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欲接回她,此刻却仍有障碍。
已逐渐收回权柄的皇帝开始学习忍耐,学会退步。
太后是愈病愈沉稳的老太太,她对权柄的张施有度素来是有效的,他尚需学习。
本来因病了一阵未理政,有人有所懈怠。
太后忽以雷霆之势在大殿上处理了两位宗亲一位能臣的贪腐案。众人便又汲汲营营,恢复如初。
不过,局势于他,还是有些喜人之处,他说给她听。
皇信堂上,众人为两位宗亲求情。
太后不语,众人并未固谏。而是将眼光转向了他这个皇帝,太后也看向他。
只有他才有资格做决定。
“那官家如何决定?”
贪腐需治,人情也不可不察,两位宗亲具为景穆皇帝之子。
于是有诏称:“二王所犯难恕,而太皇太后追惟高宗孔怀之恩;且南安王事母孝谨,闻于中外,并特免死,削夺官爵,禁锢终身。”(注1)
太后未有异议。
“陛下倒做成了这好人。”
拓跋宏一笑,其实也不完全是。
除了南安王拓跋桢有子作战有功需要考量之外,他也希望允情予一些亲近的宗室成员,使他们将来能和太后那一拨人,形成天然的相持。
再加以其他力量,成颉颃之势。
即便是拥笃太后的那一拨人,心也未必一样齐。
他需提前做一些准备,尽量拉拢那些可争取的。比如李冲,再比如穆亮。
这些是能臣,亦是社稷的股肱之臣。
他们不仅是太后的臣子,更是大魏的臣子。
“这一切很快会结束,新的一切即将到来。”
韶华对这一句虽有些云里雾里,但也不欲多想,拓跋宏已经亲过来。
他炽热的目光像是在向她昭示他隐藏已久的熊熊野心,真是让人惧怕。
韶华悄悄将头埋进被中,引得拓跋宏忍俊不禁,学那衾上相继盛放的芙蓉,尽相追逐。
韶华很快便知道他口中的“会结束”指的是什么。
太和十四年秋,太后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
谥曰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方山是太后亲自选的百年之地,当日场景历历在目。
太后览毕即设宴,不拘男女老幼,皆起舞和歌以为祝。
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
羊水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西岭上,韶华一路走来。
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
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
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
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
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圆镜矣。
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注2)
她在庐墓处寻到了拓跋宏。
拓跋宏正仰躺在草地上,风吹过他的脸,有些痒痒的,他拿手挡着有些刺目的骄阳。
他眯着眼睛,渐渐的竟进入梦中。
鼻尖好像闻到了深秋的味道,有虫在耳畔轻轻鸣唱,唱的如此欢快,一定不是在宫里。
是在哪里呢?他抬头看看,是一片广阔而澄明的天空。他想起来了,是在征讨蠕蠕的路上。
冯太后幼时便亲养他,难得放任自己和父亲彼此相处,唯一一次便是延兴二年的这一次征讨蠕蠕。
小小的他跟在皇父的身边,皇父则悄悄的走到他的身后,和他一起读那一页书。最后,皇父抚了抚他的额头,“吾儿日后必成大器。”
那时候,皇父还十分年轻,他的手厚实而温暖,还很有力量。
他心里开心,但面上却没有展露出来,反而是问,“何以为成大器?”
父皇想了想,并不急着回答他,反而是坐下来,问他,“宏儿可知,我们为何频繁的征讨蠕蠕?”
