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玥吞了口唾沫,一瞬思量:要不要一脖子抹上去。

    可惜,她失血太多,方才又大喜大怒,过于迟钝了。还未思量出个一二三来,已被人擒入了怀里。才要抵抗,方觉有人在掰自己的手指,要夺枪。

    她自然不肯,拼着指骨尽断,也不肯撒手,还要往自己心窝里捅。可惜实在没了那么大力气,只能千般万般地不甘,听见枪沉闷地落在土地上,被人一脚踢远。

    最后一分力气,她只好拿来做了冷冷的嘲讽:“宋玠……真是好算计,啊?”

    元壮尖叫起来:“这是要做什么?!”

    没人理他。

    宋如玥试着夺刀,果然不是来人对手,因此死志愈坚,一闭眼,一咬舌。谁知刚要咬下去,就被捏住了两腮,牙关顿时张开。

    那人道:“今日战局之复杂,远超殿下所想。殿下若得了辰军庇佑,被送回城墙,是唯一之选。而殿下生性骄傲,不会与辰王碰面,因此,启王殿下叫我们转告殿下,算计起来,不算难。”

    宋如玥微闭了眼,死了一般。

    这三言两语的解说,她没听,却叫元壮明白了什么:“所以……所以……所以……”

    他惨笑一声:“所以……大人才说我是叛徒?”

    依然没人理他。

    就像他的地位一样,他的悲欢,也卑微得像尘埃。

    挟持宋如玥的人,抬手将她击晕过去,不打算理会元壮。可他偏偏不知好歹,扑了上去:“你们不能走!”

    “一边去!别找死!”

    宋玠原本的命令,不必杀了他。那些人将元壮一脚踢开,看都没多看。

    元壮又扑过去,这一回,他手里亮了兵刃,一击砍了一个人的脖子。

    噗呲一声,血溅了满脸。

    可是他再勇武,仍是寡不敌众。最终被砍翻在地,他还顽固地支起身,抱住了一个人的脚。

    “你们……不能……走……”

    那人绷起脚尖,对着他心窝一踹。

    他生前所见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宋如玥仍被挟在那伙来路不明的人怀里,脸色惨白,双眸紧闭。

    他忽然有点想不明白:她以为自己是叛徒,是因为在这里遇了伏。可是,为什么在这里会遇了伏?

    知晓他行踪的,明明只有恩公一人啊。

    -

    却说前头那一仗,打得果然是混乱不堪,持续了两天两夜。最后亏得辰静双和谢时一同坐镇,堪堪保下了辰台城。

    只是其中发生了件大快人心的事:穆军与豫军阵前反目,在辰台城下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好戏。更痛快的,是穆军做了咬人的狗,豫军做了被咬的狗,一溃千里,被穆衍配合着谢时的攻势远远追了出去。

    燕军云意更不必说,他虽是出其不意,却更未曾想到辰国对此早有防范,反被蒙望打了个措手不及。以燕国如今军力,云意也不敢在外逗留太久,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

    如今,正是各处收兵,满目疮痍。

    辰台城,城门楼的角落里。

    辰台城墙自然是最满目疮痍的地方,塌了大半,像颓圮的龙骨。谢时也灰头土脸的,揉了把脸,下意识地捏起一撮碎茶,正要送入口中,却又放下了,呼了口气。

    他两天两夜没合眼,现在一抬手,都还觉得身子轻飘飘的、手臂上却压着自己那柄沉甸甸的戟。如今等着伤亡的统计,已经足够提神,不必再吞茶了。

    统计伤亡的,是沈云。

    沈云比他还狼狈,头盔没了,红缨却还悬在头顶,被他一把薅了下来。这一薅不要紧,他头发却全散了下来,竟成了个阴阳头!

    有人乐出了声,四周密密的人,却无人应和,那笑声就只好尴尬地戛然而止,只显得气氛更凝重了。

    沈云也沉着脸,大步流星地到谢时面前行礼,张了张嘴,一言未发,只得沉默地递上一卷新写的册子。

    是伤亡及失踪名录。

    这一战对辰国而言,可称是最后一战,因此参战者众多。单凭沈云一个人,统计伤亡不知要统计到什么时候去。这名录,是各部层层上报,直递到沈云手里,由他汇总。

    一个个鲜活的人,就成了纸页上混杂着血迹、干枯的墨痕。

    谢时翻开这压手的册子,只见第一页就是沈云的笔迹,列着最终的伤亡数目。

    失踪六百三十六人,死亡两万五千八百余,重伤三万九千七百余,轻伤不计。

    这失踪人数,比起寻常战役,少得几乎不可信。这意味着,哪怕占了失踪者的大头,此战中临阵脱逃的辰人,也不过数百——不到百中之一,这是历朝历代都难见的数字。

    而轻伤不计——因为毫发无伤的人,几乎不可寻。

    这便折损了一半了。

    饶是谢时,也微微闭了闭眼,从牙缝里吸了口气。

    他不忍细读,但还是一页页往后翻去。直到目光掠过最后一个名字,他终于合上名录,嘴唇动了动,可是半晌,没有说出一个字。

    或许他该说些什么,或许他想说些什么。

    可是,说些什么呢?

