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典军应了声赶忙出门跟上,沈应慈步子风火,冯典军跑着追了好一会儿才追上。
“福娘子到哪儿领救济粮?”冯典军喘着气问。
沈应慈指了指前面围了不少人的老杏树底下:“杏树底下。”
沈应慈过去排队,冯典军看她排队还要一会儿,转身到商铺买吃食。
年景不好,商铺粮食价贵,寻常人家买不起,只能等官家的救济粮。
买了不少干货果脯糖果,本想差店里人送去福娘子家,转念一想还是拎在手里,站在不远处等福娘子。
领救济粮免不了挨挨挤挤,有人浑水摸鱼想多抓些,甚至有见她年纪小想抢的,沈应慈领完,转身刚走出人群就有人伸手要抢。
冯典军瞧见步子立刻迈出去,结果刚迈出去就又收了回来。
沈应慈早有准备,对方甫一伸手,她搭在刀把上的手立刻抽出刀,怒目瞪着:“哪来儿的黄皮耗子精,专干这些不要脸的下作事,当心你姑奶奶我一刀剔出你的耗子骨。”
那人见不好下手,又被骂得头麻脸热,一旁闹哄哄排队的人此刻都转过头看他,也不敢回骂,缩头缩脑跑了。
沈应慈打鼻子里哼了声,抱着坛子找冯典军,看到冯典军手里拎着两半袋米面,怀里满当当的油纸包,惊叹不已:“这都是你买的?这得多少文钱?我都一年多没敢进去了,东西可贵可贵了。”
“这些钱算不得什么,买给福娘子打牙祭,都是些不值钱的果脯糖果,不知你爱吃哪种就都买些,都尝尝。”冯典军腾出一只手,在衣襟上擦了擦,从最上面一个油纸包里扣出两个桃脯递过去,“先尝尝。”
沈应慈惊喜地接过,丢到嘴里一个,又香又甜跟浸了蜜一样:“我阿爹在的时候,每年会摘些果子晾起来,冬天和初春我嘴馋时就拿吃一个。”
另一个她递给了冯典军,“你也吃,我看你一直盯着,肯定也想吃。”
冯典军笑着接过放进嘴里,乡野的果脯用的果子不是上乘的,糖也放的多,吃着有些涩口又过于甜腻,也就福娘子这般没吃过好的才觉着这种果脯能下嘴。
主君也是多虑,琼娘也不过学了两年书,能认得几个字,沈家又是武将之家,学识一般,又在乡野杀猪匠家长大,能有什么心眼,不过瞧着不痴傻罢了。
若是知道要接她回京,定然高兴的摸不着头脑,能有什么值得芥蒂的。
冯典军这般想,看沈应慈的眼神更加不屑鄙夷,全不掩藏:“福娘子在这儿可真是没吃过好东西,此番特意过来,是为了接福娘子回京,京城吃的玩儿的可比这穷乡僻野地儿多多了。”
沈应慈愣在原地,话都结巴了:“接…接我去京城?”
冯典军点头,很是满意她的反应:“是的,老爷和老夫人可都盼着见你。”
“回去能吃饱吗?是不是每天都有新衣服穿?我听莫阿姐说过,京城人个个气派,衣服都是丝绸锦缎,每日穿着都不重样。”沈应慈睁大眼睛,满是对京城的繁华的向往,“每天都能吃肉吗?”
