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苏振东十七岁上高中时恋慕一位同班的女同学,但那个女同学一直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两家更是约定等女同学高中毕业就订婚。
只是高三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打碎了所有期盼,女同学一家尽受牵连,身边的亲人死的死、病的病,到最后就只剩下她一人艰难求存。
而女同学的恋人一家却因为提前收到风声,举家逃往海外。恋人曾偷偷给女同学留下一封信,要带她一起走,只是女同学意外没能及时赴约,最终错失了一同离开的机会。
失去家人和恋人的女同学孤苦无依,举步维艰,这时一直倾心她的苏振东挺身而出,表示愿意照顾女同学今后的生活,为此甚至不惜放弃机关办事员的好工作,只能到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酱厂里当普通工人。
苏振东和女同学67年结婚,婚后的头几年,苏振东顾虑对方有心上人,始终不曾有半点勉强,一直以礼相待。
而他的坚持也总算换来了对方的感动,两人终于真正在一起,并于72年生下一个女儿。
本来以为日子可以一直这样平静地过下去,没想到随着77、78年大规模平/反,以及逐步恢复海外关系,女同学居然收到昔日恋人的来信,且字里行间仍有情谊,让她沉寂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苏振东为了挽留妻子的心,做出种种努力,但夫妻俩仍然渐行渐远,到后期甚至频繁争吵。
而孩子往往是夫妻感情恶化最大的受害者。苏爷爷唯一的孙女因为屡次目睹父母争吵,在82年的一个夏天离家出走,却不幸遇到人贩子,并在人贩子仓皇转移的过程中不慎被捂死。
孩子没了,这场摇摇欲坠的婚姻似乎更没有了坚持的必要,于是女同学更加坚定地要离婚,苏振东一直细心呵护的婚姻就这么散了。
离婚后的苏振东整日失魂落魄,加上所在的小酱厂没多久又倒闭了,失婚又失业的苏振东越发萎靡。
偏在这时,他又意外得知了前妻出国与昔日恋人重聚的消息,悲伤之下心有不甘,被人一撺掇,居然起了出国淘金的念头。
苏振东想着也许自己出人头地后还能有机会追回前妻,因此不顾苏爷爷的劝阻,毅然跟朋友一起去了米国。
没想到这一走就是阴阳两隔。
起初头两年,苏振东还经常给苏爷爷写信或者打电话,可从85年冬天开始便突然失去了联系。
苏爷爷在国内苦苦煎熬,等了一年多,苏振东始终音讯全无,苏爷爷实在坚持不住,决定只身千万米国寻找儿子。
苏爷爷是87年秋天到的米国,而苏丽珍遇见他的时候正好是90年夏末,古稀之年、语言不通的苏爷爷已经在米国整整找了苏振东三年。
直到91年初冬,她和苏爷爷意外找到当初跟苏振东一起出国的朋友,才得知原来苏振东当年到米国后并不顺利。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当地人排挤欺负,屡屡受骗,可他一直憋着一口气不肯认输。
好不容易境况好转一点,他却又遭人算计,误染上毒/瘾。苏振东试着戒了几次都没成功,对生活无望的他更不愿沦为一个丧心病狂的毒/贩,最终决定放弃一切,选择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紫砂前将手头最后一点积蓄留给朋友,请求他代替自己每隔两个月就给国内的老父亲写一封信。
只是他死后,朋友的状况也很不好,几乎朝不保夕,便将他留下的钱悉数挪用,更没有按照承诺的给苏爷爷写信。一直到他四处流浪被苏爷爷偶然发现,这才将真相和盘托出。
