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旦让冷月欣接触朝政,先不说那些本以为冷月欣是被利用的文武百官怎么说,单就冷月欣自己,胃口绝对会被养大。
冷月欣,从来不会甘于现状。
只要给了冷月欣一个枝干,冷月欣能一直爬,爬到无人企及的高度。
到那时,谁被谁利用,已经不好说了。
冷天华给了冷月欣十里红妆,这十里红妆中,没有一样东西是第二人准备的。
就连姚淑荣,都单独准备了一份嫁妆,虽说比不上十里红妆那般耀眼,但也是一番心意。
当然,姚家给的嫁妆都直接搬进了冷月欣的护国长公主府,并没有跟着一起列入嫁妆单子上。
这些,足以证明,冷家对于冷月欣的态度。
我们家的女儿,生死都由我们做主,不用你玄家一丝一毫。
冷姚两家,是真真正正的,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冷月欣身后。
冷月欣,冷家,姚家,三足鼎立,相辅相成,除非同时扳倒这三个,否则都不可轻举妄动。
而现在,哪怕是面对帝王,冷天华也有胆子说,你必须对我女儿千好万好。
“之前父皇同我说了他的计划,那时我已经伤了欣儿的心。如今,要对姚家下手,不让欣儿参与,多半那颗心就真的不属于我了。岳父,您就答应吧。”
玄烨想到了冷月欣的行为,但玄烨不在乎,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父皇的所作所为,我身为人子,不能说什么,但我想尽量弥补一下这个亏欠。只要欣儿参与朝政,那对于欣儿周边所有的负面言论都会不攻自破。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效果,参政,是最有效的办法。”
冷亭黎今日也在府上,闻言,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行性极强:“父亲,儿子以为,可以让妹妹去试一试。”
以冷月欣的聪慧,只一眼就能锁定危险,并且迅速做出反应,解除危机。
***
另一边,欣岚院。
姚淑荣得知了冷月欣的计划,整个人冷汗直冒。
姚淑荣小时候被姚家呵护在手心,嫁入冷家后也是夫妻和睦,儿女孝顺,这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
如今,骤然听到冷月欣的骇人计划,姚淑荣却是没反应过来。
冷月欣也不急,独自等着姚淑荣做出回应。
良久,姚淑荣才道:“这个计划之后,我们都走了,你呢?还有,为什么你要说,哪怕国灭,也不要再回京城?你嫂子,可是皇家公主啊。”
冷家几位公子只有冷亭黎成婚了,这个嫂子也就只有一人。
冷月欣道:“一样。”
入了夫家的门,那生死皆由夫家定夺,除非你娘家实力夫家比之不及。
但冷家就算是臣子,真要细细一盘,实力不输玄家。
玄天歌就不说了,冷亭黎的妻子是天和帝的第七女玄诗允,成婚十年,孕有一子一女,夫妻恩爱,儿女康健乖巧。
真要说起来,玄诗允与皇家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情谊。
玄诗允是天和帝的霍得妃所出,产时大出血,血崩而死。
玄诗允那时候还小,根本不记事,一直被寄养在沈皇后名下。
后来沈皇后有孕,天和帝就让玄诗允单独搬到公主府去住了。
那时,玄诗允也不过刚刚八岁。
八岁就离了宫,哪怕沈皇后当年再好,有了玄烨以后也就不再想从前那般关注玄诗允了,渐渐的也就生分了。
时至今日,玄诗允已经三十了,早就记不得当年在沈皇后宫里的日子了。
姚淑荣想通了这些也就放下心来,毕竟没有任何女子愿意离开自己的打算父母和故乡。
天和帝只关心沈皇后和云贵妃的孩子,这不是什么秘密。
姚淑荣认真同冷月欣道:“欣儿,你既然决定了,那为娘就听你的。等晚上有空了,我会亲自同你父亲说的,让他按照你的计划,开始布局。”
冷月欣点头。
***
海棠园内,冷家几人同意了玄烨的提议。
冷月欣知道分寸,如果涉及敏感朝政,冷月欣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之法,不会深陷冷姚两家于不义之地。
