自休憩。晚柠红着脸被时孟推进另间房中,崔朔在此坐着,正要脱衣涂药,他与戚时修伤得最重,故个占了间房。见着晚柠进来,赶忙将外袍罩上,二人面面相觑,涨红了脸,半晌崔朔率先开口,低声艰难道,“水衡,我无甚事,你暂且出去,省得……省得坏了你名声。”
晚柠眼尖瞧见崔朔后背染血外袍,叹气道,“这里皆是你我之人,传不出流言,何况你伤更重要些,我为你擦拭伤口,重新上药可好。”
纵如此,崔朔也不愿叫晚柠有一丝可能遭着流言蜚语,然难得晚柠高兴与他亲近,给他上药,又不想拒绝,可谓无比纠结。难得见着他这般神色的晚柠,噗笑声道,“你我已定了亲,名声坏不了,莫担忧,快些换药罢。”
闻言崔朔稍稍放松,乖乖任由她解了外衫。崔朔伤得很重,肩膀处深可见骨,皮肉翻卷,满背狰狞刀疤鞭痕。晚柠素手纤纤,动作轻缓,极其温柔替他上药包扎,动作轻缓,仿佛怕弄痛他一般,崔朔微闭双眸,只觉心底某处柔软塌陷,整颗心被填满,连带着浑身舒坦。
二人皆寂静无声,房间内登时被暧昧气氛充斥,情愫弥漫,却不知时孟在门外偷听。听了半晌,确认相处极好,时孟方才悄无声息离开。脑中想着事儿,时孟未曾看前面,一下撞上张泽,张泽嬉皮笑脸道,“平日你最厌崔司直,怎的将水衡往他处送?”
“人已定了亲,哪里容得我插嘴,你莫管闲事,好生歇着吧。”时孟白了张泽眼,径自越过他,继续向前,留张泽一人在那处傻笑。
时孟张泽伤得不重,自然有心谈其他的,不单他们,这外头辛尧揉着跌疼的肩,有一搭没一搭与满面愁容的萦思聊着,“莫要担忧,这事想来很快能解决,你兄长亦会无事的。”
萦思原是个娇俏姑娘,性子爽利,如今却略有沉默寡言,似心事重重。但仍不愿在外人面前露了怯,故含糊应付道,“多谢郎君关怀,只郎君不是查陉邑县县令之案,怎得不继续查了?”
“这不在查,嫌犯已经见着了。”辛尧说得简洁,却叫萦思迷糊,前儿他们都在一块儿,如何见着嫌犯。偏辛尧不语,他被麟嘉帝看重亦是有本事的,纵如今尚且稚嫩,也能察觉些端倪,日后多加历练定是名贤臣。
麟嘉帝将辛尧派到此处,正是存了历练心思,这点苏离崔朔心知肚明,唯有见过民生疾苦,才知如何治国平天下,而非纸上谈兵;唯有见过官场黑暗,方能真正学会治理政务,在朝堂立身。
辛尧如今便在磨砺自身,这对他日后有益,然这段时候,许会很长,许会很短,究竟如何皆看辛尧自身造化。
见着辛尧不言,萦思并未追根究底,反倒是笑着说,“如此甚好,早些将事儿解决,想来郎君家中会高兴些,他们应早早翘首期盼郎君归回才是!”
这话引得辛尧眼眸黯淡,叫得萦思心头一跳,忧心是自个说错话,不知如何补救时,听到辛尧轻声道,“我已无家人,父母都已逝世,除去一出嫁姐姐外,孑然一身,如何归家?”
萦思怔住,心中五味杂陈,竟不晓得该如何劝慰。瞧着她模样,辛尧似有一吐为快之心,轻声道,“你可愿听听我过往?”
