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
五年,曾经懵懵懂懂的小女孩现在已经快要成年了。
迪亚兹夫人今天一边帮她收拾行李,一边不停感慨:“明明感觉前几天还窝在我怀里看童话书呢,怎么今天就要离家了呢?”
离家。
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和弗洛琳娜熟悉起来的。
自十岁被食死徒袭击以后,迪亚兹夫妇深知家里也不再安全。因为只要有食死徒在这边被抓,弗洛琳娜被伏地魔发现的风险就不能说为零。
于是几乎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他们就把弗洛琳娜塞进了美国当地一个不太知名的寄宿魔法学校中。他们的效率依旧可观,而弗洛琳娜也相当配合的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
那是她刻骨铭心的五年
一开始,弗洛琳娜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大家发现自己的特殊,一直避着同学。
比如:
“弗洛琳娜,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嗯…我还有作业没写完,就差一点点了,你们先去吧~”
再比如:
“弗洛琳娜,这次的游学我们一起?”
“真的非常抱歉,我爸爸妈妈生病了…嗯…现在还在医院住院呢,我已经请假回去了,不好意思哈…”
“一起病的?”
“啊…是啊…太巧了哈哈哈”
弗洛琳娜自己都听不下去了
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同学邀请过弗洛琳娜了。
其实迪亚兹夫妇什么病也没有,活蹦乱跳的在医院照顾病人,真的请假出来的弗洛琳娜也只能随便找个咖啡厅坐上一天。那个时候的阳光总是会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窗散开在她身上,安慰着那个因为觉得欺骗同学而很内疚的身影。
…这些事迪亚兹夫妇是不知道的,倒不是弗洛琳娜刻意的隐瞒,其实在她心里曾经有过一丝丝的期盼,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像小时候一样,发现她这些小小的裂痕。
但她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说出口,别人就是不会知道,特别是心里的事情——这或许是青春期少女心里独特的小别扭吧。而小时候得出来的那个“永远不要对爸爸妈妈有所隐瞒”的结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埋没在了时间的洪流中——
十岁以后,弗洛琳娜一年基本上最多就能和迪亚兹夫妇见到四次。圣诞节、暑假、寒假…她都和老师待在学校,那些漂浮在心头的期许渐渐蒸发化为白云,等她回过神来时,早已高高的挂在天上,能看到却再也触摸不到。
不过幸好,年头一个个过去,念头也不再那么清晰。只是,她也渐渐没办法再和爸爸妈妈那么敞开心扉的聊天,就算在和他们难得一见的日子里,三个人的对话也都是——
“最近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呀,同学们对我都很客气,学校的饭也很好吃,就是魔药课本上那些奇奇怪怪的虫子真的很糟糕…”
“没关系,等习惯了就好了。”
“嗯”
………
“今天难得一聚,一起去吃点什么?”
“嗯…还是算了吧…我们还是都好好休息一下吧…我的论文也还没写完…”
“嗯”
他们从不吵架,因为彼此足够相爱也足够理解对方。不过奇怪的是,日子久了,弗洛琳娜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一点点难过。
曾经那些快乐的回忆在心里翻来覆去,像翻了又翻的牛皮纸,上面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不清,只剩一个能感到幸福的念头,小小的缩在心头。
回忆,像一场又一场的大雨。
躲又躲不掉,迎又不能迎。
弗洛琳娜——这个名字下的小姑娘好像总是被迫路过那些走向她的人。
就像她偶然间听到的同学们的评价——
“弗洛琳娜真的挺好的”
“成绩也挺好的”
“对吧,上次她还给我讲题来着。”
“脾气也好”
“对,她从来都不会不耐烦,情绪超级稳定”
“唉,可惜我可能没办法和她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是啊,我也觉得”
“不错,感觉她对谁都一样,”
“我早就说了——世界上好像没什么能让她特别喜欢的”
………
对不起
那年,弗洛琳娜十三岁,离解脱还有两年
那时的她想尽办法赶走一切想要停靠的船只。因为她觉得只有把自己变成一座光秃秃的孤岛,才可以不畏惧风暴的来临。
伏地魔的势力下,巫师们的血终究还是流的太多了。
………
再后来,十四岁,她慢慢想开了,渐渐从那种刺猬般的战战兢兢,草木皆兵的紧急作战状态中脱离出来——总不能还没被杀死,就先把自己折磨死吧
“我只要还有一点感情,就无法不期待获得对方的感情,无论是爱还是憎。”一个无法入眠的深夜里读到的话让弗洛琳娜醍醐灌顶——
她期待爱,并不可耻
同时她也深刻认识到了爱的重要性
………
于是,弗洛琳娜在心理上至少轻松了很多。
她渐渐喜欢上身边一些细微的小事,她喜欢躺在低矮的树枝上看微风拨动树梢,喜欢光着脚在流光碎影般的小溪里吹笛子,喜欢上学校里的那树山茶花——那是她无数个日夜里倾诉的好朋友。
她渐渐变得像一团棉花般柔软温吞,撕不烂也揉不破,学着包容着自己所有的焦虑和难过
尽管她依旧没有找到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的爱和包容。
或许也无所谓了,毕竟有些东西强求不来,她早就知道的
于是“尽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实在不行就算了”——看似破罐子破摔,实则破罐子破摔的人生态度慢慢变成她的行事准则。
