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灰蒙蒙亮,一辆不显眼的驴车从醉坞楼当街后巷子行过,朝着城内靠北的议安坊而去。
车辕滚过老旧的青石板,墙面灰扑扑的,与内城的喧嚣相比,清净的很。
巷子口三三两两摆摊子的商户抬眼打量一二,又很快继续忙手中的活计。几个穿着皮袄的百姓埋头行走,脸上的一味的憨厚老实,看着驴车又拐入巷子深处的小胡同,眼中闪过一抹好奇。
胡同狭小,尽头坐落着一道小木门,门上划痕遍布,却很干净。
赶车的人是个眉目清秀的少年人,他大步跨下驴车,总有一股潇洒随意的姿态,上前敲门,一轻二重。
里面久没有回应,车厢帘子从里面被掀开,钟长荣探出头来张望,又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南叔。
“不是说好了这个时辰?怎的没人开门?”
南叔横了他一眼:“他说好了不照做,我有什么办法?”
“你…”
一声小童问讯声打断了钟长荣的话,木门内传来一阵小跑,直至门前。
“来者何人?”
站在门口的少年后退一步,朗声道:“与你家主人有约之人。”
房门‘咯吱’一声打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来人,直到把目光落在车厢内南叔的身上,眼中的戒备才退去。
“你们跟我来吧。”
踏入门内,先看见迎面一道白墙,上面挂着去岁的桃符,院中内有乾坤,嶙峋怪石,有着大片竹林,林中隐约能瞧见一座竹屋,独有风雅之意。
钟长荣捋着胡须,扫过雨花石上雕刻的隶书字体,是个大大的‘守’字。浑厚,有力,挺拔,几乎可以想见刻字之人的沉稳内敛。
一行人绕过颇有江南园林的前院,便到了后院的住所之处,一进小院,不过一间正房,东西厢房。
烟囱里冒着滚滚的白烟蒸腾而上,遮盖了东边天上跃出来的朝阳,小童‘诶呦’一声,忙冲进西厢房内,将三人抛之脑后。
南叔此前已然来过一次,他走到正房门前,轻声敲门,语气中带着熟捻。
“守纪兄,你可在里面?”
里面初始没动静,几息之后才传来一道沙哑带着鼻音的男声。
“只有你自己进来。”
南叔一愣,随即看向身后的钟长荣,见他点了点头,双手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也好,我这次来特意给你熬了几副膏子,正好今日给你的腿敷上。”
张文德,字守纪。他师傅张首正自幼跟在太祖皇帝身边服侍,在内侍省当任内侍监,可谓是心腹之人。
“内侍无儿无女,总想将来有人养老送终,张首正便从新入宫的一群孩子在选了他,冠以名姓,当作亲生儿子一样。”
“张文德有腿疾,幼年根治不彻底,年岁大了便越发难忍。张首正为他在太祖面前求了个恩典,让南叔给他治腿疾,如此一来,二人才算是有了故交。”
姜凝曜摸着下巴,看着头顶胭脂般耀眼绚丽的朝阳,淡淡道:
“除了南叔,他并不想见我们。”
张文德让南叔把他们带过来,但从一进院子开始,小童事先不知有客,匆匆忙忙来开门,而后又丢下客人去厨房捣弄,更遑论张文德连房门都不招呼他们进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礼和怠慢了。
钟长荣捋了捋袖子,眯着眼睛看向正房,里面的没有动静传出来:
“兴许这只是个下马威。”
姜凝曜没再说话,而是仰头看向天边。
半个时辰过去,天已经大亮了,屋内的火炉烧的不旺,甚至隐隐有熄灭的架势,空气中弥漫着药膏浓郁的味道。
轮椅上的人弯腰放下腿脚,瘦弱的身躯裹在厚实的褐色皮袄里,他躲在阴影中,只露出半张清瘦至极的脸,沟壑横生,皮肤如枯死的树皮。
南叔将剩余的药膏放在桌上,面色犹疑:
“你真的不见?”
轮椅上的人咳嗽了两声,只伸出干瘦的手摆了摆。
南叔不再言语,转身离开,他知道张文德的性子老实憨厚,却又说一不二,他决定的事情,便是有百头牛来拉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
小童端着熬好的粥从厨房走了出来,正好与南叔擦肩而过,进了正屋。
钟长荣上前两步去迎,忙问:“如何?”
“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今日酉时三刻,与王缅在醉坞楼相约。”南叔理了理袖子,语气带着些迟疑:
“他身子不好,让咱们先回去。”
钟长荣瞪大了眼睛,果真连一面也不见?
