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鱼呼吸浅而慢,就在她觉得自己的呼吸快要停止的时候,谢怍终于有了动作。
谢怍拿起桌上的笔,正对着多鱼:“嗯。”
望着多鱼呆呆的样子,谢怍微勾起唇角,低缓的声音中藏着丝轻笑:“灯笼不给我,我怎么写?”
多鱼回神,将灯笼递给他。
多鱼的思绪还游离在外,直到看见谢怍要将她写了字的那面翻转过来,她才倏地一惊,手连忙按住灯笼,吞吐道:“谢表哥,那面我写满了,你写这面吧,这面宽敞。”
谢怍望她一眼,没再翻转灯笼,提笔在宽敞的这面落字。
多鱼还来不及舒口气,看到谢怍写的字后,脸刷的一下通红。
谢怍将灯笼递还给多鱼。
多鱼伸手接过,却莫名觉得这灯笼烫手非常。
多鱼提着灯笼跟在谢怍身边。
灯笼上的字微微摇晃着浮现。
娟秀字迹,“一愿身体安健,二愿前路坦途,三愿与谢表哥相守陪伴。”
遒劲字迹,“三愿皆遂愿。”
街道渐渐安静下来,一小厮扮样的人浑身湿透的拿着一只鱼灯笼朝前小跑着。
小厮直直跑向隐在暗处里的马车,在其跟前站定,双手恭敬的举起鱼灯笼:“公主,您要的灯笼。”
车帘半掀,灯笼被拿进马车里。
婢女举着灯笼俯跪在地上。
宋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灯笼上的字,指尖逐渐变僵硬,暗涩的开口:“将这灯笼沉了。”
婢女头俯的越发的低:“是。”
......
这段时日,隅帝的长女宋襄在上京城里掀起了一阵不算小的风波。
起由是,宋襄身为一朝公主,私下举止却放浪形骸,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
有人看见宋襄携一男子举止亲密的进出公主府,这是本应不会被人注意到,可随着宋襄与那名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次数渐多,流言蜚语也慢慢起来,再加上,还有人看见宋襄在众目睽睽之下依偎在男子胸膛,这下,关于宋襄的闲话是再也止不住了。
说闲话的一共分为两拨,一拨是普通老百姓,说的无非就是些,行为举止不检点,这般无德无行的女子根本不配当一朝公主。
另一拨是往日里与宋襄走的较为近的侯门闺秀,这流言刚起时,她们本没将这事当回事,毕竟她们谁都知道,宋襄喜欢谢怍多年,心心念念的都是嫁给谢怍,根本不可能与其他男子搅在一起。
起初,她们是这样认为的,可后来,亲眼看见宋襄当真与一唇红齿白的男子同进同出时,她们才怀疑起流言的真实性,直到,看到宋襄亲密的偎在那男子身上,她们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流言竟是真的!
一时间,她们纷纷猜测,既然谢怍都要成亲了,依着宋襄贵重的身份和贵傲的性子,即使心里再喜欢谢怍,也不会做一些折辱自己身份的事,一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遍地都是,于是便移情上了其他男子。
她们其中,有人唏嘘,也有人不以为意,唏嘘帝王家情感的收放自如与淡薄,不以为意本就是身份贵重的公主,本就不该将目光限制在一男子身上。
......
谢怍刚走到御书房门口,一道喝斥就传进耳里。
“你看看你做的事,哪里还有一个公主该有的样子!”
谢怍步子顿住,听着里面的争吵、喝骂。
“你等下回府去将那人打发了!”
宋襄声音拔高:“父皇,你怎么和外面那些愚人一样,对玉郎抱有偏见,玉郎是个有才情的人,女儿要留着他!”
“你敢!”隅帝手掌重重拍在桌上。
谢怍不打算继续听下去,朝前去,候在门口的太监看见他,立马行礼,紧接着,小心翼翼叩响门:“陛下,谢大人来了。”
里面的声音兀地停住,随后,里面的人出声:“把人请进来。”
小太监将门推开,立在门边恭敬的躬着身。
谢怍朝隅帝躬身行礼:“陛下。”
隅帝看向宋襄:“你先回去。”
“是。”
宋襄经过谢怍身边,眼眶微红对他勉强一笑。
等人离开,隅帝开口问出叫谢怍来此的目的:“我听你母亲说,与你定亲的姑娘是周家二姑娘。”
“我记得你一开始属意的是周家大姑娘,怎么最后定的却是周家二姑娘?”