“进了国公府,福娘子若是想,自然可以日日吃肉,日日穿着不重样。想吃什么和厨房说一声,想穿什么和掌衣的内府典府说一声,全不必自己动手。各种珍馐锦缎,怕是要看花你的眼。”冯典军道。
沈应慈两眼冒光,期待地看着他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来时着急,一路车马未能休整,过两日养养车马就出发,明日先派信使传信回去,省得家里人心焦。”
婚事定在子月十五,距今不过两月,虽说筹备可照着先前的继续下去,但她可比不上英娘,英娘贵为郡主,形制规格要高得多,她不过是个乡野村妇,单礼仪都不知要学多久。
“好。”沈应慈应了声,心下将他的轻蔑尽收眼底,转身露出抹冷笑,快步往前走。
走了一半发觉冯典军没跟上,转身看他满头汗,步伐缓慢艰难,暗自撇嘴,走过去接他手里拎的半袋米和半袋面。
“这东西可不轻,你一个…”冯典军试图躲开她的手,话还没说完,手上一轻,东西已经被沈应慈拿走。
沈应慈只淡淡看了他一眼,伸手拽过米袋面袋,冯典军手拎得发麻,她毫不费力就拽走了:“这算啥,我打小力气大,乡里还没哪个男的能比得过我。”
拿过米面,沈应慈仍旧健步如飞,仿若手里两半袋米面是两颗杏子般。
冯典军揉着酸麻的手,看她步伐轻快,不由想到端庄聪慧,文静雅致的英娘,这般粗俗样子,与将军府倒是相称,幸而有她替英娘入将军府,不然可不知英娘要遭什么罪。
回到家把冯典军买来的米面放到厨房单独的储存粮食的瓮缸里,救济粮掺了陈谷,里面有不少坏烂的谷子,还有沙石,不如买来的精细,不能放在一个罐子里。
放好米面,沈应慈麻利生火烧水,气都不喘。
刚蹲下身就被喊住:“福娘子到屋里歇着,做饭的事我们来就行。”
着装统一的两个侍从走进厨房,手里还提着新鲜的半截猪后腿、整只鸡和整条鱼。
上次吃肉还是许久之前梧桐拿来的,日子不好过,她也不敢在家里开火做肉,味道传出去,邻里街坊话头不知传成什么鬼样子。
这么算来,她都好久没见过肉了,看着愣神咽口水之际被拉出厨房。
进了屋子发现已经大变样,不知哪里冒出个年岁看着和莫阿姐相仿的姑娘在屋里收拾。
方才拉她出厨房的也是个和她穿着一样的姑娘,两个年岁相仿,着装相似,若非长相和发髻头饰不同,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她们乘第二辆马车,若都是些男子,怕照顾不好你,行事也多有不便。都是老祖宗精挑细选的,你给起个名字,日后都跟着你了。”冯典军跟着进屋解释道。
“向来都是父母起名字,哪轮得着我。”沈应慈疑惑诧异。
端坐木椅上的万义良冷声开口:“两个婢女而已,你给起个名字方便做事喊人,你若不要,她们也没回去的必要了,寻个地方卖了便可,等回了国公府再给你选。”
沈应慈眸子颤了颤,动作局促片刻,抬头期待道:“那就多谢舅舅了。”
年前徐阿婆家的三娘子被卖到商家,不到半年便被虐而死,连个完整尸首都找不到。
三娘子同她年岁相当,一起长大,算是她最好的玩伴了,朱大去世,家里不好过,三娘子经常拿吃食给她,自家活做完了还过来帮她做活。
大好的年纪,就这么没了,沈应慈每每想起她都一阵惋惜,权势面前,普通人不过蝼蚁。
“福娘子日后也是主子了,快些起个名字。”冯典军揶揄着把两个姑娘推到她面前。
沈应慈看她们头饰颜色不同,就念着颜色说:“绿头花的叫春杏、红头花的叫夏杏。”
两个姑娘默默记下自己新名字,略略欠身谢过后继续收拾屋子。
“福娘子叫什么名儿?只听说叫纳福。乳名儿福娘子。”万义良等她起完名字才开口问。
“纳福是小名。”沈应慈从墙角大箱子里扒拉出许久未用皱巴巴的草纸和毛笔以及一小块墨,找了个浅盘子接了点水研墨。
草纸铺在大箱子上,屋里没有桌子,万义良站在她旁边看她一笔一划不算工整,歪歪扭扭写的十分生疏。
沈应慈。
“沈应慈,我的大名,阿娘说是上私塾要用的,不过我脑袋笨,上私塾老是睡觉还捣乱,被先生赶出去了。”沈应慈嘿嘿笑了笑,羞耻地挠了挠头。
万义良眯眼,狭长的眼眸闪过暗光:“为何姓沈?”
