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私底下问过,王韦私铺有六家,其中去往最频繁的一家开在东街的茶馆,平日里他最喜欢在那儿听书了。”
“去茶馆。”
拂下帷帽上的薄纱,主仆二人一同离府。
市集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男人,鲜少已婚女子抱着孩童行走街头,因此遮掩住面容的柳冉一出现,吸引四面八方无数道打量的视线。
她仿若未觉,一路随行来到东街。茶馆内生意火旺,柳冉订了个二楼的厢房,隔着门窗依然能听到外面高昂的吆喝声,其中呼声最多最大的是让说书人讲书。
听人讲书,是这儿消遣时间的娱乐之一。在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中,不知谁忽然把碎银拍在桌子上,语气豪迈道:“讲书的,我要听在世神医的故事!”
“这位客官财大气粗,够爽快!好,老夫正巧最近听闻一个在世华佗重出江湖,凭借妙手回春的医术将死人救回来的故事!”
“嚯,讲书的,让你说故事不是吹牛皮,哪有人死了还能救活的?”
“就是就是,能信手拈来也不能胡说八道啊!”
说书人收起手中的折扇,摇晃脑袋,“说你们孤陋寡闻一点也不错。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既然称为在世华佗,定是他的医术了得能起死回生。”
“那你快说来听听!”
“别急,待老夫喝口茶润润嗓子。”
众人又一阵起哄。
香菱不明白柳冉到此地意欲何为,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少夫人,我们这是做什么?”
柳冉慢慢啜了一口热茶,熏腾而散的白雾犹如一层轻盈的白纱,朦胧那双乌眸,添置几分意味不明的神秘,“坐下来听书。”
“我们在府上也能听,何必大费周章跑出来请人说书呢。”香菱瞄了眼门口,嘴角往下撇,似乎不太情愿待在这种嘈杂混乱的地方。
香菱身份卑微,相对而言虽能自由出入府邸,可毕竟外头总归不安全,因此昨日柳冉突然临时安排交由她去办,几乎没单独出过门的她只能硬着头皮找上别的男子一同离开,才将柳冉交代的事给办妥。
“府里多大,外面多大,能一样吗?”
柳冉脸上挂起风轻云淡的笑颜,“你放宽心,先坐下安静地听会儿吧。”
耳边阵阵喧闹又杂又乱,可能对茶馆内都是男人的原因,香菱总感觉心里很不安。
柳冉神情自若放下杯盏,即便门紧闭,目光仍定定地注视门口方向。她身上那股沉静淡然安抚到她,香菱紧绷的身子慢慢松懈下来,在旁坐下。
只听说书人道:“提起这在世华佗,无人知其背景无人知其来历,只听闻他来无影去无踪,十分神秘。但他为人宽善,每到一处常常会给穷苦百姓义诊,仅凭几个草药,几粒药丸,便能将沉疴之人恢复如初。因他医术精湛但又常戴帷帽不愿示人,遂百姓给他另起了个“白医仙”的称号。”
“数日前,白医仙游历四方来到叫百里镇的地方,恰逢碰到一个用席卷包裹准备抬担子扔去掩埋的死人,那人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一走,留下一对无依无靠的妻儿,哭得好不可怜。白医仙动了恻隐之心,向前和那哭花眼儿的妇人道,‘夫人,您别伤心,您的夫君还有得救。’妇人伤心欲绝,‘谢谢您的安慰,我知晓夫君早已断气儿……’说罢,妇人抹了把眼泪,又忍不住趴在她丈夫身上痛哭起来。”
“妇人身旁的孩子还小,不懂生离死别,捏着父亲的衣角学起大人哄小孩的语气,叫父亲起来。白医仙于心不忍,再次和妇人说道,‘夫人,如果您相信我,我有办法救他。’妇人虽不相信,但还是让出位置来,只看白医仙掀开卷席将尸体翻看一圈,取出银针手法娴熟地在他腰背一扎——”
讲到关键时刻,说书人却戛然而止,一声沉长“切”的起哄声此起彼伏。他摇着折扇,慢悠悠地饮茶润喉,并不在意他们的催促,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忽然,一只大手越过人群,一掌拍在桌子上,迫不及待地催道:“继续!”
