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手中的饼干,周父和周叔就回来了。两人长相有个五六分相似,个头也差不多,都不到一米七,脸黑,长期扛大包,卖苦力,背都有点驼起来了。周父周叔进来看见周大郎能从床上爬起来都一脸喜色。

    周父周叔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母早亡,父续娶,继母面不甜心更苦,整日不给吃喝。等再生下一个弟弟后,继母有了底气,便和父亲商量将周父周叔卖了换些钱财养小弟弟,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看看怀里白白胖胖的小儿子,再看看黑黑瘦瘦的大儿子二儿子,周爷爷怎么也看不上眼。他一咬牙,既然老周家有了后,前面那两个就不金贵了,还不如换些银钱供三儿子读个书,让家里祖坟上也冒冒青烟。

    于是就领着周父周叔往镇上人牙子家去,路上只说“送你们过好日子去。”周父周叔早知道继母要卖了他们,只是没想到亲爹也这么狠心。于是两人心中再无半点留恋,路上十六岁的周父拉着十三岁的周叔俩人偷偷的跑了,一路乞讨到了四方城。

    那是1890年,皇帝还坐的好好的,天子脚下总比其他地方太平繁华一点,周父周叔就在四方城里扛大包,打杂工,磕磕绊绊的过了八九年。到了周父二十五岁,周叔二十二岁时,两人算了算自己攒下来的钱,决定去娶个媳妇。谁知俩人加在一起攒的钱,在四方城里连一个媳妇都娶不到。

    周父周叔在四方城里头无寸瓦,只有一身力气,稍稍心疼女儿的都不愿意嫁他,只有那些指望女儿卖一笔钱的才同意,但这种媳妇的价格往往很高。周父周叔不愿娶个媳妇背一身的债,只好耽搁了下来。

    到了第二年,先是拳头帮,进了城,搞的城里人心惶惶。后是八国联军开进了四方城,一路烧杀抢略,四方城的人们哭着喊着往外逃。兄弟俩也不知道往哪去,有钱有门路的人跑了,他们这些住在平民区的只好躲在家里。谁知道又听闻皇帝也跑了,这下平民区的人也坐不住了,都呼呼啦啦往外逃。周父周叔也背了东西往城外跑,一路上浓烟滚滚,血迹斑斑,周父周叔吓的不行。

    刚过了城门二里地,周父周叔却见一堆人在路边扎做一堆喊着“房子便宜卖”,房子土地在华国人的心中那是格外不同,周父周叔一听见房子二字便走不动道了,到那一问,只见卖房卖地都有,且都是小门小户。大户人家不用卖房卖地,只有小门小户这一跑便没银钱再回来了,只能在它地扎根,要把房子土地处理了,换些钱财好逃难,而贫苦人家倒无所谓,反正到哪也是身无横财。

    周父周叔十年拼命干活,攒了十三四两银钱,一个个房子看过去,往日二百两的房子五六十两便能拿下,俩人都激动的手直抖。但五六十两两人也没有,心中正在焦急,看见一人只卖正房,要价十五两。俩兄弟扑上前去,好说歹说降到了十三两,把兜里掏的干干净净拿到了房契。拿到了房契之后,周父周叔一合计,他俩身上的积蓄都买了房子,寻思着没钱跑也跑不了多远,还不如回城里去,两人就逆着人流偷偷回去,幸好俩人已经在四方城里生活了十年,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新买的房子。

    周父周叔冲进去一看,院子挺大,高兴,有树有井,高兴,三间正房还带俩耳房,高兴。再进屋一看,屋里家具竟然齐全,灶上还有锅碗瓢盆,粮食倒是一点也没有了。于是周父周叔悄悄的安顿了下来,白天躲在屋子里睡觉,听外面的枪声炮声,晚上月上三更偷偷跑出去,寻些吃喝,在废墟里摸摸东西。

    可能是因为这处宅子在平民区,所以一直没有人往这边搜,周父周叔偷偷住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事。一天晚上,周叔出去竟然带了俩女孩回来,两个女孩是对姐妹,住在京郊,父亲原来也是个苦力,拳头帮过来的时候,为了过个好日子,利利索索的加入了拳头帮。谁知好日子没过两天,联军打了过来,父亲第一天就被打死了。母亲一听说父亲的死讯,抱起小弟弟,不到一刻钟就收拾完了家里的钱财,只交代了两姐妹一句“在这守着”就加入了逃难大军,再也没回来了。