他也想了想。蠕蠕草地肥沃,盛产牛羊,这些都是资源。可以为大魏填补空缺,让他们更有资本去南伐。
皇父笑着颔首,“孺子可教也。”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征讨蠕蠕从来不是国策,而是一种准备。
大魏的国策从来只有一个,便是定鼎中原,一统华夏。
他左右看看,面前仍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地。
可是很突然的,皇父却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黑压压的胡马和人群,还有狼。
他就这样,孤立无援的站在那漩涡当中。
转瞬间,马儿嘶鸣的声音接连响起来,人群正牵着狼,朝着他奔腾而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从天而降,将他和那群人马之间划开了一道长长的河流。
仙子不说话。
韶华一身白衣,为守孝而来。
他惶惶骤见,以为是仙子,半晌才笑。
并不起身,反而向她伸出手。
他将她拥在怀中,复又仰躺下。对她说:“陪我在这儿待一会儿。”
韶华温顺的躺在他怀中,抚着他的手,轻轻的说:“你就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韶华就此便住在庐墓中,一住又是三年。
拓跋宏常来方山祭拜太后,甚至在永固陵侧,修建了自己的百年之地。
这向外界,尤其是太后旧派,释放了一个极友善的信号。
因修建万年堂,来往许多匠作之人。
冯熙执掌门下省,时而派心腹属官往来视察进度。
一次两次,避得开。次数多了,难免碰面。
属官自认得自家女郎,连忙回城秘告冯熙。
冯熙初时大惊,但碍于拓跋丕在,只能先压下心事,等送走了人,连忙召来冯诞。
冯诞从未将那年在北芒所见,告知于父。只有外间几句闲言碎语,尚可控制。
冯诞见避无可避,只好和盘托出。
冯熙只忆及那一年,重为二娘选婿之事在至尊的敲打下只能不了了之,却未料到原还有这一出。
想着自己经年往北芒所送的信件,想必都已落入至尊之手。
一时惊骇,不由抓住了儿子的手。
若放在以往,他必不会如此。可眼下,形势变了。
冯氏赖以生存的依傍冯太后已薨。
虽陛下待冯氏如故,可到底不是正经外戚。
冯诞与他的隐忧相同,两人对视,冯诞镇定开口:“当务之急,是尽快扶持三娘登上后位。”
冯熙难免想起太后临终,一一宣人说话,他和拓跋丕同时入内觐见。
太后只交代了他们三件事:一是尽快扶立拓跋恂为东宫,二是请册皇后,三是她大力推动的朝政框架不能脱轨。
那时太后沉疴难起,越发消瘦了起来。
早年因投火而落在臂膀上的伤疤在纤细的胳膊上愈显狰狞,她想抓住什么,最终没有力气将手抬起来。(注3)
还是拓跋丕顺势握住了她的手,太后回转眼睛,重重一握。
似托付,又似告别。
再峥嵘的岁月,都有落幕的一天。
时间,是每个人的敌人。
冯熙眼中有泪。
方才拓跋丕前来,也欲商讨此事。与此刻冯诞所说雷同。
三娘对拓跋恂有数年教养之情,养育之恩,已如亲生母子。于宫中位份最高,又是先太后亲侄女,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人选了。
冯熙怎会不知,可是道理是道理。
人的感情是很难琢磨的东西,尤其是帝王之爱。
新的爱意味着新的权力。
冯诞是他与公主的长子,也是他的世子。总有一天冯氏一族会交到他手里,他既已意决,便随他去同拓跋丕谋划罢。
冯熙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累,他想他是老了。不复当年金戈铁马,策马扬鞭的英武。
常夫人当日亦知,一时惊起。行于床畔,来来回回,看的冯熙本来就疼的头更疼了。
老夫老妻之间,心意相通。常夫人一把握住冯熙的手,“我不管你怎么想,我要去看女儿。”
冯熙拦不住,也不欲拦,谁能阻拦一只雌虎的孺慕之情呢?
更何况,常夫人对韶华心怀愧疚。
韶华刚出宫时,她尚不知。是其后进宫去看三娘,才在宫人们嘴里听说了常氏女的始末。
虽然这事和她没有直接关联,可毕竟因为自己的母家而拖累自己的女儿,让她如何不挂怀。
见到她,韶华很是开心。之前在北芒,屡屡收到阿母送来的物什和仆人,就像亲眼看见了阿母一样。
韶华半倚在她怀里,唤她“阿娘” 。
常夫人心一软,简直要流泪,阿吉赶忙扶夫人坐下。
韶华已然忘记常氏女的事,她只记得幼时,她曾与三娘和常夫人一同回娘家祭扫。
不是重整过的常家,而是阿母来平城投奔常太后之前的常氏本家。
那是在辽西之地,她犹记得路途甚远。
直到天光到了下晌,母女三人才来到一条河边。
有一条船在等着,那船夫是个老人家,听说极擅掌舵。
于是,管它风不平浪不静,他们的小船也依然稳稳当当。
三娘早就睡着了,而她则伏趴在阿母的膝上,两只眼盯着那船夫。
即便是这样竟也不晕,还笑说:“阿伯划的真好。”
常夫人摸摸她的头发,说:“阿伯掌舵一辈子,自然划的好。”
等到她们接连四十九日的礼佛之后,终于在最后一日登上大舟,游湖赏莲。
三娘坐在船尾,要摘莲子来吃。
她则坐着瞧那掌舵人,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她听见船尾有叫声传来,阿母便前往探视。
她仍坐瞧那人掌舵,全然不理任何干扰。
仿佛天地静谧,唯有着一件事需要倾注心力。
常夫人听她说起往事,难免由此想到了记忆里的另一个女儿。
已逐渐收回权柄的皇帝开始学习忍耐,学会退步。
太后是愈病愈沉稳的老太太,她对权柄的张施有度素来是有效的,他尚需学习。
本来因病了一阵未理政,有人有所懈怠。
太后忽以雷霆之势在大殿上处理了两位宗亲一位能臣的贪腐案。众人便又汲汲营营,恢复如初。
不过,局势于他,还是有些喜人之处,他说给她听。
皇信堂上,众人为两位宗亲求情。
太后不语,众人并未固谏。而是将眼光转向了他这个皇帝,太后也看向他。
只有他才有资格做决定。
“那官家如何决定?”