说书人眼睛一亮,快速把金子藏好,抵唇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话说白医仙可谓神仙转世,只见银针往腰椎一插,黑而浓稠的血液瞬间流出,他让妇人给死人喂下一粒丹药,不出三息,担子上的死人居然睁开眼,活了过来!这一幕震惊妇人,又惊又怕,反倒白医仙稀松平常跟死人叮嘱注意事项,才向妇人解释。”
“方才他翻看死人瞧见他身上有大大小小的淤青,特别腰椎那一块,紫色遍布,凸如石疽,许多人瞧见了以为是尸斑,其实不然。随后他询问妇人,这才更加坚定他的想法,原来死人本是农耕人,因今年气候变化的缘故收成不好,无法像往年一样交够粮担,地主一气之下命人将他暴打一顿,险些命丧黄泉,其中他的腰椎伤得最为深,即使康复之后每逢阴雨天就会发作,严重之时甚至无法下田农作。”
“那日,休养过后的农耕人如往常劳作,突然病情发作,栽倒在农田里,等人发现他时气息已断,失去体征。因家境贫寒,他妻子无奈将人席子一卷,准备抬到郊外掩埋,万幸的是遇到白医仙出手相助,让他们得以生存。”
说到这儿,有人道:“这也叫在世华佗,扎针放血谁不会啊!”
“这你就不懂了。经络遍布人体各处,其中有三十六个死穴,稍有不慎一命呜呼。此人伤及腰椎,淤血已肿成拳头大的淤块,若仅是放血在场随便一人便能做到。”
说书人淡淡回驳道,“外行人不懂,最为关键的是白医仙施针的手法,以及他秘制的药丸,传闻他为采集药材行走四方,但凡他救过的人无一不药到病除。”
“如此神乎?说书的,既然你听过他的传言,可晓得他人在哪儿?正巧儿我近日落枕,脖子疼得很,想寻他瞧瞧去!”
“你这般普通的病疾寻常大夫也能瞧,白医仙才瞧不上呢,人家神医可是专门医治疑难杂症!”
道完,说书人神秘兮兮地跟众人透露,“不过我收到小道消息,听闻白医仙近些日子来到幽州城,具体在哪儿我也不知道,但即便确定确切的位置,你们也认不出他的模样,毕竟他从不真面目示人。”
这不是等于没说嘛!
众人哗然,一哄而散,但该有的打赏一个不少。
说书人压住上扬的嘴角,一把从小二手中夺回盛满碎银的盘子。今日遇到财神爷了,照着他给的话本念,半真半假掺合进去,二十两银子直接到手,听的人还不少。
二楼正方的一处房间内,坐在珠帘后的中年男人举起质地圆润的白玉茶盏细细品着茶,屋内家具摆设陈列有序,纹路精雕细琢厚重且细腻,无一不彰显主人的奢贵。
家仆推门而入,毕恭毕敬躬身朝他问候一声。
“老爷,小的已经将人带过来了。”
话音一落,方才在楼下说书的男人像押囚犯似的给压上来。
“你们想作甚?我什么也没做,快放开我!”
茶盏一放,中年男人挥手示意,说书人这才得以挣脱束缚。
他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你刚刚所言属实?”
“什么?哦大人,您说刚刚小的所讲的神医白医仙的故事?那当然真的,天下之大,神人之多,并非小的添油加醋胡编乱造。”说书人收了别人的银子自然是守口如瓶,说着说着,他定睛一看,认出对方的身份。
“王大人,原来是您啊,小的还以为自个儿说错话得罪谁了,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将小的带过来,吓死小的呢。”
王韦皱了皱眉头,不想和他废话,“有什么办法找到你口中所说的白医仙?”
说书人一顿,神秘兮兮凑到珠帘跟前,压低音量道,“王大人,这事儿我从没说给别人听,你千万别说出去。白医仙来无影去无踪,无人见过他的容貌,不过他膝下有一女弟子,气质非凡,与他一般也是时常戴帷帽示人,若能找到此女子便能找到白医仙了。”
白衣,帷幔,男的。这几点信息集中一起并不容易找,但若是女的反而不一样。
“好!现在就派人去找!”
王韦激动得猛然站起,动作一下子牵扯到腰椎部位,锥入骨髓的疼让他的面容变得扭曲起来。
他娘的,那帮人下手可真狠!
说书人一走,外头的热闹也跟着散得差不多了,柳冉起身离开厢房。
前门人声鼎沸,鱼龙混杂,二人便朝茶馆偏静的后门走去。
清风微凉,轻轻拂过帷帽下的薄纱,将她的身姿隐隐约约勾勒出来,出尘的气质让正从侧门拐角处的王韦一愣。
“站、站住!”