“活着并不比死了痛快”这句话她记了好久好久。
………
梅林还是眷顾她的
就像弗洛琳娜一直坚信的那样——伏地魔不会胜利,先迎接死亡的也并不是她。
1981年10月31日,这个魔法界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哈利波特,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打败了伏地魔,拯救了魔法界。
这件事就连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弗洛琳娜都有所耳闻。如果有机会,她真想亲口谢谢这个男孩。
1981年在弗洛琳娜15岁的生日——11月29日那天,她接到了来自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是一个星期之前迪亚兹夫妇替弗洛琳娜提交的申报转学的申请。
当然,邓布利多——现任霍格沃兹校长完全知道她的特殊能力。不过他同时也答应了迪亚兹夫妇的请求——不告诉其他学生和大部分的教授。
这件事情只有同年新就任的斯莱特林院长兼魔药课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和赫奇帕奇院长兼草药课教授:波莫娜·斯普劳特两个人知道。当然,也是经过迪亚兹夫妇同意的。
至于为什么是这两个人,他们认为邓布利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第一,他们所教授的学科是最可能会和弗洛琳娜的能力有关系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据他们对弗洛琳娜性格和能力的描述,可能邓布利多个人认为,弗洛琳娜最可能去的就是这两个学院,一个从能力考虑—天赐治疗者,一个从性格考虑—没心没肺。
第三,邓布利多自己很信任他们,从各个方面来讲。
于是,再次回到故土的弗洛琳娜还觉得真不真实,就像五年前离开它时一样。
她能猜到这些其实都是爸爸妈妈的安排,她没有什么不满的。离开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也是对她好的。五年里,爸爸妈妈在医院里也干得风生水起,实在没办法像五年前一样辞职离开。事实上——就算他们能离开也没什么用,毕竟霍格沃兹也住校。她想,他们之间的爱也不需要通过这些事情来证明。
于是,离家——这个词再次陪伴起那个叫弗洛琳娜的小姑娘,她提前一星期动身,乘着浪花跨越整个大西洋,于霍格沃兹冬季开学的前一天傍晚抵达英国。
一别五年,英国更冷了。
迪亚兹夫人今天一边帮她收拾行李,一边不停感慨:“明明感觉前几天还窝在我怀里看童话书呢,怎么今天就要离家了呢?”
离家。
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和弗洛琳娜熟悉起来的。
自十岁被食死徒袭击以后,迪亚兹夫妇深知家里也不再安全。因为只要有食死徒在这边被抓,弗洛琳娜被伏地魔发现的风险就不能说为零。
于是几乎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他们就把弗洛琳娜塞进了美国当地一个不太知名的寄宿魔法学校中。他们的效率依旧可观,而弗洛琳娜也相当配合的在那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
那是她刻骨铭心的五年
一开始,弗洛琳娜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大家发现自己的特殊,一直避着同学。
比如:
“弗洛琳娜,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嗯…我还有作业没写完,就差一点点了,你们先去吧~”
再比如:
“弗洛琳娜,这次的游学我们一起?”
“真的非常抱歉,我爸爸妈妈生病了…嗯…现在还在医院住院呢,我已经请假回去了,不好意思哈…”
“一起病的?”
“啊…是啊…太巧了哈哈哈”
弗洛琳娜自己都听不下去了
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同学邀请过弗洛琳娜了。
其实迪亚兹夫妇什么病也没有,活蹦乱跳的在医院照顾病人,真的请假出来的弗洛琳娜也只能随便找个咖啡厅坐上一天。那个时候的阳光总是会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窗散开在她身上,安慰着那个因为觉得欺骗同学而很内疚的身影。
…这些事迪亚兹夫妇是不知道的,倒不是弗洛琳娜刻意的隐瞒,其实在她心里曾经有过一丝丝的期盼,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像小时候一样,发现她这些小小的裂痕。
但她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说出口,别人就是不会知道,特别是心里的事情——这或许是青春期少女心里独特的小别扭吧。而小时候得出来的那个“永远不要对爸爸妈妈有所隐瞒”的结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埋没在了时间的洪流中——
十岁以后,弗洛琳娜一年基本上最多就能和迪亚兹夫妇见到四次。圣诞节、暑假、寒假…她都和老师待在学校,那些漂浮在心头的期许渐渐蒸发化为白云,等她回过神来时,早已高高的挂在天上,能看到却再也触摸不到。
不过幸好,年头一个个过去,念头也不再那么清晰。只是,她也渐渐没办法再和爸爸妈妈那么敞开心扉的聊天,就算在和他们难得一见的日子里,三个人的对话也都是——
“最近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呀,同学们对我都很客气,学校的饭也很好吃,就是魔药课本上那些奇奇怪怪的虫子真的很糟糕…”
“没关系,等习惯了就好了。”
“嗯”
………
“今天难得一聚,一起去吃点什么?”