贪腐需治,人情也不可不察,两位宗亲具为景穆皇帝之子。
于是有诏称:“二王所犯难恕,而太皇太后追惟高宗孔怀之恩;且南安王事母孝谨,闻于中外,并特免死,削夺官爵,禁锢终身。”(注1)
太后未有异议。
“陛下倒做成了这好人。”
拓跋宏一笑,其实也不完全是。
除了南安王拓跋桢有子作战有功需要考量之外,他也希望允情予一些亲近的宗室成员,使他们将来能和太后那一拨人,形成天然的相持。
再加以其他力量,成颉颃之势。
即便是拥笃太后的那一拨人,心也未必一样齐。
他需提前做一些准备,尽量拉拢那些可争取的。比如李冲,再比如穆亮。
这些是能臣,亦是社稷的股肱之臣。
他们不仅是太后的臣子,更是大魏的臣子。
“这一切很快会结束,新的一切即将到来。”
韶华对这一句虽有些云里雾里,但也不欲多想,拓跋宏已经亲过来。
他炽热的目光像是在向她昭示他隐藏已久的熊熊野心,真是让人惧怕。
韶华悄悄将头埋进被中,引得拓跋宏忍俊不禁,学那衾上相继盛放的芙蓉,尽相追逐。
韶华很快便知道他口中的“会结束”指的是什么。
太和十四年秋,太后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
谥曰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方山是太后亲自选的百年之地,当日场景历历在目。
太后览毕即设宴,不拘男女老幼,皆起舞和歌以为祝。
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
羊水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西岭上,韶华一路走来。
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
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
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
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
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圆镜矣。
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注2)
她在庐墓处寻到了拓跋宏。
拓跋宏正仰躺在草地上,风吹过他的脸,有些痒痒的,他拿手挡着有些刺目的骄阳。
他眯着眼睛,渐渐的竟进入梦中。
鼻尖好像闻到了深秋的味道,有虫在耳畔轻轻鸣唱,唱的如此欢快,一定不是在宫里。
是在哪里呢?他抬头看看,是一片广阔而澄明的天空。他想起来了,是在征讨蠕蠕的路上。
冯太后幼时便亲养他,难得放任自己和父亲彼此相处,唯一一次便是延兴二年的这一次征讨蠕蠕。
小小的他跟在皇父的身边,皇父则悄悄的走到他的身后,和他一起读那一页书。最后,皇父抚了抚他的额头,“吾儿日后必成大器。”
那时候,皇父还十分年轻,他的手厚实而温暖,还很有力量。
他心里开心,但面上却没有展露出来,反而是问,“何以为成大器?”
父皇想了想,并不急着回答他,反而是坐下来,问他,“宏儿可知,我们为何频繁的征讨蠕蠕?”