随一声令喝,几名家丁装扮的强壮男人顿时将她们团团包围起来。
“你们干什么!”香菱大喝声,一脸警惕将柳冉护在身后。
“去茶馆。”
拂下帷帽上的薄纱,主仆二人一同离府。
市集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男人,鲜少已婚女子抱着孩童行走街头,因此遮掩住面容的柳冉一出现,吸引四面八方无数道打量的视线。
她仿若未觉,一路随行来到东街。茶馆内生意火旺,柳冉订了个二楼的厢房,隔着门窗依然能听到外面高昂的吆喝声,其中呼声最多最大的是让说书人讲书。
听人讲书,是这儿消遣时间的娱乐之一。在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中,不知谁忽然把碎银拍在桌子上,语气豪迈道:“讲书的,我要听在世神医的故事!”
“这位客官财大气粗,够爽快!好,老夫正巧最近听闻一个在世华佗重出江湖,凭借妙手回春的医术将死人救回来的故事!”
“嚯,讲书的,让你说故事不是吹牛皮,哪有人死了还能救活的?”
“就是就是,能信手拈来也不能胡说八道啊!”
说书人收起手中的折扇,摇晃脑袋,“说你们孤陋寡闻一点也不错。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既然称为在世华佗,定是他的医术了得能起死回生。”
“那你快说来听听!”
“别急,待老夫喝口茶润润嗓子。”
众人又一阵起哄。
香菱不明白柳冉到此地意欲何为,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少夫人,我们这是做什么?”
柳冉慢慢啜了一口热茶,熏腾而散的白雾犹如一层轻盈的白纱,朦胧那双乌眸,添置几分意味不明的神秘,“坐下来听书。”
“我们在府上也能听,何必大费周章跑出来请人说书呢。”香菱瞄了眼门口,嘴角往下撇,似乎不太情愿待在这种嘈杂混乱的地方。
香菱身份卑微,相对而言虽能自由出入府邸,可毕竟外头总归不安全,因此昨日柳冉突然临时安排交由她去办,几乎没单独出过门的她只能硬着头皮找上别的男子一同离开,才将柳冉交代的事给办妥。
“府里多大,外面多大,能一样吗?”
柳冉脸上挂起风轻云淡的笑颜,“你放宽心,先坐下安静地听会儿吧。”
耳边阵阵喧闹又杂又乱,可能对茶馆内都是男人的原因,香菱总感觉心里很不安。
柳冉神情自若放下杯盏,即便门紧闭,目光仍定定地注视门口方向。她身上那股沉静淡然安抚到她,香菱紧绷的身子慢慢松懈下来,在旁坐下。
只听说书人道:“提起这在世华佗,无人知其背景无人知其来历,只听闻他来无影去无踪,十分神秘。但他为人宽善,每到一处常常会给穷苦百姓义诊,仅凭几个草药,几粒药丸,便能将沉疴之人恢复如初。因他医术精湛但又常戴帷帽不愿示人,遂百姓给他另起了个“白医仙”的称号。”
“数日前,白医仙游历四方来到叫百里镇的地方,恰逢碰到一个用席卷包裹准备抬担子扔去掩埋的死人,那人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一走,留下一对无依无靠的妻儿,哭得好不可怜。白医仙动了恻隐之心,向前和那哭花眼儿的妇人道,‘夫人,您别伤心,您的夫君还有得救。’妇人伤心欲绝,‘谢谢您的安慰,我知晓夫君早已断气儿……’说罢,妇人抹了把眼泪,又忍不住趴在她丈夫身上痛哭起来。”
“妇人身旁的孩子还小,不懂生离死别,捏着父亲的衣角学起大人哄小孩的语气,叫父亲起来。白医仙于心不忍,再次和妇人说道,‘夫人,如果您相信我,我有办法救他。’妇人虽不相信,但还是让出位置来,只看白医仙掀开卷席将尸体翻看一圈,取出银针手法娴熟地在他腰背一扎——”
讲到关键时刻,说书人却戛然而止,一声沉长“切”的起哄声此起彼伏。他摇着折扇,慢悠悠地饮茶润喉,并不在意他们的催促,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忽然,一只大手越过人群,一掌拍在桌子上,迫不及待地催道:“继续!”