“嗯…还是算了吧…我们还是都好好休息一下吧…我的论文也还没写完…”
“嗯”
他们从不吵架,因为彼此足够相爱也足够理解对方。不过奇怪的是,日子久了,弗洛琳娜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一点点难过。
曾经那些快乐的回忆在心里翻来覆去,像翻了又翻的牛皮纸,上面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不清,只剩一个能感到幸福的念头,小小的缩在心头。
回忆,像一场又一场的大雨。
躲又躲不掉,迎又不能迎。
弗洛琳娜——这个名字下的小姑娘好像总是被迫路过那些走向她的人。
就像她偶然间听到的同学们的评价——
“弗洛琳娜真的挺好的”
“成绩也挺好的”
“对吧,上次她还给我讲题来着。”
“脾气也好”
“对,她从来都不会不耐烦,情绪超级稳定”
“唉,可惜我可能没办法和她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是啊,我也觉得”
“不错,感觉她对谁都一样,”
“我早就说了——世界上好像没什么能让她特别喜欢的”
………
对不起
那年,弗洛琳娜十三岁,离解脱还有两年
那时的她想尽办法赶走一切想要停靠的船只。因为她觉得只有把自己变成一座光秃秃的孤岛,才可以不畏惧风暴的来临。
伏地魔的势力下,巫师们的血终究还是流的太多了。
………
再后来,十四岁,她慢慢想开了,渐渐从那种刺猬般的战战兢兢,草木皆兵的紧急作战状态中脱离出来——总不能还没被杀死,就先把自己折磨死吧
“我只要还有一点感情,就无法不期待获得对方的感情,无论是爱还是憎。”一个无法入眠的深夜里读到的话让弗洛琳娜醍醐灌顶——
她期待爱,并不可耻
同时她也深刻认识到了爱的重要性
………
于是,弗洛琳娜在心理上至少轻松了很多。
她渐渐喜欢上身边一些细微的小事,她喜欢躺在低矮的树枝上看微风拨动树梢,喜欢光着脚在流光碎影般的小溪里吹笛子,喜欢上学校里的那树山茶花——那是她无数个日夜里倾诉的好朋友。
她渐渐变得像一团棉花般柔软温吞,撕不烂也揉不破,学着包容着自己所有的焦虑和难过
尽管她依旧没有找到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的爱和包容。
或许也无所谓了,毕竟有些东西强求不来,她早就知道的
于是“尽力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实在不行就算了”——看似破罐子破摔,实则破罐子破摔的人生态度慢慢变成她的行事准则。
“活着并不比死了痛快”这句话她记了好久好久。
………
梅林还是眷顾她的
就像弗洛琳娜一直坚信的那样——伏地魔不会胜利,先迎接死亡的也并不是她。
1981年10月31日,这个魔法界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哈利波特,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打败了伏地魔,拯救了魔法界。
这件事就连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弗洛琳娜都有所耳闻。如果有机会,她真想亲口谢谢这个男孩。
1981年在弗洛琳娜15岁的生日——11月29日那天,她接到了来自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是一个星期之前迪亚兹夫妇替弗洛琳娜提交的申报转学的申请。
当然,邓布利多——现任霍格沃兹校长完全知道她的特殊能力。不过他同时也答应了迪亚兹夫妇的请求——不告诉其他学生和大部分的教授。
这件事情只有同年新就任的斯莱特林院长兼魔药课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和赫奇帕奇院长兼草药课教授:波莫娜·斯普劳特两个人知道。当然,也是经过迪亚兹夫妇同意的。
至于为什么是这两个人,他们认为邓布利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第一,他们所教授的学科是最可能会和弗洛琳娜的能力有关系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据他们对弗洛琳娜性格和能力的描述,可能邓布利多个人认为,弗洛琳娜最可能去的就是这两个学院,一个从能力考虑—天赐治疗者,一个从性格考虑—没心没肺。
第三,邓布利多自己很信任他们,从各个方面来讲。
于是,再次回到故土的弗洛琳娜还觉得真不真实,就像五年前离开它时一样。
她能猜到这些其实都是爸爸妈妈的安排,她没有什么不满的。离开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也是对她好的。五年里,爸爸妈妈在医院里也干得风生水起,实在没办法像五年前一样辞职离开。事实上——就算他们能离开也没什么用,毕竟霍格沃兹也住校。她想,他们之间的爱也不需要通过这些事情来证明。
于是,离家——这个词再次陪伴起那个叫弗洛琳娜的小姑娘,她提前一星期动身,乘着浪花跨越整个大西洋,于霍格沃兹冬季开学的前一天傍晚抵达英国。
一别五年,英国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