谢怍恭敬作揖:“回陛下话,那些都是谣传,从始至终,微臣要定亲的人只有周家二姑娘一人。”
隅帝想起关于周家二姑娘的传言,眉微微一蹩:“决定了?”
“婚嫁之事乃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二者皆已过了明路,自是要遵循。”
隅帝说出心中的忧虑:“这周家二姑娘刚回周家没多长时间,秉性豪放,想来对诗词书画、宅中庶务不感兴趣,趁还未成亲,何不再考虑考虑。”
“周家夫妇的学识、品性一向不错,周二姑娘作为他们的女儿,只要细心教导,想来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隅帝还想说些什么,可想到妹妹跟他说的话,只好将那些即将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只道:“我听你母亲说,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开春,细细算来,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这时间委实有点紧,这样吧,朕从礼部拨几个人给你,听你调配。”
“谢陛下。”
隅帝摆摆手:“下去吧。”
在谢怍转身之际又喊住他:“抽个时间,将周家二姑娘带进宫来给朕瞧瞧。”
谢怍再次恭敬躬身:“是。”
走出宫墙,谢怍径直走向在宫外候着他的马车。
身后的宫门缓缓关上,身侧突然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谢表哥!”
谢怍停下脚步,看向朝他走来的人。
宋襄的面色不似以往的傲矜以及目空一切,而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愁绪。
“谢表哥,你能不能帮本宫一个忙?”
“公主请说。”
“谢表哥,父皇平日里最疼了你,你、你能不能在父皇面前替玉郎美言几句?”
谢怍眼中闪过淡淡的疑惑,温淡道:“公主口中的玉郎是?”
宋襄一怔,随即恍然一笑:“是本宫忘了,谢表哥还没见过玉郎,玉郎是本宫府上的一个幕僚,其才情学识皆是俱佳,有机会本宫将玉郎引荐给谢表哥认识,你们二人定聊得来。”
谢怍面上笑意清浅:“嗯,公主如此欣赏的人,想必品性、学识都是好的,微臣下次进宫时,会替玉郎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公道话的。”
宋襄面上涌上一抹感激,竟还屈膝对他道了谢。
谢怍拿起桌上的笔,正对着多鱼:“嗯。”
望着多鱼呆呆的样子,谢怍微勾起唇角,低缓的声音中藏着丝轻笑:“灯笼不给我,我怎么写?”
多鱼回神,将灯笼递给他。
多鱼的思绪还游离在外,直到看见谢怍要将她写了字的那面翻转过来,她才倏地一惊,手连忙按住灯笼,吞吐道:“谢表哥,那面我写满了,你写这面吧,这面宽敞。”
谢怍望她一眼,没再翻转灯笼,提笔在宽敞的这面落字。
多鱼还来不及舒口气,看到谢怍写的字后,脸刷的一下通红。
谢怍将灯笼递还给多鱼。
多鱼伸手接过,却莫名觉得这灯笼烫手非常。
多鱼提着灯笼跟在谢怍身边。
灯笼上的字微微摇晃着浮现。
娟秀字迹,“一愿身体安健,二愿前路坦途,三愿与谢表哥相守陪伴。”
遒劲字迹,“三愿皆遂愿。”
街道渐渐安静下来,一小厮扮样的人浑身湿透的拿着一只鱼灯笼朝前小跑着。
小厮直直跑向隐在暗处里的马车,在其跟前站定,双手恭敬的举起鱼灯笼:“公主,您要的灯笼。”
车帘半掀,灯笼被拿进马车里。
婢女举着灯笼俯跪在地上。
宋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灯笼上的字,指尖逐渐变僵硬,暗涩的开口:“将这灯笼沉了。”
婢女头俯的越发的低:“是。”
......