说书人眼睛一亮,快速把金子藏好,抵唇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话说白医仙可谓神仙转世,只见银针往腰椎一插,黑而浓稠的血液瞬间流出,他让妇人给死人喂下一粒丹药,不出三息,担子上的死人居然睁开眼,活了过来!这一幕震惊妇人,又惊又怕,反倒白医仙稀松平常跟死人叮嘱注意事项,才向妇人解释。”
“方才他翻看死人瞧见他身上有大大小小的淤青,特别腰椎那一块,紫色遍布,凸如石疽,许多人瞧见了以为是尸斑,其实不然。随后他询问妇人,这才更加坚定他的想法,原来死人本是农耕人,因今年气候变化的缘故收成不好,无法像往年一样交够粮担,地主一气之下命人将他暴打一顿,险些命丧黄泉,其中他的腰椎伤得最为深,即使康复之后每逢阴雨天就会发作,严重之时甚至无法下田农作。”
“那日,休养过后的农耕人如往常劳作,突然病情发作,栽倒在农田里,等人发现他时气息已断,失去体征。因家境贫寒,他妻子无奈将人席子一卷,准备抬到郊外掩埋,万幸的是遇到白医仙出手相助,让他们得以生存。”
说到这儿,有人道:“这也叫在世华佗,扎针放血谁不会啊!”
“这你就不懂了。经络遍布人体各处,其中有三十六个死穴,稍有不慎一命呜呼。此人伤及腰椎,淤血已肿成拳头大的淤块,若仅是放血在场随便一人便能做到。”
说书人淡淡回驳道,“外行人不懂,最为关键的是白医仙施针的手法,以及他秘制的药丸,传闻他为采集药材行走四方,但凡他救过的人无一不药到病除。”
“如此神乎?说书的,既然你听过他的传言,可晓得他人在哪儿?正巧儿我近日落枕,脖子疼得很,想寻他瞧瞧去!”
“你这般普通的病疾寻常大夫也能瞧,白医仙才瞧不上呢,人家神医可是专门医治疑难杂症!”
道完,说书人神秘兮兮地跟众人透露,“不过我收到小道消息,听闻白医仙近些日子来到幽州城,具体在哪儿我也不知道,但即便确定确切的位置,你们也认不出他的模样,毕竟他从不真面目示人。”
这不是等于没说嘛!
众人哗然,一哄而散,但该有的打赏一个不少。
说书人压住上扬的嘴角,一把从小二手中夺回盛满碎银的盘子。今日遇到财神爷了,照着他给的话本念,半真半假掺合进去,二十两银子直接到手,听的人还不少。
二楼正方的一处房间内,坐在珠帘后的中年男人举起质地圆润的白玉茶盏细细品着茶,屋内家具摆设陈列有序,纹路精雕细琢厚重且细腻,无一不彰显主人的奢贵。
家仆推门而入,毕恭毕敬躬身朝他问候一声。
“老爷,小的已经将人带过来了。”
话音一落,方才在楼下说书的男人像押囚犯似的给压上来。
“你们想作甚?我什么也没做,快放开我!”
茶盏一放,中年男人挥手示意,说书人这才得以挣脱束缚。
他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你刚刚所言属实?”
“什么?哦大人,您说刚刚小的所讲的神医白医仙的故事?那当然真的,天下之大,神人之多,并非小的添油加醋胡编乱造。”说书人收了别人的银子自然是守口如瓶,说着说着,他定睛一看,认出对方的身份。
“王大人,原来是您啊,小的还以为自个儿说错话得罪谁了,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将小的带过来,吓死小的呢。”
王韦皱了皱眉头,不想和他废话,“有什么办法找到你口中所说的白医仙?”
说书人一顿,神秘兮兮凑到珠帘跟前,压低音量道,“王大人,这事儿我从没说给别人听,你千万别说出去。白医仙来无影去无踪,无人见过他的容貌,不过他膝下有一女弟子,气质非凡,与他一般也是时常戴帷帽示人,若能找到此女子便能找到白医仙了。”
白衣,帷幔,男的。这几点信息集中一起并不容易找,但若是女的反而不一样。
“好!现在就派人去找!”
王韦激动得猛然站起,动作一下子牵扯到腰椎部位,锥入骨髓的疼让他的面容变得扭曲起来。
他娘的,那帮人下手可真狠!
说书人一走,外头的热闹也跟着散得差不多了,柳冉起身离开厢房。
前门人声鼎沸,鱼龙混杂,二人便朝茶馆偏静的后门走去。
清风微凉,轻轻拂过帷帽下的薄纱,将她的身姿隐隐约约勾勒出来,出尘的气质让正从侧门拐角处的王韦一愣。
“站、站住!”
随一声令喝,几名家丁装扮的强壮男人顿时将她们团团包围起来。
“你们干什么!”香菱大喝声,一脸警惕将柳冉护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