    俩姐妹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基本上没出过家门,日日夜夜洗衣服补贴家用。爹死了,自从娘跑了之后,俩姐妹一天吃一点粮食,竟然也熬了20多天,直到实在撑不住了,夜里出来寻粮食,又迷了路,饿了两天,头晕眼花的,见周叔过来,姐姐大着胆子给周叔磕头,求周叔给口饭吃。周叔胆大心细,问了俩姐妹家里的情况后,心想兄弟俩把积蓄都花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捡了这俩女子回去,养上几年,比正儿八经娶个媳妇便宜多了。于是就给两姐妹王大妮和王二妮说了俩兄弟的情况,问两姐妹同不同意做童养媳。

    两姐妹心知母亲恐怕不会回来了,她们总要再有个家,就同意了,跟着周叔回了家。于是商订周父娶了姐姐,周叔娶了妹妹。周叔周父都不是坏人,两姐妹的心很快便安定了下来,外年轰轰烈烈的闹了两个月才渐渐平静了下来,又过了一个月,四方城渐渐的开始复苏。周叔周父把自己捡的东西去当铺当了,竟然也换回来了两三两银子。战乱结束之后。周父周叔又开始每天去扛大包,盖房子,哪里有活去哪里。两姐妹又接了洗衣服的活,四个人一起使劲,日子竟然好过起来,尤其是不用再出房租后,钱攒起来更快了。

    王大妮十七岁的时候,周父摆了桌酒,正式娶了王大妮。谁知道婚后两年肚子也没有动静,掏钱请了大夫看了看,说是身体亏损,有寒气,需要长期调养。周叔急忙把二妮也带来看了看,问题一样,甚至更严重些。于是周父周叔便包了药,不让两姐妹再洗衣服,托人介绍去一个富户人家做了帮佣,工钱差不多,但活轻了些。又隔三差五地吃顿肉,这样养了两年。两年后,周母终于怀上了,生下了周大郎。周二婶却怀不上,直到周叔三十四岁才怀了一个,但怀像一直很差,生产时直接一尸两命去了。

    周二婶去世之后,周叔也没有续娶,而是和周父商量了一下,让周大郎给他摔盆送终养老,两家和成了一家。

    因此周大郎可谓是千亩良田一根苗,无论是周父周母还是周叔都宠的不行,养到了十岁还把周大郎送到学堂学了两年,学堂花费颇高,周大郎读了两年,认了些字就回来了。此时周大郎正是半大小子,却也没有干等着吃饭的道理,周父就给他置办了个烟盒子,走街串巷的卖些烟糖之类的,利小还要交保护费,没挣几个钱,只是勉强收支平衡。但胆子和嘴皮子锻炼了出来,也涨了些见识。到了十七岁,身子骨长成了,周父就想给周大郎找个正经营生。只是一片慈心发作,又想活轻遣,又想工钱高。正当周父发愁时,周大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营生,他决定自己去拉黄包车。

    黄包车是最近五六年才红火起来的,但现在已经成了四方城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条件好一些的都习惯出门喊个黄包车,可比马车省事又省钱。周父也觉得拉黄包车不错,尤其在周大郎描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之后,总的来说周大郎的理想就是“一辆生两辆,两辆生四辆,四辆生八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最后开个大车行。”

    周父周母和周叔三人咬了咬牙,花了135块大洋买了辆最新款的黄包车,当时一块大洋能买130个鸡蛋,就是磨的干净净,白花花的面粉也能买70斤,这么一大笔钱把家里的积蓄花的一干二净。

    好在周大郎很是争气,自小没缺吃的,个体将近一米八,长的不是很帅气,但很干净。车子天天擦的蹭亮的,还放了毛巾,报纸,用竹筒杯子装了水,在蓬的前面缝了纱,实在是很用心的。在一群灰仆仆的车夫中鹤立鸡群。再加上他读了两年书,天天还看张报纸,能说会道的,见人就笑,很少有空车的时候,坐他车的一路上聊的也开心,小费给的也多。没干几天就接到了个包月的好活计,送一户有钱人家的小姐早上去上学,晚上再接回来,一个月5块大洋,实在是很丰厚了。

    晚上周大郎把车子按7块钱租出去,比市场价便宜1块,为的就是让人好好对自己的车。算来算去,周大郎一个月竟能挣二十多块钱。

    这可是很不错了,要知道周母一个月也就7块大洋呢,周父周叔也只有十几块的工钱,一家人可谓是春风得意,周大郎更是攒着劲想早些买第二辆车呢。

    周大郎想着买车,周父周母却想着娶个儿媳妇,谁知没等周父周母发愁,周大郎就不花一分钱的领回来个漂亮媳妇,还带着嫁妆,小媳妇乖巧又懂事,让一家人笑的的嘴都合不上了。

章节目录

民国周大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格格的指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格格的指针并收藏民国周大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