“因为我亲阿爹姓沈,不过后来阿娘虽然改嫁了阿爹,也没改我的姓,就这么一直叫着,反正乡里邻居也没人喊过,改不改没区别。”沈应慈知他何意,顺着解释道。
“你可知,”万义良语气一顿,压低些许,“你生父可是因谋反被处死的逆臣。此事重大,怕是琼娘不敢告诉你。”
沈应慈杏眸瞪大,惊恐万分:“怎么…可能?”
万义良叹气:“你托来的信儿一进京城圣上就得知了,此番也是你外祖父进宫求情,才保下你。好在事情尘埃落定,圣上念在万家功劳不做追究,还特许接你来京城。”
看着沈应慈在面前惊慌腿软到站不住,万义良眼帘半垂,淡淡看她恐惧的样子,施舍般伸手拉了她手臂一下。
沈应慈扶着他站起来,站稳后红着眼眶怯懦开口:“多亏了舅舅和外祖父,不然我这条小命就没了。”
“不必担心,”万义良抽回手,拿了手帕浅浅擦着,“日后回了国公府,好好听话,便什么都不用愁。”
“那可太好了。”沈应慈随手扯着袖子抹掉眼泪,嘿嘿笑得没心没肺。
万义良嫌恶她发痴一般的样子,抿唇皱眉,垂头继续看摊在膝上的书卷。
没一会儿屋里焕然一新,不知她们从哪找来的新被褥,桃红色艳丽明亮,还有张四方桌,连椅子都换了更大更好的,上面摆了茶壶沏了茶,热腾腾冒着气。
“哇,你们好厉害。”沈应慈不停赞叹。
这时方才出去了的冯典军又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来,摊在桌上打开,是各样的糕点,瞧着就香软酥甜。
“按您的吩咐,同县令说过了,此行是私事,不便从公。我瞧着他们备的糕点不错,拿了些看福娘子喜不喜欢。”
“福娘子到哪儿领救济粮?”冯典军喘着气问。
沈应慈指了指前面围了不少人的老杏树底下:“杏树底下。”
沈应慈过去排队,冯典军看她排队还要一会儿,转身到商铺买吃食。
年景不好,商铺粮食价贵,寻常人家买不起,只能等官家的救济粮。
买了不少干货果脯糖果,本想差店里人送去福娘子家,转念一想还是拎在手里,站在不远处等福娘子。
领救济粮免不了挨挨挤挤,有人浑水摸鱼想多抓些,甚至有见她年纪小想抢的,沈应慈领完,转身刚走出人群就有人伸手要抢。
冯典军瞧见步子立刻迈出去,结果刚迈出去就又收了回来。
沈应慈早有准备,对方甫一伸手,她搭在刀把上的手立刻抽出刀,怒目瞪着:“哪来儿的黄皮耗子精,专干这些不要脸的下作事,当心你姑奶奶我一刀剔出你的耗子骨。”
那人见不好下手,又被骂得头麻脸热,一旁闹哄哄排队的人此刻都转过头看他,也不敢回骂,缩头缩脑跑了。
沈应慈打鼻子里哼了声,抱着坛子找冯典军,看到冯典军手里拎着两半袋米面,怀里满当当的油纸包,惊叹不已:“这都是你买的?这得多少文钱?我都一年多没敢进去了,东西可贵可贵了。”
“这些钱算不得什么,买给福娘子打牙祭,都是些不值钱的果脯糖果,不知你爱吃哪种就都买些,都尝尝。”冯典军腾出一只手,在衣襟上擦了擦,从最上面一个油纸包里扣出两个桃脯递过去,“先尝尝。”
沈应慈惊喜地接过,丢到嘴里一个,又香又甜跟浸了蜜一样:“我阿爹在的时候,每年会摘些果子晾起来,冬天和初春我嘴馋时就拿吃一个。”
另一个她递给了冯典军,“你也吃,我看你一直盯着,肯定也想吃。”
冯典军笑着接过放进嘴里,乡野的果脯用的果子不是上乘的,糖也放的多,吃着有些涩口又过于甜腻,也就福娘子这般没吃过好的才觉着这种果脯能下嘴。
主君也是多虑,琼娘也不过学了两年书,能认得几个字,沈家又是武将之家,学识一般,又在乡野杀猪匠家长大,能有什么心眼,不过瞧着不痴傻罢了。
若是知道要接她回京,定然高兴的摸不着头脑,能有什么值得芥蒂的。
冯典军这般想,看沈应慈的眼神更加不屑鄙夷,全不掩藏:“福娘子在这儿可真是没吃过好东西,此番特意过来,是为了接福娘子回京,京城吃的玩儿的可比这穷乡僻野地儿多多了。”
沈应慈愣在原地,话都结巴了:“接…接我去京城?”