苏丽珍没有见过苏振东,但是因为苏爷爷的缘故,她对这个人并不陌生。
苏爷爷怀里始终揣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和儿子、孙女的合照。
想要保证苏爷爷晚年过的幸福,最重要的是保住苏振东父女。
尤其是苏振东,苏丽珍要阻止他去米国,也要在他因为无望的爱情沉沦时尽量拉一把。
她不想干涉别人的感情,但为了苏爷爷,她希望身为儿子的苏振东能时刻保留理智,多为苏爷爷考虑。
所以如果必要的话,哪怕是绑,她也要把人留在苏爷爷身边。
--
稍微收拾了一番,一家四口就出门了。
路上先到最大的百货商店买了不少礼品,然后一家人等公交车的时候,恰好遇见旁边一份摆摊卖头花发饰的。
那些头花、饰品大多是用布头、碎绸手工制成,胜在样式新颖,配色精美,一点不俗套。苏丽珍想起苏爷爷的孙女,便挑挑拣拣买了不少适合十岁小女孩戴的发饰。
看一旁苏小麦眼睛亮晶晶的,便也含笑主动给她挑了几个。
等坐上车,一路无话,十几分钟便到了地方。
沈瑞家所在的林公馆在凤城可以说小有名气的,当初他留下这个地址的时候,苏卫华两口子起先还以为自己听茬了,又重新确认了一遍,才知道这旧公馆已经叫沈瑞买下了。
等到了地方,看着眼前这座仍带着几分旧时煊赫贵气的庭院洋楼,一家人还是难掩心中震撼。
苏卫华不禁道:“虽说小沈看着就不像普通人,昨天干爸话里话外也显出了小沈背景不凡。可如今亲眼见了,我才发现,咱还是想的简单了。”
李翠英和苏小麦也不由跟着点了点头。
苏丽珍什么也没说。没人比她更清楚沈家的显赫,那是凤城“地头蛇”,芳芳所在的谢家也要仰望的存在。
说话间,苏卫华上前按响了门铃,很快有人出来应门。
等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小花园,里面栽种了不少绿植和鲜花,一走一过只看着这些漂亮的花花草草,就让人心情愉悦。
那位来开门的刘阿姨先将他们迎进一楼客厅,说是沈瑞刚好不在,苏、孟两位老爷子在楼上房间休息,她这就去叫人。
苏丽珍听说沈瑞不在,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觉得松了一口气,也有心情同苏家人一起悄悄打量起这座豪宅。
同样是老洋房,沈瑞的这栋旧公馆虽也沾了“老、旧”二字,但远比他们家的档次高多了,加上维护得好,内部看着还有个八成新,也不比新房子差什么。
而且房子的主人出身不凡,品味优越,连带这房子里大到整体布局、小到零碎摆件,各处都极尽优雅自然,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不会生出高不可攀的感觉。
连李翠英都忍不住小声嘀咕,说这不亏是小沈的房子,瞧着真是跟他本人的感觉一模一样。
苏厚德和孟知祥一听说他们一家来了,都有些喜出望外,当即兴冲冲下了楼。
苏丽珍也终于见到了苏振东父女。
苏振东这会儿大概35了,本人和照片上没什么分别。他跟苏爷爷长得有五分像,中等身材,比苏爷爷略高一点,就是相貌平凡的普通人。
再看旁边紧紧依偎着苏爷爷的小女孩,这孩子跟她爸爸不太像,生的大眼睛、小翘鼻,十分漂亮,只看着这副长相,就能想到她的妈妈是何等出众。
苏丽珍记得她的小名叫芽芽。上辈子,苏爷爷每次想起这个早夭的孙女,都要难过得一整天缓不过劲,所以苏丽珍此时看着她的目光也难掩怜爱。
苏厚德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苏丽珍一直在看着自己的小孙女,以为她喜欢这孩子,赶忙低头对小姑娘道:“芽芽,对面那是你珍珍姐姐和小麦姐姐,你去跟她们一起玩,好不好?”