南叔见他面色有变,忙解释,生怕这个倔老头子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钟长荣如此,里面的张文德也是如此,一个比一个犟。
两人说话间,姜凝曜垂下眼眸不知再想什么,只不过眨眼的功夫,脚下的步子就已经迈了出去,直奔正房。
南叔发觉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房门口,他正要去拦,却见姜凝曜并没有冒然闯入,只是轻敲击房门。
三下,一轻二重。
里面传来小童的声音:“何人敲门。”
“酆都城,姜凝曜。”
钟长荣和南叔皆为一愣,这一路上姜凝曜顶着卫阳生的脸,眼下对着张文德自暴身份,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屋内咳嗽声传出,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气弱无力。
“煜王殿下,可是有事?”
姜凝曜收回微曲的手指,快速摩娑了两下,轻声道:
“的确有些事,想问一问前辈。”
内外皆静,尤其是南叔目光诧异的看了过去,他本以为姜凝曜是不忿张文德的无礼,却不曾想到,他毫无此意。
张文德纵然已经年过半百,可他是从宫里面出来的,是奴,是阉人,身份低贱,而姜凝曜天潢贵胄,居然能放低身段,称其为前辈。
南叔已然有些愣了,他一时间想不明白姜凝曜到底要做什么。
屋内圆桌上,那晚热气腾腾的粥渐渐凉了下去,干瘦的手拿着勺子搅动,张文德看向房门外那道高挑的影子,浑浊的双眼最终垂下。
姜凝曜攥着拳,一分一秒仿佛都漫长的很,忐忑等待着里面人的回应。
“殿下回去吧,老奴身份低贱脏污,不敢脏了殿下的眼。”
这便是决心不见了,姜凝曜眼中闪过一抹失落,却还是有些不甘心。
“前辈,我……”
“殿下!”
姜凝曜的话被里面的人打断,张文德的声音听起来沉重了许多。
“时机若到,有朝一日即便殿下不想见我,我留着这条老命,爬也会爬到您的面前去见您。但如今……不是时候,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
回去的路上,那轮胭脂色的朝阳已然褪去了初生的娇嫩,变得刺眼无比。
街道上人来人往,喧哗热闹,车厢内隔绝少数外界的杂音,南叔端起茶盏慢饮,额前残浮着一层薄汗。
“怎么?吓着你了?”钟长荣侧目看向他。
南叔轻哼了一声:“你也知道这位的性子,捉摸不透。若他如昨夜一般说起那些话给张文德,接下来还怎么好办事?”
街道上穿来孩童哭闹的喊叫声,车厢内,钟长荣也低笑起来。
“你阿你,还是那么记仇!可说到底,昨夜殿下说的并没错。大酆朝姓姜,坐在龙椅上的人也姓姜!”
说着,他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你埋怨何将军对清风寨一事的处理,可忘了他是臣子,一张张奏折递上去,单于府距离酆都城千里之遥,他所做之事都需圣人裁决,稍有不慎便会招惹疑心。”
“柳桥州倒是先斩后奏了,可惜人没了,如今坟边的草只怕都黄了一回。”
二人自年少时便同在太祖身边,三十多年相处下来,对方的一个眼神都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正如钟长荣知道昨夜姜凝曜的话,让南叔这个小心眼儿,好面子的老头儿记了一笔。
而南叔也知道,钟长荣心中蠢蠢欲动的远大抱负。
“你和阳生那小子被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一个两个的拼命维护,反倒是我成了恶人!”
钟长荣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斜目而视,揭穿了他的心思。
“殿下的所作所为你看在眼里,若不是对其欣赏有佳,你不会在他身边待到如今。不说旁的,只说他如今扮作卫阳生肯为你我赶车,礼贤下士到如此地步,谁能做到?酆都城的那两位皇子吗?他们能吗?”
被看透了心思,南叔脸上没半点儿窘色,他取下腰间酒囊往嘴里灌了一口。
烈酒下肚,热气游走四肢,南叔的脸染上醉晕,他打了个酒嗝儿,眼皮上挑,看着钟长荣。
“你说的没错,殿下所为颇有当年太祖之风,令人臣服敬仰。但这不是我违背承诺的理由!”
南叔清亮的目光第一回冷然而视。
“别以为我猜不出来他的心思,即便我猜错了他的,也绝不会看错你的!”
钟长荣愕然一愣。
南叔灌了一口酒,冷声警告道:“别忘了,太祖说过大酆的龙椅上只能坐一个人。外族入侵,誓死反抗,但若有内乱,决不允许!”