冯典军点头,很是满意她的反应:“是的,老爷和老夫人可都盼着见你。”
“回去能吃饱吗?是不是每天都有新衣服穿?我听莫阿姐说过,京城人个个气派,衣服都是丝绸锦缎,每日穿着都不重样。”沈应慈睁大眼睛,满是对京城的繁华的向往,“每天都能吃肉吗?”
“进了国公府,福娘子若是想,自然可以日日吃肉,日日穿着不重样。想吃什么和厨房说一声,想穿什么和掌衣的内府典府说一声,全不必自己动手。各种珍馐锦缎,怕是要看花你的眼。”冯典军道。
沈应慈两眼冒光,期待地看着他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来时着急,一路车马未能休整,过两日养养车马就出发,明日先派信使传信回去,省得家里人心焦。”
婚事定在子月十五,距今不过两月,虽说筹备可照着先前的继续下去,但她可比不上英娘,英娘贵为郡主,形制规格要高得多,她不过是个乡野村妇,单礼仪都不知要学多久。
“好。”沈应慈应了声,心下将他的轻蔑尽收眼底,转身露出抹冷笑,快步往前走。
走了一半发觉冯典军没跟上,转身看他满头汗,步伐缓慢艰难,暗自撇嘴,走过去接他手里拎的半袋米和半袋面。
“这东西可不轻,你一个…”冯典军试图躲开她的手,话还没说完,手上一轻,东西已经被沈应慈拿走。
沈应慈只淡淡看了他一眼,伸手拽过米袋面袋,冯典军手拎得发麻,她毫不费力就拽走了:“这算啥,我打小力气大,乡里还没哪个男的能比得过我。”
拿过米面,沈应慈仍旧健步如飞,仿若手里两半袋米面是两颗杏子般。
冯典军揉着酸麻的手,看她步伐轻快,不由想到端庄聪慧,文静雅致的英娘,这般粗俗样子,与将军府倒是相称,幸而有她替英娘入将军府,不然可不知英娘要遭什么罪。
回到家把冯典军买来的米面放到厨房单独的储存粮食的瓮缸里,救济粮掺了陈谷,里面有不少坏烂的谷子,还有沙石,不如买来的精细,不能放在一个罐子里。
放好米面,沈应慈麻利生火烧水,气都不喘。
刚蹲下身就被喊住:“福娘子到屋里歇着,做饭的事我们来就行。”
着装统一的两个侍从走进厨房,手里还提着新鲜的半截猪后腿、整只鸡和整条鱼。
上次吃肉还是许久之前梧桐拿来的,日子不好过,她也不敢在家里开火做肉,味道传出去,邻里街坊话头不知传成什么鬼样子。
这么算来,她都好久没见过肉了,看着愣神咽口水之际被拉出厨房。
进了屋子发现已经大变样,不知哪里冒出个年岁看着和莫阿姐相仿的姑娘在屋里收拾。
方才拉她出厨房的也是个和她穿着一样的姑娘,两个年岁相仿,着装相似,若非长相和发髻头饰不同,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她们乘第二辆马车,若都是些男子,怕照顾不好你,行事也多有不便。都是老祖宗精挑细选的,你给起个名字,日后都跟着你了。”冯典军跟着进屋解释道。
“向来都是父母起名字,哪轮得着我。”沈应慈疑惑诧异。
端坐木椅上的万义良冷声开口:“两个婢女而已,你给起个名字方便做事喊人,你若不要,她们也没回去的必要了,寻个地方卖了便可,等回了国公府再给你选。”