这段时日,隅帝的长女宋襄在上京城里掀起了一阵不算小的风波。
起由是,宋襄身为一朝公主,私下举止却放浪形骸,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
有人看见宋襄携一男子举止亲密的进出公主府,这是本应不会被人注意到,可随着宋襄与那名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次数渐多,流言蜚语也慢慢起来,再加上,还有人看见宋襄在众目睽睽之下依偎在男子胸膛,这下,关于宋襄的闲话是再也止不住了。
说闲话的一共分为两拨,一拨是普通老百姓,说的无非就是些,行为举止不检点,这般无德无行的女子根本不配当一朝公主。
另一拨是往日里与宋襄走的较为近的侯门闺秀,这流言刚起时,她们本没将这事当回事,毕竟她们谁都知道,宋襄喜欢谢怍多年,心心念念的都是嫁给谢怍,根本不可能与其他男子搅在一起。
起初,她们是这样认为的,可后来,亲眼看见宋襄当真与一唇红齿白的男子同进同出时,她们才怀疑起流言的真实性,直到,看到宋襄亲密的偎在那男子身上,她们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流言竟是真的!
一时间,她们纷纷猜测,既然谢怍都要成亲了,依着宋襄贵重的身份和贵傲的性子,即使心里再喜欢谢怍,也不会做一些折辱自己身份的事,一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遍地都是,于是便移情上了其他男子。
她们其中,有人唏嘘,也有人不以为意,唏嘘帝王家情感的收放自如与淡薄,不以为意本就是身份贵重的公主,本就不该将目光限制在一男子身上。
......
谢怍刚走到御书房门口,一道喝斥就传进耳里。
“你看看你做的事,哪里还有一个公主该有的样子!”
谢怍步子顿住,听着里面的争吵、喝骂。
“你等下回府去将那人打发了!”
宋襄声音拔高:“父皇,你怎么和外面那些愚人一样,对玉郎抱有偏见,玉郎是个有才情的人,女儿要留着他!”
“你敢!”隅帝手掌重重拍在桌上。
谢怍不打算继续听下去,朝前去,候在门口的太监看见他,立马行礼,紧接着,小心翼翼叩响门:“陛下,谢大人来了。”
里面的声音兀地停住,随后,里面的人出声:“把人请进来。”
小太监将门推开,立在门边恭敬的躬着身。
谢怍朝隅帝躬身行礼:“陛下。”
隅帝看向宋襄:“你先回去。”
“是。”
宋襄经过谢怍身边,眼眶微红对他勉强一笑。
等人离开,隅帝开口问出叫谢怍来此的目的:“我听你母亲说,与你定亲的姑娘是周家二姑娘。”
“我记得你一开始属意的是周家大姑娘,怎么最后定的却是周家二姑娘?”
谢怍恭敬作揖:“回陛下话,那些都是谣传,从始至终,微臣要定亲的人只有周家二姑娘一人。”
隅帝想起关于周家二姑娘的传言,眉微微一蹩:“决定了?”
“婚嫁之事乃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二者皆已过了明路,自是要遵循。”
隅帝说出心中的忧虑:“这周家二姑娘刚回周家没多长时间,秉性豪放,想来对诗词书画、宅中庶务不感兴趣,趁还未成亲,何不再考虑考虑。”
“周家夫妇的学识、品性一向不错,周二姑娘作为他们的女儿,只要细心教导,想来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隅帝还想说些什么,可想到妹妹跟他说的话,只好将那些即将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只道:“我听你母亲说,婚期定在了明年的开春,细细算来,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这时间委实有点紧,这样吧,朕从礼部拨几个人给你,听你调配。”
“谢陛下。”
隅帝摆摆手:“下去吧。”
在谢怍转身之际又喊住他:“抽个时间,将周家二姑娘带进宫来给朕瞧瞧。”
谢怍再次恭敬躬身:“是。”
走出宫墙,谢怍径直走向在宫外候着他的马车。
身后的宫门缓缓关上,身侧突然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谢表哥!”
谢怍停下脚步,看向朝他走来的人。
宋襄的面色不似以往的傲矜以及目空一切,而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愁绪。
“谢表哥,你能不能帮本宫一个忙?”
“公主请说。”
“谢表哥,父皇平日里最疼了你,你、你能不能在父皇面前替玉郎美言几句?”
谢怍眼中闪过淡淡的疑惑,温淡道:“公主口中的玉郎是?”
宋襄一怔,随即恍然一笑:“是本宫忘了,谢表哥还没见过玉郎,玉郎是本宫府上的一个幕僚,其才情学识皆是俱佳,有机会本宫将玉郎引荐给谢表哥认识,你们二人定聊得来。”
谢怍面上笑意清浅:“嗯,公主如此欣赏的人,想必品性、学识都是好的,微臣下次进宫时,会替玉郎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公道话的。”
宋襄面上涌上一抹感激,竟还屈膝对他道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