萦思颔首,示意他尽可畅所欲言,辛尧垂目,低声诉说过往,他原也是定州人,麟嘉帝思他身份好办事,便将派了此处。他也想着来祭奠义父母——他并非父母亲生,说是冬日被遗弃于林中。
那年他仿若刚出生,天寒地冻晓他在林中活不下去,就将他带入家中。义父母本是厚道人,家中稍有余财,名下几个庄田收成颇丰,日子过得也安稳富足。
夫妻二人和和美美,却有一桩不足,膝下唯一女,义母生产时伤了身,再不能生养。而义父对义母情深义重,不愿另娶,或纳外室,这般一来就有问题,他们是族中最富者,这家财无人继承就引来诸多觊觎。
二人生恐自个儿死后,女儿无依无靠,被人欺辱都无处诉苦,可若从了兄弟心思过继侄子,心头又觉不好。因幺女性情刚烈,与几个兄弟相处不好,且就叔伯家兄弟都是记事的,晓得亲生父母,哪会善待他们女儿?
因此,二人迟疑不断,终是舍不得让幺女受苦,恰巧捡着辛尧,打了主意将他收做养子,随了他们姓氏,想着好歹女儿日后有个依靠。
辛家他人都是不愿,这过继还能继承家业,这收养可无这般好处,到时辛父辛母一去,家产要被朝廷收回,这叫他们如何愿意。偏辛父辛母,任是闹到难看境地,都坚持要收养辛尧,不肯改变主意,众兄弟心中恼恨,却拿他二老无法,只得作罢。
兼之二人家教很好,辛尧自小就极有孝心,虽年少,却懂事得很,又为人聪慧,勤勉刻苦,见过辛家人无理取闹,暗暗发誓要出人头地,叫义父母风光荣耀,如此才能报答恩德。
偏世事难料,辛母生产以来体弱多病,缠绵床榻,在辛尧长姐出嫁一年就逝了,自此辛父身子就断断续续不大好,只硬撑口气,直至辛尧高中之日,含笑而逝。死前,将家财一为二,交予两个儿女。这其实并不大公平,因辛娘子出嫁时,已带了一半家财为嫁妆。
辛父辛母虽信任辛尧品行,到底疼爱女儿,怕人心易变,给了女儿保障。有这份钱财,纵是日后夫君变心,辛尧薄凉忘恩,女儿不至于无依无靠,总归还有一条退路。
彼时,有不少人在辛尧耳边嚼舌根,皆被辛尧顶了回去,他自幼与长姐感情深厚,哪会在意这些许钱财。且义父母担忧在他眼中不无道理,再说这份家财本是义父母挣下,想如何安排是义父母权力,他无需置喙。
甚至将自个儿那份全给了长姐,他已高中,有官员俸禄,饿不着。比起自己,他更担忧长姐,姐夫是他与义父细细挑得,当初瞧着好,谁知日后事,多些倚仗总没坏处,在婆家也更能说得上话。
辛娘子感动弟弟心志不变,对辛尧也越发疼爱,姐弟俩感情极佳。然辛娘子是出嫁了的,辛尧姐弟相称,但与她并无血缘关系,时常见面惹来闲言碎语可不好,毕竟辛尧丧妻后尚未娶亲。
这也是辛娘子担忧处,前儿辛尧一心苦读,倒在父母命下娶了一妻,可不曾有子嗣,后又遇着孝期,好容易出了孝,这妻室又因病亡故。这身旁没个儿知冷知热的人儿,辛娘子可不着急上火。
偏辛尧一时无心情爱,家中又无其他长辈能张罗婚事,叫辛娘子很是愁眉,时常劝说,说烦了辛尧也想着选个端庄得体的,糊弄过去,未等实施就领了这次差事。
这些事儿,辛尧当不会都与萦思说,就挑了几件简单说了些。萦思听得认真,不由想起自己事来,神色复杂,心里百转千回,“有些冒昧,但郎君可想寻亲生爹娘?”
“我不晓得。”辛尧摇头叹息,“爹娘捡到我时,是三十年前腊月,正是战乱之际,除去绣了尧字襁褓,别无其它。不知是逃难路上扔的,或是遭遇不测,就留我一人的,连名讳都无,如何找得着……我权当义父义母为亲爹娘。”
萦思明白辛尧心中忐忑,既怕是被爹娘主动抛弃,又怕对方早已遇不测,如此反复下,干脆不去寻觅,免得徒增痛苦。就这般轻叹声,萦思不再多言,为辛尧倒了杯温水,静静坐在他身侧陪伴。
辛尧应声,饮了水,心绪渐渐平静下来,看着旁边女子不知为何,心念猛地一动,他从未有这般感觉,也不清楚因何而其。只顺心意道,“此次差事办完后,我欲回安喜,虽说当初高中时祭过次,总归还是想再去见见……”
姑娘可愿与我同行,后头的话并无说出口,辛尧就咽下,只感疑惑,他为何要这般说。明明会坏了姑娘名誉,怎就鬼迷心窍了?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猛然听得萦思若有所思道,“郎君家住安喜?”