但是出乎苏丽珍意料的,芽芽只是抬头看了她和小麦一眼,很快又垂下头,后背紧紧靠着苏爷爷,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看起来像是拒绝的意思。
按说十岁的年龄其实也不算小了,但这孩子的反应仍然像个怯懦的幼童。
上辈子苏爷爷曾说过,芽芽幼时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只是随着父母感情破裂,她也开始一天天变得沉默起来,甚至到后来常常一整天都不怎么开口说话。
那时候他也不懂,总以为多哄一哄,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后来他到了米国,无意间听人说起才知道,孩子其实是心里生病了,而当家长的必须及时干预治疗,否则后患无穷。
苏爷爷每每想起这些,便悔恨不已,责怪自己没能及时发现孙女的病,生生耽误了孩子。
苏丽珍脑中不禁飞快闪过那些画面,而就在这时,对面正跟苏卫华夫妇说话的苏振东看见女儿这副样子,不由皱了皱眉,沉声道:“静雅,没听见爷爷的话吗?”
旁边的苏卫华看出他不高兴,赶忙帮腔:“振东兄弟,咋说咱们也是头回来,孩子眼生也是正常,等以后熟了就好了!”
李翠英也说道:“是这个理儿,女孩子都腼腆,我家珍珍小时候也一样。”
苏丽珍便把来时路上买到的那一堆头花小饰品拿出来,冲着小女孩招手道:“芽芽,你看,这是我跟你小麦姐姐特意买给你的小礼物。你来挑一挑,看有没有喜欢的?”
没有小女孩能抗拒漂亮可爱头花的诱惑,特别是当这些小饰品的数量还不少的时候。
芽芽也一样,当苏丽珍把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拿出来的时候,小姑娘的眼神一下就舍不得移开了。
苏厚德忙顺势哄劝道:“芽芽,快过去瞧瞧,两个姐姐给你带了这么多头花呢,多好看啊!”
芽芽听了爷爷的话,到底没顶住诱惑,慢慢地走了过来。
她看了苏丽珍一眼,目光又重新落在那一堆发饰上,最终伸出小手,从里面拿出一根带粉红色绒布小花的头绳,然后就那么举着头绳,怯生生地看向苏丽珍。
只是高三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打碎了所有期盼,女同学一家尽受牵连,身边的亲人死的死、病的病,到最后就只剩下她一人艰难求存。
而女同学的恋人一家却因为提前收到风声,举家逃往海外。恋人曾偷偷给女同学留下一封信,要带她一起走,只是女同学意外没能及时赴约,最终错失了一同离开的机会。
失去家人和恋人的女同学孤苦无依,举步维艰,这时一直倾心她的苏振东挺身而出,表示愿意照顾女同学今后的生活,为此甚至不惜放弃机关办事员的好工作,只能到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酱厂里当普通工人。
苏振东和女同学67年结婚,婚后的头几年,苏振东顾虑对方有心上人,始终不曾有半点勉强,一直以礼相待。
而他的坚持也总算换来了对方的感动,两人终于真正在一起,并于72年生下一个女儿。
本来以为日子可以一直这样平静地过下去,没想到随着77、78年大规模平/反,以及逐步恢复海外关系,女同学居然收到昔日恋人的来信,且字里行间仍有情谊,让她沉寂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苏振东为了挽留妻子的心,做出种种努力,但夫妻俩仍然渐行渐远,到后期甚至频繁争吵。
而孩子往往是夫妻感情恶化最大的受害者。苏爷爷唯一的孙女因为屡次目睹父母争吵,在82年的一个夏天离家出走,却不幸遇到人贩子,并在人贩子仓皇转移的过程中不慎被捂死。
孩子没了,这场摇摇欲坠的婚姻似乎更没有了坚持的必要,于是女同学更加坚定地要离婚,苏振东一直细心呵护的婚姻就这么散了。
