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白月光
直到某日,明珠忽然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赵嬷嬷,我以前是不是有个小名,叫明珠?我总觉得,记忆里总有人这么叫我。”
她垂下眼,是一副思索的姿态。
赵嬷嬷却是吓了一跳,但细看,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于是安下心来,顺着她的话说:
“是啊,小姐,你的乳名就叫明珠,以前夫人老爷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叫你。”
明珠抬头笑了一笑,对她的话没有怀疑。
等到明珠伤快要好的时候,一行人总算到达了河东徐家。
门口的小厮正在外面扫地,见十多个人停在门口,顿时好奇地停了动作,往马车方向望了一眼。
帘影晃动,车中的人伸出一只纤纤玉手,似是想要下来,一侧的仆妇上前,不知对她说了什么,于是那只手又安静地放了回去。
赵嬷嬷和明珠说完话,便走到小厮那处,脸上带着有些讨好地笑说道:
“麻烦通传一声,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崔小姐来了。”
本以为会不受重视,毕竟自从裴家主母去世后,两家便断了联系,只偶有一些书信往来。熟料小厮听完后,便忙不迭地对她也露出个笑容来,随后扔了扫帚,就往里面跑去,一路跑还一路喊:
“是表小姐来了,表小姐来了!快准备起来!”
于是门口有人换了崭新的灯笼,又放了鞭炮。
明珠也在赵嬷嬷和小桃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其实本不必如此,她身体好些了,自己也可以,但赵嬷嬷执意说这是名门闺秀的礼仪,万不可首先让人看轻了去。
明珠也只好按耐,暂且做出一副娴静温雅的模样来。
刚下了马车,府中的人便也到了,为首的竟是徐老太太,她银丝鬓发,是个贵气的老妇人,瞧着十分的和善,又隐隐透着一股当家做主的威严。但此时她只是眼角微红,殷切地看向从马车中走下的女孩儿。
她和自己的亲外孙女许久未见了,细看她的眉眼,还长得有几分像她早亡的女儿,于是对她的态度也就更真切亲近了许多。
“外祖母。”
明珠唤着,盈盈下拜,就被人拉住了手。徐老太太另一只手抚摸着她的脸:
“路途颠簸,你瘦了……”
那怀念的眼神,似乎在透着她看另一个人。
明珠颤颤抬起眼,眼中也带了几分水光,不自觉就再次唤道:
“外祖母……”
她便说还边倚了过去,是一种小女儿家依恋的姿态。
“回家了,回来就好,我们先回去。”
徐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看得出对她这个外孙女很是中意。
她一生只有两儿一女,对唯一的女儿自是从小娇宠着长大的,她还为她定了最好的婚约,只希望她接下来的人生能够平安顺遂。可徐小姐叛逆,不满母亲给自己定下的人选,竟是直接逃婚,路上邂逅了赶考的秀才,也就是崔姝的父亲,两人一见钟情,竟是直接私定终身。
这书生也算有些本事,考中之后便来求娶,徐老太太这下是想不答应都不成了。可怜她的娇娇女儿,陪他去了那苦寒之地受苦,不过十年,便撒手人寰去了,只留下一个独生女儿。
徐老太太悲痛之下,便单方面和裴家断了联系,也有十年不曾见过自己女儿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
乍一见之下,只觉诸多往事在脑海中翻涌上来,像回到了女儿还在身边的时候,许多遗憾也有了弥补的机会。
徐老太太年轻时也是当家主母,现下虽已放权许久,但两个儿子儿媳孝顺,轻易不敢忤逆她,于是她将明珠接到了自己的院子亲自教养,也无人敢反驳。
明珠在徐府呆了大半天,大致了解了府中的情况,徐府如今是徐大爷当家,而徐二爷则因为职位之缘故,在外任职,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于是现在府中的主子便只有徐大爷、徐舅母,还有舅母的两个孩子,恰是一儿一女,女儿和明珠的年纪差不多,而儿子,则因为参加了今年的会试,暂时不在家,待到了五六月,放榜之后,应该就会回来。
徐家的人员倒也不复杂,而且初次见面,也没有什么不好相处的,明珠松了口气,倒是对自己有了些信心,想来在这里的日子不会难过。
“小姐,老太太请您去用晚膳。”
因为徐老太太听了丫鬟喊她表小姐这个称呼有些生疏,于是命令府上所有下人一律喊小姐,而且也不许明珠再喊她外祖母,喊祖母就行,听着亲近。
明珠从善如流,自是没有不应的理,一口一个祖母哄得老太太心花怒放。
于是到了饭桌上,徐老太太频频让人给明珠夹菜,也足以见她对这个外孙女的重视与宠爱。
徐大爷和夫人倒是没多说什么,不过是一个小辈,还是个丫头,再宠爱也不过成亲的时候多添点嫁妆,妨碍不了他们什么,他们也不缺这一点东西。
于是对明珠也是十分温和:
“是要多吃一点,看这身子骨瘦的,我瞧着都有些心疼。”
见众人的目光都被明珠夺走,徐昭昭顿时有些不高兴地开口:
“娘!那我呢?我也想要!”