“不错。”辛尧颔首原欲说些甚,还未出口,穆氏从门外走进,后头还有掌柜的,二人笑吟吟道,“该用晚膳了,郎君姑娘可聊好了?”
“说清了?”崔朔见着追上来得苏离,温润一笑,苏离轻轻颔首。二人这般心知肚明模样,叫其余人略有疑惑,但不曾有人多问,就辛尧说了句,“如今这情况,我等去何处合适些?”
苏离眉目一转,已有了主意,“去那山村如何。”
这番话语叫得辛尧呆愣,他是想过回山村中,然他们现在身份,怕为山村引来祸患,方缓了心思,不曾想苏离直言如此。但苏离有自个儿思虑,“你的护卫,我的衙役还在那处,就是咱们退了,他们痕迹可否瞒住?与其叫钱延屠杀而我等不知,不如先行一步,把握先机。”
苏离一席话让他醒悟过来,辛尧连声称好,旋即带着几人赶往山村。而钱延派遣人马搜查,却不知人早就跑去山林中躲藏,反被华皓与开山鹞引走,往相反之地去。
众人一路顺遂回到山村,彼时天已大亮,客店掌柜见他们一身狼狈回来,心下有不好猜测,倒是辛尧机灵,骂骂咧咧道,“晦气,当真晦气,三次欲进城,三次遇着山匪。不成、不成,待我回家中,定要与阿爹告上状,请人来剿了这山匪。”
“许正是因此,山匪才盯着咱的。”晚柠故意白了眼,嘟囔道,“郎君身份尊贵,不怕什么,却叫我等吃了苦头。”
她这般作态令得众人忍俊不禁,连苏离也莞尔,至这掌柜的信不信就不知了。能从虎视眈眈叔伯手中保下客店,开到如今,掌柜的也有套属自个儿的小民智慧,不多问、不多说,只求将这些瘟神早些送走。
先将戚时修安置在房中,他本受伤颇重,而今奔波如此长时间,伤势更重了几分。幸是苏离医术高超,勉强救了回来,但也说了,接下几日不容移动,需好生静养,不然神仙难救。
再提笔又开了副方子,将药材取处前往煎煮——幸有华皓帮忙,以他们当时情况,逃出升天不难,难是凑齐所需药材——事来得太过出人意料,不说戚时修药材,就衙役护卫疗伤所需药材都尚未备齐,又添了这般多伤员。有了华皓就不一样,苏离险些怀疑他抢了药堂,药材齐全到不行。
这虽是件好事,可想起华皓带来消息,苏离就头疼不行,这事他如何与麟嘉帝禀报,他想了片刻,决定暂且搁置,毕竟眼下麻烦不单一件,路上他曾翻阅账册,又与“碎”有牵连。
开山鹞说是上极教势力,可这账册与“碎”的一致,不知是二者合作,或本为一体,最不好情形乃开山鹞说谎设局。不论何等情形,苏离决意待他们人来齐,就放飞信鸽,告知圣上始末。纵他不曾带,崔朔之人也定带了传信的,届时再做打算。
苏离占了院子熬药,余下人等各自休憩。晚柠红着脸被时孟推进另间房中,崔朔在此坐着,正要脱衣涂药,他与戚时修伤得最重,故个占了间房。见着晚柠进来,赶忙将外袍罩上,二人面面相觑,涨红了脸,半晌崔朔率先开口,低声艰难道,“水衡,我无甚事,你暂且出去,省得……省得坏了你名声。”
晚柠眼尖瞧见崔朔后背染血外袍,叹气道,“这里皆是你我之人,传不出流言,何况你伤更重要些,我为你擦拭伤口,重新上药可好。”
纵如此,崔朔也不愿叫晚柠有一丝可能遭着流言蜚语,然难得晚柠高兴与他亲近,给他上药,又不想拒绝,可谓无比纠结。难得见着他这般神色的晚柠,噗笑声道,“你我已定了亲,名声坏不了,莫担忧,快些换药罢。”
闻言崔朔稍稍放松,乖乖任由她解了外衫。崔朔伤得很重,肩膀处深可见骨,皮肉翻卷,满背狰狞刀疤鞭痕。晚柠素手纤纤,动作轻缓,极其温柔替他上药包扎,动作轻缓,仿佛怕弄痛他一般,崔朔微闭双眸,只觉心底某处柔软塌陷,整颗心被填满,连带着浑身舒坦。
二人皆寂静无声,房间内登时被暧昧气氛充斥,情愫弥漫,却不知时孟在门外偷听。听了半晌,确认相处极好,时孟方才悄无声息离开。脑中想着事儿,时孟未曾看前面,一下撞上张泽,张泽嬉皮笑脸道,“平日你最厌崔司直,怎的将水衡往他处送?”