离婚后的苏振东整日失魂落魄,加上所在的小酱厂没多久又倒闭了,失婚又失业的苏振东越发萎靡。
偏在这时,他又意外得知了前妻出国与昔日恋人重聚的消息,悲伤之下心有不甘,被人一撺掇,居然起了出国淘金的念头。
苏振东想着也许自己出人头地后还能有机会追回前妻,因此不顾苏爷爷的劝阻,毅然跟朋友一起去了米国。
没想到这一走就是阴阳两隔。
起初头两年,苏振东还经常给苏爷爷写信或者打电话,可从85年冬天开始便突然失去了联系。
苏爷爷在国内苦苦煎熬,等了一年多,苏振东始终音讯全无,苏爷爷实在坚持不住,决定只身千万米国寻找儿子。
苏爷爷是87年秋天到的米国,而苏丽珍遇见他的时候正好是90年夏末,古稀之年、语言不通的苏爷爷已经在米国整整找了苏振东三年。
直到91年初冬,她和苏爷爷意外找到当初跟苏振东一起出国的朋友,才得知原来苏振东当年到米国后并不顺利。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当地人排挤欺负,屡屡受骗,可他一直憋着一口气不肯认输。
好不容易境况好转一点,他却又遭人算计,误染上毒/瘾。苏振东试着戒了几次都没成功,对生活无望的他更不愿沦为一个丧心病狂的毒/贩,最终决定放弃一切,选择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紫砂前将手头最后一点积蓄留给朋友,请求他代替自己每隔两个月就给国内的老父亲写一封信。
只是他死后,朋友的状况也很不好,几乎朝不保夕,便将他留下的钱悉数挪用,更没有按照承诺的给苏爷爷写信。一直到他四处流浪被苏爷爷偶然发现,这才将真相和盘托出。
苏丽珍没有见过苏振东,但是因为苏爷爷的缘故,她对这个人并不陌生。
苏爷爷怀里始终揣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和儿子、孙女的合照。
想要保证苏爷爷晚年过的幸福,最重要的是保住苏振东父女。
尤其是苏振东,苏丽珍要阻止他去米国,也要在他因为无望的爱情沉沦时尽量拉一把。
她不想干涉别人的感情,但为了苏爷爷,她希望身为儿子的苏振东能时刻保留理智,多为苏爷爷考虑。
所以如果必要的话,哪怕是绑,她也要把人留在苏爷爷身边。
--
稍微收拾了一番,一家四口就出门了。
路上先到最大的百货商店买了不少礼品,然后一家人等公交车的时候,恰好遇见旁边一份摆摊卖头花发饰的。
那些头花、饰品大多是用布头、碎绸手工制成,胜在样式新颖,配色精美,一点不俗套。苏丽珍想起苏爷爷的孙女,便挑挑拣拣买了不少适合十岁小女孩戴的发饰。
看一旁苏小麦眼睛亮晶晶的,便也含笑主动给她挑了几个。
等坐上车,一路无话,十几分钟便到了地方。
沈瑞家所在的林公馆在凤城可以说小有名气的,当初他留下这个地址的时候,苏卫华两口子起先还以为自己听茬了,又重新确认了一遍,才知道这旧公馆已经叫沈瑞买下了。
等到了地方,看着眼前这座仍带着几分旧时煊赫贵气的庭院洋楼,一家人还是难掩心中震撼。
苏卫华不禁道:“虽说小沈看着就不像普通人,昨天干爸话里话外也显出了小沈背景不凡。可如今亲眼见了,我才发现,咱还是想的简单了。”
李翠英和苏小麦也不由跟着点了点头。
苏丽珍什么也没说。没人比她更清楚沈家的显赫,那是凤城“地头蛇”,芳芳所在的谢家也要仰望的存在。
说话间,苏卫华上前按响了门铃,很快有人出来应门。
等进了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小花园,里面栽种了不少绿植和鲜花,一走一过只看着这些漂亮的花花草草,就让人心情愉悦。
那位来开门的刘阿姨先将他们迎进一楼客厅,说是沈瑞刚好不在,苏、孟两位老爷子在楼上房间休息,她这就去叫人。