他也想了想。蠕蠕草地肥沃,盛产牛羊,这些都是资源。可以为大魏填补空缺,让他们更有资本去南伐。
皇父笑着颔首,“孺子可教也。”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征讨蠕蠕从来不是国策,而是一种准备。
大魏的国策从来只有一个,便是定鼎中原,一统华夏。
他左右看看,面前仍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地。
可是很突然的,皇父却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黑压压的胡马和人群,还有狼。
他就这样,孤立无援的站在那漩涡当中。
转瞬间,马儿嘶鸣的声音接连响起来,人群正牵着狼,朝着他奔腾而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从天而降,将他和那群人马之间划开了一道长长的河流。
仙子不说话。
韶华一身白衣,为守孝而来。
他惶惶骤见,以为是仙子,半晌才笑。
并不起身,反而向她伸出手。
他将她拥在怀中,复又仰躺下。对她说:“陪我在这儿待一会儿。”
韶华温顺的躺在他怀中,抚着他的手,轻轻的说:“你就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韶华就此便住在庐墓中,一住又是三年。
拓跋宏常来方山祭拜太后,甚至在永固陵侧,修建了自己的百年之地。
这向外界,尤其是太后旧派,释放了一个极友善的信号。
因修建万年堂,来往许多匠作之人。
冯熙执掌门下省,时而派心腹属官往来视察进度。
一次两次,避得开。次数多了,难免碰面。
属官自认得自家女郎,连忙回城秘告冯熙。
冯熙初时大惊,但碍于拓跋丕在,只能先压下心事,等送走了人,连忙召来冯诞。
冯诞从未将那年在北芒所见,告知于父。只有外间几句闲言碎语,尚可控制。
冯诞见避无可避,只好和盘托出。
冯熙只忆及那一年,重为二娘选婿之事在至尊的敲打下只能不了了之,却未料到原还有这一出。
想着自己经年往北芒所送的信件,想必都已落入至尊之手。
一时惊骇,不由抓住了儿子的手。
若放在以往,他必不会如此。可眼下,形势变了。
冯氏赖以生存的依傍冯太后已薨。
虽陛下待冯氏如故,可到底不是正经外戚。
冯诞与他的隐忧相同,两人对视,冯诞镇定开口:“当务之急,是尽快扶持三娘登上后位。”
冯熙难免想起太后临终,一一宣人说话,他和拓跋丕同时入内觐见。
太后只交代了他们三件事:一是尽快扶立拓跋恂为东宫,二是请册皇后,三是她大力推动的朝政框架不能脱轨。
那时太后沉疴难起,越发消瘦了起来。
早年因投火而落在臂膀上的伤疤在纤细的胳膊上愈显狰狞,她想抓住什么,最终没有力气将手抬起来。(注3)
还是拓跋丕顺势握住了她的手,太后回转眼睛,重重一握。
似托付,又似告别。
再峥嵘的岁月,都有落幕的一天。
时间,是每个人的敌人。
冯熙眼中有泪。
方才拓跋丕前来,也欲商讨此事。与此刻冯诞所说雷同。
三娘对拓跋恂有数年教养之情,养育之恩,已如亲生母子。于宫中位份最高,又是先太后亲侄女,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人选了。
冯熙怎会不知,可是道理是道理。
人的感情是很难琢磨的东西,尤其是帝王之爱。
新的爱意味着新的权力。
冯诞是他与公主的长子,也是他的世子。总有一天冯氏一族会交到他手里,他既已意决,便随他去同拓跋丕谋划罢。
冯熙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累,他想他是老了。不复当年金戈铁马,策马扬鞭的英武。
常夫人当日亦知,一时惊起。行于床畔,来来回回,看的冯熙本来就疼的头更疼了。
老夫老妻之间,心意相通。常夫人一把握住冯熙的手,“我不管你怎么想,我要去看女儿。”
冯熙拦不住,也不欲拦,谁能阻拦一只雌虎的孺慕之情呢?
更何况,常夫人对韶华心怀愧疚。
韶华刚出宫时,她尚不知。是其后进宫去看三娘,才在宫人们嘴里听说了常氏女的始末。
虽然这事和她没有直接关联,可毕竟因为自己的母家而拖累自己的女儿,让她如何不挂怀。
见到她,韶华很是开心。之前在北芒,屡屡收到阿母送来的物什和仆人,就像亲眼看见了阿母一样。
韶华半倚在她怀里,唤她“阿娘” 。
常夫人心一软,简直要流泪,阿吉赶忙扶夫人坐下。
韶华已然忘记常氏女的事,她只记得幼时,她曾与三娘和常夫人一同回娘家祭扫。
不是重整过的常家,而是阿母来平城投奔常太后之前的常氏本家。
那是在辽西之地,她犹记得路途甚远。
直到天光到了下晌,母女三人才来到一条河边。
有一条船在等着,那船夫是个老人家,听说极擅掌舵。
于是,管它风不平浪不静,他们的小船也依然稳稳当当。
三娘早就睡着了,而她则伏趴在阿母的膝上,两只眼盯着那船夫。
即便是这样竟也不晕,还笑说:“阿伯划的真好。”
常夫人摸摸她的头发,说:“阿伯掌舵一辈子,自然划的好。”
等到她们接连四十九日的礼佛之后,终于在最后一日登上大舟,游湖赏莲。
三娘坐在船尾,要摘莲子来吃。
她则坐着瞧那掌舵人,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她听见船尾有叫声传来,阿母便前往探视。
她仍坐瞧那人掌舵,全然不理任何干扰。
仿佛天地静谧,唯有着一件事需要倾注心力。
常夫人听她说起往事,难免由此想到了记忆里的另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