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冷月欣,并不打算直面这些问题。
玄烨得了冷天华的应允,心中略微放心了一些。
冷月欣是会听冷天华的一些建议的,所以,只要冷天华同意了,最起码短时间内,玄烨能够保证冷月欣不会陷入朝堂的风雨中。
眼看时间不早了,玄烨起身告辞。
***
回皇宫的路上,玄烨将自己和冷天华的决定告诉了冷月欣,并询问冷月欣是否愿意。
冷月欣心中的期盼在玄烨问出第一句时就已经沉入谷底,等到玄烨说完所有,冷月欣心中已经再也掀不起任何波浪了。
冷月欣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下这件事对于自己计划的利弊。
原本,以冷月欣的计划,玄烨现在是对冷月欣持有怀疑态度,不会交给冷月欣实权的。
但玄烨既然同意冷月欣插手朝政,那也就意味着,冷月欣手中的实权大于玄烨,毕竟在民间和朝堂,只要冷月欣一日不死,就没有人能真正的伤害到冷月欣。
但同样的,如果日后出现有人弹劾冷姚两家的事,冷月欣如果选择包庇或者从轻处罚,那也会落人口舌。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冷月欣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权利,进一步精进自己的计划。
所以,想到了这其中种种,冷月欣同意了。
玄烨见冷月欣并没有生气,心里松了一口气。
***
冷家,芳兰院。
姚淑荣低声同冷天华说起冷月欣今日的事,冷天华只觉不妙。
今日,冷天华可是刚刚同意玄烨,允许冷月欣参政。
但冷天华万万想不到,冷月欣居然要冷姚两家退出朝堂!
那这件事,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冷天华决定,过段时间趁着元宵节,亲自去问一下冷月欣。
***
翌日,早朝。
玄烨带着冷月欣一起坐在龙椅之上,当众宣布冷月欣可以参政一事,不出所料引起很大反应
冷月欣,从来不会甘于现状。
只要给了冷月欣一个枝干,冷月欣能一直爬,爬到无人企及的高度。
到那时,谁被谁利用,已经不好说了。
冷天华给了冷月欣十里红妆,这十里红妆中,没有一样东西是第二人准备的。
就连姚淑荣,都单独准备了一份嫁妆,虽说比不上十里红妆那般耀眼,但也是一番心意。
当然,姚家给的嫁妆都直接搬进了冷月欣的护国长公主府,并没有跟着一起列入嫁妆单子上。
这些,足以证明,冷家对于冷月欣的态度。
我们家的女儿,生死都由我们做主,不用你玄家一丝一毫。
冷姚两家,是真真正正的,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冷月欣身后。
冷月欣,冷家,姚家,三足鼎立,相辅相成,除非同时扳倒这三个,否则都不可轻举妄动。
而现在,哪怕是面对帝王,冷天华也有胆子说,你必须对我女儿千好万好。
“之前父皇同我说了他的计划,那时我已经伤了欣儿的心。如今,要对姚家下手,不让欣儿参与,多半那颗心就真的不属于我了。岳父,您就答应吧。”
玄烨想到了冷月欣的行为,但玄烨不在乎,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父皇的所作所为,我身为人子,不能说什么,但我想尽量弥补一下这个亏欠。只要欣儿参与朝政,那对于欣儿周边所有的负面言论都会不攻自破。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效果,参政,是最有效的办法。”
冷亭黎今日也在府上,闻言,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行性极强:“父亲,儿子以为,可以让妹妹去试一试。”
以冷月欣的聪慧,只一眼就能锁定危险,并且迅速做出反应,解除危机。
***
另一边,欣岚院。
姚淑荣得知了冷月欣的计划,整个人冷汗直冒。