“傻孩子,你姝儿姐姐才来,你就让让她不行吗?”
徐昭昭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明珠一来,好像什么都变了,顿时气鼓鼓的,差点都摔了筷子。
这孩子,是该收敛收敛性子了,徐夫人想着,也没有开口哄她,过一会儿她自然会自己消气。
见母亲都不哄她,父亲也不看她,祖母更是偏心都偏到天边去了,徐昭昭顿时眼中带着刀子,朝明珠瞪去。
明珠只觉得好笑,这完全是一副要不到糖的小孩子做派,于是顺着毛捋:
“昭昭妹妹,你看着我做甚?你想吃哪道菜,我给你夹。”
还算有点脸色,徐昭昭冷哼一声,扭扭捏捏地接受了她的好意。
罢了,她今日就大方一点吧,毕竟她身世也怪可怜的!
“赵嬷嬷,我以前是不是有个小名,叫明珠?我总觉得,记忆里总有人这么叫我。”
她垂下眼,是一副思索的姿态。
赵嬷嬷却是吓了一跳,但细看,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于是安下心来,顺着她的话说:
“是啊,小姐,你的乳名就叫明珠,以前夫人老爷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叫你。”
明珠抬头笑了一笑,对她的话没有怀疑。
等到明珠伤快要好的时候,一行人总算到达了河东徐家。
门口的小厮正在外面扫地,见十多个人停在门口,顿时好奇地停了动作,往马车方向望了一眼。
帘影晃动,车中的人伸出一只纤纤玉手,似是想要下来,一侧的仆妇上前,不知对她说了什么,于是那只手又安静地放了回去。
赵嬷嬷和明珠说完话,便走到小厮那处,脸上带着有些讨好地笑说道:
“麻烦通传一声,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崔小姐来了。”
本以为会不受重视,毕竟自从裴家主母去世后,两家便断了联系,只偶有一些书信往来。熟料小厮听完后,便忙不迭地对她也露出个笑容来,随后扔了扫帚,就往里面跑去,一路跑还一路喊:
“是表小姐来了,表小姐来了!快准备起来!”