沈应慈眸子颤了颤,动作局促片刻,抬头期待道:“那就多谢舅舅了。”
年前徐阿婆家的三娘子被卖到商家,不到半年便被虐而死,连个完整尸首都找不到。
三娘子同她年岁相当,一起长大,算是她最好的玩伴了,朱大去世,家里不好过,三娘子经常拿吃食给她,自家活做完了还过来帮她做活。
大好的年纪,就这么没了,沈应慈每每想起她都一阵惋惜,权势面前,普通人不过蝼蚁。
“福娘子日后也是主子了,快些起个名字。”冯典军揶揄着把两个姑娘推到她面前。
沈应慈看她们头饰颜色不同,就念着颜色说:“绿头花的叫春杏、红头花的叫夏杏。”
两个姑娘默默记下自己新名字,略略欠身谢过后继续收拾屋子。
“福娘子叫什么名儿?只听说叫纳福。乳名儿福娘子。”万义良等她起完名字才开口问。
“纳福是小名。”沈应慈从墙角大箱子里扒拉出许久未用皱巴巴的草纸和毛笔以及一小块墨,找了个浅盘子接了点水研墨。
草纸铺在大箱子上,屋里没有桌子,万义良站在她旁边看她一笔一划不算工整,歪歪扭扭写的十分生疏。
沈应慈。
“沈应慈,我的大名,阿娘说是上私塾要用的,不过我脑袋笨,上私塾老是睡觉还捣乱,被先生赶出去了。”沈应慈嘿嘿笑了笑,羞耻地挠了挠头。
万义良眯眼,狭长的眼眸闪过暗光:“为何姓沈?”
“因为我亲阿爹姓沈,不过后来阿娘虽然改嫁了阿爹,也没改我的姓,就这么一直叫着,反正乡里邻居也没人喊过,改不改没区别。”沈应慈知他何意,顺着解释道。
“你可知,”万义良语气一顿,压低些许,“你生父可是因谋反被处死的逆臣。此事重大,怕是琼娘不敢告诉你。”
沈应慈杏眸瞪大,惊恐万分:“怎么…可能?”
万义良叹气:“你托来的信儿一进京城圣上就得知了,此番也是你外祖父进宫求情,才保下你。好在事情尘埃落定,圣上念在万家功劳不做追究,还特许接你来京城。”
看着沈应慈在面前惊慌腿软到站不住,万义良眼帘半垂,淡淡看她恐惧的样子,施舍般伸手拉了她手臂一下。
沈应慈扶着他站起来,站稳后红着眼眶怯懦开口:“多亏了舅舅和外祖父,不然我这条小命就没了。”
“不必担心,”万义良抽回手,拿了手帕浅浅擦着,“日后回了国公府,好好听话,便什么都不用愁。”
“那可太好了。”沈应慈随手扯着袖子抹掉眼泪,嘿嘿笑得没心没肺。
万义良嫌恶她发痴一般的样子,抿唇皱眉,垂头继续看摊在膝上的书卷。
没一会儿屋里焕然一新,不知她们从哪找来的新被褥,桃红色艳丽明亮,还有张四方桌,连椅子都换了更大更好的,上面摆了茶壶沏了茶,热腾腾冒着气。
“哇,你们好厉害。”沈应慈不停赞叹。
这时方才出去了的冯典军又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来,摊在桌上打开,是各样的糕点,瞧着就香软酥甜。
“按您的吩咐,同县令说过了,此行是私事,不便从公。我瞧着他们备的糕点不错,拿了些看福娘子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