风吹过车帘,将里面的话轻飘飘的送入姜凝曜耳中,他无奈耸肩轻笑,拍马继续前行。
车辕滚过老旧的青石板,墙面灰扑扑的,与内城的喧嚣相比,清净的很。
巷子口三三两两摆摊子的商户抬眼打量一二,又很快继续忙手中的活计。几个穿着皮袄的百姓埋头行走,脸上的一味的憨厚老实,看着驴车又拐入巷子深处的小胡同,眼中闪过一抹好奇。
胡同狭小,尽头坐落着一道小木门,门上划痕遍布,却很干净。
赶车的人是个眉目清秀的少年人,他大步跨下驴车,总有一股潇洒随意的姿态,上前敲门,一轻二重。
里面久没有回应,车厢帘子从里面被掀开,钟长荣探出头来张望,又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南叔。
“不是说好了这个时辰?怎的没人开门?”
南叔横了他一眼:“他说好了不照做,我有什么办法?”
“你…”
一声小童问讯声打断了钟长荣的话,木门内传来一阵小跑,直至门前。
“来者何人?”
站在门口的少年后退一步,朗声道:“与你家主人有约之人。”
房门‘咯吱’一声打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来人,直到把目光落在车厢内南叔的身上,眼中的戒备才退去。
“你们跟我来吧。”
踏入门内,先看见迎面一道白墙,上面挂着去岁的桃符,院中内有乾坤,嶙峋怪石,有着大片竹林,林中隐约能瞧见一座竹屋,独有风雅之意。
钟长荣捋着胡须,扫过雨花石上雕刻的隶书字体,是个大大的‘守’字。浑厚,有力,挺拔,几乎可以想见刻字之人的沉稳内敛。
一行人绕过颇有江南园林的前院,便到了后院的住所之处,一进小院,不过一间正房,东西厢房。
烟囱里冒着滚滚的白烟蒸腾而上,遮盖了东边天上跃出来的朝阳,小童‘诶呦’一声,忙冲进西厢房内,将三人抛之脑后。
南叔此前已然来过一次,他走到正房门前,轻声敲门,语气中带着熟捻。
“守纪兄,你可在里面?”
里面初始没动静,几息之后才传来一道沙哑带着鼻音的男声。
“只有你自己进来。”
南叔一愣,随即看向身后的钟长荣,见他点了点头,双手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也好,我这次来特意给你熬了几副膏子,正好今日给你的腿敷上。”
张文德,字守纪。他师傅张首正自幼跟在太祖皇帝身边服侍,在内侍省当任内侍监,可谓是心腹之人。
“内侍无儿无女,总想将来有人养老送终,张首正便从新入宫的一群孩子在选了他,冠以名姓,当作亲生儿子一样。”
“张文德有腿疾,幼年根治不彻底,年岁大了便越发难忍。张首正为他在太祖面前求了个恩典,让南叔给他治腿疾,如此一来,二人才算是有了故交。”
姜凝曜摸着下巴,看着头顶胭脂般耀眼绚丽的朝阳,淡淡道:
“除了南叔,他并不想见我们。”
张文德让南叔把他们带过来,但从一进院子开始,小童事先不知有客,匆匆忙忙来开门,而后又丢下客人去厨房捣弄,更遑论张文德连房门都不招呼他们进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礼和怠慢了。
钟长荣捋了捋袖子,眯着眼睛看向正房,里面的没有动静传出来:
“兴许这只是个下马威。”
姜凝曜没再说话,而是仰头看向天边。
半个时辰过去,天已经大亮了,屋内的火炉烧的不旺,甚至隐隐有熄灭的架势,空气中弥漫着药膏浓郁的味道。
轮椅上的人弯腰放下腿脚,瘦弱的身躯裹在厚实的褐色皮袄里,他躲在阴影中,只露出半张清瘦至极的脸,沟壑横生,皮肤如枯死的树皮。
南叔将剩余的药膏放在桌上,面色犹疑:
“你真的不见?”
轮椅上的人咳嗽了两声,只伸出干瘦的手摆了摆。
南叔不再言语,转身离开,他知道张文德的性子老实憨厚,却又说一不二,他决定的事情,便是有百头牛来拉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
小童端着熬好的粥从厨房走了出来,正好与南叔擦肩而过,进了正屋。
钟长荣上前两步去迎,忙问:“如何?”
“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今日酉时三刻,与王缅在醉坞楼相约。”南叔理了理袖子,语气带着些迟疑:
“他身子不好,让咱们先回去。”
钟长荣瞪大了眼睛,果真连一面也不见?