于是门口有人换了崭新的灯笼,又放了鞭炮。
明珠也在赵嬷嬷和小桃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其实本不必如此,她身体好些了,自己也可以,但赵嬷嬷执意说这是名门闺秀的礼仪,万不可首先让人看轻了去。
明珠也只好按耐,暂且做出一副娴静温雅的模样来。
刚下了马车,府中的人便也到了,为首的竟是徐老太太,她银丝鬓发,是个贵气的老妇人,瞧着十分的和善,又隐隐透着一股当家做主的威严。但此时她只是眼角微红,殷切地看向从马车中走下的女孩儿。
她和自己的亲外孙女许久未见了,细看她的眉眼,还长得有几分像她早亡的女儿,于是对她的态度也就更真切亲近了许多。
“外祖母。”
明珠唤着,盈盈下拜,就被人拉住了手。徐老太太另一只手抚摸着她的脸:
“路途颠簸,你瘦了……”
那怀念的眼神,似乎在透着她看另一个人。
明珠颤颤抬起眼,眼中也带了几分水光,不自觉就再次唤道:
“外祖母……”
她便说还边倚了过去,是一种小女儿家依恋的姿态。
“回家了,回来就好,我们先回去。”
徐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看得出对她这个外孙女很是中意。
她一生只有两儿一女,对唯一的女儿自是从小娇宠着长大的,她还为她定了最好的婚约,只希望她接下来的人生能够平安顺遂。可徐小姐叛逆,不满母亲给自己定下的人选,竟是直接逃婚,路上邂逅了赶考的秀才,也就是崔姝的父亲,两人一见钟情,竟是直接私定终身。
这书生也算有些本事,考中之后便来求娶,徐老太太这下是想不答应都不成了。可怜她的娇娇女儿,陪他去了那苦寒之地受苦,不过十年,便撒手人寰去了,只留下一个独生女儿。
徐老太太悲痛之下,便单方面和裴家断了联系,也有十年不曾见过自己女儿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
乍一见之下,只觉诸多往事在脑海中翻涌上来,像回到了女儿还在身边的时候,许多遗憾也有了弥补的机会。
徐老太太年轻时也是当家主母,现下虽已放权许久,但两个儿子儿媳孝顺,轻易不敢忤逆她,于是她将明珠接到了自己的院子亲自教养,也无人敢反驳。
明珠在徐府呆了大半天,大致了解了府中的情况,徐府如今是徐大爷当家,而徐二爷则因为职位之缘故,在外任职,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于是现在府中的主子便只有徐大爷、徐舅母,还有舅母的两个孩子,恰是一儿一女,女儿和明珠的年纪差不多,而儿子,则因为参加了今年的会试,暂时不在家,待到了五六月,放榜之后,应该就会回来。
徐家的人员倒也不复杂,而且初次见面,也没有什么不好相处的,明珠松了口气,倒是对自己有了些信心,想来在这里的日子不会难过。
“小姐,老太太请您去用晚膳。”
因为徐老太太听了丫鬟喊她表小姐这个称呼有些生疏,于是命令府上所有下人一律喊小姐,而且也不许明珠再喊她外祖母,喊祖母就行,听着亲近。
明珠从善如流,自是没有不应的理,一口一个祖母哄得老太太心花怒放。
于是到了饭桌上,徐老太太频频让人给明珠夹菜,也足以见她对这个外孙女的重视与宠爱。
徐大爷和夫人倒是没多说什么,不过是一个小辈,还是个丫头,再宠爱也不过成亲的时候多添点嫁妆,妨碍不了他们什么,他们也不缺这一点东西。
于是对明珠也是十分温和:
“是要多吃一点,看这身子骨瘦的,我瞧着都有些心疼。”
见众人的目光都被明珠夺走,徐昭昭顿时有些不高兴地开口:
“娘!那我呢?我也想要!”
“傻孩子,你姝儿姐姐才来,你就让让她不行吗?”
徐昭昭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明珠一来,好像什么都变了,顿时气鼓鼓的,差点都摔了筷子。
这孩子,是该收敛收敛性子了,徐夫人想着,也没有开口哄她,过一会儿她自然会自己消气。
见母亲都不哄她,父亲也不看她,祖母更是偏心都偏到天边去了,徐昭昭顿时眼中带着刀子,朝明珠瞪去。
明珠只觉得好笑,这完全是一副要不到糖的小孩子做派,于是顺着毛捋:
“昭昭妹妹,你看着我做甚?你想吃哪道菜,我给你夹。”
还算有点脸色,徐昭昭冷哼一声,扭扭捏捏地接受了她的好意。
罢了,她今日就大方一点吧,毕竟她身世也怪可怜的!