苏丽珍听说沈瑞不在,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觉得松了一口气,也有心情同苏家人一起悄悄打量起这座豪宅。
同样是老洋房,沈瑞的这栋旧公馆虽也沾了“老、旧”二字,但远比他们家的档次高多了,加上维护得好,内部看着还有个八成新,也不比新房子差什么。
而且房子的主人出身不凡,品味优越,连带这房子里大到整体布局、小到零碎摆件,各处都极尽优雅自然,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不会生出高不可攀的感觉。
连李翠英都忍不住小声嘀咕,说这不亏是小沈的房子,瞧着真是跟他本人的感觉一模一样。
苏厚德和孟知祥一听说他们一家来了,都有些喜出望外,当即兴冲冲下了楼。
苏丽珍也终于见到了苏振东父女。
苏振东这会儿大概35了,本人和照片上没什么分别。他跟苏爷爷长得有五分像,中等身材,比苏爷爷略高一点,就是相貌平凡的普通人。
再看旁边紧紧依偎着苏爷爷的小女孩,这孩子跟她爸爸不太像,生的大眼睛、小翘鼻,十分漂亮,只看着这副长相,就能想到她的妈妈是何等出众。
苏丽珍记得她的小名叫芽芽。上辈子,苏爷爷每次想起这个早夭的孙女,都要难过得一整天缓不过劲,所以苏丽珍此时看着她的目光也难掩怜爱。
苏厚德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苏丽珍一直在看着自己的小孙女,以为她喜欢这孩子,赶忙低头对小姑娘道:“芽芽,对面那是你珍珍姐姐和小麦姐姐,你去跟她们一起玩,好不好?”
但是出乎苏丽珍意料的,芽芽只是抬头看了她和小麦一眼,很快又垂下头,后背紧紧靠着苏爷爷,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看起来像是拒绝的意思。
按说十岁的年龄其实也不算小了,但这孩子的反应仍然像个怯懦的幼童。
上辈子苏爷爷曾说过,芽芽幼时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只是随着父母感情破裂,她也开始一天天变得沉默起来,甚至到后来常常一整天都不怎么开口说话。
那时候他也不懂,总以为多哄一哄,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后来他到了米国,无意间听人说起才知道,孩子其实是心里生病了,而当家长的必须及时干预治疗,否则后患无穷。
苏爷爷每每想起这些,便悔恨不已,责怪自己没能及时发现孙女的病,生生耽误了孩子。
苏丽珍脑中不禁飞快闪过那些画面,而就在这时,对面正跟苏卫华夫妇说话的苏振东看见女儿这副样子,不由皱了皱眉,沉声道:“静雅,没听见爷爷的话吗?”
旁边的苏卫华看出他不高兴,赶忙帮腔:“振东兄弟,咋说咱们也是头回来,孩子眼生也是正常,等以后熟了就好了!”
李翠英也说道:“是这个理儿,女孩子都腼腆,我家珍珍小时候也一样。”
苏丽珍便把来时路上买到的那一堆头花小饰品拿出来,冲着小女孩招手道:“芽芽,你看,这是我跟你小麦姐姐特意买给你的小礼物。你来挑一挑,看有没有喜欢的?”
没有小女孩能抗拒漂亮可爱头花的诱惑,特别是当这些小饰品的数量还不少的时候。
芽芽也一样,当苏丽珍把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拿出来的时候,小姑娘的眼神一下就舍不得移开了。
苏厚德忙顺势哄劝道:“芽芽,快过去瞧瞧,两个姐姐给你带了这么多头花呢,多好看啊!”
芽芽听了爷爷的话,到底没顶住诱惑,慢慢地走了过来。
她看了苏丽珍一眼,目光又重新落在那一堆发饰上,最终伸出小手,从里面拿出一根带粉红色绒布小花的头绳,然后就那么举着头绳,怯生生地看向苏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