    ——说他们都是大辰的功臣,必被世世代代铭记传颂?

    那是辰王要说的话,他从不做僭越之事、发僭越之言。

    ——说能与他们并肩为战,自己一生幸甚?

    并不,他不觉得荣幸,心中只有一腔惨烈与悲哀。

    ——说这一战后大辰星火尚存,不负所托?

    谢时也并没有那样大的脸面:这一战的底细,他心知肚明,并不是能让他拿出来宣扬,而问心无愧的。

    只是作为一军主帅,众目睽睽之下,他总不能这样一言不发。在外人看来,他只是因伤亡过于惨烈而失了神,不过片刻,就抿紧了唇,端了一杯水,举到胸前,站直了身子。

    他声音沙哑,被风一刮,平添了许多往常没有的肃杀。

    “今日以水代酒,祭我烈士亡魂。愿从此,开太平盛世,天佑大辰。”

    接着,他将那杯水泼于身前。

    水珠飞溅。

    -

    谢时也是向辰静双回禀了伤亡,才想起宋如玥的。

    他当时遵守对宋如玥的承诺,在辰静双面前按捺住了,一字未提。可之后却立刻找到了沈云:“叫你照看的人呢?”

    沈云也是想了想才想起来:“我送那位大人到了伤兵所,找了‘圣手’为大人包扎后,大人才走的。”

    “你没跟上去看看?安全么?”

    沈云道:“我是亲眼见着元壮去问了大人,他们说了几句后,大人欣然跟着元壮走了的——元壮您记得吗?”

    这个名字,谢时稍稍有点印象,但此刻又困又乏,怎么也想不起来。

    沈云提醒道:“是陶维陶统领在王上面前荐过一句的那个,咱们也见过,个子不高,接人待物热情得很。”

    他这么一说,谢时就有了印象:“是陶统领说想提拔上来,补郭琦的缺的那个?”

    郭琦原出身左右大营,是陶维的左膀右臂,后来被提拔到了辰静双身边,倒空了个位子出来,一时没合适的人顶替。

    沈云:“对对,就是那个。我当时看伤兵所人越来越多,总对前线放心不下,见元壮过去了,跟了一段,听他们相谈甚欢,也就走了。”

    谢时一点头,顿了顿,迟疑着问:“此人……”

    沈云明白他的意思,道:“我去找一找。”

    -

    结果,此人是战死——战死的地点,是城墙下,蒙望与云意交战处附近。

    两人的目光都凝在名录上,短短的“元壮”两个字上。

    “以大人当时的状态,应当不会去而复返。”沈云瞄着谢时的脸色猜测,“所以,是元壮送走了大人,又折返了回来?”

    谢时紧皱眉头,眸色都比平时深沉。可他思索片刻,只是狐疑,却没有什么证据、更没有更好的解释。

    “理应如此。”

    这是他唯一能下的结论。

    可是,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辰豫战场上呢?

    -

    “公主为什么会出现在战场上?”

    宋玠觉得可笑地重复了一句,显然怒了,但又忍气吞声:“本王怎么知道?提醒你卫真小心公主的,还是本王!”

    他此刻也颇有些狼狈,双手被反绑,几绺头发从鬓角垂落下来,而他怒气还未消:“本王倒想问问,你是怎么小心的!”

    卫真还是那样无波无澜的表情,眸子深得幽暗:“殿下当真不知?公主已有三个月未曾出逃,我传了殿下的话后,谁知她又动了这样的心思!我只觉得奇怪——殿下也一年未与公主说话了,我们兵临辰台,原也没必要告诉公主知道,殿下是为何,忽然动了那样的心思?”

    这原来是他审讯的态度了。

    宋玠面色一时晦暗难明,冷笑一声:“你自己听听这话,何其强词夺理!”

    卫真见他不答,道:“殿下想好,如今讯问殿下的,可还不是陛下亲自派来的人。”

    宋玠嗤道:“不过一场败仗,真是劳动各位大驾了!”

    卫真皱眉道:“殿下,我还是在劝你悬崖勒马,别叫我说出更多的事来,反落得尴尬。”

    宋玠反倒笑了,连带着怒气都似乎平复了些许。他眸光一转,便有一股清俊又勾人的气质,从眼尾扬了起来,替他本人跃跃欲试、信心百倍地接下了这句挑衅:“还有什么更多的事,卫将军倒是说说看?”

    卫真:“你想死。”

    宋玠失笑:“本王不过一问,卫将军心虚至此?”

    卫真却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眼睛,一句一顿:“我说,我知道,你想死。”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咬牙切齿。

    或许咬牙切齿也不恰当,应当是细嚼慢咽:像野兽撕咬住猎物身上最柔嫩的血肉,细嚼慢咽了下去。

    宋玠却早有应对之法——只见他等了一等,见卫真后面再没什么别的说的了,才一挑眉,不以为意地笑:“卫将军不是早就知道,何必又拿出来说?”

章节目录

枕戈(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将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小明并收藏枕戈(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