南叔见他面色有变,忙解释,生怕这个倔老头子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钟长荣如此,里面的张文德也是如此,一个比一个犟。
两人说话间,姜凝曜垂下眼眸不知再想什么,只不过眨眼的功夫,脚下的步子就已经迈了出去,直奔正房。
南叔发觉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房门口,他正要去拦,却见姜凝曜并没有冒然闯入,只是轻敲击房门。
三下,一轻二重。
里面传来小童的声音:“何人敲门。”
“酆都城,姜凝曜。”
钟长荣和南叔皆为一愣,这一路上姜凝曜顶着卫阳生的脸,眼下对着张文德自暴身份,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屋内咳嗽声传出,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气弱无力。
“煜王殿下,可是有事?”
姜凝曜收回微曲的手指,快速摩娑了两下,轻声道:
“的确有些事,想问一问前辈。”
内外皆静,尤其是南叔目光诧异的看了过去,他本以为姜凝曜是不忿张文德的无礼,却不曾想到,他毫无此意。
张文德纵然已经年过半百,可他是从宫里面出来的,是奴,是阉人,身份低贱,而姜凝曜天潢贵胄,居然能放低身段,称其为前辈。
南叔已然有些愣了,他一时间想不明白姜凝曜到底要做什么。
屋内圆桌上,那晚热气腾腾的粥渐渐凉了下去,干瘦的手拿着勺子搅动,张文德看向房门外那道高挑的影子,浑浊的双眼最终垂下。
姜凝曜攥着拳,一分一秒仿佛都漫长的很,忐忑等待着里面人的回应。
“殿下回去吧,老奴身份低贱脏污,不敢脏了殿下的眼。”
这便是决心不见了,姜凝曜眼中闪过一抹失落,却还是有些不甘心。
“前辈,我……”
“殿下!”
姜凝曜的话被里面的人打断,张文德的声音听起来沉重了许多。
“时机若到,有朝一日即便殿下不想见我,我留着这条老命,爬也会爬到您的面前去见您。但如今……不是时候,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
回去的路上,那轮胭脂色的朝阳已然褪去了初生的娇嫩,变得刺眼无比。
街道上人来人往,喧哗热闹,车厢内隔绝少数外界的杂音,南叔端起茶盏慢饮,额前残浮着一层薄汗。
“怎么?吓着你了?”钟长荣侧目看向他。
南叔轻哼了一声:“你也知道这位的性子,捉摸不透。若他如昨夜一般说起那些话给张文德,接下来还怎么好办事?”
街道上穿来孩童哭闹的喊叫声,车厢内,钟长荣也低笑起来。
“你阿你,还是那么记仇!可说到底,昨夜殿下说的并没错。大酆朝姓姜,坐在龙椅上的人也姓姜!”
说着,他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你埋怨何将军对清风寨一事的处理,可忘了他是臣子,一张张奏折递上去,单于府距离酆都城千里之遥,他所做之事都需圣人裁决,稍有不慎便会招惹疑心。”
“柳桥州倒是先斩后奏了,可惜人没了,如今坟边的草只怕都黄了一回。”
二人自年少时便同在太祖身边,三十多年相处下来,对方的一个眼神都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正如钟长荣知道昨夜姜凝曜的话,让南叔这个小心眼儿,好面子的老头儿记了一笔。
而南叔也知道,钟长荣心中蠢蠢欲动的远大抱负。
“你和阳生那小子被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一个两个的拼命维护,反倒是我成了恶人!”
钟长荣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斜目而视,揭穿了他的心思。
“殿下的所作所为你看在眼里,若不是对其欣赏有佳,你不会在他身边待到如今。不说旁的,只说他如今扮作卫阳生肯为你我赶车,礼贤下士到如此地步,谁能做到?酆都城的那两位皇子吗?他们能吗?”
被看透了心思,南叔脸上没半点儿窘色,他取下腰间酒囊往嘴里灌了一口。
烈酒下肚,热气游走四肢,南叔的脸染上醉晕,他打了个酒嗝儿,眼皮上挑,看着钟长荣。
“你说的没错,殿下所为颇有当年太祖之风,令人臣服敬仰。但这不是我违背承诺的理由!”
南叔清亮的目光第一回冷然而视。
“别以为我猜不出来他的心思,即便我猜错了他的,也绝不会看错你的!”
钟长荣愕然一愣。
南叔灌了一口酒,冷声警告道:“别忘了,太祖说过大酆的龙椅上只能坐一个人。外族入侵,誓死反抗,但若有内乱,决不允许!”
风吹过车帘,将里面的话轻飘飘的送入姜凝曜耳中,他无奈耸肩轻笑,拍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