“人已定了亲,哪里容得我插嘴,你莫管闲事,好生歇着吧。”时孟白了张泽眼,径自越过他,继续向前,留张泽一人在那处傻笑。
时孟张泽伤得不重,自然有心谈其他的,不单他们,这外头辛尧揉着跌疼的肩,有一搭没一搭与满面愁容的萦思聊着,“莫要担忧,这事想来很快能解决,你兄长亦会无事的。”
萦思原是个娇俏姑娘,性子爽利,如今却略有沉默寡言,似心事重重。但仍不愿在外人面前露了怯,故含糊应付道,“多谢郎君关怀,只郎君不是查陉邑县县令之案,怎得不继续查了?”
“这不在查,嫌犯已经见着了。”辛尧说得简洁,却叫萦思迷糊,前儿他们都在一块儿,如何见着嫌犯。偏辛尧不语,他被麟嘉帝看重亦是有本事的,纵如今尚且稚嫩,也能察觉些端倪,日后多加历练定是名贤臣。
麟嘉帝将辛尧派到此处,正是存了历练心思,这点苏离崔朔心知肚明,唯有见过民生疾苦,才知如何治国平天下,而非纸上谈兵;唯有见过官场黑暗,方能真正学会治理政务,在朝堂立身。
辛尧如今便在磨砺自身,这对他日后有益,然这段时候,许会很长,许会很短,究竟如何皆看辛尧自身造化。
见着辛尧不言,萦思并未追根究底,反倒是笑着说,“如此甚好,早些将事儿解决,想来郎君家中会高兴些,他们应早早翘首期盼郎君归回才是!”
这话引得辛尧眼眸黯淡,叫得萦思心头一跳,忧心是自个说错话,不知如何补救时,听到辛尧轻声道,“我已无家人,父母都已逝世,除去一出嫁姐姐外,孑然一身,如何归家?”
萦思怔住,心中五味杂陈,竟不晓得该如何劝慰。瞧着她模样,辛尧似有一吐为快之心,轻声道,“你可愿听听我过往?”
萦思颔首,示意他尽可畅所欲言,辛尧垂目,低声诉说过往,他原也是定州人,麟嘉帝思他身份好办事,便将派了此处。他也想着来祭奠义父母——他并非父母亲生,说是冬日被遗弃于林中。
那年他仿若刚出生,天寒地冻晓他在林中活不下去,就将他带入家中。义父母本是厚道人,家中稍有余财,名下几个庄田收成颇丰,日子过得也安稳富足。
夫妻二人和和美美,却有一桩不足,膝下唯一女,义母生产时伤了身,再不能生养。而义父对义母情深义重,不愿另娶,或纳外室,这般一来就有问题,他们是族中最富者,这家财无人继承就引来诸多觊觎。
二人生恐自个儿死后,女儿无依无靠,被人欺辱都无处诉苦,可若从了兄弟心思过继侄子,心头又觉不好。因幺女性情刚烈,与几个兄弟相处不好,且就叔伯家兄弟都是记事的,晓得亲生父母,哪会善待他们女儿?