姚淑荣小时候被姚家呵护在手心,嫁入冷家后也是夫妻和睦,儿女孝顺,这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折。
如今,骤然听到冷月欣的骇人计划,姚淑荣却是没反应过来。
冷月欣也不急,独自等着姚淑荣做出回应。
良久,姚淑荣才道:“这个计划之后,我们都走了,你呢?还有,为什么你要说,哪怕国灭,也不要再回京城?你嫂子,可是皇家公主啊。”
冷家几位公子只有冷亭黎成婚了,这个嫂子也就只有一人。
冷月欣道:“一样。”
入了夫家的门,那生死皆由夫家定夺,除非你娘家实力夫家比之不及。
但冷家就算是臣子,真要细细一盘,实力不输玄家。
玄天歌就不说了,冷亭黎的妻子是天和帝的第七女玄诗允,成婚十年,孕有一子一女,夫妻恩爱,儿女康健乖巧。
真要说起来,玄诗允与皇家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情谊。
玄诗允是天和帝的霍得妃所出,产时大出血,血崩而死。
玄诗允那时候还小,根本不记事,一直被寄养在沈皇后名下。
后来沈皇后有孕,天和帝就让玄诗允单独搬到公主府去住了。
那时,玄诗允也不过刚刚八岁。
八岁就离了宫,哪怕沈皇后当年再好,有了玄烨以后也就不再想从前那般关注玄诗允了,渐渐的也就生分了。
时至今日,玄诗允已经三十了,早就记不得当年在沈皇后宫里的日子了。
姚淑荣想通了这些也就放下心来,毕竟没有任何女子愿意离开自己的打算父母和故乡。
天和帝只关心沈皇后和云贵妃的孩子,这不是什么秘密。
姚淑荣认真同冷月欣道:“欣儿,你既然决定了,那为娘就听你的。等晚上有空了,我会亲自同你父亲说的,让他按照你的计划,开始布局。”
冷月欣点头。
***
海棠园内,冷家几人同意了玄烨的提议。
冷月欣知道分寸,如果涉及敏感朝政,冷月欣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之法,不会深陷冷姚两家于不义之地。
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冷月欣,并不打算直面这些问题。
玄烨得了冷天华的应允,心中略微放心了一些。
冷月欣是会听冷天华的一些建议的,所以,只要冷天华同意了,最起码短时间内,玄烨能够保证冷月欣不会陷入朝堂的风雨中。
眼看时间不早了,玄烨起身告辞。
***
回皇宫的路上,玄烨将自己和冷天华的决定告诉了冷月欣,并询问冷月欣是否愿意。
冷月欣心中的期盼在玄烨问出第一句时就已经沉入谷底,等到玄烨说完所有,冷月欣心中已经再也掀不起任何波浪了。
冷月欣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下这件事对于自己计划的利弊。
原本,以冷月欣的计划,玄烨现在是对冷月欣持有怀疑态度,不会交给冷月欣实权的。
但玄烨既然同意冷月欣插手朝政,那也就意味着,冷月欣手中的实权大于玄烨,毕竟在民间和朝堂,只要冷月欣一日不死,就没有人能真正的伤害到冷月欣。
但同样的,如果日后出现有人弹劾冷姚两家的事,冷月欣如果选择包庇或者从轻处罚,那也会落人口舌。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冷月欣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权利,进一步精进自己的计划。
所以,想到了这其中种种,冷月欣同意了。
玄烨见冷月欣并没有生气,心里松了一口气。
***
冷家,芳兰院。
姚淑荣低声同冷天华说起冷月欣今日的事,冷天华只觉不妙。
今日,冷天华可是刚刚同意玄烨,允许冷月欣参政。
但冷天华万万想不到,冷月欣居然要冷姚两家退出朝堂!
那这件事,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冷天华决定,过段时间趁着元宵节,亲自去问一下冷月欣。
***
翌日,早朝。
玄烨带着冷月欣一起坐在龙椅之上,当众宣布冷月欣可以参政一事,不出所料引起很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