因此,二人迟疑不断,终是舍不得让幺女受苦,恰巧捡着辛尧,打了主意将他收做养子,随了他们姓氏,想着好歹女儿日后有个依靠。
辛家他人都是不愿,这过继还能继承家业,这收养可无这般好处,到时辛父辛母一去,家产要被朝廷收回,这叫他们如何愿意。偏辛父辛母,任是闹到难看境地,都坚持要收养辛尧,不肯改变主意,众兄弟心中恼恨,却拿他二老无法,只得作罢。
兼之二人家教很好,辛尧自小就极有孝心,虽年少,却懂事得很,又为人聪慧,勤勉刻苦,见过辛家人无理取闹,暗暗发誓要出人头地,叫义父母风光荣耀,如此才能报答恩德。
偏世事难料,辛母生产以来体弱多病,缠绵床榻,在辛尧长姐出嫁一年就逝了,自此辛父身子就断断续续不大好,只硬撑口气,直至辛尧高中之日,含笑而逝。死前,将家财一为二,交予两个儿女。这其实并不大公平,因辛娘子出嫁时,已带了一半家财为嫁妆。
辛父辛母虽信任辛尧品行,到底疼爱女儿,怕人心易变,给了女儿保障。有这份钱财,纵是日后夫君变心,辛尧薄凉忘恩,女儿不至于无依无靠,总归还有一条退路。
彼时,有不少人在辛尧耳边嚼舌根,皆被辛尧顶了回去,他自幼与长姐感情深厚,哪会在意这些许钱财。且义父母担忧在他眼中不无道理,再说这份家财本是义父母挣下,想如何安排是义父母权力,他无需置喙。
甚至将自个儿那份全给了长姐,他已高中,有官员俸禄,饿不着。比起自己,他更担忧长姐,姐夫是他与义父细细挑得,当初瞧着好,谁知日后事,多些倚仗总没坏处,在婆家也更能说得上话。
辛娘子感动弟弟心志不变,对辛尧也越发疼爱,姐弟俩感情极佳。然辛娘子是出嫁了的,辛尧姐弟相称,但与她并无血缘关系,时常见面惹来闲言碎语可不好,毕竟辛尧丧妻后尚未娶亲。
这也是辛娘子担忧处,前儿辛尧一心苦读,倒在父母命下娶了一妻,可不曾有子嗣,后又遇着孝期,好容易出了孝,这妻室又因病亡故。这身旁没个儿知冷知热的人儿,辛娘子可不着急上火。
偏辛尧一时无心情爱,家中又无其他长辈能张罗婚事,叫辛娘子很是愁眉,时常劝说,说烦了辛尧也想着选个端庄得体的,糊弄过去,未等实施就领了这次差事。
这些事儿,辛尧当不会都与萦思说,就挑了几件简单说了些。萦思听得认真,不由想起自己事来,神色复杂,心里百转千回,“有些冒昧,但郎君可想寻亲生爹娘?”
“我不晓得。”辛尧摇头叹息,“爹娘捡到我时,是三十年前腊月,正是战乱之际,除去绣了尧字襁褓,别无其它。不知是逃难路上扔的,或是遭遇不测,就留我一人的,连名讳都无,如何找得着……我权当义父义母为亲爹娘。”
萦思明白辛尧心中忐忑,既怕是被爹娘主动抛弃,又怕对方早已遇不测,如此反复下,干脆不去寻觅,免得徒增痛苦。就这般轻叹声,萦思不再多言,为辛尧倒了杯温水,静静坐在他身侧陪伴。
辛尧应声,饮了水,心绪渐渐平静下来,看着旁边女子不知为何,心念猛地一动,他从未有这般感觉,也不清楚因何而其。只顺心意道,“此次差事办完后,我欲回安喜,虽说当初高中时祭过次,总归还是想再去见见……”
姑娘可愿与我同行,后头的话并无说出口,辛尧就咽下,只感疑惑,他为何要这般说。明明会坏了姑娘名誉,怎就鬼迷心窍了?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猛然听得萦思若有所思道,“郎君家住安喜?”
“不错。”辛尧颔首原欲说些甚,还未出口,穆氏从门外走进,后头还有掌柜的,二人笑吟吟道,“该用晚膳了,郎君姑娘可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